新时代农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论析
2021-01-13张俊杰
张俊杰
(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650201)
一、农科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现状调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1]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虽然不大,但却是农科院校传播良好思想知识的大舞台。在某一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本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教学满意度不高,不满意度却较高。笔者在与部分同学的交流访谈时发现,这些同学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确实不太满意,与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例如,有的同学觉得疫情期间使用的“雨课堂”“腾讯会议”不能很好地传播老师的教育思想,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变得无味。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当下大学生对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参与情况总体是良好的。一方面,经常缺勤大学生占6.14%,偶尔缺勤占11.71%,每节课都到课堂的占82.15%;另一方面,课堂上认真听讲并做笔记的占30.80%,上课玩手机的占58.73%,基本不听课的占10.47%。从中可见,虽然到课堂上课的大学生居多,但是很多同学都无心学习,可谓讲台上老师生龙活虎地讲课,讲台下学生自顾自地钻研自己事情。大学生思政课“低头率”过高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多数学生提不起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觉得思想政治教育课就是老师对一些理论的枯燥传达,对自己的现实生活没有实际意义。调查还发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的提问,7%的大学生选择主动举手回答,44.61%的大学生选择低头不让老师看到点名,45.80%的大学生选择假装陷入思考,只有2.59%的大学生选择直接试着将自己的思考或观点表达出来。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教学现状还需不断改善,才能让大学生能够打起精神,让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活起来。
(二)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现状调查
“教育应该是把真善美作为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从人格上塑造学生,从能力上培养学生,把学生培育为人格健全和有益于社会的人。但在教学实践中,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学生的世界观、学习的认知观正悄悄地发生着量变。”[2]农科院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是否主动,是否真愿意花时间深入探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的难题。调查中发现,农科院校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积极性不高,很少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觉得这个课考试题目不难,不会出现挂科现象,不需要像理工科那样花费大量学习时间进行钻研探索。还有很多大学生觉得思想政治教育课也做不到精学细学,如果深入学习会让其他同学觉得“不务正业”,觉得是浪费时间,这个课本来就是考前看一下,能够及格通过可以了。调查发现,59.50%的大学生从来不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16%的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办法只是偶尔看看关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新闻,4.19%的大学生觉得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就是浪费时间,只有20.31%的大学生觉得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非常必要,并积极做好课堂笔记。可见,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学习较为不积极,都觉得“混一混”就可以获得该课学分,而且也没有必要进行深入学习与理解。众所周知,这是对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错误认识。特别是在农科院校以农学、理工科为主,需要进行的实验研究比较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学习时间大多数被其他学科占领,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在对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与学习专业课是否冲突的调查中发现,32.45%的大学生选择直接不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40.17%的大学生选择先学习专业课有时间再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还有19.44%的大学生不论质量先快速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好剩下更多时间留给专业课程的学习,可喜的是7.94%的大学生觉得思想政治教育课很重要,必须认真学习并完成作业。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题分析
“随着发展,我国社会的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活动的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也日益增强。”[3]调查显示,一些大学生的思想会受到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影响,而不会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其成长成才的重要性,没有明白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农科人才全面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客观地说,农科院校生源和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多学生来自农村甚至边远地区,来到大学后又学习农科专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难免不足。相反,他们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好地爱农、为农、兴农。大学生对思政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则是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存在弊端,调查发现,有72.9%以上的大学生对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感到并不满意。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对学科最新动态与农科政策结合的能力有待提高。农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既要讲清楚方方面面的理论,还要进行实践探索论证,教师工作量加大的同时学生也觉得不好理解和消化;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课堂质量参差不齐,不能保证全部课程的高水平发挥。例如,农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都有自己比较擅长的特色课程,但之外的课程可能就偏向“照本宣科”,这就使得一些学生对枯燥“照本宣科”产生排斥心理,于是选择埋头玩手机或者做一些与课程无关的事情,造成“抬头率”低;第三,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自主学习人数较少。原因之一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非常广泛,大学生自主学习面临不知从何学起,对于应该学什么,怎样把握重点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只能听教师安排,处于被动,势必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农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解决路径
鉴于农科院校的特殊性,对农科院校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具有特殊的意义。农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特别注重思想教育、理论教育与农学知识的结合。因而必须在建设高水平、稳定的教学团队,丰富个性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育等方面下功夫。
(一)建设高水平、稳定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光荣任务,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极大,其言行对青年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乃至直接的影响。因此,人民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师德修养,并具有优良的操守规范和心理素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由特殊材料做成的,要具有特别的素养,要具有超越凡人的风格和风范。”[4]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水平、实践能力高低都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可见,为什么现在的高校甚至所有学校在招聘教师的时候,既要把好应聘者自身素质、道德品质、心理状况、专业能力关,还要把好他们的实践能力关。对于农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而言,拥有高超的教学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更注重教师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是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保证立德树人。可以说,农科院校建设一支高水平、稳定发展的教学团队也是重中之重。教师队伍的组成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带头人的积极牵引,将自己多年研究的课程内容如何与农科院校特点结合起来作为经验传播给其他教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传授给其他教师,特别要传授给年轻教师,以便能够更好地引领他们成长为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例如,笔者了解到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目前承担了全校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教师队伍十分优秀,但还没有完整全面形成阵容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虽然教学工作成绩突出,还是很难支撑起全校庞大的教学工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老教授、学科带头人的努力下,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学历层次不断提升,博士身份的年轻教师不断增加,在读博士教师也大幅增长,逐步形成了优秀的教师队伍和教学团队。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课堂教学互评互鉴也不断深入,各学科带头人不断培养年轻教师,让他们能够勇于创新,勇于面对教学问题提出异议,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这些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在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中,老教师带青年教师教学工作能够很好促进新老接替,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和新的活力。
(二)丰富个性化教学内容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学生的统一管理,对学生的教育习惯一言堂式灌输,缺乏对学生个性特点的认真分析,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难以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成才发展的重要引导作用。当前,加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5]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本科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内的五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的老师都承担相应的教学工作,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每一位老师都统一为人手一份,但是教学课堂却不可能是完全一样。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由于年龄、职称、受教育背景不一样,因此都会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众所周知,教学风格不论如何都必须以设置的教学内容为主,不能偏离教育部指定的教材内容,且又必须吸引大学生注意力,解决好农科院校大学生“低头率”过高的问题。这就要求丰富个性化教学内容。例如农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可通过将课堂设在田野上,将田野作为教育教学试验点,让每一位农科院校大学生都亲身感受田野生活的乐趣,不断提升自己对田野生产生活的认同感,明白父母的辛勤劳动,懂得感恩和服务,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祖国的养育,不浪费时光青春,服务社会和人民,以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院士为榜样,投身农业研究,报效祖国和人民。这种个性化教育会让大学生学习到这种精神和农科人的担当、抱负,这可以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开到田野大地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实探究,是提高农科院校大学生水平素质的一种途径,可以让农科院校的大学生在现实中能够深入地学习理解,明白思想政治教育课存在的真实意义,更好地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模式,例如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通过在教案中添加数据、视频、图片等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教案更加丰富生动直观。还例如,教师带领大学生观看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和重大事项的新闻,观后学习交流主要精神,从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思政教育与现实生活的相关性。
(三)加强实践教育
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主要依托教学实践课和相关专业老师的实践或实验指导课。在实践课方面,要加强实践课的设计、教学管理,要充分起到发挥思政育人的关键作用,不能仅仅以完成任务的心态进行设计。在加强大学生实践教育过程中,不能忽略年轻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工作,即做好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指导青年教师能够更好实现实践课教学目标。“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比重与加大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并重,既要在实践教学、科技创新等专业性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想教育要求,又要在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社会性实践活动中增加专业实践教学内容。”[6]当然,无论是在实现专业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融合发展,还是在带领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示时,都要做到实践课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效性。例如,在对青年教师的实践指导中,要将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社实践同步进行,并将实践效果与青年教师评级评优、职称评定等挂钩,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与大学生在实践中互动。在实践互动过程中的交流学习是促进青年教师与大学生情感融合的关键,青年教师刚踏出校门,又迈入校门,但是身份已发生改变,从以前的接受教育变成了现在的传授教育,角色的转变使得青年教师一时无法适应,只有在实践中历练。进一步的措施是,可以组织红色教育实践活动,让青年教师与大学生一同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一同加深对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的理解,能够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红色基地的参观,能够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回顾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征程,体验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让农科院校的大学生理解什么是未来促进农业生产应该思考的问题、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以此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在思想根源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