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明沟考释

2021-01-13皇甫小够韩长松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20年12期
关键词:清水河道

皇甫小够 韩长松

长明沟是秦汉时期人工开凿的一条灌溉河流,它连通了丹水和清水(卫河),是清水的西部源流。 在两汉时期,长明沟与两次射犬战役[1]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隋唐时期,嬗变为隋唐大运河永济渠南段的水源之一 (清水);宋元时期,又成为卫河源头、卫河漕运的水源河流之一。 到明清时期,长明沟在史籍文献中已经没有记载,即使清乾隆五十四年版《怀庆府志》、清道光十九年版《修武县志》,对这条河流也无记述。 这一情况表明,到明清时期,有千年历史的长明沟,在现实中已经消失,即使有部分河道存在, 也可能被其他河流取代或变更了名称。 近期,在考察明清及近现代焦作地区的水系时发现, 流经焦作市区的大沙河(后文叙述)以及流经博爱、武陟、修武及焦作城区的小丹河(本地称运粮河,后文叙述),与古代的长明沟有着相同或者近似的流路,疑似长明沟北水和南水蔡沟的河道。 查阅仇晓东等《永济渠渠首段流路复原》[2]一文,其将长明沟(南水蔡沟)推测为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渠首沁河分水口至新乡获嘉段的河道, 并引用大量文献资料予以证明;陈隆文等《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沁河故道探索》[3]一文中,论证了新的永济渠河道线路,提出不同的看法。 但两篇文章都是进行理论推测, 无考古学证据予以支持。 鉴于长明沟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与隋唐大运河永济渠、卫河(卫运河)、小丹河、大沙河等河流的重要关系,故对长明沟的流路、功能、历史事件以及与大运河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重现这条历史河流的本来面貌。

一、长明沟概况

对长明沟较为完整的记述, 仅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 《水经注·清水》载:“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清水又东南流,吴泽陂水注之, 水上承吴陂于修武县故城西北。 修武,故宁也,亦曰南阳矣……大陆即吴泽矣。 《魏土地记》曰:修武城西北二十里有吴泽水。 陂南北二十许里,东西三十里,西则长明沟入焉。 水有二源,北水上承河内野王县东北界沟,分枝津为长明沟。 东径雍城南,寒泉水注之,水出雍城西北,泉流南注,径雍城西。《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王将以狄伐郑,富辰谏曰:雍,文之昭也。 京相璠曰:今河内山阳西有故雍城。 又东南注长明沟,沟水又东径射犬城北……长明沟水东入石涧,东流,蔡沟水入焉,水上承州县北,白马沟东分,谓之蔡沟。 东会长明沟水,又东径修武县之吴亭北,东入吴陂……”

《水经注·清水》简略记载了长明沟的概况:长明沟是由两条河流组成的,一条是北水,为长明沟的主河道,承接野王县(今沁阳市城区东南部)东北的界沟水,向东流经雍城南、射犬城北,流入石涧,最后流入吴泽陂;另一条是南水,名为蔡沟水,承接白马沟、白马湖水,其流向是由西南向东北。 蔡沟水在修武县北部(修武故城)的吴亭与北水汇合后,向东流入吴泽陂。 《水经注·清水》的记载表明,长明沟是清水(清水今称卫河,隋唐之前称为清水)的西部源头所在,是清水的组成部分。 (图1)

二、长明沟流路考释

历经了2000 多年的长明沟,现实中已被遗忘,其河道的存废状况,已成谜团。 探索其流路, 只能依据《水经注·清水》《水经注·沁水》的相关记载及现存的古城址、古村落等遗迹,结合现存的历史地名进行推断,才能逐步还原其本来面貌。

(一)长明沟北水的流路分析

1.长明沟北水的源头

《水经注·清水》载:“《魏土地记》曰:修武城西北二十里有吴泽水。 陂南北二十许里,东西三十里,西则长明沟入焉。 水有二源,北水上承河内野王县东北界沟, 分枝津为长明沟。 ”据此可知:长明沟北水的源头为河内野王县东北的界沟水。 对于界沟水的来源,《水经注》亦有记载。 《水经注·沁水》载:“《山海经》曰:沁水之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水出焉……丹水又南屈而西转,光沟水出焉。 丹水又西径苑乡城北,南屈东转,径其城南,东南流注于沁,谓之丹口……沁水又东,光沟水注之,水首受丹水,东南流,界沟水出焉,又南入沁水。 沁水又东南流径城乡城北,又东径中都亭南,左和界沟水,水上承光沟,东南流,长明沟水出焉。 又南径中都亭西,而南流注于沁水也。 ”从以上叙述可知:丹水为注入沁水的一条支流,在丹口注入沁河;光沟水是丹水分出的一条河流,即“水首受丹水”,最后向南流入了沁水。 光沟水南流又分出了界沟水,即“东南流,界沟水出焉”。 界沟水是光沟水分出的人工河流,向南也流入了沁水,即沁水“左和界沟水,水上承光沟”;界沟水又分支津为长明沟,即“东南流,长明沟水出焉”。 根据记载可知:长明沟承接界沟水,界沟水又承接光沟水,光沟水承接丹水。 据此判断,长明沟也是丹水分出的人工河流之一, 其源头仍然是丹水。 丹水,今称丹河,河道自古至今变化不大,在今博爱县磨头镇陈庄村东南入沁河, 入口处称为丹口。

2.长明沟北水的流路分析

(1)起点:界沟水(今博爱县孝敬镇东界沟村)

《水经注·清水》载:“北水上承河内野王县东北界沟,分枝津为长明沟。 ”野王,汉代河内郡十八县之一。 野王城现位于沁阳市城区的东南部。 清乾隆五十四年《怀庆府志》载:“野王城,即今府城。 ”作为历史上古河道的界沟水,目前已经消失不存,但以界沟命名的村落,历经千年至今未变,现分为东界沟和西界沟两个村,相距约3 公里。 从两个村的连线可以找出界沟水的走向。 可以断定,两个村是因界沟水而得名。 因为界沟水南流入沁河,长明沟向东北入吴泽陂,因此,有理由将东界沟村作为长明沟的源头所在。 (图1)

(2)流经雍城南,射犬城北

《水经注·清水》载:“东径雍城南,寒泉水注之,水出雍城西北,泉流南注,径雍城西……京相璠曰:今河内山阳西有故雍城。 又东南注长明沟,沟水又东径射犬城北。 ”“雍城”位于现焦作市中站区府城办事处府城村西北500米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府城遗址,城墙仍存。 山阳(山阳故城)位于焦作市山阳区新城办事处墙南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汉山阳县的治所地。 射犬城位于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文昌办事处高村东北。

《水经注·清水》载:“次北有苟泉水入焉,水出山阳县故修武城西南,同源分派,裂为二水。 南为苟泉,北则吴渎,二渎双导,俱东入陂。 ”苟泉位于今灵泉陂(原名苟泉碑,今名灵泉陂,在焦作市解放区健康产业园区内)村西北500 米处,北距“雍城”2.3 公里。 苟泉水明清时期成为新河。 综上所述可知,寒泉水与苟泉没有交汇,而是在苟泉的西侧,向东南汇入了长明沟。 “次北有苟泉水入焉”,说明长明沟位于苟泉水的南侧。

(3)终点:在修武吴亭北入吴泽陂

《水经注·清水》载:“大陆即吴泽矣”,“东会长明沟水,又东径修武县之吴亭北,东入吴陂”,“陂水之北际泽,侧有城”。 大陆即大陆村,现焦作市马村区九里山办事处大陆村。 吴亭,即吴城,现修武县郇封镇京里村。 据道光《修武县志》记载:“县东五里京里城,其东有废城旧址,正在吴泽陂之南岸,疑即吴城。 ”城即现焦作市马村区九里山办事处城寨村,南距大陆村2 公里。

图1 长明沟流路及相关遗迹位置图

综合以上《水经注》记载以及古今地名对照, 可以复原长明沟为: 东界沟村—雍城南(灵泉陂南)—射犬城北(北高村北)—吴亭北(京里村北)—吴泽陂。 (图1)

(二)长明沟南水——蔡沟水流路分析

1.起点:金亭西的白马沟水(现博爱县西金城村西)

《水经注·沁水》载,沁水“又东过州县北,县,故州也。 《春秋左传·隐公十有一年》,周以赐郑公孙段。 韩宣子徙居之。 有白马沟水注之,水首受白马湖,湖一名朱管陂,陂上承长明沟。 湖水东南流,径金亭西,分为二水,一水东出为蔡沟,一水南注于沁也。 ”州县,汉代河内郡十八县之一, 城址位于现温县武德镇西张计村周围,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北靠沁河,城墙仍存。 金亭即东西金城村,博爱县金城乡政府所在地。清雍正九年(1731 年)的《覃怀志》 载:“古迹东金城西金城在府城东北三十里。《水经注》:金亭即此。”蔡沟水上承白马沟水,起点在金亭西,南流的为白马沟水,东流的为蔡沟水,因此,蔡沟水起点在金亭西,即现博爱县西金城村西。

2.流经线路

《水经注·清水》载:“长明沟水东入石涧,东流,蔡沟水入焉,水上承州县北,白马沟东分,谓之蔡沟。 东会长明沟水,又东径修武县之吴亭北,东入吴陂……”可以看出,对蔡沟水的记载相当简略,只提到“东会长明沟水,又东径修武县之吴亭北,东入吴陂”,具体的流路,没有提及。 虽然蔡沟水的流路在《水经注》中无记载,但是,经过对比明清时期开挖的“引丹济卫”的小丹河的河道走向(后文详细叙述),却与蔡沟水的流向极为相似。 小丹河的河道可能就是利用了蔡沟水的旧河道开挖形成的。 蔡沟水在与长明沟水汇合后,在吴亭北流入吴泽陂。

根据以上记载可知,蔡沟水的流路可以复原为:西金城村—吴亭北(京里村北)—吴泽陂。 (图1)

三、长明沟的形成时间与功能

(一)长明沟的形成时间

三国两晋之前的历史文献, 将自然形成的河流称为“水”,如黄河为“河水”,长江为“江水”,淮河为“淮水”,济河为“济水”,汉江为“汉水”等,均是以自然河流的名字加“水”来命名;将人工开挖的河流称为“沟”或“渠”,如鸿沟、白沟、邗沟、秦渠、灵渠、郑国渠等。《说文解字》“沟”字的解释为:沟,水渎,广四尺,深四尺。《考工记·匠人》: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沟”的解释为:人工挖掘的水道或工事。 根据以上命名原则,结合历史记载判断:长明沟应当是人工开挖的河流。

长明沟在《水经注·清水》篇中,只记载了大致的情况,对于开凿时间、开凿目的,却无记载。 其他的史籍均无记载。 显然,只能依据《水经注》及与长明沟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史书记载,推定其形成时间。

《水经注·清水》载:“京相璠曰:今河内山阳西有故雍城。 又东南注长明沟,沟水又东径射犬城北。 ”这个记载说明射犬城位于雍城的东部、长明沟的南侧。 古代筑城多依山傍水。依山是控制关隘等战略要地。 傍水一方面是借助河流为护城河(向护城河注水),形成屏障; 另一方面是为了取水方便, 便于生活用水。 从射犬城修筑的地理位置判断,取水方便应是筑城的主要原因。

射犬城是中国历史上有着一定地位的军事要地,这里曾经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战役。一次是西汉晚期更始三年(公元25 年)刘秀率军攻打射犬城。 另一次是东汉末年的建安四年(公元199 年)夏四月,曹操率大军攻打射犬城。 刘秀的射犬战役,证明了射犬城建城不晚于公元25 年;曹操的射犬战役,说明了射犬城到东汉末年仍在使用。 根据长明沟的修筑时间要早于射犬城的修筑时间判断: 长明沟的形成时间即不晚于西汉晚期 (早于公元25 年),甚至可能形成于西汉中期。

(二)长明沟的功能分析

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农业是根本,粮食种植至关重要。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田水利的建设,兴修水利是历代封建社会统治者的重要工作,秦汉时期尤其突出。 我国古代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秦渠、白渠、六辅渠等,都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 在此期间,河内郡也建设了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沁水枋口。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开国之年修建沁河枋口堰(又名枋口,位于今济源市五龙口镇),到公元前220 年完工,灌溉沁河两岸的大片农田。三国魏黄初六年(公元225 年),河内郡典农中郎将司马孚奉诏重修枋口堰,“夹岸累石,结以为门,用代木门”,改枋木门为石门,工程历时两年,完善了水利设施,灌溉面积扩大。 除了沁水枋口水利设施外,另有朱沟、奉沟、沙沟等沁河支流的水利灌溉工程,构成了秦汉时期沁河流域的水利灌溉体系。 丹河又称丹水,是沁河的支流,围绕丹河也有许多引水的沟渠。根据《水经注·沁水》的记载就有光沟水、界沟水、白马沟水、长明沟等。 封建统治者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开沟渠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运输物资,即漕运粮食物资等;另一个是为了农业生产,进行灌溉或排涝。 围绕丹河开挖的这些河流,全部流经平原地带,这里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地区, 不是交通要道和关隘,流程较短,因此,不具备漕运的功能和价值。 根据秦汉时期大力兴建水利工程及长明沟流经的地理环境判断,长明沟的主要功能应当是用于农业生产灌溉和排涝的人工水利工程。

四、长明沟与射犬城

作为人工开凿的灌溉河道, 长明沟在历史上名气不大,记述也比较少,但由于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射犬城存在, 长明沟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一)西汉末年刘秀发动的射犬战役

更始二年(公元24 年)秋,刘秀在取得了清阳、馆陶、蒲阳大捷之后,收降了大批赤眉军,被称为“铜马帝”,军队力量得到了极大加强。 随后,刘秀兵进河内,发起了射犬战役(在河内郡山阳县境内)。 “赤眉别帅与大肜、青犊十余万众在射犬,光武进击,大破之,众皆散走。 ”[4]7“光武至信都,以复为偏将军。 及拔邯郸,迁都护将军,从击青犊于射犬。大战至日中,贼陈坚不却。 光武传召复曰:‘吏士皆饥,可且朝饭。 ’复曰‘先破之,然后食耳’。 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4]104射犬战役中,贾复身先士卒,打败了青犊农军,助刘秀取得了射犬战役的胜利。 占领射犬后,刘秀率大军直逼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城西,河内郡治所)。河内太守韩歆无奈投降, 刘秀占领了整个河内郡。 从此,河内郡成为刘秀集团的后勤保障基地、战略桥头堡,迈出了复汉战争最坚实的一步。 射犬战役成为刘秀军事集团复汉战争至关重要的一次战役,也是复汉的起点[5]。

(二)东汉末年曹操发起的射犬战役

东汉晚期,军阀混战,在北方逐渐形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军事集团和占据冀州、并州、青州、幽州等广大北方地区的袁绍军事集团。 与袁绍关系密切的河内太守张扬被手下杨丑杀害,杨丑与曹操结交。 不久,张扬的旧将眭固又杀了杨丑, 继续与北方袁绍交好。 曹操得知消息后,决定发起消灭眭固的“射犬”战役,安定河内郡。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四年春二月,公还至昌邑。 张扬将杨丑杀扬,眭固又杀丑,以其众属袁绍,屯射犬。 夏四月,进军临河,使史涣、曹仁渡河击之。 固使杨故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留守,自将兵北迎绍求救,与涣、仁相遇犬城。 交战,大破之,斩固。 公遂济河,围射犬。 洪、尚率众降,封为列侯,还军敖仓。 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 ”“四年”, 是东汉晚期汉献帝建安四年, 公元199年。 曹操发动射犬战役,占领了整个河内郡,建立了与袁绍黄河北岸抗争的桥头堡, 为取得公元200 年发生的著名的 “官渡之战”(现河南中牟县东北的官渡村),提供了坚实的战略支撑。

西汉晚期和东汉晚期的两次射犬战役,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从而使得射犬城为历史铭记, 也使得与射犬城有极大关系的长明沟,记入了历史典籍。

五、长明沟与隋唐大运河永济渠、明清小丹河、大沙河的关系

(一)长明沟与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关系

卫河战国时期称为清水,东汉时期卫河上段称为清水,下段称为白沟。 当时曹操北征袁尚,为了运粮,在淇水上(今浚县东枋城村)用大枋木筑堰,止清水入黄河,向东北流,改清水入白沟以通漕运。 据《隋书·炀帝纪上》载,隋大业四年(公元608 年),隋炀帝“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 又有《畿辅安澜志》载:“卫河古清、淇二水所导也,汉为白沟,亦曰宿胥渎,隋为永济渠,宋元曰御河,明曰卫河。 ”可以看出,在三国时期清水就是白沟(漕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到隋唐时期,又成为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上文所述,长明沟是清水上源吴泽陂的西部源流,是清水的组成部分,因此,长明沟亦是三国时期白沟和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组成部分,属于运河遗产的组成部分。

(二)长明沟与明清时期小丹河的关系

小丹河又名运粮河, 是明清时期为引丹河水济卫河漕运, 而疏通开挖的连接丹河与卫河、引部分丹河水入卫河的水利工程,因水源取自丹河,故称为小丹河,又因为用于漕运粮食,当地人称为“运粮河”。

明代早期,因卫河源头来水量大幅减少,卫河漕船难以通行,影响到粮食、煤炭等物资的运输, 朝廷及地方官员就想办法寻找水源,增加卫河水量,以利漕运。 当时,曾多人提出“引沁(沁河)济卫(卫河)”的措施和方案,目的是利用“永济渠”旧渠,引沁河水补充卫河的水量以利漕运。 但因担心沁大卫小,难以接纳,更担心沁河泥沙含量太大,恐淤积河道、堵塞漕运,该建议没有被明朝廷接纳。 而丹河水清,且水势平缓,有官员提出了“引丹济卫”的建议,最终被明朝廷采纳,通过疏通、开挖了小丹河,引部分丹河水进入卫河,实现了“引丹济卫利漕运”的目的。 据《修武县志》(道光二十年版)载:“明万历十三年,知县朱政于东关外建桥河上,以通行旅。 ”从此,小丹河成为卫运河的重要水源河流,同时成为漕运的支运河。

小丹河的源头在丹河上的九道堰,自九道堰分水东南流,经清化城。 据《怀庆府志·河渠篇》(清乾隆五十四年版)中的《丹水河渠全图》记载:“九道堰下的东民渠、西民渠连同清化城南的‘二十四泉’泉水一起汇入小丹河南流。”因此丹河的引水及“二十四泉”,构成了小丹河的主要水源。 小丹河南流至博爱县太子庄村北折向东南,经西马营村北向东,于西金城村(古金亭)西折向南,于博爱县东碑村西南折向东,经博爱县刘村南向东,在博爱县薛村东南,折向东北,进入武陟县境内的乔庄村南,于乔庄村东南折向北,过李庄村东,至磨庄村西北,折向东北,过丰顺店南,至南小庄村东北再折向东北,过武陟县小聂村东、武陟县马村(现由焦作新区管辖)东南,进入修武县罗铁头村(现由焦作新区管辖),向东经靳村、俎近、高村、常位村南,在孟村南折向东北,经大梁庄东、三里屯南,在江旁庄西北折向东,经原修武县官驿进入修武县南门的护城河,向东折向北,流经东关,在京里村西北折向东北,向东北流经陂桥村南折向东,向东流经官司桥、西马厂、东马厂(东西马厂今属获嘉县)出县进入获嘉县境。

考察小丹河河道走向可以发现,在博爱西金城南以下的河道, 与长明沟南水的蔡沟走向,极其相似,但同期的界沟水、白马沟水及长明沟的河道,已经废弃,小丹河承接的是从丹河河道九道堰分水及汇集了清化城南的泉水。从以上情况可以判断,明清时期的小丹河是利用长明沟南水的蔡沟旧道,经过疏通及开挖形成的河道。 仇晓东等人认为:“永济渠初开时,其引沁水的具体位置应在位于今南石涧村南、白马沟附近的沁水北岸。 ”“于白马沟村分亲水北行,至南石涧村折而东行,过北霍村、纪孟村、马范桥村、后董村、郇封村、纸坊村,于碑桥村附近入吴泽陂, 经光沟水于河合镇入清水。 ”[2]虽然其观点正确与否不予置评,但其考证的永济渠流路却与蔡沟水、小丹河的流路是相同的。 通过古今流路的对比可以确定:小丹河在博爱县西金城以北的河道,为新开挖的引丹河水的河道;以下的河道是在长明沟南水蔡沟的旧道上疏通及开挖的河道,是对蔡沟河道的再次利用。

(三)长明沟与大沙河的关系

大沙河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夺火镇,流经河南省博爱、焦作、武陟、获嘉、辉县,经新乡县西永康北入共产主义渠,全长115.5 公里,流域面积2688 平方公里,最大流量650 立方米/秒,属山洪河道。 由于山洪暴发,冲带沙石,形成石河,故得名大沙河。 其左岸承泄太行山区洪水、右岸承接沁河以北平原涝水,新中国成立前无固定河槽,沿河灾害频繁。1959 年,新乡地区水利局扩挖行洪断面,形成今天的河道。

大沙河出太行山后, 经焦作市中站区西冯封村西南下,经博爱县贵屯东、中站区小尚村西东南流,经焦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聂村、西尚村北、 鹿村南东南流, 经焦作市解放区灵泉陂村南、焦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郭村北东流,经焦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永治屯村北、秦屯村南东流,经高村北东北流, 在曹村北与新河汇合流向东北, 经京里村西北折向东北, 经陂桥村南折向东,向东流经官司桥、西马厂、东马厂(东西马厂今属获嘉县)出县,东北流经获嘉县、新乡县入卫河。

大沙河在《修武县志》《武陟县志》《河内县志》中均未记载,这可能是因为无固定河槽的原因。 《修武县志》(道光二十年版)载:“消河即刘公河,在县西南,自遐固寨起(乾隆六年,知县刘开吉开)。《府志》:自遐固寨村后,上承武陟宁郭镇李村及河内七孔桥、杨义庙等处山水。 案:消河名以此。 《县册》:遐固寨距城三十里,在西南路。 又东北径曹村、李村。 又东北至平政桥入新河。全河计长四十五里。”从大沙河的流向与《修武县志》(道光二十年版)记载的“消河”(又名刘公河)流向判断,大沙河应该就是消河。

对比长明沟与大沙河河道走向发现:大沙河经焦作市解放区灵泉陂村南、 焦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郭村北东流, 流经修武县京里村西的这一段河道, 与长明沟的河道经雍城南(灵泉陂南)—射犬城北(北高村北)—京里村北—吴泽陂的河道是高度重合的, 可以推断:解放区灵泉陂村移动的河道,就是长明沟故道。 目前焦作城区至修武的大沙河河道就是秦汉时期的长明沟河道。

六、结论与启示

纵观长明沟两千多年历史的沧桑变化,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和启示。

(一)长明沟是一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记载焦作历史发展的文化河流

长明沟经历了发生在山阳大地上的两次大规模的射犬战役,见证了两汉的风云变幻(刘秀以河内郡为根据地,建立东汉王朝;汉献帝刘协被封为山阳公,汉朝终止于此),是焦作在汉代至三国两晋时期的历史见证;隋唐时期,成为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水源河流, 与大运河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隋唐大运河的组成部分;明清时期,因小丹河(当地称运粮河,长明沟—蔡沟)之缘故,漕运粮食、煤炭,成为卫河(卫运河)漕运的组成部分,成为真正的运河。长明沟在每个时期都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化及文化的发展, 是一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名副其实的文化河流。

(二)长明沟是历经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在发挥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

长明沟在两汉时期主要功能是灌溉和排涝,服务于农业经济。 隋唐时期,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 又增加了为大运河永济渠补充水源的功能。宋元时期,继续承担向卫河(宋代称御河)补水的功能。 明清时期, 小丹河的开挖(长明沟—蔡沟), 使古老的长明沟开启了新的篇章,在向卫河补水功能的基础上, 增添了新的漕运的功能。 目前,作为长明沟变迁河道的小丹河、大沙河仍然承担着焦作地区沁河以北、 丹河以东、太行山以南的防洪排涝功能。长明沟的历史轨迹,见证了一个杰出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

(三)长明沟的价值

在历史的长河中,长明沟的河道、名称几经存废变换,但仍基本完整保存下来。它是焦作大地两千多年历史发展的见证, 是现存的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之一,是历史上农耕文明的载体,是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活着的文物。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流淌千年的长明沟(小丹河、大沙河),伴随着农耕文明而发展,伴随着我国大运河文化变迁而丰富多彩。目前,随着城市的发展, 长明沟的河道流经焦作城市的核心区,成为城市流动的文化音符,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资源。 做好长明沟(小丹河、大沙河长明沟段)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挖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提高焦作城市的文化品位,重塑城市的文化形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欢

清水河道
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的理念及应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环保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一盆清水
一溪清水引风凉——清宫戏水指南
河道里的垃圾
一渠渠清水长又长
夏天了
建立分式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