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课堂深度教学策略

2021-01-13陈永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52期
关键词:深度教学核心素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传统意义上的高等职业院校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高职学校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自身的素质能力提出更高的标准。因此,深层次地分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堂教学策略,并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提升普通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以核心素养视域中的高职课堂深度教学为主要内容,探究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实现途径,能够为广大高职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帮助。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职课堂;深度教学

[作者简介] 陈永芳(1980—),女,安徽舒城人,硕士,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烹饪与营养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式与西式面点制作工艺标准、烹饪教育与食品营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52-0137-04    [收稿日期] 2021-07-08

一、引言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国家对高职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加大,使得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也为其提供了更多的优质资源。在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因此,在高职课堂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实践技能等的培育与锻炼,从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完善。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化培训,提高其教学水平,为实现高职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构建校本课程体系,以校本教研为依托,将学科知识与职业岗位相结合,以校本教材为主线,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使之具有实用性。最后,建立健全评价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的考核激励教师的教学热情,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进而达到有效的课堂管理。基于此,本文开展了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课堂深度教学策略研究。

二、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细化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理念是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上,将学科知识和人文精神融为一体,并以发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培养。高职院校应将课程目标细化,明确课程的基本理念,并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从整体把握课程的方向、内容和形式。在高职通识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身心素质的培育与提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同时,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塑造及人格的养成。在职业岗位教学环节,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当中,进而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通过引导可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同时也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加强高职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进步。高职教育的课程目标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型、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在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课程目标细化到各个学科的知识结构中,并将其与社会需求相联系,使其成为高职生的必备课。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教育,其课程目标是建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具有高度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其课程目标主要包括知识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因此,在进行高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课堂,使每一个环节都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还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并对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做出调整,使每个阶段的学习活动都有明确的方向。最后,还应对课程的整体效果做出评价,及时反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下一阶段继续改进[1]。

在高职教育中,课程目标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和依据,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标准。因此,在高职院校中课程目标的制定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宗旨,并结合高职特色形成具有时代性的课程目标。例如,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将其划分为技能型、管理型及综合应用型三类。对于这三种类型的课程内容,可以分别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如校企合作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等。通过这种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其创新意识,促进其素质不断提高。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其内涵丰富,主要包括:爱国主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等。高职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技能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育与提升,使学生成为高度适应未来岗位需要的高精尖技术工人。因此,在高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课程目标细化为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目标、即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传统的高职教育中,教师往往将教学目标定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和发展[2]。因此,在实施深度教学时,应以核心素养为指导,从“能力本位”“认知本位”“行为本位”等方面入手,以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对课程目标的细化,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三、开展合作活动,发展核心素养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通过合作小组的形式开展教学,让成员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任务,从而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高职院校的教育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型、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需要对高职课程的内容和要求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并且要将这些知识与技能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让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首先,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了解企业的工作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课程方案。其次,要重视对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使其在德、智、体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最后,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网络资源,共享教学内容与信息,从而达到提升高职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同时,也能促进高职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总而言之,开展合作教学不仅能够激发高职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有效地实现知识的传递和掌握,有利于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团队。

合作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某一任务的过程;核心素养则指以团队为基础、以全体成员的智慧和能力为中心,在互帮互助的前提下形成一种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能够有效地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修养。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高职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加强校本课程的建设力度。将校本课程作为高职生的必修课,同时将校本教材内容融入教学,使其成为学校的重要资源。其次,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搭建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使双方的意见达成一致,进而提高课堂的活跃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再次,利用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平台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强互动,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3]。例如,在食品专业“面点工艺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互相交流、探讨和实践,从而有效提升自身核心素养,充分了解中华传统面点文化的相关知识。在合作活动中学生了解到中华传统面点文化是以饮食为载体、以面为中心、以食物为媒介的生活方式。因此,高职食品专业学生应注重对中华面点文化和传统面点工艺的学习与研究,并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自身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食品的制作过程,并将其作为一种精神寄托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勤劳朴实、勤俭朴素的优良品质。此外,还要加强对中华美食的认识和品尝,让学生了解正宗的美味佳肴,而不是一味地模仿,甚至连一些经典的烹饪技法都不懂,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传承优秀的美食文化。

合作是一种以团队为基础的互利共赢、共同成长的互助关系。在高职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信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让合作成为课堂的基本形式。一方面,通过开展合作活动,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增进彼此的理解;另一方面,能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求,从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质。通过开展合作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创新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其对课堂的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创新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高职课堂中教师应积极开展合作活动,让不同的班级之间、小组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通过合作活动,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共同进步。总之,高职教育的核心素养在于以人为本,将人的主体性放在首位,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对人才的开发与利用,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四、转变教学模式,培养核心素养

从传统的课堂模式来看,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是绝对的、固定的、单一的,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的引导者身份被忽视。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过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其主动参与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将“案例分析法”引入其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动画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的内容及相关的理论基础,并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概念与原理。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践来看,提倡以人为本、合作探究、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以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立足现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追求卓越,这也正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之一。

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全面、准确地测量和分析,并以正确的评价方式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传统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以考试的形式来衡量学生的能力水平,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与反馈。因此,要转变原有的单一性评价方式,将其变为综合性、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在高职课堂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如知识的难易程度、所掌握的技能等设计多样化评价表。同时,可以运用多维度的评分体系,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动手实践、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创新思维、社会责任感等,综合评定每位学生的发展情况。

首先,教师应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将课堂内容融入实际生活,使其成为一个生动鲜活的知识共同体,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其次,要转变“填鸭式”的教育方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型、合作探究型等新型教学方法,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培养其核心素养。再次,改变以往的灌输性和指导性的教学法,以学生为本,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其潜能,实现师生互动,共同进步。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当中,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理论与技能,还需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课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与职业岗位相关的实训项目,使之形成一种锻炼的氛围,以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水平。

我国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以及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课堂中我们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网络视频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来理解和掌握[4]。例如,利用互联网将课堂内容制作成微课,并将微课播放出来让学生共同探讨,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再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活动,使每个成员都参与其中,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团队精神的形成与提升。因此,高职院校要想实现真正的素质化,就必须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摒弃落后、僵硬、刻板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学生成为有独特价值的人。

五、结语

本文在对高职课堂深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课堂深度教学策略。首先,从教师层面出发,结合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其内涵、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5];其次,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实践需求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方案,并通过一系列的实施过程,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最后,从社会角度,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实现人文关怀,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本文以《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为指导,将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课堂深度教学的应用作为突破口,针对不同层次的高职院校,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模式,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职课堂呈现给每一位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其综合能力,为后续的学习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參考文献

[1]张峥凯.“深度教学”视域下的活动型课堂[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2):36-39.

[2]张胜平.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数据史料的深度挖掘[J].教学与管理,2020(4):66-69.

[3]安云彦,李宁,李秋石.生物学核心素养视角下深度学习的构建[J].生物学教学,2020,45(1):7-9.

[4]陈尚达,周洋.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思维重建[J].教育科学研究,2020(2):69-74.

[5]阮美飞,侯曦煜,黄诗怡.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以健康服务类学生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1,23(2):51-54+59.

In-depth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ey Competencies

CHEN Yong-fang

(School of Cuisine and Nutrition, Nanjing Institute of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Nanjing,

Jiangsu 2111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can no long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and needs of the tim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teaching model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also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and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s increasing. Higher standard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ir own quality and ability. Therefore,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ey competencies, and hopes to improv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takes the in-depth classroom teaching of key competencies as the main content, and explores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ways of cultivating key competencies, which can help the study and life of the major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key competencies; classroom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depth teaching

猜你喜欢

深度教学核心素养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谈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及相关策略
以能力为导向的政治课深度教学
结构导向学习:深度教学的基础性策略
有效教学的深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