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能源消耗量计算与节能措施研究
2021-01-12宗超,杨世文,李二伟
宗超,杨世文,李二伟
摘 要: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是我国石墨电极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文章以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为对象,介绍了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内涵,论述了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与高功率石墨电极、普通功率石墨电极之间的区别。同时,结合具体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项目,计算了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能源的消耗量,探析了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能源消耗量的节约措施,希望能为提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功率;石墨电极;节能
中图分类号:TQ1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64(2021)12-0-03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12.029
我国石墨电极行业的产量经过2014年~2016年下行态势之后,2017年~2019年转而回升,2019年全年石墨电极行业产量达80万吨。随着我国钢铁产能逐渐恢复增长,钢铁厂商用高端电弧炉的数量持续攀升,为优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供应需求的增长提供了充足驱动力。2019年全年,我国优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产量达到8.6万吨,消耗量达到6.63万吨。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产量、消耗量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关于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能源消耗量的控制,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因此,从生产能源消耗量计算视角入手,分析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能源的节约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概述
石墨电极又可称为人造石墨电极,具有耐高温石墨质导电、高机械强度、抗氧化、少杂质的特点。石墨电极生产用的原材料为石油焦、针状焦,粘结剂为煤沥青,需要经过煅烧、配料混捏、粉碎磨粉、挤压成形、沥青浸渍、石墨化、焙烧、机械加工等若干工序。
石墨化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开展化学反应为主,需要将无定形碳的原料放置在1 000 ℃~1 800 ℃之间,促使无定形碳微晶结构内结合的硫元素、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持续溢出,无定形碳微晶结构边缘纯度持续提高,残留的若干晶格缺陷则沿着微晶层面宽度方向增长。第二阶段以物理反应为主,需要将第一阶段处理后的半成品放置在1 800℃~3 000℃。在1 800 ℃~2 000 ℃之间,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进行无定形碳微晶尺寸观测,在发现易石墨化碳、难石墨化碳差异突显后,进入2 000 ℃~3 000 ℃区间内。综合考虑晶格缺陷移动、不正常变化退火因素,促使晶体层面多轴方向微晶尺寸持续向高水平变化,而晶体层面之间距离则持续向低水平发展,最终获得内部微观结构更加科学、抗磨性更高、纯度更高的石墨电极。
从理化性质入手,根据电阻率、热膨胀系数、抗析强度、允许使用电流密度的差异,可以将石墨电极划分为普通功率电极、高功率电极、超高功率电极三种,具体分析如表1所示。
2 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项目概述
某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项目分为三期建设。
一期为40 kt/a石墨电极一次焙烧项目,主体设备为2台36室带盖式环式焙烧炉,2014年12月完成建设,投资完成额为10 526.89万元,设计产能40 000吨/年,已于2015年初试运行。
二期50 kt/a石墨电极浸渍车间和二次焙烧车间,计划投资概算为17 380.68万元。
三期拟建48 kt/a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制造系统及配套设施,主要产品规格直径为500~800超高功率石墨电极。
3 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能源消耗量计算
3.1 生产用水消耗量
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时,水能源损耗环节主要分为一次焙烧与再焙烧产品冷却水消耗、设备冷却水消耗[1]。一次焙烧用水主要为排烟风机冷却水(连续净循环)、产品冷却水(间断新水蒸发)、环式焙烧炉冷却水(连续净循环),循环水量共为1 300 m3/d,新水量共为75 m3/d;再焙烧用水设备及用途主要为隧道窑设备冷却水(连续净循环)、隧道窑产品冷却水(间断新水蒸发),循环水量为1 800 m3/d,新水量共为185 m3/d;设备冷却水主要为煅烧炉水套冷却水(连续净循环)、排烟风机冷却水(连续净循环)、真空系统给水(连续新水)、冷却槽用水(连续浊循环)、石墨化炉炉头冷却水(连续净循环)、变压器小车冷却水(连续净循环)、机加工设备冷却水(连续净循环)、高压浸渍罐冷却水(连续净循环)、高压浸渍设备冷却水(间断浊循环)等,循环水量为7 500 m3/d,新水量共为1 000 m3/d。
其中,真空系統排水可作为高压浸渍罐冷却用水、冷却槽用水,年产40 000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项目的生产用水定额为1 260 m3/d,用水天数为340 d,年用水量为42.84万m3。而废水回用水定额为259.2 m3/d,用水天数为340 d,年废水用水量为8.8128万m3,在考虑未预先计算以及管网漏水损失(2.624万m3)的情况下,得出该项目年用水总量为36.6512万m3/a。
3.2 生产用电消耗量
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用电工序主要为石墨化工序[2]。该工序设定温度为2 900 ℃,理论热能单耗为5 457.76 kJ/kg,换算为电能后为1 516 kW·h/t。同时,考虑到石墨化阶段炉子表面损失热量为15.8%,电能损失热量为21.5%,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吸收热量为17.5%,串联石墨化炉的热量利用率为45.2%,实际电能损耗量为3 353.98 kW·h/t。按年需石墨化量48 kt计算,年产48 kt/a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项目的年用电量为16 099.104万kW·h。依据0.1229折标煤系数计算,得出生产用煤损耗量为1 978.580万t。
3.3 生产用气消耗量
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用气设备,主要为浸渍工序的预热炉、一次焙烧工序的带盖环式焙烧炉、再焙烧的隧道窑等。其中,浸渍工序的预热炉余热焙烧温度为320 ℃,理论天然气单耗为9.20 m3/t。因高压浸渍工序预热炉热量利用率为20%,实际天然气单耗为46 m3/t,浸渍所需生产能力为50 kt/a,则年耗天然气量为230 m3/a;一次焙烧工序的带盖环式焙烧炉运行时,焙烧工序理论天然气单耗与石墨理论热能单耗、石墨比热容具有较大关系,且石墨比热容与温度成正相关。因此,在300 K~3 200 K温度范围内,可以结合热能单耗以及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一次焙烧工序温度设定值(1 250 ℃),推算天然气单耗为22.20 m3/t。
同时,考虑到该工序制品存在挥发烧损化学热,热量利用率在22.5%左右,天然气燃烧化学热占比为60%,此时可以得出实际天然气单耗为:22.2/22.5%×60%=59.2 m3/t。在年产40 kt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能力一定时,年耗天然气量为236.8万m3/a;再焙烧的隧道窑设定温度为800 ℃,理论天然气单耗为31.5 m3/t。因再焙烧环节制品挥发化学热占比为42.5%,天然气燃烧化学热占比为47.5%,隧道窑内热量利用率为22.5%,可得出实际天然气单耗为31.5/22.5%×47.5%=66.5 m3/t。再焙烧所需生产能力为50 kt/a,则年耗天然气量为332.5 m3/a。合计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用气为799.3 m3/a。
4 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能源的节约措施
4.1 水能源节约措施
冷却用水是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环节水资源的主要损耗模块,为了在保证冷却效果的同时降低冷却水用量,可以利用封闭间接水冷方式代替开放直接水冷方式,实现冷却水的完全无净化循环利用,并灵活调节水流速,降低水能源损耗。
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原料在石墨化炉内进行石墨化高温度处理(2 500 ℃以上),获得碳元素层状分布的石墨质结构。因石墨化炉多为高功率(1.00×104 kVA及以上)、大电流(100 kA及以上)电炉,且在炉头位置设置加热电极,送电母排、母排线缆则在炉头、加热电极之间螺栓紧密连接,为炉内物料加热提供支持,炉头位置需要承受较大的高温负荷,极易出现母排、母排缆烧损编制,进而致使电阻增加、能量损耗增加,甚至致使送电加热效率显著向低水平发展。
因此,在现有冷却水直接喷淋降低母排、母排线缆与炉头螺栓连接位置温度的基础上,可以整个母排、母排线缆为对象,将送电母排线穿设在三元乙丙橡胶材质的胶套(含夹层,夹层上下部分别为进水口、出水口)内,经螺栓、螺母将母排线缆末端固定在石墨化炉头极板上。同时将水温监控仪器安装在胶套上,将流量控制阀安装在进水口位置。进而利用内有空腔(已填充润滑脂)的螺母罩完全包裹螺母。
在冷却水从进水口位置流入、出水口位置流出时,可以完成母排线缆的一级间接水水冷冷却。此时,若胶套内一级间接水温度超过45 ℃,则可以启动冷却风机,完成对石墨化炉送电母排线缆的二级间接风冷冷却。
在此基础上,以冷却水直接喷淋的形式,完成对石墨化炉头极板上方、母排的三级直接水冷冷却。而螺母罩内部空腔润滑脂也会在螺母罩外部冷却水喷淋下熔化,完成对螺母、螺栓的四级冷却。
4.2 电能源节约措施
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石墨化生产环节,高电导率、热导率的保温料是电能消耗的主要原因[3]。因保温料电导率、热导率较高,保温性能会下降,热量损失持续增加,对石墨化炉各部分的温度分布造成破坏,加剧电极内部、外部温度差,引发电极裂纹,延长送电曲线,致使电力能源消耗增加。因此,应将高电导率、热导率的保温料更换为电导率、热导率较低的保温料,并且控制保温料颗粒度在φ8 mm以下,将新料与旧料配比控制在科学水平,以降低电力能源损耗率。比如,在石英砂+焦粉作为保温料的情况下,可以适量加入木屑,促使三者比例在55%~65%、30%~40%、10%左右,利用木屑在600 ℃温度环境下炭化的特点,减少松装量,控制保温料导热性。
同时,根据通电65 h~78 h时间段石墨化炉电阻率变化(下降18.68 μΩm左右),引入综合温控停电方案,降低电能损耗。即在接通电源65 h且炉体电阻率值达到20 μΩm时,继续通电5 h后断开电力能源。
当前,在电力资源供应紧张、电力资源价格升高的背景下,电力能源消耗成為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主要成本来源。以“艾奇逊”石墨化炉为例,在其运行过程中,内部热量传递与散发过程受炉芯、送电方式的直接影响,在更换石墨化炉保温料、利用综合温控停电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炉芯面积及装炉工艺,进行石墨化电炉的进一步改良。一般炉芯面积与机组额定输出电流、额定电流密度以及炉芯容重、供电加热末期炉子升温能力及比电阻有关。在确定炉芯面积的情况下,需要对炉芯温度分布规律进行进一步分析。一般高温区在石墨化炉横截面呈现圆形分布,炉芯中点为圆心,半径为炉芯中点到边排电极外角之间的距离,距离圆心越近,温度越高。
基于此,只有将电极装炉设置为圆形截面或正方形截面,促使电极分布在两侧较大高温区,才可以保证热能的高效利用。在改善装炉工艺的基础上,由停电时石墨化炉电阻、功率变化规律可知,炉芯扩大时炉阻会向低水平发展,停止电源供应时炉功率处于较低水平,导致送电时间延长,热损失处于较高水平。应注重提升炉阻,在增加电阻料促使炉排距向高水平发展的同时,减少上下垫层缩小炉芯面积,为后期送电功率提升提供依据。
一般可以将排距更改为100 mm,上垫层、下垫层分别更改为120 mm、80 mm,减少1排和4支电极,缩短近1 h的送电时间,在保证优级品率的同时,节约电力能源消耗量。
4.3 气能源节约措施
为降低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环节天然气能源的消耗量,可以结合产品质量要求,从原料性能控制入手,优先选择高软化点的改质沥青、低喹啉不溶物含量的浸渍沥青,在提高浸渍效率的同时,降低设备动力损耗。同时选择低热容量、低导热率、强化学稳定性的密封材料,对焙烧系统边火道、泄露风险点进行保温密封,并在炉室之间进行1排挡风板的设置,利用变频调整速度的方式对炉室内负压进行自动调整,保证炉室密封效果,促使整个系统在负压环境下平稳运行。
在这个基础上,从焙烧升温曲线、保温曲线优化入手,对成型、配料、混捏等工序参数以及焙烧升温制度进行调整[4]。比如,提高高温燃烧前区温度,将以此焙烧温度调整为800 ℃~850 ℃,对应的焙烧炉最高火焰温度调整为1 100挥发分,促使沥青挥发分挥发位置向前方移动;将浸渍后二次焙烧温度调整为700 ℃~750 ℃,对应的焙烧炉最高火焰温度为1 000 ℃,保证沥青挥发成分可以充分燃烧,提供大量热量,减少天然气损耗量。
除此之外,从带盖环式焙烧炉、再焙烧的隧道窑、带盖环式焙烧炉、再焙烧的隧道窑运行环节入手,在精心维护设备的基础上,根据产品质量与设备动力消耗之间的关系,进行设备技术改造。如将罐式煅烧炉800 ℃以上的废气应用于采暖等,加强余热利用,提高能源效益。
5 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能源节约方案,对于石墨电极行业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作用。因此,相关人员可从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主要工序入手,计算其水能源、天然气能源以及电能源的损耗量。根据计算结果探明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能源节约与控制路径,科学策划,适时施策。在保证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量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用水、用电及用气的消耗量。
参考文献
[1] 郑景须,朱海哲,贾文涛.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新标准解析[J].炭素技术,2019,38(5):62-63.
[2] 杨华.炼钢厂LF炉石墨电极消耗实践[J].世界有色金属,2017(2):154-155.
[3] 李海,张洪彪,陆曼,等.LF精炼炉石墨电极降耗分析[J].冶金设备,2018(4):47-49,100.
[4] 李凯茂,缪辉俊,韩可喜,等.降低石墨电极消耗的工艺研究[J].中国有色冶金,2017,46(2):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