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鱼纹饰的本源及文化发展探析
2021-01-12杨洋
杨洋
摘 要:鱼纹饰作为传统装饰纹样之一,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鱼纹饰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深深影响着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作。通过分析鱼纹饰的本源,探讨了鱼形象的神化意蕴和鱼文化的生活意蕴,以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
关键词:鱼纹饰;本源;图腾崇拜
鱼纹饰是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历史悠久,寓意众多,适用范围广泛。从新石器时代到今天的新時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鱼纹饰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以下笔者将分析鱼纹饰的本源,探讨鱼形象的神化意蕴和鱼文化的生活意蕴,以更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
一、鱼纹饰的本源
艺术来源于生活,人们的生活实践是艺术创作者的灵感来源。同时,人们也在生活实践中进一步推动艺术的发展。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进行捕鱼、食鱼等生产劳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审美意识,这为鱼纹饰的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我们能够看到大量绘有鱼纹的陶器。在这些陶器中,有的鱼纹比较写实,使得人们仿佛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鱼在水中觅食或游来游去。又如,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的新石器时代前期的葬具鹳鱼石斧图彩陶缸上的图案以及汉代画像石中所描绘的渔民坐在船上钓鱼、用竹篓在河中捕鱼等图案都是对当时人们日常生活场景的反映。
二、鱼形象的神化意蕴
由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较为落后,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十分有限。当出现劳动结果与原来预想的情况不一致、无法通过劳动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以及无法抵御自然界的灾难等情况时,人们一般会将这些现象与“神”联系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图腾和巫术的产生。
在二三百万年前,人类过着采集狩猎的生活。由于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且与动物相比存在着体型上的劣势,人类在狩猎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凭借着自身的力量获得胜利。因此,人类在潜意识里不免对动物有着敬畏之心。在那个时代,人们创造出来的“神”几乎都有着动物的影子。在20世纪50年代,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出土了一件“人面鱼纹彩陶盆”。据考证,这件“人面鱼纹彩陶盆”来源于距今约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盆的内侧绘有黑色的人头和鱼的组合纹案。其中,人头大致为圆形,额头的左半部分被涂成黑色,右半部分也被涂成黑色,呈半圆形。人物的眼睛细长,且呈直线状,鼻梁挺直,但不是很长,神态安详。嘴唇两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其中,鱼头与人嘴的外廓重合。两只耳朵实际上是两条嘴朝向自己的小鱼。这种怪诞的构图方式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仿佛使人和鱼合二为一。在人头的顶部,有两个尖尖的三角形。据考证,“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儿童瓮棺的棺盖。瓮葬是当时颇为流行的一种丧葬习俗。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和医疗条件低下,儿童的成活率很低。每当有小孩夭折,父母就会把夭折孩子的尸骨置于陶瓮中,以瓮为棺,以盆为盖,将其埋在距家不远的空地上。《山海经》记载有关于巫师“珥两蛇”的说法。因此,有的学者认为人面鱼纹表现的是神通广大的巫师请鱼附体、进入逝者的那个世界为夭折的儿童招魂。这从侧面印证了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万物有灵”“灵魂不灭”的观念。
在我国四川的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先后出土的金杖和金冠带都是金箔材质的。金杖在出土时呈压扁的片状,展开后呈圆筒状。据专家推测,金杖应该是用金条捶打成金皮后,再包卷在木杖上的。如今,因年代久远,这个金杖只留下了圆筒状的金器。另外,金杖上有两组内容一致的阴刻图案。在阴刻图案中,箭的末端是鱼,中间是鸟,尾部呈羽毛状,而箭羽的下部则是一个头戴五齿冠的人面像。无独有偶,后来,在金沙遗址中也出土了一条金冠带。这条金冠带上面的图案和金杖上的鱼、鸟、箭的组合图案一致。据考证,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是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古蜀先民的祭祀坑,而金杖和金冠带是当时的首领或者巫师进行祭祀活动时所穿戴的器物。鸟能翱翔于天空,鱼可以深入水底,二者加起来有着上天入地的功能。因此,当时的先民便对鱼和鸟产生了一定的崇拜,并将其形象装饰在与“神”进行沟通交流的法器上,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三、鱼文化的生活意蕴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金属工具逐渐被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人们获得了想要的劳动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人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导者,对世界的认识程度也逐渐加深,相较于之前,对“神”的崇拜也减弱了很多,常常以主人公的姿态出现,甚至经常会在与自然力量的角逐中成为胜利者。在该时期,人们对图腾的幻想也渐渐归于平淡。此时的鱼纹饰主要与物品的使用功能进行巧妙结合,实现了艺术表现力的充分释放。从西周中期开始,鱼纹饰不再是装饰的主体元素,而成为一种辅助纹饰。因此,在汉代的青铜器上,我们很少能够见到鱼纹饰。然而,鱼纹饰并没有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而是逐渐变得更加生活化。因为“鱼”与“余”谐音,符合中国人讲究吉利的特点,鱼纹饰一直深受大众的青睐。
(一)深刻的谐音寓意
鱼是“余”的谐音,寓意为富裕有余。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除了要贴春联之外,还要贴年画,以寄托自身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而鱼作为传统年画中的重要题材,常常被人们用来祈求生活富足、富贵有余。同时,在除夕的年夜饭中,餐桌中的鱼也被赋予了吉祥美好的寓意,是年年有余的象征。另外,鱼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生存特征,也使得其有着子孙兴旺、男女之合的美好寓意。因此,鱼纹饰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婚嫁习俗中。随着鱼纹饰逐渐变得生活化,其常常和其他类型的纹饰一起,以组合的形式出现,成为被应用得十分广泛的祥瑞纹饰。相对来说,中国人在表达情感时一般都比较含蓄,常常借物喻情。例如,“鱼戏莲”的图案则表现了男女之间调情求爱的欢乐之情。
(二)借鱼言志
我国有着不少根据远古神话改编的有关鱼的故事。例如,《鱼跃龙门》就是《辛氏三秦记》中记载的一则借鱼言志的经典故事。在这则故事中,鱼被刻画成了逆流而上、追求上进的励志形象,而上方的“龙门”和“龙”则分别代表着进入上层阶级的分界线和已经脱离了穷苦生活的代表。“鲤鱼跃龙门”寓意为飞黄腾达、高升昌盛,表达了读书人想要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来改变自身的命运的美好向往。
(三)鱼的文雅
另外,“鱼”也指古代君子之间的书信往来。由于当时没有供民间使用的邮驿中转机构,私人互通书信十分困难。因此,自汉代以来,民间就有“鱼雁往来”的说法。“鱼”,尤其是“鲤鱼”成为人们想象中传递书信的使者。在诗词中,人们常用“双鱼”来代指书信。同时,“鱼”还经常成为文人画家笔下的常客。一些文人画家经常借“鱼”来寄托自己的感情,体现了自身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的“知鱼之乐”指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其深深地感染着众多向往精神自由的文人雅士。
(四)鱼是权力与财富的象征
鱼币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之前。由于社会的发展,鱼币作为一种交换中介的远古钱币而出现在人们眼前,为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据相关文献记载,到了唐代,社会上出现了鱼符和鱼袋。关于鱼符的出现,有一种说法是,在唐朝初年,为了避讳祖父李虎名讳,高祖李渊将虎符改为鱼符。这些传说都证明了鱼在古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在唐代,鱼是身份的象征。唐初律法规定,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戴鱼符、鱼袋。
四、结语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原始人类多依水而居,因为丰富的水资源和水产资源能够给人们提供优质的食物来源,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的保障。因此,从生活实践中发展而来的鱼纹饰是中华民族传统纹饰中最重要的纹样之一,其在发展时间、应用范围、功能价值等方面都独具优势。鱼纹饰不仅是一个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信仰,也是民族文化中的艺术瑰宝。对中国传统鱼纹饰的本源及文化发展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3]王慧萍.怪物考:中世纪幻想艺术图文志[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8.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