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步阅读之精读法
2021-01-12李鹤
李鹤
摘要: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缺少不了由粗读到精读的过程,这是阅读的基本过程。精读是在通读(粗读、略读)的基础上精细地阅读文章。精读训练可以按照分析句子,划分层次,提取要点,理解主旨四步精读过程训练的。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精读四步过程综合为两步来训练。一是整理路线;一是寻章摘句。 前一种形式,是分解训练阅读,适合基本阅读训练;后一种形式是综合训练阅读,适合灵活应用。初中语文需根据学生基础和程度,教师可从中适当选择,也可将两种阅读形式组合应用。
关键词:分析句子 划分层次 提取要点 理解主旨 整理路线 寻章摘句
语文课堂教学文本阅读环节少不了由粗读到精读的过程,这是学生阅读的基本过程。法国哲学家狄慈根说,阅读是“先求得肤表的见解,浏览以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得精密的知识。”(《辩证法的逻辑》)
精读是在通读(粗读、略读)的基础上精细地阅读文章。所以对学生精读训练是使学生具有良好阅读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训练学生的精读能力既可提高通读质量,又是品读和赏析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师应注意研究精读方法,训练学生精读能力。
文章的主题、材料、结构和语言组成了文章的四个基本要素。写作和阅读的过程,都是要逐步完成这四个要点的过程。写作过程首先是是选好主题,选择典型材料,段落衔接过渡,遣词造句;阅读过程是首先通读全篇,再整理结构、划分段落分层,领悟明确主旨。
第一步:分析句子
析句是精读的首步。孔子曾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字词句是文章的基础,要写好文章,必须在锤炼字句上下苦功夫。现代作家老舍也说过: “写文章,用一字,造一句,都要仔细推敲,一字一句要看看是否站得住,每个字都用得恰当与否,是不是换上哪个字,意思就更明显,声音就更响亮。应知一个字应起一个字的作用,就象下棋子那样。”
作者精心选字造句,读者更是应该字句品味,精心赏析,力求精确理解句子的含义、情感、作用、语言技法和文采,从而达到字字通顺,句句明晰,进而达到深度学习全文读通透的效果。
第二步:划分层次
一篇文章都是由一个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中的每个部份是由句子和句群构成的层次。所谓的布局谋篇就是谋划文章中的层次内容如何安排和整合。所以,层次是文章相对独立的一个部份,表现为一个自然段落和及段中更小的表意。层次段落对一篇文章来说,它们是部份;但相对更小的一个自然内的层次来说,又是整体了。所以划分层次,必须遵循不能割裂完整意思的原则。这正如庄子在《养生主》中比喻的“庖丁解牛”同理。庖丁分解牛的身体结构,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其奥妙就在于“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力”。解牛必须依照牛体固有的生理结构,否则便要割裂其经络,砍断其筋骨了。但文章的结构又不是简单的一头牛,所以,解析文章结构要比庖丁解牛复杂得多。但是只要能准确把握一篇文章的脉络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划分段落时,就会得心应手,操作自如。
第三步:提取要点
提要是提取文章材料内容的要点。阅读说明文、议论文通常要经过分析和综合,比较和概括,演译和归纳等抽象思维活动。教师引领学生深度学习阅读文本作品,要透过文字这一表象、形成理性的思考。这些思维活动离不开语言表达,所以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善于运用精炼的或形象的语言概括段落层次以至全篇内容的要点。
第四步:理解主旨
“字求训,句求义,章求旨”,这是一条古训。由此可知,释词析句,分层提要,都是为了明确主旨。只有深度学习领会了全文主旨,才能掌握文章精髓,无论做任何形式的习题,都会有把手抓。
文章的主旨是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是文章的核心和本质。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主旨寓于文字中,文字表现主旨。所以,理解文章的主旨,要沟通各个层次内容间的必然联系,从而产生理性上的认识和感悟。
在我国古时候就有这种把文章的整体把握和局部赏析双线并行又有机整合的精读方法。唐代韩愈在《进学解》一文中,阐述了他勤读的精神。同时,也指明了精读的方法。一方面“紀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这是从整体着眼提取要点明确主旨,另一方面“补苴罅漏,张皇幽眇”,“沉浸醲郁,含英咀华”,意思是阅读要从局部入手,重点深入研读赏析。对有缺漏的地方加以补充,对幽深隐约的地方加以阐明。此文语句虽不是专就阅读而言,但其方法对学习语文是值得借鉴的。
明代读书人有两种读书的方法。著名的明史家吴晗分别称为“知其大意不求甚解”式,和“寻章摘句’’式,把前者喻为只是拥有一根绳子,没有穿上一个铜板,把后者喻为拥有一屋子散钱,却不用一根绳子穿起来,认为应当把二者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也就是说,阅读文章既要从宏观上统领全文,又要从微观上精雕细琢。 这种精读方法和读写的认识过程在深度学习中也是十分契合,它和写作过程不仅思维过程相连,而且方向统一,可以融会贯通。
人们的认知过程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和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现实的辩证途径。”(列宁)可见,人们的认识过程就是“直观——思维——实践”。这是两个逐步加深的飞跃过程。
郑燮在《画竹》中说,画竹的过程是:“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由此可见,艺术创作的过程与阅读由感知、理解到应用的过程都和人们的一般认识过程是一致的。写作过程可概括为:取之生活——构思创作——语言表达。其中构思创作是重要环节,它包括一篇文章的立意、选材、布局。在通读的基础上精读的第一步整理路线就是把领悟旨、分层段落、提取要点这三点结合起来理解作者的创作思路。第二步循章摘句,由于把握全文的主旨和纲要,这样,许多委婉,深刻含义的句子就比较容易解决了。就仿佛手中握有一根五色的彩线,即便是一屋子铜钱也就容易穿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