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乡土史料

2021-01-12王青荣

启迪·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调动史料乡土

王青荣

摘要: 地方文物资源、历史变迁资源、民间艺术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名人轶事资源是一种非常具体、亲切、生动的教学资源,它不仅是教学资源的扩张,也是其独特文化价值的体现。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趣味性,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新奇感,进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地方意识,甚至是地方情感,也可树立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关键词:乡土史料;历史教学

一、乡土史料与历史教学

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加入本土史料,能够调动学生进行联想和回忆,调动学生学习乐趣和主动性,营造一个生动轻松的课堂探索学习环境,拉拢久远的历史和当前的距离,使的课堂教学形式、容可以更加宽泛、更加具有广度和深度,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通俗化,与学生的身心情感形成共鸣。老师可尽量利用本地的文物考古遗迹资料和资源,抓拍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来拨动学生的体验感,让课堂回归生活化。国家课程设计标准中也有相似的要求——教师要能够并且善于发现和挖掘本土的特色资源进行课堂活动或其它教学教研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尽量从学生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成长经历、情感共鸣的角度出发,将读书、探索、钻研、探索和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相结合与相关联,指引学生善于观察,善于体验,善于领悟生活和学习,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尽可能的发现问题,调动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素养和能力以及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乡间本土遗迹、名人趣事,民俗文化不仅仅是塑造青少年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催化剂,也是碰撞、交流和浸润爱家、爱国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培育家国情怀的活化石和载体。在甄别、选择和使用本土史料的课题或教学教研过程中,始终要以课程设计标准为核心,以乡土社会资源为载体,取舍有度、正确科学的进行引导,不仅是乡土史料资源时代性、地域性、适切性的凸显,更是为中学历史传统课堂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二、引用乡土史料——建构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取舍甄别、归纳总结和借鉴运用,是进行历史学习探索和历史研究的前提,因此无论是历史学习还是历史学科的探索与研究,都要建立在可信可靠的史料基础之上。正如傅先生所讲——史学就是研究史料。

在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的相关历史史实时,可穿插引用本地籍革命先烈的生平事迹的相关文字、图片、遗址雕塑等史料进行渗透教学。比如河源籍阮啸仙的革命事迹——一位严于律己、生活节俭、工作认真,对革命呕心沥血、矢志不渝的革命先烈。为铭记阮啸仙烈士的英雄事迹,让子子孙孙敬仰和了解阮啸仙为民族为国家呕心沥血、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河源相关部门特修建了烈士林园和烈士塑像,修建了以烈士命名的中学。通过对革命烈士的介绍与叙述,学习革命先烈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为国为民的高尚道德情操,树立一个共同的理想主义信念和价值观。

抗日战争时期涌现了众多的抗日英雄,我们从身边去探寻,从本土去挖掘,更能牵动学生的心,避免课堂的空洞与遥远。比如抗日英烈黄汉廷淞沪抗战时甘愿为国为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壮志更能联想烽火岁月,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怀。诸如丰富的地方资源均可以作为日常生动的教材,调动和迁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探索热情,增强青少年学生对历史活动的感悟与理解。让中学历史课堂游走在历史长河与当前现实生活之间,从而缩短久远历史与当前社会生活的距离感,使的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更加具有广度和深度,更加的贴近生活与现实。

三、依托乡土史料——重构情境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是指依托一定的资源,通过必要的一些可操作性教学手段、方法和途径,创设相应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或情境,推动学生的体验、感知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思考的一种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有助于将复杂理论简单化,将一些抽象的事务直观化或形象化,将枯涩的事情变得有趣、充满生机而不失内涵,将理性的事务生活化和通俗化。

汉武帝时期确立了中国儒家教育思想的官方地位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而这思想的确立不仅为政治、国家大一统奠定了思想理论,同时这一主流设计思想也开始融入、渗透至社会各个不同领域,植入到每一个古代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衣食住行。而客家文化中的代表性文化符号——客家围楼的核心或基本结构来源于中国最简单的建筑样式——门堂楼。门堂楼的主要建筑元素是中轴线上的大门和大厅,而这种建筑元素深受古代封建社会儒家主流思想的影响,因此建筑结构也突出了封建传统礼仪。汉武帝之后,儒学从此由春秋战国时期的隐学走向显学,一跃成为国学,上至贵族下至民间社会均备受推崇。

让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回归现实化、生活化,激活学生的感官体验,用类比的方式理解和探究学习和生活,在成长过程中获得自尊和自信,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使之更具创造力。

四、结语

每一个人的爱国情怀是从爱个人,爱家人、爱集体开始塑造。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插入本土史料,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宽松、自由、开放和多视角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推動学生更高效的获取知识,塑造情感,提升素养,从而实现历史情怀、人文情怀的传递。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6

[2]徐维群.《客家文化符号》[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10

[3]宋林飞.《乡土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调动史料乡土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数独驾到
响鼓
乡土分外妖娆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某新官上任三把火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