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有效结合的策略初探

2021-01-12罗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6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读写结合小学语文

罗冰

【摘要】阅读与习作是一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读以致用、以读促写的方式,将阅读与习作进行有效结合,使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均衡发展,不仅有助于深化我国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的改革,还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阅读兴趣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认为语文学习中最难,也是他们最为薄弱的部分便是阅读与习作,他们对于阅读与习作存在着恐惧心理,那么,教师要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浅薄理解,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阅读与习作的有效结合,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来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阅读与习作有效结合的定义及意义

“阅读与习作的有效结合”指的是读以致用、以读促写,即学生在阅读时,通过对文章进行分析,获得阅读知识和阅读技巧,去感知作者的习作技巧和表达方式,阅读可以为习作提供習作技巧及表达方式的范例,促进学习者规范习作方式。学生通过模仿等方式将这种阅读知识和技巧能够运用到习作当中去,也可以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反之亦然。在习作时,将习作知识中的表达方式和习作技巧提炼成阅读技巧,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和作品,促进情感升华。阅读与习作的紧密联系,有效结合,能够使已有的阅读知识与技能在习作中得到巩固和提升,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反之亦然。

三、促进阅读与习作有效结合的教学策略

过去将阅读与习作相分离的教学方法,割裂了知识的整体性和交叉性,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以及学生能力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阅读与习作的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注重二者的有效结合。那么促进阅读与习作的有效结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和阅读了解的强烈愿望,巧妙地将课内阅读拓展到课外阅读,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加深了学生对人物的了解,对文章、作品的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读书分享会、经典诵读等等,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视野,将读的积累转化为写的正确表达,从而为提高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学会习作借鉴和进行写作技能的训练

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习作借鉴。比如:整体感知文章的谋篇布局、引导学生揣摩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修辞手法等写作技巧、摘抄好词好句好段、体会文章的写作风格等。例如,在学习部编本语文五年级上第五单元的《松鼠》一文时,笔者通过引导学生细品文章的篇章结构、作者的写作技巧、文章轻松活泼的语言风格,品出松鼠漂亮、灵动的形象是怎样刻画出来的,并模仿课文来介绍说明自己一种熟悉的动物。学生通过练习,逐渐学会借鉴文章的结构和依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来描述事物、表达思想。

(三)阅读与习作的有效结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实例与反思

部编本语文每一单元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阅读和习作。其中阅读部分主要学习阅读理解能力及写作技能,写作部分根据单元主题将本单元所学技能和方法进行运用。其目的是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还有很多教师将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分离,讲阅读时基本没涉及写作技能的培养。针对这一点,笔者提几点浅薄的意见。

1.正确认知阅读与习作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分离。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课文内容为基础,通过拓展阅读、群文阅读等形式加深对阅读的理解;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多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光亮,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通过文章内容的提取,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习作训练。

以部编本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九课《猎人海力布》为例,在教授本课时,笔者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三大要素,整合文章的内容,将故事通过自己的话复述出来,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并结合《白发妹》等同一题材的民间故事,对海力布的形象进一步进行解读,然后结合生活实际,让同学们找找自己所知道的那些舍己为人是事例,将其描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提取课文中的关键信息,缩写故事。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如下:一是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根据“起因——经过——结果”的这三大要素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掌握记叙文的写作要领;二是通过提取信息,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故事情节,能够准确地缩写故事。

笔者发现,本次课的课堂效率较往常更高,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教学任务能够落到实处,学生更加活泼,写作积极性更高,更能发挥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每个学生都愿意动笔,去比赛谁提取的信息最准确,谁能用最少的字数讲故事讲完整。分析原因,我觉得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已经有一定了解,再运用所学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就事半功倍了;二是习作前的指导,使学生知道写什么、怎么写,降低了写作的难度;三是本次习作具备口语交际的特征,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大部分同学都比较感兴趣。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将阅读与习作的有效结合的教学策略,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在教授阅读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写作技巧的指导,鼓励学生仿写、摘抄好词好句好段,积累写作素材,使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均衡发展,共同提高,最终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谢薇娜.谈阅读与写作的交融性[J].外语教学,1994(4):50.

[2]廖海蓝.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覃建巧.综合阅读与写作实现教学上的读写连接[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3(4):52.

(责任编辑:洪冬梅)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读写结合小学语文
中班幼儿绘本阅读兴趣巧培养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初中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