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初写作衔接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01-12陈维严李燕晖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35期
关键词:衔接教学培养策略

陈维严 李燕晖

摘要:我国是九年义务教育制,但很多学校的小学和初中是分开管理的,小学作文向初中作文的衔接表面上看是从习作到写作的简单过渡,但是实际上因涉及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教学标准和考察模式的变化,小初作文的衔接教学并不是自然的简单过渡,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教学手段可能就会出现衔接差异,导致衔接出现脱节现象,这就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本文先分析了我国小初作文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对衔接教学的思维能力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小初作文  衔接教学  培养策略

引言

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作文一直占领着语文的“半壁江山”。受到学制因素的影响,虽然作文教学的老师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向学生传授最专业的作文写作知识,但因为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小初作文的教学衔接上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小初教育教学的有效过渡,因此,如何对小初作文教学衔接进行优化,是现阶段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进程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一、我国小初作文衔接教学的问题

(一)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认识不到位

多年来,我国的小学和初中始终是分开的,很多学生在小升初时往往会面临着新老师教学的局面,不同年级的老师因缺乏有效的教学交流,在小初作文的教学衔接上就会出现脱节的现象,七年级的老师因不了解学生在六年级时的写作能力,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不能对学生实行差异化的教学管理。因此,小初作文的教学老师应加强沟通,充分认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小初作文的变化,实现小初作文的有效衔接。

(二)写作训练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目前,我国的作文写作训练普遍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也就是说,作文写作老师会从写作技巧、写作形式和写作逻辑方面来全面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由于教学过于模式化,不具有针对性,因此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会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善,作文也不会出现亮点。所以在小初作文的教学衔接上,老师应关注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小初作文衔接教学的改善建议

(一)提高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在写作方面,六年级和七年级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维能力的改变。六年级对形象思维能力有着严格要求,而七年級不仅要求学生有形象思维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所以,要实现小初作文教学的有效衔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就要加强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如在对“下雨”进行讲解时,不仅要使学生明白“下雨”说的是一种自然的天气现象,还能够代表一种“压抑、悲观”的心理状态,可以结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进行讲解,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开发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多元、更深入。

(二)帮助学生认识到观察能力的变化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观察能力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是仅仅依靠学生自身并不能正确地认识其观察能力的改变,因此,教学老师应该采用一定的手段介入到学生观察能力的改变中来,通过正确的介入帮助学生认识自身观察能力的提升,从而利用其观察能力不断激发自身的写作能力。比如,在六年级时,作文的写作还注重客观的表述,但升至七年级后的作文写作更注重主观情绪的表达,这时老师就能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通过用语言或者情绪感染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产生情感共鸣,快速领会作文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方向,通过这样灵活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观察能力的改变,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学的障碍,消除了学生的写作压力,带动他们的写作兴趣,养成了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善于感同身受的良好习惯,对教学活动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提高表达能力的训练

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其表达能力有着一定的影响,思维能力越强,则逻辑能力越强,表达能力也就越好。但是在小初作文的衔接教学中,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存在差异,仅仅依靠学生的思维能力来达到表达能力的大幅度提升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时,教学老师就要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手段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写作的技巧、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根据写作的需要,合理选择表达题材和表达意向,通过联想、拟人、比喻等语言丰富表达的内容,从而减少作文写作的难度。在日常的写作教学活动中可以融合一些小型写作,比如老师给出“春天来了”的写作题目,要求学生用50个字表达出春天万物复苏的画面,然后对不同学生的表达进行点评,对存在写作思维障碍的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也减少学生抵触表达训练的情绪,久而久之,学生的表达能力水平将会大幅度提升。

总结

截止到目前,我国的小学教学和初中教学还不能完全融合,小初作文的衔接教学上还存在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认识不到位、写作训练缺乏一定的针对性等很多的问题,这和小初老师之间缺乏沟通有一定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教学老师无须做出创新和努力,作文写作老师可以在差异化教学上进行尝试,通过提高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认识到观察能力的变化、提高表达能力的训练等有效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初作文教学脱节的局面,为学生快速适应初中写作的要求提供捷径,加快我国小初作文衔接教学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陈晨.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2]黄文婧.六、七年级写作教学衔接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7.

[3]张晓春.小学六年级面向初中一年级语文教学衔接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4]张越.基于认知特点的小学序列化习作教学研究[D].黄冈:黄冈师范学院,2019.

[5]董舒婷.义务教育六、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9.

责任编辑:丁 蔚

猜你喜欢

衔接教学培养策略
例谈如何进行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初、高中化学计算衔接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