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脉学生核心素养,巧用教学“三味”妙方

2021-01-12柴霞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35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

柴霞

摘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光荣责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同时,更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品德,使之逐步形成有个性的、完美的人格。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教学  小学语文

建设现代化强国需要高素质人才,而人的核心素养又是每个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公民素质就是要提高公民的核心素养。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光荣责任。

一、妙方一——求真味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这里“求真”不单纯指求真知,而是要教育学生敢说真话和实话。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营造一个真实的课堂,倾听孩子真实的声音,鼓励他们说真话。要尊重儿童天性,张扬他们的个性。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所谓“求真”,就是要上有“真味”的语文课,具体的就是要把握语文的性质,将其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展现出有语文味的课堂。它包括语言、文学、意象、意境、哲理、趣味等诸多方面。我们知道,引导学生去体验、发现和感受作者语言上隐喻的情感美,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要理解语文的真谛,就必须在情感上超越语言,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真情、领悟真理,使之转化为智慧,积淀成文化素养,从而提炼出属于自己的精神内涵。那么,如何上出有“真味”的语文课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途径。

一是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学科基础出发,从语言文字教学入手,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对语文课中的作品反复诵读,细致品味,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如教学中,我发现语文童话故事作品中的“狐狸”,在大部分同学的心目中是“狡猾”的,甚至是“阴险”的,可有的同学却喜欢它的“聪明”。这些个性化的见解,虽然与课本作者的原意不一,但也应给予充分的尊重,使其张扬个性,完善人格。

二是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要善于引导儿童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生活,要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化的“真”,让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鼓励他们说真话,记录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写下身边真实的人。为此,我引导学生多维度、多层面、有创意地去理解和欣赏身边的社会生活,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创作欲,从而构思出语句精美、情真意切、富有情趣的篇章。

二、妙方二——求善味

“上善若水”,其意就是行善如同细水长流一般,“水滴石穿”。古人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是这个道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围绕语文核心素养,注重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儿童的文明道德修养,培养他们的“向善”之心。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许多多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无论是写人叙事的,还是写景抒情的,或者童话、寓言等,无不蕴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和积极向上的思想。但是小学生年龄小,自己对某些文章中所蕴含的做人的道理、人物的品质无法从理性上认识,不能真正体会、感悟其中的“善”,往往只能从感性上粗浅认识。这就需要我们能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巧妙设计,引导他们逐渐认识并感悟“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学生的榜样。只有师德高尚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感悟“善”的领导者、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在教学中,我是通过开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祖国”等多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求善”欲望和激情的。我还巧妙地引导学生通过品赏课文中的“善人、善事、善言、善举”,关注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和命运,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和理解,使他们的情感活动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伟大祖国的“上善”情感,教育他们去如何做人做事。

三、妙方三——求美味

“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优美的课文随处可见,有的描绘祖国美丽山川的自然之美,有的展现人物形象的艺术美,有的文本语言简洁生动,有的文字情感奔放。它们都蕴含着美的元素,闪烁着中华民族人文历史之美的光芒。教师应善于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生活中真、善、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材,组织好教学活动,选择好教学方法,运用好教学语言,注意教师的仪容仪表,从而凝聚新颖、独特的审美风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体现这种审美风格,并为学生所欣赏和品味。为此,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环节来培養学生审美观的。

一是从文章的“阅读”中,欣赏节奏美和语言美。引导学生去把握汉语文本中的语言节奏感,并读出优美的节奏。我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美妙的音乐,动情的影像融入到阅读教学中。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课如其人。作为人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在领读、范读中,声情并茂地再现和引领学生感受作品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产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美的感受。

二是从“品”的角度中,寻找意象美和结构美。所谓“论文鉴赏”,是指在通读、读懂、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归纳和总结课文,挖掘出作者的写作背景,去体味作品的形象美和结构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对学生的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会伴随一生。美丽动人的人物形象往往能激发学生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精神。在学习课文时,我经常引导学生发现各类高大和美的形象,如狼牙山五壮士等等。

三是从“悟”的角度中,体验作品的思想美和意境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都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有的通过风景表达感情,有的通过风景表达心声。而这种情感美往往不是浅显易见的,需要我们运用多种教学艺术,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沉浸”在体验的状态中,准确理解作品的内涵,触摸作者情感的脉搏,从而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真正体会文章的情感美。我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时,将故事中所提供的老班长的外貌,他的语言、神态及他所遭受的饥饿折磨等材料,与已有的真善美经验相比,让学生去理解老班长的英雄形象闪耀着勇敢、忠诚、强烈的思想美之光。还有在“悟”文时,让学生去领悟作品中的意境美。意境美是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融的产物,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许多多的美好的人物形象,如巴金、少年王冕、谭千秋老师、孔繁森……这些人物所具备的优秀的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他们所具备的形象美更值得学生去体会,去学习。

四是引导学生从“写作”的建构中,发现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入美的境界。想象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人们在生活中人和事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去创造出具有代表性的新形象。每位学生依据课文中的描述,重新加工提炼,就可在头脑中形成事物新的画面。比如在山水景物的写作教学中,我以“看庐山瀑布”为蓝本,让学生眯着眼睛,做着“白日梦”。伴随着美妙的音乐,他们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雄伟的庐山,瀑布从天而降……一幅飞流直下、气吞山河的大自然画卷呈现在学生脑海中。这样,学生在深深地体会祖国山河雄伟壮丽的同时,而产生了强烈的抒发爱国情怀的创作欲望。

总之,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发挥和运用自己的教学专长,对课文中所蕴含的“真善美”进行细致的品味和提炼,真正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懂得“求真、向善、爱美”,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更好地成就自己,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宋湘萍.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7(9).

[3]谢建春.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中的运用[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7(11):68.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