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
——以“概论”课的教学实践为例
2021-01-12刘向红关静媛
郭 赞 刘向红 关静媛
(沈阳药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16)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始终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1]如何发挥思政课主渠道功能,落实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多年来沈阳药科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革,积极构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多元化考核“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腾讯会议+雨课堂”方式开展线上直播授课,将疫情防控的育人元素细化落实到“概论”课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632名授课学生的问卷调查反馈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实效性。
一、开展专题教学,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在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增强对思政课获得感和满意度方面,专题式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专题式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打破原有教材的章节限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的特点和关注点,有针对性地整合教材,把教材中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形象化,以生动鲜活的形式传达、呈现给学生,从而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一)“概论”课专题设计的思路和做法
2018年版“概论”课教材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部分,共计14章。2019年6月,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了多门思政课的专题教学指南,其中“概论”课共设置了24个专题。沈阳药科大学结合教指委的指南和自身的实际,设计了“1+2”专题教学模式。设计思路见图1。
“1”是指前言部分设置一个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主要从宏观的角度、历史的脉络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2”是指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包括4个专题,涵盖教材第一至四章内容;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7个专题,涵盖教材第五至十四章内容,专题设计过程中,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各个理论之间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理论的衔接和完整,有利于把授课重点放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讲授上。这一部分的第二至第七专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面深入讲授,分别对应教材的第八章至第十四章。
在疫情期间的线上直播教学中,6位老师团队式教学,采取专人专题循环授课模式,有利于教师发挥专业特长,集中精力备课,进行精讲深讲,教学成效显著。在问卷调查中,89.24%的同学认为专题式教学提升了教学效果,98.90%的同学认可团队式教学。
(二)开展专题教学坚持的原则
1.尊重教材的权威性。专题教学的内容要以教材体系为核心,以重点问题为主题进行重新构造,不能偏离教材、脱离教材,要做到“万变不离其宗”,始终以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四个自信”为核心目标,既体现理论的高度、育人的温度,又体现思想的魅力、教学的活力。2.注重专题的逻辑性。各个专题之间要紧密联系,具有理论的内在逻辑性和整体性,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发展的逻辑脉络。3.凸显价值的引领性。突出思想性、政治性,突出意识形态功能,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达到育人的目的。4.突出问题的导向性。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理论难点、现实热点、社会焦点,层层深入进行专题的设置和专题内容的完善。5.彰显理论的时代性。“概论”课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和时代感,专题授课既要保证专题内容的相对稳定,又要及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教学中,运用新的资料素材和新的表现元素,实现教学内容的常讲常新,真正让思政课入脑入心。
按照上述原则,在疫情防控的线上专题教学中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将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体现出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速度”“中国奇迹”,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等作为课堂教学的鲜活案例。在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对比中,通过疫情教育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提升了理论的阐释力、说服力,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和感召力。97.949%的同学认为,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解决了或基本解决了对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理论问题的困惑。98.95%的同学认为,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坚定了“四个自信”。
二、探索课内实践,实现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
如何改变思政课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价值主体、动力主体、实践主体,让他们自觉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一直是思政课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要求“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效果”[2]。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增加课内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学生“自教”与教师“他教”的结合,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开展“课前分享”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每次上课前利用10~15分钟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聚焦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讲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学中,“概论”课开展了“疫情期间感动你的人和事”为主题的课前分享实践教学。要求学生以手抄报、书法、绘画和短视频等形式来分享疫情期间感人的故事和人物,唤起学生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共鸣和共情。教师的点评注重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规则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学生在期末课程总结中说:“课前分享能够采用各种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并在课前为大家进行精彩的展示,丰富了课堂内容。每次上‘概论’课,我都会被同学们的作品感动到,每个人都在诉说着疫情期间令人印象深刻的事,这些事无不体现着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好。”
通过几年的尝试和探索,“概论”课课前分享环节实现了从“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的转变,成为“概论”课紧密联系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有效渠道,解决了教材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概论”课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问卷调查中,94.6%的同学认为“课前分享” 环节提高了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88.41%的同学认为“课前分享” 提升了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75.56%的同学认为“课前分享”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66.22%的同学认为“课前分享”提升了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组织小组讨论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针对专题教学内容,设计开放式的小组讨论题目,以预习课件形式发布在“雨课堂”中,学生在“雨课堂”讨论区通过小组讨论形式进行回答或概括,教师可以在“雨课堂”讨论区及时查看并指导。授课时,结合学生的回答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比如,在讲授“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专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我们在预习中设计了讨论题“抗击疫情中,国有企业所起到的作用有哪些具体体现?”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案例和讨论深化学生对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制度优势的认识。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在课前预习中设计了“疫情大考面前,彰显了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优势的认识。在问卷调查中,88.87%的同学认为小组讨论有利于合作交流,62.54%的同学认为小组讨论有利于自主学习,57.94%的同学认为小组讨论有利于独立思考,51.43%的同学认为小组讨论有利于课堂上的学习。
三、借助网络平台,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统一
作为网络“土著居民”的“95”后、“00”后大学生,他们习惯并擅长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网络教学平台的便捷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这既是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价值诉求。
(一)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有机融合
发挥“互联网+”优势,创建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通过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章,要求并引导学生阅读,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重大的纪念日等历史节点,推送相关的文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辨别力。此外,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管理学生、组织教学,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二)利用“雨课堂”教学平台,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充分运用“雨课堂”教学平台,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不断完善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方法。课前,通过“雨课堂”平台向学生统一发布预习内容,包括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慕课视频、相关案例、思考题和讨论题等,使学生初步了解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课中,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直播授课,借助“雨课堂”平台进行教学管理,通过扫码签到、发送弹幕、随机点名等形式保证课程的出勤,强化互动,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后,推送测试题、课后思考题,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疫情防控期间“腾讯会议+雨课堂”直播授课形式,为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学生对这种模式的认可度较高。在问卷调查中,98.57%的同学认为“雨课堂”平台对学习有帮助;78.89%的同学认为“雨课堂”的课前预习有必要,有助于了解学习的内容、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84.44%的同学认为“雨课堂”的课后测试有利于巩固学过的知识;74.6%的同学认为课后测试有利于检验学习效果;57.14%的同学认为课后测试有利于减轻期末考试负担;58.89%的同学认为进行线下授课学习时,有必要利用“雨课堂”开展混合式教学。
四、实行多元化考核方式,实现学生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成功的教学考核评价。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是促进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多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多元化考核方式,加强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和效果的评价和考核。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提升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过程中,更是提升了过程性评价比重,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各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包括:课前分享(占10%)、新闻记录(占10%)、小组讨论(占10%),“雨课堂”平台课后测试(占20%)。期末的闭卷考试改为学期论文的形式。其中每周三条的新闻记录环节,被学生认为是一种新颖且有意义的作业形式。94.92%的同学认为“新闻记录”环节对提升政治素养和课程学习有帮助,82.53%的同学认为通过“新闻记录”了解了国际国内热点焦点问题,81.43%的同学认为“新闻记录”开阔了视野,79.68%的同学认为“新闻记录”培养了关注国际国内时事的习惯,70%的同学认为通过“新闻记录”了解了国家的大政方针。
在平时考核中,学生认可度最高的是“新闻记录”和“课前分享”。正如学生对考核方式的评价:“我认为本学期‘概论’课开展得比较成功,并没有机械灌输书本知识,而是发起了一些活动,如课前分享、新闻摘抄、课外作品推荐、论文撰写等,让同学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对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的认可。”通过调查也可以看到,在回答“您认为怎样的考核方式更适合于思想政治课程”问题时,53.48%的学生希望更多地融合社会实践;51.9%的学生希望多一些灵活开放的题型;50.79%的学生希望增加课堂发言、讨论所占的比例,少一些死记硬背的题型,这都说明新时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意识、参与意识。这需要我们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提出的“坚持闭卷统一考试为主,与开放式个性化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2]的要求不断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多元化考核“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改变了教与学相脱节,实现了教与学相融合,充分调动了教与学二者的积极性。“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强化教学互动性,突出学生中心性和主体性,调动学生全情参与教学过程,打破了课堂沉默状态,焕发了课堂生机活力,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学中思、思中做、做中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提升了教学实效性。
诚然,在不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最关键的还在于思政课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从本次调查中看到,受学生喜欢的思政课教师需具备的素质依次为:拥有知识的深度、广度,具备理论修养和水平,有幽默感,有调节课堂气氛的能力,教学严谨认真,能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学生关心。因此,不断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教学能力以及人格魅力,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是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