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过规划生涯,感悟城市理念

2021-01-12任致远RENZhiyuan

上海城市规划 2021年1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文化

任致远 REN Zhiyuan

今天的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辗然巨变。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不平凡的峥嵘岁月中,经过不懈追求、卓越奋斗、与时俱进而得来的辉煌成就,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者和劳动人民共同付出心血和劳动的结果。随着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城市及城市发展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逐渐重视,对城市及城市发展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和提高,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的道路。作为城市规划事业中的过来人,经过规划生涯的实践和感悟,感到逐年积累起来的一些理念对于城市及城市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促进作用。这些理念在实践中获得共识,为我国城市发展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经验,令人印象深刻。

1 城市是由人、自然、建筑组成的综合空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绝大多数城市拆除了城楼、城门、城墙,填了护城河,扩大了城市范围,改变了被围起来的传统城市形象和模式。随着工业企业、铁路、公路、城市道路、机场、商场、公园和城市广场等的建设发展,以及旧城改造,多层楼房、高楼大厦的不断崛起,地上地下市政设施的齐备,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规模逐年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日胜一日,使城市革故鼎新,今非昔比,展现出建设社会主义城市的勃勃生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为配合国家156项重点工业项目落地建设,需及时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我国城市规划事业迅速建立起来,有力指导了城市的发展建设和管理。正当各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序进展之际,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带来冲击,全盘否定城市规划,以“规划无用论”撤销机构、下放人员、废止经批准的城市规划实施,造成城市发展建设混乱,致使污染工业进城、五小工业进街巷、“干打垒”建筑进居住区、公园绿地遭践踏,乱拆乱挖乱搭乱建现象屡屡发生,影响城市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文革前后的实践有目共睹,泾渭分明,相比之下,不禁引发人们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认真探索和深刻反思。解放思想,发表见解,学术研究讨论活动由此开展起来。

城市是什么?古代《周礼·考工记》中阐述了“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的格式及其“王城图”,相袭下来,虽变不离其宗,围城而已,高城墙之内,便是城市。解放后,破了城墙,打开堡垒,拓展市域,发展工业产业和各种设施,城市性质和功能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是我们看到的客观事实。各色各样的建筑物、工厂、办公场所、公园、拓建的城市道路和公路等,在大自然中扩张和延伸,望得见山,看得见河,建起了滨河路和桥,连接了历史文化遗址和风景区,自行车、马车、汽车川流不息,生产、生活活动日益频繁,人们的交往通向四面八方,相沿下来的城池早已成为一个融入大自然中的开放空间。针对这个质的变化和对今后可预期的发展,结合文革前后的正反对比,城市规划的从业者和学者认识到城市不仅是人们生产的机器、生活的居所、建筑的堆积地,它也是一个集人口、自然、建筑与各种生产、生活设施的综合空间和共同体,应当是满足人们各种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美好家园。

1980年发表的《人·自然·建筑·城市》一文,从古论今,分别以人、自然、建筑、城市为序,夹叙夹议并用实例论述了人是城市的创造者、主宰者、建设者、使用者及城市发展的推动者,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及其发展体现人民的意志、需求、生活方式和愿望;自然是人们须臾离不开的基本生活供给、生产资源、生存环境、发展用地、建设用料和孕育山水风景、民族风俗、地方色彩的所在,人、建筑、城市都是自然的产物;建筑是人们用自然资源和技术手段在大地上书写的立体文献,把人们对生活、生产以及美的要求和感受,转化成形式各异的实体空间,为人们创造适宜的生活、生产条件和安全屏障,大量的建筑群构成城市主要的物化表达和精神展现,形成各具风貌的城市;城市则是人口、自然、建筑与各种生产、生活设施的集大成者,组织成街巷、建筑群、居住区、生产区、市场、公园绿地和城市道路网络、公用设施等在内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有机巨系统,成为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空间载体。简言之,城市是由人、自然、建筑组成的综合空间。

在这个综合空间中,人、自然、建筑、城市具有什么样的辩证关系呢?不言而喻,人是主体,城市应当是人民的城市,自然、建筑、城市必须为人民服务。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人、建筑、城市源于自然,不能与自然隔离,必须融入自然。建筑是人为作品,是构建城市的主要角色和组成部分,必须给予重视和合理安排。城市作为人、自然、建筑共存发展的综合空间,必须重视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顺应和利用自然,筹划好以建筑为主的各项建设,创造以人为本的城市家园。这样的分析认识,突破了过去对城市只见物不见人、忽视自然生态环境而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理解和倾向,突出了人在城市中的中心地位,强调了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保护和融合,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城市理念。这是经过文革前后的实践对比和经验教训,深度反思、放开思考、探索真谛、提高认识的结果,亦是城市规划思想的一个发展进步。

鉴于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在全新认识城市的基础上,1981年发表的《我们对城市发展的几点构思》[1]提出:第一,大中小城市应当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合理的分布,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使各类城市平衡发展;第二,既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又发扬民族文化传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城市;第三,处理好人、自然、建筑、城市的关系,实现人工环境与大自然的有机结合,目标是城市园林化,建设花园式的城市;第四,以人为中心,为人民生活和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逐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各种需要。这4点构想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城市规划的从业者和学者对我国城市及其发展建设的认知、信念、努力方向和期待,镌刻在字里行间。

2 特色城市不能丢

我国城市的出现是很早的,有着辉煌的历史印记。由于历史悠久,幅员广大,民族众多,名胜遍地,文物古迹数不胜数,不同地区的历史条件、自然条件、地方资源、经济状况、社会状态、传统习惯等各有不同,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环境和文化特征,以及与众不同的发展标志,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如桂林山水,杭州西湖,济南山、湖、泉,昆明滇池,泰安泰山,赤水瀑布,苏州园林,厦门鼓浪屿,扬州瘦西湖,新会的小鸟天堂等,都成为当地的独有特色,闻名于世。

文革后,城市规划的从业者和学者赴杭州、苏州、昆明、肇庆、常熟、桂林、新会、嘉定等地调研考察,看到不少工业和城市建设项目为了拆迁少、投资省、见效快、条件好,往往侵占和蚕食名山、名水、名林、名园和名胜之地,甚至乱拆、乱填、乱伐、乱建,造成山水逊色,市容杂乱,污染严重,令城市特色全非。如桂林于1967年至1972年间就有1 935亩(129 hm2)风景园林用地被38个单位占用,城市的8个著名风景点只有二山二洞可供开放游览,漓江水也受到了污染。杭州的西湖风景区被22个工厂、16家医院休养所和3 000多户市民占用,50多个风景点只剩20多个可以看到。苏州的大小园林与庭园,解放初期尚有188处,现在只有15处可以开放,其水乡城市“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景象,不少已无踪影。昆明的滇池,登上大观楼曾有“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的洋洋大观和众多景致,如今却有11 000多亩(约733 hm2)水面被填,围湖造田甚至荒芜。常熟的尚湖,东西宽4.5 km,南北长9 km,现在已经围湖造田,仅剩湖尾水面。常熟古琴川河流经市区,曾分支为7条小河,平行于运河,如7根弦,使城市犹如一把七弦琴,目前2至5弦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1弦和6、7弦,七弦琴式的城市形态受到破坏。这些无视城市特有的山光水色、风景名胜、城市园林、老城形态和历史文化遗产,盲目侵占、拆毁、填湖、废弃等行为,给原有的城市特色造成很大伤害,令人十分感叹。于是,1980年发表的题为《城市要发展,特色不能丢》的文章,呼吁要充分认识、研究、重视、保护、利用和发展城市特色,对不当行为应当制止。

为阐明城市特色为什么不能丢的道理,文章强调:每个城市的传统特色和自然特色,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多是经历了几十年、几百年乃至几千年逐渐形成的,形成难,毁坏却容易。如果“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景色受损,桂林山水就不会甲天下;西湖的山、水、洞、泉等自然美失色,杭州就平淡无奇;各具千秋、遍布市区的园林庭园遭殃,苏州也就失去风采;滇池风光被横加毁坏,昆明壮景则大为逊色。我们还不能在某个地方重造桂林山水、西湖风景、苏州园林、滇池奇观,而工厂、办公、学校、商店等建筑是可以搬家的,且新的会比旧的建设得更理想。由此而论,凡是破坏了城市特色的工业和城市建设项目,无论其产值与价值有多大,也是“功不抵过”的,所以城市特色不能丢。更何况世界上只有一个桂林山水、西湖美景、苏州百园、昆明春色,必须倍加珍惜、保护和利用。

这个关于城市特色的理念一经提出,便在城市规划领域有所反响并得到认可,从而揭开了深入研究探讨城市特色、城市形象、城市风貌的序幕。兰州、邯郸、昆明、楚雄、德州、徐州、成都等地相继举办研讨会和专题研究,直到1999年在西安召开了有30多位市长参加的城市容貌建设经验交流会等,使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城市发展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致使“城市要发展,特色不能丢”成为一个广泛共识。

3 城市本质是聚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建制市由解放前的58个增加到136个,到1961年发展到208个;经过文革的冲击,1970年压缩为176个;改革开放后,1980年发展到223个,1990年达到467个,1998年达到668个。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中心,不仅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日益扩大,市场繁荣,交通发达,高楼大厦林立,而且全国设市城市数量显著增加,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京津冀北三角地区形成城市群,城市发展呈现增长势头。

面对城市大发展的趋势,城市规划的从业者和学者深入思考,分析城市发展的各种要素及其作用,寻求内在的动因。人是城市的主体,人民群众创造了城市,当城市发展建设起来以后,城市发展形势为什么会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呢?比如文革的人为干扰只是暂时的,并不能阻碍城市的长远发展。物质是城市发展建设的基础条件和支撑力量,却没有能动的内在驱动力。社会生产力无疑是推动城市发展建设的动力,社会生产力和精神文化力的共同作用决定着城市发展建设的质量水平,但它是外在动力,不是内核动力和基因。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最终认识到城市的产生、发育和发展在于它的聚集性,城市的本质就是聚集及其聚集效应。

众所周知,城市聚集了人口,聚集了物质财富,聚集了各种资源,聚集了车辆,聚集了文化和科技,聚集了信息和智慧,聚集了生产力和创新能力,也聚集了权力等,这是与农村的根本区别和质的变化。城市的聚集性、聚集现象、聚集特征、聚集形式、聚集规模、聚集能量,是吸引、牵动人口、物质财富和生产力发展高度集中的原因和奥妙所在,产生聚集空间、聚集反应和聚集效益,这是农村不具备的优势。尤其是工业化以来,工业化的大生产、大流通和高消费、高产值,加大并加快了城市的聚集程度和前进步伐,形成综合效力和规模效应,即1+1>2的放大效果,构成人们生存、生活、生产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环境和收益,于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生产力不断发展,城市空间不断拓展,从而不断加快城市发展的进程。这就在理论上阐明了城市的本质是聚集性及其聚集作用,发生聚变反应和聚合能量,不断衍动,使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必然规律。

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非常大的比重。这就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具有可能条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进步,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建设,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发展带来巨大空间,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民工潮就是一个明显的反映,农民进城工作、生产和生活,有力推动了城市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即城市自身聚集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我国研究城市规划和人口发展的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就讲述工业化伴生城市化,离不开城市化,而由于我国曾试图走一条“非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因此城市化不被广泛理解和重视。1980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专门讨论城市化问题,认为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社会上反响不大。之后,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大好形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对国外城市化情况的了解和经验探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多次召开中国城市化道路学术讨论会、研讨会、专家座谈会,不懈地开展研究、论证、发表见解,提出建议,促进了对我国走城市化道路的充分认识和社会认同。2001年,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我国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经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和发展。

鉴于城市不断发展的走势,城市规划的从业者和学者认真思考,努力探索,深入分析,从理论上认识到城市所具有的聚集性及其聚集效应是城市的本质内核,工业化以来的城市发展使城市本质表露突出,彰显内力,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化,成为城市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力量。这个过程,发达国家经济地理学者称之为城市化,我国学者了解后对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加以研究,认识到我国应走城市化道路,这是城市本质在工业化激发下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应当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

4 城市的初衷是宜居

为什么会出现城市?古人云:“城者,筑城以立君,造郭以守民。”又云:“市者,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城与市的融合共存空间,便谓城市,是为统治、护民、商品交换、抗灾御敌、生活安全等而出现的人间产物。究其因,是为人们营造平安、适宜、便利、尽可能好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居住条件和社会结构,让人们生计长安、生活美好,简言之,就是宜居。可以说,出现城市的初衷,除了封建社会为了便于统计之外,从人们需要的根本上讲,就是宜居。

从历史来看,城市为加强统治、抵御外侵、保障人们安居乐业发挥了作用。近代出现工业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要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拆掉城墙后的城市上马工业建设项目,烟囱林立、车轮滚滚,改变了旧城市的原有景象。20世纪60年代的“先生产、后生活”和后来的“抓革命、促生产”,以及“破四旧”,损害自然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毁坏城市园林绿化、砍杀苗圃中的苗木,并在城市里见缝插针乱搞建设,致使工业企业的“三废”污染严重,城市的自我净化能力降低,尤其是城市大气污染和河流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的传播,结合我国环境污染现状,改变了我国“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观念和做法,197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使得治理“三废”排放、我加强环境保护、创造宜人生活条件出现良好转机。1984年全国首届生态科学讨论会,以城市生态学的观点来分析城市发展问题,将城市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到生态科学理论的高度,阐明城市应当是人们生活、生产、生态和谐共融的综合空间,应达到生产环保、生态平衡、生活宜居。20世纪80年代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起和各项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的大上快上,以及20世纪90年代掀起的房地产开发热潮,在促进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不断上升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生产建设项目在环境保护措施上的漏洞和急功近利的倾向,以及盲目圈占土地进行开发建设的现象,再加上私人轿车的猛增和城市物流的频繁,以及大规模建设工地的扬尘等,使得一些城市出现反复的雾霾天气,影响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城市发展要“以人为本”成为世纪之交强调的重要发展理念和共识。随着2001年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和2004年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了宜居城市建设目标。

2005年,城市规划从业者和学者发表《关于宜居城市的拙见》[2],并开展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的研究。文章认为,城市发展到今天,由于人们追逐高经济利益,未顾及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工业污染、汽车污染、生活消费的污染、开发建设性破坏等,以及对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的冲击和人口过度密集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导致城市出现不宜居危机。值此情况,提出宜居城市的目标,正是对客观现实的鞭策和对未来城市发展的警示与期待。本来,城市的初衷是宜居,经过历史的演化,尤其是工业化以来不断扩大再生产,加之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欠缺和对经济利益的渴求,对于城市发展建设中出现的污染危害、生态失衡、生活影响不敏感不重视,直到面临危机,顿悟到城市宜居的本身愿望,回归到理性的“人本”观念。这是通过发展实践检验认识的真谛经验。

现今宜居城市的概念,应当是现代化的人民生活居住的家园,山清水秀,园林遍布,经济繁荣,交通方便,能够满足人们有其居,而且居得下、居得好、居得久、居得乐的基本要求和良好条件。归纳起来就是“宜人、宜业、宜家、宜旅、易居、逸居、康居、安居”16个字。宜人,即适合人的需要、生存和全面发展。宜业,即具有学习、就业、创业和事业发展的机会与空间。宜家,即适合建立家庭、家园与和谐社会的需要。宜旅,即符合对外开放、交流、观光旅行、暂住等的需求。易居,即易于提供人人有其居的住房和生活居住条件。逸居,即建设方便、舒适、安逸、美好的生活居住环境,能够安居乐业。康居,即生态环境优良,没有污染,医疗卫生条件好,成为健康之居。安居,即具有抵御自然与人为灾害的能力和安全保障,长住久安。这些要求就是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各种需要,与时俱进,能够不断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宜居。为使宜居城市能够有一个具体化的衡量依据,经过两年来的研究论证和征询意见,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于2007年4月出台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3]作为一个导向性的参考依据,以便对现有城市开展关于宜居城市的科学评价分析。

5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精神支柱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长期以来,大家认为城市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休戚相关,相辅相成,社会生产力是城市发展的直接动力,这是不容否认的。在文革期间,城市中的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遭受破坏,传统的文化思想、文化特征、文化精粹、文化习俗等得不到继承,甚至忌讳文化色彩,谈“文化”色变,造成城市发展建设的规划废止、制度失效、方向不明、布局混乱、盲目建设,城市特色被损,园林绿化被毁,文物古迹被砸,建筑形式单调,文化追求丧失,建设步伐缓慢。经过这一劫,人们深刻感受到文化的重要性,唤醒了心底对于城市文化的重视和珍惜,人们看到诋毁文化给城市发展建设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教训,认识到城市发展建设不仅依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必须尊重、保护、继承和发展城市文化,因为城市文化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随着改革开放,文化僵局被破除,文化思想得以复苏,城市规划和文物等部门于1981年联合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198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时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共24个)。从此我国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出现重大转机,城市文化时来运转,形势向好。伴随《城市要发展,特色不能丢》的发表,不少城市开展城市特色、城市形象、城市风貌方面的研讨和课题研究,关于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城市特色等的保护、继承和利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城市文化提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议事日程。同时看到,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兴起仿古一条街、仿古城、仿古建筑等人造景观热潮,以假乱真,给城市文化发展带来偏差,而旧城改造中的大拆大建,又使一些历史文化遗产蒙受损失,尤其是对外开放,引进国外科学技术和文化观念,加上1992年掀起的房地产开发热潮,高楼大厦林立,以洋为美,出现大量模仿、克隆、移植、雷同的建筑形式,不少房地产开发的居住区以国外地名命名并仿造其建筑形式,这样的“造城风暴”(媒体形容词)冲击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文化追求,引发社会质疑。城市规划从业者和学者提出,在城市雄起和大发展的情况下,一定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面对现实,认真反思,理性对待,建立“中而新”的城市文化发展理念,体现“中而新”的城市发展建设效果,开创“中而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建设道路。

2001年实施城镇化战略后,各地城市跃马加鞭,千方百计,竞相发展,共同加油,齐心协力搞建设,城市发展呈现日新月异的大好局面。城市很快变大、变高、变酷、变新了,其建设成就令人惊叹。随着城市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之间人流、车流、物流的频繁来往,人们发现不少城市存在“千篇一律,百城一面”的相似现象,缺乏突出的个性特征和可识别风貌,现实城市大发展大开发过程中城市文化发挥作用的不足和疏忽,成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2009年,城市规划从业者和学者发表《关于城市文化的拙见》[4],2010年发表《城市文化:我国新时期城市发展的亮点》[5],以及《关于城市发展文化力的试论》等,对城市文化的概念、内涵、表征、作用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以及城市发展文化力等作了论述,并对城镇化发展中的城市文化问题进行观察,探讨我们应当追求什么,强调注重城市文化、保护城市特色、加强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城市文化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亮点。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吹响了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亦为城市文化的发展指明方向和前景,令人鼓舞。2012年,城市规划从业者和学者发表《城市文化:城市科学发展的精神支柱》[6]、《略论城市文化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7]、《略论城市文化发展与城市规划》[8]、《瞻析我国城市文化发展走势》[9]、《略论城市文化发展的脉络构思》、《探索城市文化特征,走向文化城市》等,对城市文化发展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阐述,着墨论证了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血脉、精神和动力,是有形有色、自尊自信、创意创新、博大精深、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切实需要,也是人民意志、向往、信仰、智慧、凝聚力、财富和理想的表达,凝结着历史的记忆、现代的创造和未来的憧憬,内容丰厚,形式多样,高瞻远瞩,意义重大。这就阐明了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建设的精神支柱理念,必须发扬光大,不能言弃。

城市文化是一个客观存在,多少年来,由于“重生产、轻文化”的倾向,突出生产力发展,轻视文化力作用,导致人们对城市文化的认识模糊和淡薄。文革对城市文化造成破坏的教训,使人们醒悟到城市文化不可轻藐。从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城市特色的保护,以及风景名胜区的兴起,又经仿古建筑、仿洋建筑热潮的降温和反思,呼吁“中而新”的城市文化发展理念,到城市大发展大开发过程中发现“千篇一律,百城一面”现象的警示,将体现城市的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实践经验不断加深对城市文化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确立并证实了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建设的精神与理念,说明建设现代化城市,发展经济社会生产力和城市自己的文化创造力,一个都不能少。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及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的“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无疑为强化城市发展的精神支柱,有力促进城市文化发展指引了方向和目标,给予了希望和保障,城市文化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宽广。

经过城市规划从业生涯,置身其中,与时俱进,触及和感悟到的几个城市发展理念,印入脑海中,难以忘怀,欣然命笔,应该还有回顾意义和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年味里的“虎文化”
浅谈基于低碳、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区内中小型遗址保护的策略分析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