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研究
2021-01-12赵瑞祥
赵瑞祥
(荆州市委党校,湖北 荆州 434000)
现代国家治理强调多元平等、协商共治。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是政治稳定和社会团结,而实现稳定团结的前提是保证政治的有效引领、多元主体的利益协调、新兴社会力量的吸纳引导。治理不同于管理,管理的主体比较单一,多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方式,治理强调主体多元,采取的方式包括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横向的沟通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搞统一战线,从来不是为了好看,为了好听,而是因为有用、有大用、有不可或缺的作用。”[1](P304)高度重视团结各方力量,形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这个“法宝”依然管用、依然灵验。统一战线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制度安排。统一战线的本质、目的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是一致的。一方面,要在党的领导之下,正确引导社会各界人士认同、坚持国家各方面的制度安排,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框架下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另一方面,要全力利用好、发挥好统一战线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固有优势和重要作用,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创新统战工作机制、培育统战主体等方面下功夫。
一、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一战线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统战工作中,实行的政策、采取的措施都要有利于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2](P25)党的领导是我国制度优势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要具体落实到治国理政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更好发挥统一战线作用,必须把党的领导作为前提和根本。
(一)党的领导始终贯穿国家治理现代化全过程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苦难辉煌的百年,开启了中国自近代以来伟大而深刻的变革,推动了全方位的社会革命,迎来了全面复兴的光明前景。这百年的历程已经反复证明,统一战线必须在党的强有力领导下,才有充满希望的前景和光明的未来。反之,则必然会给统一战线造成冲击,给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造成难以预计的重大损失。统战工作要把政治性摆在首位,把握好政治原则、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坚决把党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激发各行各业的主动性、创造性,使统一战线永葆生机活力。
党领导统一战线过程实际也是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创新指导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依据具体国情,设计了一整套治国理政制度,实现了制度集成,释放出巨大的制度“红利”,实现了综合国力的跃升、民族精神的提振、人民生活的富足。进入新时代,党要持续释放制度“红利”,则要在保证社会主义性质,保持总体制度框架稳定的前提下,健全和完善更加科学系统规范高效的各类制度。这项系统性工程,必须由党中央集全党智慧和力量,进行顶层设计、系统谋划,科学实施、分步推进。
(二)统一战线要在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上发挥作用
1、通过平等交流、建言献策、民主恳谈等方式有效凝聚共识。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清晰地认识到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充分理解并认同党的初心使命、奋斗目标、执政理念、政策纲领等政治主张;激发自觉拥护党的领导的真情实感以及增强始终与党并肩同行、艰苦奋斗的行动自觉,不断强化党的政治领导力。
2、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分门别类地开展特色鲜明的学习教育。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广大统一战线成员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同时,帮助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历史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才找到的正确道路;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全面把握党中央提出的“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提振干事创业信心;帮助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强盛、人民幸福贡献力量,着力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
3、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只有把群众有效凝聚起来,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基础,才能为实现伟大梦想积攒强大力量。这就要求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想方设法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推进共同富裕。统一战线具有覆盖面广、联系群众直接、反映诉求顺畅的优势,能兼顾各方面利益、协调各方面关系,能更好地筑牢党的阶级基础,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是党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因此,统一战线要引导广大成员投身到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中,支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围绕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开展民主监督;鼓励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及技术创新;引导党外知识分子为高质量发展作贡献;帮助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帮扶信教群众摆脱贫困;以祖国统一为本,反“独”促统,让海内外中华儿女齐心协力谋复兴,进一步加强党的群众组织力。
4、注重发挥政治监督作用,时刻提醒执政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从严管党治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党的社会号召力的根本保障。但是,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是长期的、严峻的,弱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是复杂的。党要应对风险、解决问题,一方面要通过自我革命,进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另一方面统一战线要发挥政党监督、群众监督的功能。民主党派要通过政治协商提出意见建议,参与党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检查,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专项检查;社会组织、社会团体要经常收集整理来自不同阶层群众的想法、看法、说法,及时反馈至党政相关部门,督促其改进方式、提高水平,力促党保持务实清廉为民的政治本色。
(三)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1、健全党的领导有效全覆盖制度。围绕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加强党内具体制度建设,强化党的组织体系,理顺党组织和其它组织之间的关系。健全党对深入推进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防外交建设等方面的领导制度。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党和国家机关履职尽责、群团组织发挥效用的主线,确保党的领导落实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
2、完善党对推进重大决策部署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通过党的重大决策部署逐步推进。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制度、党中央推动部署决策落实制度、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破除各种“梗阻”,直达“最后一公里”。
3、强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制度。党和人民的事业要行稳致远,国家治理效能要提升,都必须依靠党的领导。党必须对自己进行革命性锻造,坚决消除影响和弱化党的领导因素,才能保证自身始终过硬。因此,要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体系,形成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紧盯关键岗位关键人,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强化从严治党的责任体系,落实各级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完善选贤任能的用人机制,为形成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夯实基础。
二、把完善兼顾各方利益机制作为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环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多元共治。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着眼点是兼顾各方利益,一方面从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解决问题、处理事务,同时需要团结、联合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社会集团等各同盟者,主动关照同盟者的利益。这是统一战线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
(一)构建诉求沟通机制
一要依法推进信息公开,拓宽知情渠道。良性沟通的前提是知情,否则沟通既无目的也无效率。要采取实地走访、情况通报、公示公告等形式,向社会成员告知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民生建设等情况。二要加强信息互通,注重协商交流。重要的事情一起商量,有分歧的事情开诚布公的交流,达成一致意见,圆满解决问题。要通过建议提案、民主恳谈、网络联通等方式,提升协商的即时性、实效性。三要及时反馈信息,调动各方积极性。来自不同方面的诉求有没有在政策中直接体现,决定着他们参与国家治理的热情和意愿,可以采取主动反馈、通报等形式,让他们在第一时间知道诉求是否被政策所采纳。如果在即将出台的政策中没有满足诉求,则要进行情况说明并沟通,营造良好的协商氛围。通过利益表达沟通机制能使不同群体养成有序、规范、理性表达诉求的习惯,以适应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
(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呈现出注重发展质量、加大转型调整的阶段性发展特征。这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也是主动应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选择。在这个阶段,新兴群体不断壮大,行业领域不断分化,统一战线面临着更加动态、多元的统战对象。因此,统一战线要更加重视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兼顾不同对象的利益需求,使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在政策制定中得到表达。一要深入广泛调研。摸清楚各个社会阶层的组织构成、人员结构,全面倾听意见,为制定政策提供现实依据。二要吸收不同阶层的代表人士进入决策过程。在严格把控质量的基础上,举荐各阶层优秀代表人士进入人大、政协乃至政府,做到集思广益。三要积极帮扶。着眼于解决实际困难,为社会各阶层在市场准入、投资兴业、贷款融资、社会救助、政府评奖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协调服务。
(三)健全矛盾调处机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社会阶层利益更加差异化、复杂化、多元化,容易导致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化解矛盾不光要靠行政手段,走司法途径,还需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因此,统一战线要把化解矛盾作为内部机制建设的关键环节,支持、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团体参与到矛盾调节中,形成化解各类纠纷冲突的合力。一要引导人民团体建设行业性、专业性民众调解组织。抓好人民内部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积极发挥统一战线中具有法律服务职能的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二要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壮大。逐步推进政府简政放权,使部分调解功能回归社会组织;鼓励社会组织主动参与调解,充分体现社会组织的调解优势。三要倡导社会组织提前介入矛盾调处。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好预警防范摸排,尤其对弱势群体要格外重视,妥善处理该群体面临的问题,防止矛盾纠纷发生。
(四)健全权益保障机制
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利益产生分化,既激发了生产要素流动和社会创新活力,也造成利益矛盾频发和社会问题丛生,成为制约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大障碍。统一战线可以通过协调关系、价值引导等方式,维护各方利益,在“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3]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要从共同富裕的角度出发,引导规范高收入群体。统一战线要引导不同群体尤其是高收入群体通过合法、诚信的方式获取自身利益。重点还要引导他们先富不忘后富,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回馈社会,造福于民,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实实在在的力量。二要助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橄榄型”的社会结构。中等收入群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统一战线要反映和关注中等收入群体的利益诉求,营造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三要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利益保护和补偿力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由于不同群体表达诉求、实现利益和保护权利的能力不同,会导致如农民工、基层信教群众等部分社会群体的利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障。统一战线要通过参政议政、提案建议、民主监督等方式推动政府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为特殊群体申请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公益、社会福利等提供协助和服务。
三、把提升运用制度的能力作为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
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要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还要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就是要提升运用制度治国理政的能力。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重点解决统战成员想治、能治、会治的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工作本领,丰富工作方式,提升工作实效。
(一)引导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树立治理“主人翁”意识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党委、政府责无旁贷,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必不可少。统一战线作为连接国家、社会、大众的“桥梁”,必须要引导广大成员树立“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来。一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广大成员为民族振兴尽心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聚爱国力量,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苦干实干。二要搭建平等协商、民主对话的平台,落实公平参与机制,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三要秉持共享的治理理念,让广大成员不仅要参与治理,还要享受治理之后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等发展的成果,形成良好的治理秩序。
(二)注重吸纳新兴阶层,培育行业组织
国家治理现代化涉及领域众多,覆盖面较宽,过程复杂,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众多领域,既有顶层设计,也有中间的上传下达,还有基层的实践操作。统一战线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覆盖各个领域,贯穿各个层面,也就是要全部纳入不断涌现、日益多元的治理主体。一要拓展统战领域,建立大统战工作格局。把眼光从政治领域延伸到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把新兴阶层、新兴行业及新兴人士纳入统一战线视野。二要协助党委政府培育好新兴社会组织。帮助新兴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发展,支持其参与不同层级的民主协商,引导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三要督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社会组织主要是依靠自我管理,但统一战线要加强对各类社会组织的联系指导,提升服务社会、群众的能力。
(三)丰富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的方式
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的方式必须随着治理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而逐步完善,以进一步满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求,提升治理效能。一要把传统有效的方式用足用好。运用求同存异方式,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照顾各方利益,整合多方资源,实现合作共赢;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共治理念。二要创新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群众的具体实践中总结出管用的经验;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调动统战对象参与治理的积极性;通过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技术分享治理经验。三要发挥统战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从事统战工作的相关人员要掌握民主协商、广泛交友等方法,提高综合素养,为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国家治理现代化是辩证统一的,坚持党的领导是总前提,能保证统一战线的正确方向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稳步推进,统一战线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并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则通过内部机制建设完成制度现代化,提升国家参与治理能力、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