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雷锋精神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局限与破局
——基于辽宁省大学生志愿服务状况的研究
2021-01-12张禹石
张禹石 孙 军
(1.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4007;2.大连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
《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将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高度凝炼为热爱党和祖国、坚定理想信念、助人服务奉献、敬业奋斗进取等多个维度[1]。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传承,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了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雷锋已经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人物,而是一种准则,一面旗帜,更是一种精神。高校大学生历来是践行雷锋精神的先行者,在实际行动中彰显了雷锋精神的现实价值。这种实际行动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新时代在雷锋精神的指引下,更加深入地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研究,有助于从接班人角度了解志愿服务现状,明确教育引导方向。良性发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有助于建立风清气正的公益环境,也有助于实现青年自身的人际价值和社会价值,有助于打造良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载体。诚然,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推进过程中也时常陷入一定困境,因此,本文针对辽宁省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展开研究,对新时代雷锋精神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局限,提出相应的破局之道,探索如何发挥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力量,通过合理有效的管理办法与长效的运行机制,使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高擎“雷锋精神之旗”而立足长远勇践行。
一、新时代雷锋精神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研究意义
自共青团中央于1994 年12 月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以来,在随后的二十多年中各级青年志愿者的工作体系框架开始全面搭建。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贯彻,志愿服务已成为青年热点行为,青年志愿者的服务领域向防震救灾、环境保护、支教扶贫、公益开发等领域不断扩大,覆盖到了国家需要发挥“青年伟力”的各个方面。以2008 年的汶川地震和2020 年的新冠疫情为例,青年志愿者们以无畏的勇气参与到救援、抢险、安置、防疫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这些行为的深层精神指引便是传承下来的新时代雷锋精神,即无私无畏的倾囊奉献精神和为国为家的民族团结精神。尽管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在时代背景与价值理念上有所不同,但是学雷锋活动的开展对我国志愿服务的兴起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我国的志愿服务就是在吸取和借鉴持续了几十年的学雷锋活动的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学雷锋活动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推进志愿服务的发展,就须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将雷锋精神融入志愿服务中去[2]。
但志愿服务在我国的具体化实施和系统研究的时间还较短,在它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境,尤其是如“志愿服务的保障体制不够健全”“社会对志愿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广泛存在于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因此,如何突破困境、实现志愿服务的优质化和价值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概念、背景、现状与田野调查
当今,高校志愿服务教育已经成为了立德树人过程的关键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时代特征。根据前期的田野调查数据,在所调查的辽宁省各类高等院校学生中有66.1%的大学生表示参加过三次及以上的志愿服务活动;有19.8%的大学生表示参加过两次志愿服务活动;有10.9%的大学生表示参加过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仅有3.2%的大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这表明了高校志愿服务教育与实践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
(一)志愿服务与志愿服务教育的概念和特征
志愿服务是指通过自愿、无偿的方式贡献个人时间精力,并致力于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的社会行为。志愿服务教育是指以志愿服务为行动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广义的志愿服务教育分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不同的教育类型和教育维度,狭义的志愿服务教育则就是指学校对志愿服务的教学内容。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在于社会和家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潜在教育方式。志愿服务教育的目的在于使青年正确理解和掌握志愿服务活动与对象的相关内容,培养青年关心、服务社会的意识与价值观念,形成对社会公益作用与方法的思考和判断,养成青年的志愿服务责任心。志愿服务教育具有三个典型特征。一是志愿服务教育的核心是志愿精神教育。只有树立起了志愿精神,包括志愿者在内的大学生才有可能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并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得到精神满足,同时推动大学生个人的社会意识,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二是志愿服务教育的重点是志愿公益教育。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无偿的、积极帮助他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本身也带有助人为乐的活动理念,在志愿服务教育过程中融入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以实践为抓手达到最佳服务和教育效果。三是志愿服务教育的基础是道德教育。志愿服务能否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和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因此,要开展志愿服务教育,就要从道德教育入手,通过道德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二)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内容
自我国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号召开始,在雷锋精神的指引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打造了许多品牌项目。高校志愿服务是我国志愿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顺应了我国青年发展的主体意识,以引导青年、凝聚青年、培养青年为主要目的[3]。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兴起,为我国青年提供了锻炼自己、服务社会的平台。目前,已累计1.3 亿人次的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者为社会提供了超过60 亿小时的志愿服务,涵盖了环境保护、扶贫开发、救援抢险、城市建设、社区服务等方面,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我国在各个时期开展如“温暖工程”“爱心行动”“希望工程”等活动,均是青年志愿活动的标志性项目。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青年志愿者队伍中最积极、最集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个群体[4],由于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与保障,并依托高校在全国各地不断发展壮大,出现如上海交通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东北大学“大学生志愿者联合会”、大连工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等青年志愿者组织。高校的青年志愿者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成熟,走出学校,走入社区,踏入社会,通过开展如响应扶贫计划、服务西部计划、环境保护行动、社区公益服务、体育赛事和大型展会志愿服务、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活动等各式各样的社会服务展示了当代青年的风采,也点燃了社会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火焰。
(三)田野调查:高校志愿服务的典型工作案例——以辽宁省某高等院校项目为例
本节中,笔者依据前期田野调查所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对辽宁省某高校(以下称为DLPU)的个体案例进行系统性描述,由于此高校为志愿者服务优秀高校,特色项目及基本项目的特色做法与成果深受广大师生及友邻高校的一致认同,因此具有代表性案例的使用价值。另外,依据前期对辽宁省高校参与人数与社会效益的田野调查,DLPU 的实践效果同总体分析水平相近,且此高校在省内本科院校中排名中等,因此具有“中位数”和“平均数”意义。
1.教育志愿服务。2013 年,DLPU 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实施高校。七年来,DLPU 积极开展志愿者支教服务活动,先后派出7 批共33 名优秀毕业生,在武威市6 所学校开展支教,累计服务110 余个班级6000 余名学生,开展20 多项公益活动,筹集20 多万元捐款,为贫困地区学子带去了希望和梦想,用知识的力量和人格的榜样助力西部智力脱贫。DLPU 支教团志愿者代表在一年的支教工作中面向社会发起公益扶贫助学活动10 余项,筹集物资达20 余万元,被新华社、光明网、中国青年网、“学习强国”平台等多家媒体报道。
2.心理志愿服务。DLPU 志愿者面对贫困学生,从教育脱贫和智力脱贫入手,加强心理咨询志愿服务。贫困生由于经济、家庭、学业等压力,相对于其他学生更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和疾病。为了帮助他们疏导困惑,调节身心,战胜心理困扰,促进人格健康发展,DLPU 在关注贫困生物质贫困的同时还关注他们的“心理贫困”。组建心理咨询团队,义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在学校的支持下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给予贫困生抒发自己内心情绪的途径。提高贫困生对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认知程度,提高他们有效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引导贫困生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塑造他们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5]。
3.公益志愿服务。DLPU 积极推动青年志愿者协会和红十字会在各院系建立分会,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截至2018 年底,学校共有1127 名同学获得“大连市星级义工”称号,志愿者们走进街道社区开展公益活动,到敬老院、儿童村助老扶幼。红十字会连续六年负责组织开展全校义务献血工作,千余名大学生自愿参加,累计献血量达200 多万毫升。志愿者协会每年组织爱心义卖、寒冬送温暖活动,为学校贫困学子送去温暖和关怀;开展的玉山环保行、星星乐园儿童节献爱心、“心连心”党群服务驿站等公益志愿服务,将爱心持续传递。
DLPU 只是辽宁省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以其作为具体案例进行论述是由于其具有普遍性,能够代表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基本情况,通过前期田野调查,在辽宁省的高校中,志愿者协会的工作均为饱和状态,丰富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路径,为提升雷锋精神在大学生之间的传播与弘扬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三、局限: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困境
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奉献意识高度不够、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偏见、不认同以及缺少相关的资金扶持与保障等。
(一)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奉献意识不足
志愿者服务的宗旨就是奉献,而奉献又是雷锋精神的核心要义,因此,雷锋精神与志愿服务精神在价值取向上具有高度一致性。雷锋精神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作为一名志愿者,如何去理解他所从事的志愿工作,这是关乎活动热情与服务质量的重要命题。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的数量逐年攀升,从人数上看,大学生拥有志愿者身份已经成了潮流,但对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缺失。所谓大学生应当从事的志愿服务,不应仅仅停留在义务献血、义务卫生上,参与志愿服务的意义也不应当是为了学分、奖学金和保研机会。这样的片面思想会导致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活动流于形式,也会助长青年的功利心。从志愿服务的组织者角度来说,不应当抛弃活动内容,视开展形式至上,而忽视对志愿活动精神本身意义的重视,这样会导致大学生对志愿活动的意义产生较大误解,也会使大学生的行为与志愿服务的目的产生错位。从高等院校的管理者角度来说,目前对志愿服务精神的普及和宣传还比较欠缺,榜样树立不够,这样就形成了志愿服务的淡化,不能够正确地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和热情,不能从根本上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缺乏家庭与社会的积极认同
“学生的主业是学习。”但是随着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句话在今天已逐步变成了“学生的业务只有学习。”志愿服务是费时费力的社会性公益工作,因此,社会、高校和家庭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尚未形成完全一致的认识,还存在一些不支持、不认同的声音。高校大学生处在成为“理性社会人”的定性阶段,尽管承担学业压力,但社会阅历与服务意识也是青年大学生必须要培养的。因此,为了保证大学生能够充分融入社会,承担未来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角色,理解与接纳青年关于参与志愿活动的需求是必要的。但大学生群体尚未步入社会,缺乏社会实践,动手能力差,对于突发情况无法做到及时有效的应对。很多大学生只是出于热情、受到鼓舞,并未考虑到自己将要面对的、需要帮助的是哪一个群体,这些群体所需要的帮助又有哪些,想当然地参与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之中去,而缺少必备的技能、知识与方案。因此,缺乏认同与盲目认同这两个极端均不可取,合理认同才是关键。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难以获得有效的物质支持
在我国,志愿组织曾一度是民间机构,尽管不同的志愿组织可能有相关部门进行管理,但是志愿组织由于缺少固定的岗位与编制,在管理和扶持方式上还是等同于“兴趣组织”。大学生所隶属的青年志愿者协会,一般在团委的管辖范围之内,在高校中作为一种社团存在,然而高校共青团扶持资金比较缺乏,可下拨给志愿者协会的就少之又少。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运营与活动资金的缺乏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志愿服务本身就是一种无偿的奉献行为,不存在任何利益获取,而在志愿者的培养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的经济支出。目前,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经费来源比较单一,因此,必要的物资保障是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长效化开展的基础。依据之前的调查,有67.1%的调查对象认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资金。而笔者所在项目组在之前关于辽宁省内高校大学生公益志愿组织的基本情况调查中,也验证了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对于造成资金短缺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志愿服务组织的最主要经济来源是政府的拨款,另一方面是财务管理与资金收纳的能力有所缺失。也就是说,志愿服务组织的资金获取渠道单一且不善于经营和管理。
四、破局:促进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良性发展的解决路径
欲打破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局限,就要保证将青年置于主体地位,使他们秉承雷锋的奉献精神,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支持下安全、无忧地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要做到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相统一、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共协调、理念树立与项目树立同成长,促进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良性发展。
(一)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使命与初心并肩同行
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一定要立足使命与初心。这种使命就是当年“为人民服务”的使命,这种初心就是当年“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初心。今天的大学生已经深谙这种使命与初心,所以我们要做好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统一。大学生已经融入了社会,因此,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作用十分重要。社会应当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保持赞赏和欣慰的态度。第一,是对青年参与社会志愿服务保持高度认同。社会都欣赏和赞同的即是主流价值导向,要在整个社会中营造一种“志愿服务光荣,志愿者可敬”的风尚环境,提高志愿行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志愿者对志愿精神的认同是一种信念,需要通过各种丰富的实践和比较,获得各种经验之后,才能逐步得以确立。第二,是对青年参与社会志愿服务保持善意动员。在青年已经得以明晰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荣誉后,不能让青年漫无目的地进行实践活动,要在“服务初衷——服务方式——服务结果”全过程进行合理疏导,使青年明确整个服务脉络,最大限度地使广大青年了解、支持并参与志愿活动,形成志愿服务认同感。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是高校志愿服务能持续有效开展的基础,只有大学生具有志愿精神,才会自愿投身到各项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过程中,第一,要体现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人格,要给予志愿者“三自”空间,即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并引导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良性发展。第二,要培养大学生志愿者的责任意识。雷锋精神之所以是志愿精神永远的遵循,就是因为它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奉献感和使命感,是在无私之中所阐发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二)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管理与扶持相互补充
上文已经提到,作为志愿服务组织和团队,能否得到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是决定团队和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政策的设定与资金的拨发代表着上级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因此,作为志愿服务的管理部门,掌握好管理与扶持的尺度是关键,把握好“紧”与“松”之间的关系。第一,是厘清隶属关系。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是单纯的志愿服务团体,这是由一群立志于服务与奉献的学生所组成的。因此,对于这种情况要适度降低行政权力对志愿组织的约束程度,将行政权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推动状态下,保持正向促进运作的程度,放手让大学生志愿组织从事基层的发展活动,保证志愿组织的合法权益[6]。可通过推动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来实现对志愿组织的广泛监督。第二,是做好关键监督。志愿服务组织要加大经费支持和保险保障。对于下发拨款的组织机构,要在最终核销账目时予以监督,对于跨国域合作的志愿服务,要在合作时予以监督。因此,这种情况要“紧一点”,要注重研究、规划和推动志愿服务良性发展,细化政策措施,加大激励保障力度,建立健全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长效机制,推动形成志愿服务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要给予经费支持,依法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基金,积极搭建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与志愿服务组织之间的桥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发展[7]。设计开发符合志愿服务特点、适应志愿服务发展需要的险种,为志愿服务活动承保,为志愿服务组织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理念树立与项目树立:教育与实践协同发展
校园是青年的学习场所,共青团是培养青年的责任组织,高校与共青团应当协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青年成长环境。志愿服务教育首先是一种理论教育,学校和共青团要深入学生,进行关于“真善美”的理念弘扬,以案例为教学教材,以榜样为教学用具,通过树立榜样模范和表彰奖励相结合的办法,促进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奉献爱心,提升自己。要学会利用“大窗口”与“小窗口”、“大课堂”与“小课堂”,利用校园多媒体、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型传播渠道广泛宣传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传播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正能量,改变部分大学生原先对志愿服务的片面认识,提高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认可度,让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意识到“爱”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互帮互助的良好行为习惯。如DLPU所自主研发的“大学印象”APP 等,就起到了“第二课堂”育人的良好效果。志愿服务教育还是一种实践教育,要充分基于校园之外的公益实践活动,打造形式多样、富有影响力的志愿者品牌,有利于引起社会关注。要形成“志愿活动——宣传带动——打造品牌”的良性循环,在志愿者行动与加强宣传作用中寻求一个博弈平衡点,建立长期的服务机制,让志愿者在行动中不断推进和深化,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注重宣传优秀志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的、积极健康的志愿服务氛围,坚持高标准、可持续,保证理念树立与项目树立并行,坚持教育与实践协同发展。
五、结语
高校志愿服务不只是单纯的公益活动,更是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随着“服务与奉献”成为整个社会追求的时代价值,雷锋精神在今天彰显出了新的活力。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以公益志愿服务为实践进路可收获既“动手”又“养德”的良好结果。因此,做好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使新时代的雷锋精神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关乎青年成长、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