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背景、内涵与价值
2021-01-12戚长春
戚长春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450001)
在科学回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什么、怎么做、为了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达到了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创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背景,提炼科学内涵,总结当代价值,对准确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向、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背景
(一)世界生态环境状况日益严峻
恩格斯曾警告,人对大自然的“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1]。2019年8月的亚马逊雨林山火、澳大利亚丛林大火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严重后果,至少要几十年才能修复;2020年东非蝗灾,其数量达百年之最等等。区域性和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一次次爆发,“而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2]。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该往哪里去?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社会如果想要继续生存,必须与自然同呼吸、共命运[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倡建立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在追求我国自身发展同时,兼顾其他国家正当利益,彰显了我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觉醒和大国担当。
(二)国内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矛盾突出
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来说属于“粗放式增长”,在生态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方面投入不够,久而久之生态环境问题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造成“资源环境代价过大”[5];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警示,面对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6]。经济不断发展与环境质量与日俱下这一矛盾和其他社会问题交织叠加,成为民生之痛,致使群众幸福感大打折扣,势必引发不同程度的群体性事件,阻碍国家整体发展。中国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达致临界点,再走老路注定难以为继。把生态文明建设视作关系到人民根本利益和民族发展的千年大计,正是回应了人民之需、历史之问。
(三)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就生态文明建设而言,对内我们要建成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格局,对外要积极引导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变革。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环境问题进入高强度频发阶段,其背后凸显的是我国生态治理体系和生态治理能力与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的不相适应。如何稳固提升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幸福感、满足感,已是我们党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必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的时候了,也到了有能力做好这件事的时候了”[7]14。由此可见,打造现代化生态治理格局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应然之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顺应民众期盼补足民生短板是不断提高党治国理政能力的历史必然。
第二,保护生态环境问题已是国际社会民心所向,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西方炮制的诸如“中国生态环境不负责论”“中国环境威胁论”等荒谬论调,我国不能坐视不理、听之任之,只有努力建设生态文明,才能给予其最有力的回击。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文明兴衰,我们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导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变革,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各国一起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问题,积极主动与世界各国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在谋求自身发展同时,回应他国正当关切,构建负责任大国形象。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着眼于国内生态文明建设,又致力于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变革,其主要内涵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
近代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使得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升,进而导致强调“人类中心论”的机械自然观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狭隘的自然观是导致生态危机频发的重要思想根源。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就已经指出,(我们)“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承认自然界的先在客观性,重视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动态平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基础,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正是注重这种“共生”关系,使得人与自然构成了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处于“人—自然”生命共同体中的人类,在改造世界时理应自觉地对自然持敬畏之心、行保护之举、怀感恩之情,遵循自然规律进行生活、生产,共同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并最终还自然以“天蓝地绿水清”。显然,这就从根本上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同时还需要指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非对“生态中心主义”的简单复归,否定人的主导性、能动性,而是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进而为绿色发展提供基础。这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要求人类自觉承担责任,通过个体的绿色可持续的生活、生产方式,进而达到整个社会文明形态的飞跃,即步入生态文明时代。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
习近平在浙江主持工作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8]的发展理念,即所说的“两山论”。“两山论”实质上揭示了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
“两山论”揭示了生态系统的双重价值属性,即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一,生态环境本就具有其存在价值,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发展。其二,自然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经济价值,只要找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结合点、平衡点,利用科技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就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做到“一笔投资,两次回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片面强调GDP增长,高速度、粗放型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载限度,并且资源利用率不高且浪费严重,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两山论”实质上表明“绿水青山”也是生产力,这就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从而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两难”问题转化为“双赢”,指明了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协同并进的新路子。
生态环境失调本质上是经济发展模式出了问题,必须依靠变革经济发展方式解决。过去的中国为了解决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了追赶发达国家,不得不选择高污染、高耗能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再加之我国廉价劳动力人口多、土地辽阔,承接了许多发达国家低附加值、高耗能产业,其结果必然是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如今我们率先摆脱整体绝对贫困,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现代化建设成效卓著。过去我们追求的是量,即生产的“多不多、快不快”,而现在追求的是质,即生产的“好不好”、人民的需要和愿望有没有更好地满足。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实践和现实表明,步入新时代,我国不是需求不足,而是社会大众的需求上去了,而有效供给并没跟上,缺乏高端、优质供给,生态环境领域亦是如此。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方位、全领域的现代化,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始终确保经济发展以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为基础,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提供更优质的生态产品供人民享用。
(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的生态民生观
生态民生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价值立场,回答了建设生态文明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就是要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的生态民生观,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共享发展的本质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真正统一起来,既要满足群众更高层次的物质性需要,也要为群众打造优质居住环境、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维护群众生态环境权益。
建设生态文明既要真正做到全民共享,也要坚持全民共建。建设生态文明,人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没有谁能只说不做、坐享其成。要把党的政策号召转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强化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生态保护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打造良好生态环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群众等不同主体多方共同助力、多措并举。总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的生态民生观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价值导向。
(四)“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治理观
自然界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生态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既要着眼全局,遵循其内在规律,又要突出重点,抓住难点问题,这样才能达到最优效果。新世纪以来,我国虽然已经逐步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生态文明建设加速推进,但是仍缺乏优质的公共生态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需要,并且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如森林植被覆盖率低、石漠化和盐渍化土地问题严重、湿地保护率较低等。究其根本,与没有从整体上谋划生态文明建设有很大关系。
“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生态环境治理上要树立大局观,要有系统性思维。在建设过程中,无论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在传导机制的作用下都会影响到其他地方、部门。因此,不能只顾一时,要算大账、算久账,不能分割式、分摊式管理。在环境治理中,注重各项措施齐头并进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合作;在污染防治工作中,顺应自然规律,更加注重不同区域的空间协调,切忌闷头苦干、不管不顾。总之,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治理生态环境要坚持系统思维,遵循其内在机理,注重整体效果,而不是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而使得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能互相协同共进。
(五)“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法治观
制度是决定性因素,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9]。生态文明建设单单靠领导人的意志和权威、单单靠“敲锣打鼓”“拉横幅、喊口号”是无法解决问题的,需要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的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牢固的制度保障。
举一纲而万目张。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显著。最高检、最高法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界定入罪标准,地方生态保护立法工作也成效显著,取得一系列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历来敢抓敢打、真抓严管,中央推行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更是走遍全国,敢于问责;生态文明考核制更是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充分调动了各级政府部门、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10]。再好的制度,只靠领导人的讲话、权威,只靠政府宣传,而不能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必然会走形,从而成为“软面条”“纸老虎”。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不断向前推进,各项制度也应该与时俱进、注重创新、贴合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将“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法治”相结合,并注重实践导向,能够使保护环境真正落地生根而不是“空头支票”,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
(六)“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全球观
建设生态文明,从国际视野看,要以全人类为中心,积极参与并引导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变革。我们不仅要建成美丽中国,还要为“美丽世界”尽心尽力,勇作表率,贡献中国力量,提供中国方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11]。这次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告诉人们:世界已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并且也再次使人们重新思考审视人类自身在自然界中的定位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全世界为什么对中国寄予厚望、充满期待?就是因为中国是实打实的“实干家”,这种行动不仅仅体现在谈判桌上,更体现在共谋发展、勇担责任的过程中。如我国率先发布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等[12]。除此之外,由我国倡导并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也是推动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变革、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公共惠民产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是世界各国的梦想,“一带一路”兼顾各方利益,有利于协调世界各国资源合理利用,促进沿线绿色技术和产业发展,为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注入清洁动力。
共建方能共享,共享方能互通。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生态建设领域的延伸发展,符合世界人民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期盼。中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及实践,必将为世界绿色可持续发展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不断总结我国生态治理工作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在准确把握其形成背景和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出其当代意义,既有助于理解这一思想本身,也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开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新境界,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基础,针对我国现实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理念,确立了科学的生态唯物主义[14],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看法,认为不以自然规律为依据的实践必然招致失败。以此为基础,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中,上升到文明兴衰的高度,认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7]6。针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因自然而生,要摒弃征服自然的盲目想法,必须合规律地利用自然、开发自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11]。这样,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完全超越了西方狭隘的生态观,将生态环境问题置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视野中考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二)破解我国生态难题,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倒逼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解决这一民生之痛。基于这一现实际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多方面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一“两难问题”开出药方,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发展的生态难题。习近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辐射和统领作用。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发挥绿色生态的最大优势、自然资源的最大效益,让优美环境成为人民生活新的增长点,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让绿色成为经济发展的最亮底色。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全民行动,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这样,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从根本上转变了以往唯经济数字的旧思路,将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这一“两难问题”转化为“双赢共生”,既讲清楚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什么、怎么做,也讲清楚了生态文明建设为了谁、依靠谁,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丰富人民美好生活内涵,彰显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15],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被割裂,自然环境沦为攫取剩余价值的手段,进而造成生态危机。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应然,这就要求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协调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16],实现人、自然和社会等三者关系的和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出发,将构建高度发达的生态文明作为社会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生态环境的需要纳入人全面发展的范畴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当下而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必然内在包含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生态环境的基础地位,即自然界作为人“无机的身体”,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7]13。同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还强调要提供更多优质公共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绿水青山”的需要,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从而创造新的增长点。这实质上是要求把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对经济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即要把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创新上来。总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人民对优质生态环境的需要纳入美好生活范畴中,把人的发展和生态文明结合起来,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助推构建人类生态共同体
社会共同体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社会共同体的一种形态,是发达国家殖民、掠夺欠发达国家的世界体系,带来了环境恶化、资源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造成全球“四大赤字”,即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这种虚假的、畸形的共同体违背人的价值取向,同时与资本增值逻辑——社会化大生产相矛盾,注定难以为继。要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突出问题,需要以一种新的共同体观念,构建一种新的真正意义的命运共同体,引领文明新发展[17]。面对一系列世界乱象,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理念作出系统论述,其中就提到“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8]。正是这种世界视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构建人类生态共同体指明了方向。其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全球性问题所造成的现实危害出发,提倡构建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生态共同体,要以共筑绿色和谐的全球生态体系为基础,以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为目标。其二,构建了中国特色“生态外交”,中国理念为更多国家所认同。中国不仅在理念上积极主动向世界阐释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倡议,还通过“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等具体行动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11]。总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是国内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更为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变革开出“良方”,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注入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