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促进中职计算机专业建设的研究
2021-01-12郭子嵘
郭子嵘
(福州教育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1)
1 当前中职学校信息化资源建设面临的问题
1.1 重规模而轻质量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在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并开始逐步构建数字资源库,以此为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提供更便捷的资料。但是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却存在着重规模而轻质量的问题,一方面学校直接将传统教学形式下的案例、板书、课件、教程、习题等内容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另一方面则通过网络搜集了大量的资源内容,这就导致数据库虽然拥有丰富的资源,但是其利用率与适用性较低,难以生成应有的资源共享价值。
1.2 重理论而轻实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操作技能,还需要掌握相应专业与行业的关键要素与发展趋势。但是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却忽视了实践方面的问题,更没有相关企业的指导,导致资源主要以理论教导为主,学生对于企业真实项目、社会实践案例的学习不足,使得资源库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1.3 管理机制落后
在多数中职学校中,信息化资源库的建立并未同时设置管理规范,包括管理条例、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等,这就导致学校对于资源库建设的总体把控缺乏细节了解,既没有合理开发运用其资源价值,又没有对资源进行合理科学地分类整理,导致数据库的共享功能并不能有效发挥。
1.4 师资力量薄弱
计算机专业课程具有较高的技术性特征,对教师有着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两方面的能力要求,而相应的信息化资源建设中,更需要教师将自身的教学材料、方案、设计以及规划等转化为信息化资源,进而为资源库提供源源不断的有效资源。但目前多数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师水平存在一定缺陷,在教学过程中难以生成有价值的信息化资源。
2 信息化资源建设促进计算机专业建设的路径
2.1 提升信息化资源的实用性
2.1.1 明确学以致用的目标
信息化资源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前提,而其核心目标在于提升实际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因此在信息化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学以致用的目标,一方面要符合教师教学的方式与需求,保证良好的服务效果;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能力需求,通过信息化的处理方式和表现效果,将抽象的内容简化处理,以便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1.2 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
首先,教师要改变自身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拥有更加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能够自行、合理、科学地分配学习的时间与规划,保证学生的主动性与探索欲,教师需要在其中进行引导与关注,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提供启示或资源,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其次,还要逐步落实模块化课程的建设,信息化教学与常规的教学形式有较大不同之处,常规课程中教师主要围绕课程体系逐步展开,而信息化教学要以单元化、模块化的形态展开。因此在信息化资源建设中,一方面要保证资源内容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另一方面则要进行模块化处理,从而满足信息化教学的要求。
2.1.3 引入虚拟仿真新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资源建设也要跟随科技的进度,一方面要从形式上有所转变,除了传统的视听化、数字化之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采取游戏、竞赛、闯关等形式,不仅更具有趣味性,而且能给予学生不同的感官体验与学习体会。另一方面则要从技术层面上进行升级,比如VR、AR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学校也可以利用相应的技术加工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虚拟状态下完成模拟实践。
2.2 提升信息化资源的功能性
2.2.1 明确学生定位
学生定位是信息化资源建设的核心依据,其资源建设的功能需求,必须围绕学生的定位展开,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调研与剖析,一方面要从学生的能力入手,考察学生的思维基础、操作能力、交际水平、创新意识等,并以此为基本标准对信息化资源进行筛选与优化,保证学生在应用相应资源展开学习时,可以达到最近发展区的训练成效。另一方面则要从学生的兴趣、性格等方面切入,找到学生共性的兴趣需求,比如他们喜欢的运动、综艺、书籍、作家、音乐、电影等,进而在资源建设中融入,以此进一步提升资源的激趣功能。
2.2.2 突出便捷设计
在信息化资源建设过程中,还应保证其设计上的便捷性与美观效果,一方面要提升资源的流畅效果,能够将图片、文字等内容合理连接,尤其在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跳跃,要展现出衔接的变化过程;另一方面在画面效果上,则要突出鲜明性与层次感,既能够直接凸显教学重点与难点,又能在逐步递进之中完成解析的目的。此外,信息化资源还要具备一定的主题模板规范,在同一资源单元下,学生运用资源时的操作要保持一致性,比如在交互过程中的点击位置、操作的方式、功能图样等,保证学生以熟练的操作完成学习过程。
2.2.3 注重职业发展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是教学的核心目标,因此在信息化资源建设中也要符合学生职业发展的方向与要求,其一要进行内容的更新与优化,学校必须根据当前学生就业发展的岗位需求以及计算机行业的前沿动态进行课程内容升级,进而针对性地展开信息化资源革新,以保证资源内容的先进性与实践性。其二则要推动企业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参与程度,通过合作企业的建议与审核,保证信息化资源可以对学生的实用技能、专业理论等进行有效地培育引导,让学生在学习后可以达到企业招聘的要求。
2.2.4 完善考核评价
此外,信息化资源建设还需要建立良好的考核机制,以保证高质量资源的优势地位。一方面要建立审核机制,即信息化资源在入库时要通过检查,其资源具有相应的应用价值才允许入库;另一方面要建立评分机制,每位教师与学生在应用相应的资源后,要对资源进行评分,进而在搜索引擎中可以按照评分进行排序,以保证更容易搜索到高质量的资源。
2.3 增强信息化资源的建设性
2.3.1 打造资源建设教师团队
信息化资源库以共享共建为发展目标,资源共享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而资源共建就需要专业化的教师进行提供与完善,尤其对于计算机专业而言,教师的水平会严重影响教学资源的整合效果与教学成效,因此学校必须通过打造教师团队的方式,全面促进教师的资源建设与应用水平。比如可以建立微课设计团队,由各个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与思路提出建议,从而不断完善微课资源的形式与内容,使其具备更高的应用性与功能性。
2.3.2 立足教学开展二次开发
当前中职学校的信息化资源库建设中,会存在大量直接由网络中搜集到的资源内容,这部分内容不仅鱼龙混杂,而且还可能存在错误,或者适用性、衔接性存在问题等,该类资源并不能直接应用,这就需要广大优秀教师对资源展开二次开发,结合当前学校的实际课程,进而资源整合、筛选、调整、优化等,以保证二次开发的资源符合本校学生学习的要求,进而将大量的无效资源或低价值资源转化为优质资源。
2.3.3 建立动态管理标准规范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资源平台展现出更高的应用性,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对资源内容的跟踪与监测,可以发现广大教师和学生对相应资源的应用情况,比如查阅次数、观看时长、是否下载、评分数值等,根据相应的数据信息可以进一步发现资源的使用价值,并从中挖掘其中的可用内容,辅助管理人员对资源库中内容进行科学删减与增补。另一方面则要建立动态化的管理标准,学校应成立资源库建设的专管机构,并通过设立不同的管理小组,分别针对资源库的资源采购、入库建设、资源管理、审核标准等进行优化与完善,保证资源的丰富性与高质量,避免因缺乏管理而导致资源库成为“垃圾桶”;同时也要推动学校领导、教务处、教研主任以及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联系,建立协同资源构建机制,通过各层次教师的合作,对资源库进行不断完善,并根据广大教师的反馈意见进行更新、维护以及升级,以此达到更好的教学服务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但是其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建设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其不仅可以推动智慧校园与信息化教学的落实,让教师采取各种信息设备与网络途径开展课程,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便捷、趣味、自主的学习资源与项目活动,从而让学生得到更专业化、目标化的发展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