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宋文》辑佚三十三篇

2021-01-12

华中学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江州周敦颐嘉定

吴 琼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全宋文》乃宋文渊薮,辑录了大量宋人文章,但仍有遗珠之憾。今检宋刊本《元公周先生濂溪集》[1],其附录之文,可为《全宋文》增补七位作者,补佚文三十三篇,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兹先叙新增七位作者之文,后述可增补的佚文。限于篇幅,仅予补目,文章标题皆据原书。

一、补人

宋刊本《元公周先生濂溪集》附录的文章,可为《全宋文》增补七位作者。下列七位作者及其文即不见于《全宋文》:

1.何士先《聚乐堂说》

《全宋文》未收何士先文。《聚乐堂说》叙建“聚乐堂”的起因,赞美周敦颐在移风易俗、教化世人等方面的重要贡献。龚维蕃《重建濂溪先生祠记》云:“前此未有先生祠。绍兴己卯五月,太守向子忞始奉祀于州学之稽古阁,编修胡公铨记之。淳熙乙未(按:原文作‘己未’,误),郡博士邹旉迁于敷教堂。戊戌,太守赵汝谊以其逼仄,更创堂四楹,并二程先生像,南轩张公为记。庚子,郡士胡元鼎与其乡人何士先、义太初、孟坦中、欧阳硕之,创舍设像,教授章颖为记。故居有祠昉乎此。”[2]据此,何士先于淳熙七年与胡元鼎、义太初等人在道州修缮周敦颐祠堂,创舍设像。聚乐堂盖建于同时,此文当作于淳熙七年。

按,何士先,湖南道州人,周敦颐同乡,字号与生卒年均不详。淳熙年间曾任象郡(今属广西象州)文学,后通判永州。淳熙七年与胡元鼎、义太初等人修缮扩大周敦颐道州濂溪祠堂,以壮大道学。章颖《道州故居先生祠记》载:“自郡未新祠宇时,士人胡元鼎已近其遗址,创舍设象。惧其弗壮以久也,则又谋诸校官与乡之善士,象郡文学何士先、连山户曹义太初、孟坦中、欧阳硕之,思益大之。……淳熙七年八月日,教授章颖记。”[3]张栻《跋濂溪先生帖》:“右濂溪周先生二帖,某来桂林,迩先生之乡,因乡之士何士先来访,属以考寻先生旧迹。”[4]据《张宣公年谱》知,张栻于淳熙元年至四年知静江府(治今桂林)[5]。其间,何士先任象郡文学,得以拜访张栻。又曾国荃《光绪湖南通志》卷一一一“孝宗朝”条载“何士先,通判永州”[6],淳熙七年,章颖作记仍称何士先象郡文学,则其通判永州当在此之后。

2.傅伯崧《希濂说》

《全宋文》无傅伯崧文。《希濂说》谓“薄宦蹭蹬,岁在庚午,季秋之月,适叨邵陵之麾,偶睹郡治东偏,壁间留字,乃前守潘君焘遗书庐陵杨公求记之语”,杨公即杨万里。杨万里《希濂堂记》末署“绍熙甲寅九月晦,诚斋野客庐陵杨万里记”[7]。则《濂溪说》当撰于嘉定三年庚午九月,时傅伯崧为邵州知州。

按,傅伯崧,嘉泰元年至二年知龙岩县,二年于龙岩县建灵济庙[8]。嘉定三年知邵州,嘉定五年因事罢官[9]。

3.徐邦宪《到任谒祠祝文》

《全宋文》未收徐邦宪文。此文为徐邦宪拜谒周敦颐祠庙后所作祝文。题后注曰“癸酉五月二十七”,徐邦宪为绍熙四年进士,则此文当撰于嘉定六年癸酉五月二十七日,其时徐邦宪刚到江州任所。

按,徐邦宪,字文子,婺州义乌人。幼颖悟,师从陈傅良,绍熙四年试礼部第一人,登进士第。三迁为秘书郎[10]。嘉泰三年十一月任校书郎,四年三月知处州[11],开禧二年,因反对韩侂胄北伐遭劾被罢[12]。未几复官,除江西宪[13],为江南西路宣抚使[14]。开禧三年三月任奉议郎、运判,五月改除户部郎官、淮西总领[15];嘉定元年三月以尚左郎中兼东宫侍讲,四月除司封郞中,六月除右司升兼东宫侍读;嘉定二年正月除宗正少卿仍兼侍读,十月除权工部侍郞兼知临安府[16]。嘉定六年任江州知州[17]。以宝谟阁待制致仕,卒于官,年五十七,谥文肃[18]。著有《东轩集》四卷[19],已佚。

4.胡安之《书萍乡大全集后》

《全宋文》未载胡安之文。《书萍乡大全集后》末署“绍定元年二月甲子”,知此文作于绍定元年二月二十日。

按,胡安之,字叔器,江西萍乡人,受业于朱熹,经史疑义多有著述[20],为南宋名儒。曾与程颐、程颢、张栻、朱熹共受祀于萍乡五贤祠[21]。程公许淳祐元年至淳祐三年为袁州郡守[22],修葺张栻书院,聘其为主席,以教授诸生,学者称其为自斋先生[23]。淳祐六年四月十九日,与吕焘、蔡模并为迪功郎、袁州州学教授[24]。

5.刘元龙《请御书濂溪书院四大字奏状》

《全宋文》未载刘元龙文。据文末所署,知该文作于淳祐十二年六月,刘元龙奏请赐御书“濂溪书院”四大字予江州濂溪书院,“以发挥正学,崇厉儒宫”。

宋代有两位刘元龙,谢旻《江西通志》卷五十“绍熙四年癸丑陈亮榜”谓“刘元龙,都昌人”[25],卷五十一“景定三年壬戌方山京榜”载“刘元龙,都昌人”[26]。据文章“承议郎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刘元龙状奏”“淳祐十二年六月”,知作者为绍熙四年进士刘元龙。刘元龙事迹史载不详,据此文,知其淳祐十二年为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可补史阙。刘克庄有《刘元龙太学博士制》:“群天下之英材而养之学,必择天下之名儒而为之师。尔资凝重而行醇悫,所以治其身者无阙,斯可以律人矣,往教择宫士,必有观而化者。”[27]知其尝为太学博士。

按,刘元龙,都昌(今属江西九江)人,绍熙四年进士。年少时就学于濂溪书院,后讲学于此。曾任太学博士,淳祐十二年为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奏请御书濂溪书院四大字。

另刘元龙《谢赐御书表》承接上一篇,刘元龙奏请御书濂溪书院四大字获准,故上表致谢。据文末所署,知此文作于淳祐十二年八月。文章有云“臣早尝游此读书,晚又专其讲席,粗寻颜子之乐处,颇识曾点之咏归”。据此可知刘元龙早年曾就学于濂溪书院,后又在此讲席。

6.冯去疾《江州贡士增员记》

《全宋文》未载冯去疾文。《江州贡士增员记》叙嘉熙元年秋,朝廷下旨增江州贡士名额二人。江州郡守赵善璙、程垲相继为江州贡士增额上书奏请,文中赞颂赵、程二公对增额的贡献,并表露出江州地广才盛,增额二人犹不足的心声。

按,冯去疾,都昌人,嘉定十三年进士[28]。曾知兴国军,为朱熹门人[29]。宋理宗时知温州军[30],淳祐九年提举江南西路,于抚州创建临汝书院[31]。

7.卢方春《南安周程书院记》

《全宋文》未载卢方春文。文谓“淳祐癸卯,前小雪十日,余过军谒同舍赵友子厚”,据知此文作于淳祐三年癸卯冬。

按,卢方春,号柳南,永嘉人,嘉熙二年进士[32],工诗,有诗集《卢柳南小简》一卷[33]。

二、补文

原作者已见《全宋文》,仅补其失收之文。

1.潘兴嗣《仙居县太君墓志铭》

《全宋文》第69册载潘兴嗣文,然未收此篇。该文是潘兴嗣为周敦颐之母郑氏所作墓志铭,其中载周敦颐父事、周敦颐幼孤事、周为母迁墓事等,可与潘兴嗣《周茂叔墓志铭》相互印证[34],可补周敦颐相关事迹。

2.郭见义《南安三先生祠堂记》

《全宋文》第224册载郭见义文,未录此篇。文末曰“乾道元年,岁在乙酉,二月庚辰朔,左宣教郎南安军军学教授,河南郭见义撰并书”,知记文撰于乾道元年二月初一,时郭见义为左宣教郎、南安军军学教授。周敦颐、程颐、程颢曾于南安讲学传道,郭见义“辟室一楹,绘三先生之象而祠焉”,故有是记。

3.章颖《濂溪田记》

《全宋文》第277册载章颖文,未录此篇。文末载“淳熙六年七月望日,南郡章颖记”,知记文撰于淳熙六年七月十五日。该文所记乃一桩诉讼趣闻,周敦颐永州田产,民周氏与何氏争之,相互诉讼达二十年。太守直阁赵公检视濂溪倅永州时公牒,有云“有田若干,旧以私具,得为先茔守者资,族子勿当预”。赵公遂依此旧椟将田产判归守茔者李。文章记田讼事,颂扬赵公贤明。从中亦可窥宋代遗产分配、诉讼等社会现象。

4.王溉《谒祠祝文》

《全宋文》第219册载王溉文,未录此篇。《谒祠祝文》云:“维宋淳熙十四年,岁次丁未,十一月戊戌朔,十六日癸丑,奉议郎权知江州军州兼管内劝农营田事借紫王溉,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敢昭告于濂溪先生之祠曰”,知此文作于淳熙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时王溉知江州军州兼管内劝农营田事。《全宋文》王溉小传未及此事。

5.黄维之《祠堂铭》

《全宋文》第224册载黄维之文,未录此篇。此文作于绍熙元年十一月初六。文曰:“朱熹为之记而无其铭,于是铭之。”朱熹于淳熙四年作《江州重建濂溪先生书堂记》[35],无铭文,黄维之绍熙元年拜谒濂溪祠堂,故铭之。

6.杨楫《谒祠祝文》

《全宋文》第282册载杨楫文,未录此篇。此文为杨楫拜谒周敦颐祠堂时所作,与一般祝文类似,简短精练,表达了对周敦颐发扬孔孟之道的赞美,文中有“楫假道江渍,获睹遗迹”之句,宋时周敦颐江州祠堂尤盛,此文盖杨楫道经江州时所作。

7.陈孔硕《濂溪书院记》

《全宋文》第282册载陈孔硕,未录此篇。据文末所署时间,知此文撰于嘉定六年。记文颂扬周子阐扬孔孟道学之功,并就周子“太极”“无极而太极”之说发表见解。时陈孔硕为朝奉大夫、广南西路转运判官兼提举本路盐事。此文由陈孔硕记并书篆,由朝散大夫江南西路转运判官提举学事兼权隆兴府开封赵崇宪立。

8.叶重开《道州州学希贤阁记》

《全宋文》第290册载叶重开,未录此文。据记文,时赵彦骏为道州史君,吕济与州学诸生请以建阁,赵彦骏即命赵栻领其事,阁成,据周敦颐《通书》“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之义命名“希贤阁”。叶重开时为州学教授,应邀撰此文。文末署“淳熙己酉六月初吉,括苍叶重开记,永嘉卢永年书”,知记文撰于淳熙十六年六月,由永嘉卢永年书。叶重开本年为道州州学教授,可补《全宋文》作者小传之阙。

9.李埴《留题书堂》

《全宋文》第294册载李埴文,未录此篇。文末署“嘉定癸酉孟夏朔”,知此文作于嘉定六年四月初一,是李埴拜谒濂溪书堂时所题,同来者有普慈、冯继、程锬,埴之子李镛。

10.李燔《袁州萍乡濂溪书堂记》

《全宋文》第296册载李燔,未录此篇。《袁州萍乡濂溪书堂记》撰于宝庆三年[36],载袁州萍乡濂溪书堂修建始末。文谓“有屋三十楹……前为祠堂,中设元公遗像,旁列明道先生程纯公、伊川先生程正公、横渠先生张公、紫阳先生朱文公、南轩先生张宣公,从以拙堂,屏以光风霁月之楼。堂之左右为斋,曰志伊,曰学颜”,据此可知南宋书堂建制以及南宋道学的地位。记文又谓“邑大夫商侯劳之郊,延之学,属之为学子讲说,则更异其特然也”,“商侯为淮西总卿飞卿之从子,官九江”,可补商飞卿家世之阙。检《宋史·商飞卿传》[37]等文献,未见商飞卿家世,据此知其从子于宝庆三年官九江。此文末附曹叔远跋。

11.李燔《南昌县先生祠记》

《全宋文》未录此篇。据文末所署,知此文作于嘉定七年正月。

12.陈卓《春祀祝文》

《全宋文》第301册载陈卓文,未录此篇。题后注“丙子”,据陈卓生平,知此祝文作于嘉定九年丙子。

13.魏了翁《留题书堂》

《全宋文》第309、310册载魏了翁文,未录此篇。此文为魏了翁谒濂溪书堂所题。末署“嘉定十有五年秋七月庚申”,知此文作于嘉定十五年七月十四日。文中记载,同游者有眉山蔡震龙、李从周,合阳谢子钦,资中侯季任、杨约,太华李材,眉山张肇、程立之,临邛高斯谋,剑阳张资深。《魏了翁年谱》载其本年七月于九江谒周敦颐故宅[38],未详具体日期,亦未提及留题书堂事。据此文可补魏了翁行实。

14.度正《书萍乡大全集后》(节)

《全宋文》第301册载度正文,未录此篇。此文为节选,全文已不可见。《萍乡大全集》为周敦颐集,度正撰有《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致力于周敦颐文集的编纂[39]。

15.王梦龙宗卿《婺本三书序》(节)

《全宋文》第308册载王梦龙文,未录此篇。此文末署“绍定改元二月既望”,知序文作于绍定元年二月十六日。

16.王佖《江州州学四先生祠记》

《全宋文》第325册载王佖文,未录此篇。文末署“咸淳乙丑,维夏闰五”,知此文作于咸淳元年闰五月。据记文,景定五年临川邓蜚英掌濂溪书院典教,合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四先生之冠服,设立祠堂,祠成,邓君特请王佖作记。时王佖任朝散大夫、直文华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兼提举常平义昌茶盐公事。记文由朝议大夫、新除右文殿修撰、沿江制置副使兼知江州、兼江西安抚使、兼屯田使赵日起题盖。

17.饶鲁《金陵记闻注辩》

《全宋文》第343册载饶鲁文,未录此篇。文中谓“嘉熙己亥之夏,余之金陵”“是岁六月甲子,谨书于瑞之西涧书堂”,知此文撰于嘉熙三年六月二十六日。是年,饶鲁之金陵,有以周子学说及相关疑义发问者,故作此文记疑义并注辩之。文以大、小字区分,“大字记闻,小字注辩”,共注辩二十余条,又历考程子之书,认为程子尊信周子深矣,反对今人尊信程子却质疑周子。

18.章琰《江州谢表》

《全宋文》第338册载章琰文,未录此篇。此文与上刘元龙《谢赐御书表》同为答谢御书濂溪书院四字。是时,濂溪书院四大字已到江州,章琰作为江州知州,率郡官、书院学生迎之,并撰表文致谢。据文末所署,知谢表撰于淳祐十二年九月,时章琰为朝散大夫秘阁修撰、主管沿江制置副司公事、兼知江州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提举南康军兵甲事、节制蕲光黄州兴国寿昌军马。

19.章琰《书御书濂溪书院字石刻下》

按,《全宋文》未载此篇。此文承接上文,作于淳祐十二年九月后,御书“濂溪书院”四大字刻于石,文载濂溪书院修建始末甚详:“年深沦废,越淳熙四年,郡守臣潘慈明,因故址始复为堂。嘉定六年,郡守臣赵崇宪,于堂之旁益以书院,始聚五邑士而教之。又五年,郡守臣丁焴循四书院比,始即濂溪之名奏请为额,距于今天笔焕扬,典文大备,又三十余年矣。”

20.郑霖《南安三先生祠记增祠太中程公》

《全宋文》第341册载郑霖文,未录此篇。据文末所署,知作于绍定六年七月,时郑霖为从事郞南安军军学教授。南安原有三先生祠堂,祠周敦颐、程颐、程颢,后增祠二程父程珦。此文由郑霖记,儒林郎江南西路转运主管帐司黄师参书,朝散郎通判南安军兼管内劝农营田事韩濬篆额,朝奉郎知南康军兼管内劝农营田事彭铉立石。

21.江万里《吉州鹭洲周程书院记》

《全宋文》第341册载江万里文,未录此篇。此文作于淳祐元年辛丑七月。

22.江万里《古心摄江西仓日行下州县建濂溪书院牒》

《吉州鹭洲周程书院记》后附录江万里《古心摄江西仓日行下州县建濂溪书院牒》,牒文主张于江西未设书院诸县建立濂溪书院,如宁县、南昌县、雩都县、万安县等。文曰“伏见本朝大儒濂溪先生周元公,心传道统,为世先觉。平生游官,多在江西。庆历元年,为洪州分宁县主簿、曾被堂檄摄袁州卢溪镇市,四年为南安军司理参军。至和元年,改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县。嘉祐六年,迁国子博士、通判虔州。八年,行县至雩都,游罗岩,又在吉州万安香城寺送别虔守清献赵公,皆有题咏。熙宁五年,始居江州”,载周敦颐江西行迹甚详,可与其年谱相互印证。

23.方逢辰《江州咸淳增贡额记》

《全宋文》第353册载方逢辰文,未录此篇。此文可与冯去疾《江州贡士增员记》(详上文)参看,冯文已表露江州虽增贡额两员仍不足的心迹,故江州守臣再奏请增额。据记文,咸淳六年,“以江州为濂溪周元公故里,增贡额二人,从守臣请也”。记文论述了江州贡额增加的必要性,以及元公之学在教化士子、为国所用方面的重要性。记文当撰于同年,时方逢辰为朝议大夫、集英殿修撰、江南西路计度转运副使。记文由朝议大夫、依旧直宝文阁、特授改差知江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使节制军马借紫李舆书,由资政殿大学士、通议大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王爚篆额。

24.郡斋士《濂溪书院上梁文》

《全宋文》未载此文。此文题后有“郡斋士作”四字,未详何人。

25.陈纬《御书门屋上梁文》

《全宋文补》载陈纬文,未录此篇。此文乃为濂溪书院御书门屋作。

以上为《全宋文》补作者七人,补文三十三篇。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唐宋文学编年系地信息平台建设”【12&ZD154】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 (宋)周敦颐:《元公周先生濂溪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88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按,本文所补篇目,均引自此本,不再另出注。

[2] (宋)龚维蕃:《重建先生祠记》,王晚霞校注:《濂溪志(八种汇编)》,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13年,第42~43页。

[3] (宋)章颖:《道州故居先生祠记》,王晚霞校注:《濂溪志(八种汇编)》,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13年,第44页。

[4] (宋)张栻:《跋濂溪先生帖》,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255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87页。

[5] (明)胡宗懋:《张宣公年谱》,于浩辑:《宋明理学家年谱》第七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406~426页。

[6] (清)曾国荃:《光绪湖南通志》卷一一一,《中国地方志集成·省志辑·湖南》第八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53页。

[7] (宋)杨万里:《希濂堂记》,辛更儒笺校:《杨万里集笺校》卷七四,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096页。

[8] (明)黄仲昭修纂:《八闽通志》卷三三“龙岩县(知县事)”谓:“傅伯崧,嘉泰初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上册第955页。)同书卷五十九“祠庙”条载:“(龙岩县)灵济庙,在县西,又名龙王庙,两山对峙,中有潭,深不可测。岁旱,祷之辄应。宋嘉泰二年县令傅伯崧建庙,赐今额。”(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下册第394页。)据此,嘉泰元年至二年,傅伯崧当为龙岩县知县,并于二年建灵济庙。

[9]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载:“(嘉定五年)三月八日,知永州沈圻、知邵州傅伯崧并放罢,永不得与亲民差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9册第5066页。)

[10] (元)脱脱:《宋史》卷四○四《徐邦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2231页。

[11] 佚名:《南宋馆阁续录》卷八,陈骙、佚名撰《南宋馆阁录·续录》,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28页。

[12] 佚名《两朝纲目备要》卷九载:“(开禧二年三月)己酉徐邦宪罢,自知处州入见,请立太子,因以肆赦弭兵,侍御史徐柟劾罢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2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830页。)《宋史·徐邦宪传》谓“又上侂胄书,侂胄恶其言,嗾御史徐柟击之,镌秩罢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2231页。)

[13] (元)脱脱:《宋史》卷四○四《徐邦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2231页。

[14] (清)谢旻:《江西通志》第3册,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第902页。

[15] (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南京稀见文献丛刊》,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年,第677页。

[16] (宋)何异:《宋中兴学士院题名》,《宋代传记资料丛刊》第44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71~172页。

[17]按,脱脱《宋史》卷四○四《徐邦宪传》载“知临安府。丐祠,知江州”,又据《到任谒祠祝文》所载时间,可确定其到任江州知州时间为嘉定六年。

[18] (元)脱脱:《宋史》卷四○四《徐邦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2232页。

[19] (清)嵆曾筠:《雍正浙江通志》卷二四八,《中国地方志集成·省志辑·浙江》,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第117页。

[20] (清)谢旻:《江西通志》第4册,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第1437页。

[21] (清)谢旻:《江西通志》第6册,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第2019页。

[22] 李之亮:《宋两江郡守易替考》,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第463页。

[23] (清)穆彰阿,潘恩锡,等:《大清一统志》第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672页。

[24] (元)脱脱《宋史》卷四三载:“(淳祐六年)诏:‘朱熹门人胡安之、吕焘、蔡模并迪功郎、本州州学教授。’”(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册第835页。)

[25] (清)谢旻:《江西通志》第3册,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第995页。

[26] (清)谢旻:《江西通志》第3册,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第1017页。

[27] (宋)刘克庄:《刘元龙太学博士制》,辛更儒校笺:《刘克庄集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869页。

[28] (清)谢旻:《江西通志》第3册,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第1003页。

[29] (明)李贤:《大明一统志》卷五九,《四部丛刊四编本》,北京:中国书店,2016年,第3657页。

[30] (清)嵆曾筠:《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中国地方志集成·省志辑·浙江》,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年,第431页。

[31] (清)谢旻:《江西通志》第2册,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第499页。

[32] (清)厉鹗:《宋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633页。

[33] (清)孙诒让:《温州经籍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976页。

[34] (宋)潘兴嗣:《周茂叔墓志铭》,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69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26页。

[35]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八《江州濂溪先生书堂记》末有“(淳熙)四年丁酉春二月丙子记”,《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741页。

[36] 按,记文云“嘉定甲申秋”“又三年”,嘉定甲申为嘉定十七年,则此文盖作于宝庆三年(1227)。

[37] (元)脱脱:《宋史》卷四○四《商飞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2228~12229页。

[38] 彭东焕编:《魏了翁年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40页。

[39] 粟品孝:《宋儒度正编纂周敦颐文集的渊源、过程及其流传考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第8~15页。

猜你喜欢

江州周敦颐嘉定
人何以成圣?——明清《濂溪志》中的周敦颐
周敦颐教子:立于诚信,懂得仁爱
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定竹刻
周敦颐赏莲图
精琢多姿 盛世传承
崇左市江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送教上门”活动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归人
重要引擎
男孩,男孩
明成化唱本嘉定出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