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子山杰出学人的心理定力

2021-01-12

华中学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徐勇定力学者

范 军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

学校正在组织“疫后教育变革”的讨论,侧重点无疑是新冠肺炎疫情之后高等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需要采取的新策略、新办法。讨论中,专家们还围绕本校的“双一流”建设,联系各个院系的长远发展、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等各抒己见,建言献策。高等学校的教育变革,无疑是包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方方面面,此处重点谈谈科学研究与桂子山学缘及相关问题。

据学校社科处提供的材料显示,在2020年突然爆发的这场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面前,华师迅速组织起百余名专家学者攻坚克难,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和疫后重建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和咨政服务,打响了一场学术战“疫”。截至7月2日,老师们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和疫后重建撰写理论文章近百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报刊上公开发表文章53篇;撰写咨政报告308 份,其中有70多份得到中央、省部级部门、中央及地方主要媒体的采纳采用和领导批示;承担省部级委托课题4 项、自主课题立项 54 项;先后有7名学者参加中央指导小组等组织的专家咨询座谈会,其建言献策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体育学院和心理学院以“居家健身”和“心理援助”开展社会服务的网络点击量突破 200万,直接在线服务超过2万人次。我校学术战“疫”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多次采访报道。

此外,自5月底以来学校还以“华中师范大学云会堂”为平台,充分利用腾讯会议、B站、抖音、快手、YY等网络媒体开展“后疫情时代社会治理系列高端学术论坛”,网络直播共9场,主题涉及决策咨询研究能力提升、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社会心理体系中的心理建设、疫情与基层治理现代化、中国的国家形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创新、小农韧性与韧性国家、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与文化产业发展等。论坛直播在线观看人数累计超过17万人次,共有14个校内学院、研究机构和5个校外单位主办承办,取得了较好的学术反响和社会影响。

这里还只是就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来统计的,自然科学领域针对疫情的科学攻关、应用研究也还不少。这样一些应用研究、对策研究、咨政服务毫无疑问是很必要的,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就疫后科学研究的变革和发展,副校长彭南生教授明确提出:应该加强一线科研人员在数据采集、挖掘、利用方面的能力提升;应该秉持“大科研”理念,加强科研力量的整合与汇聚;要本着“大平台”思维,加强学科的交叉、融合与资源共享。这些立足于开拓社科研究新思路的思考,对学校今后科研方面的创新发展很有指导作用。学校领导着眼全局和长远,偏于宏观与整体,而作为具体某一学科的专家、某一专业的教授,应该如何办呢?

仅就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来说,我以为不妨学学抗战时期办大学的一个提法——“战时须作平时看”,不妨学学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学者教授们。因此,本文重点说说学者的“定力”“心理定力”。这不是什么高深理论问题,而是实际中如何做的问题。且举桂子山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三个代表性教授,来阐发杰出学人的“定力”问题。温故而知新,从这些桂子山学者故事中,从老一辈和当代学人的经验中,我们或许会得到一些新的启发。

先来说说张舜徽先生。2011年6月1日的《中华读书报》上刊发了北京大学王余光教授(北大信息管理系主任、张先生的博士)的纪念文章《张舜徽先生的心理定力》,这里我们抄录几段话,从中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

今年是著名学者张舜徽先生的百年诞辰。在此之际,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至2009年出版了《张舜徽集》四辑二十册,包括了张先生的绝大多数著作。2010年底,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了张先生在1942年至1947年间断断续续写的日记《张舜徽壮议轩日记》。

这些著作与日记的出版,为我们了解先生的生平与学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近期,我读先生的日记及相关著作,有两点很深的体会。

首先,对于人文学者来说,其研究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近几十年来,大学或学者都十分重视大项目,重经费,而轻积累。一套学术体系:项目、经费、核心期刊、被引率、社会反响等,越来越严密,压迫学者不得不就范。有些机构还把上述各项与职称、奖金挂钩。结果,不少学者不得不急功近利,或依靠权力资源获取本是自己不熟悉领域的大项目,或炒作、甚至抄袭。就我所知,张先生从没有承担过什么项目,他的著作都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从不假手他人。

其次,学者的心理定力。就我所知,张先生一生有两段最艰难的时期,即抗战时期与“文革”时期。抗战时期,先生在湖南国立师范学院等校任教,因躲避战火,随校四处辗转,生活非常艰难。在《张舜徽壮议轩日记》中曾记一次避寇的情景。1944年8月13日日寇入村:

闻之大骇,乃仓皇率妻子负被帐而行,随乡人以共登天子岭,男女千百,呼号啼哭之声,闻数里外。余与诚儿分担衣被,吾妻挟雨具抱谦儿以行。……鼓勇以陟山巅,蜷伏丛莽中,唯闻枪声若远若近,时断时续。……是夜即露宿山巅,乡人环坐以待天明。群以虎患相戒,达旦不得暝。

数月转徙流离,凡惊魂略定,则不忘读书写作。

《壮议轩日记》先是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刊行,华师出版社前年又出版了点校排印本,有机会大家可以翻翻。从这本日记中,我看到了什么叫“读书”,什么叫“治学”,看到了“大师是怎样炼成的”。至于王余光老师讲的张老另一段“最艰难的时期”就是“文革”中,章开沅先生在他的《口述自传》中,专门有一节这样进行了描述:“张先生是‘反动学术权威’……在‘群众专政’阶段,张先生也被关进牛棚,也接受过大大小小的批斗,甚至还被学校的工人辱打过。……在牛棚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允许他白天蹲牛棚,晚上回家休息。再往后一点,则将他全家赶入由澡堂改造的陋室之中,批斗当然还是少不了,但没有让他参加劳动改造。”章先生继续写道:

澡堂简陋,低矮阴湿,夏天如蒸笼,冬天如冰窖,下雨的时候,还四处漏水。但是,在这样的居住条件下,张先生没有唉声叹气,而是发奋图强,抓紧时间撰写学术著作。雨季的时候,屋顶漏雨,就找个盆子接一下,水从室外灌进来,就穿上雨鞋,继续写作。武汉夏天溽热,他就在胳膊下垫一条湿毛巾,汗水流入眼睛,他就用毛巾擦一下,继续写。如果遇上批斗会,他就白天接受批斗,晚上继续写。而且,他仍然保持早上四点钟起床写作的习惯。

如此数年下来,张先生撰写了多部颇具影响力的学术著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说文解字约注》,有二百多万字。仅仅誊写这部著作,他就写秃了50多支毛笔。

王余光老师说张先生是有“心理定力”的人。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定的为学信念与坚强的心理定力,是很难做到这些的。而当时,很多学者受到冲击后,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有的甚至自杀了。有人说,张先生是“文革”后那一段时间出版学术著作最多的学者。章先生也有类似的比较,并有自己更深一层的感悟:“桂子山上三号教学楼里围着战棋鏖战与观战的众多青年教师,与昙华林澡堂里晨昏伏案撰著的张舜徽先生,这两个场景,定格在我的‘文革’记忆链条中,并给我启示。当我年老之后,总喜欢告诫青年:即使社会病态,也不要随波逐流;处在人生最低谷时,不妨充实自己。”

接下来说说韦卓民先生,桂子山上的另一位学术大师,一位真正满腹经纶学贯中西的杰出教授。关于他的一些基本情况我们在《耶鲁的学生与教授》一文中略有介绍,不再赘述。

章开沅先生说的“社会病态”,韦先生不仅遇到了,而且是“在劫难逃”。李良明老师在《韦卓民传》中谈及韦老50年代“蒙冤”时写道:“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对于韦卓民的人生来说是一次重大历史转折。根据他在反右派过程中的言行,1958年3月经中共湖北省委整风领导小组批准,韦卓民被划为极右分子,保留教授职务,给予降级降薪(由高教二级降为高教六级)的处分,撤销武汉市政协委员和湖北省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职务。”教授二级成了教授六级还是小事,一个曾当过20多年大学校长、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学者,一夜间变成了“坏人”——“极右”分子,这可谓天翻地覆。1888年出生的韦卓民,这一年正好70岁(虚岁)。当他终于获得平反昭雪,是在1979年;那一年,他去世已满三年,墓木拱矣!李良明老师说:

……我们看到正是从反右斗争后至“文革”结束前夕,在这极其艰难的逆境中,他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除在外语系担任青年英语教师的顾问,帮助他们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水平外,还以惊人的速度译出有关康德的专著达10部之多,共300余万字,与此同时,还撰写和翻译了4部黑格尔哲学和逻辑学等方面的著作达100多万字,成了他个人学术成果最多、学术水平最高的时期。

韦先生在人生的“低谷”却迈上了学术的“高峰”,在社会病态时期作出了社会常态时期也很难取得的重大成绩。这中间,对学术的近乎宗教般的信仰,无比强大的“心理定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曾参与整理韦卓民先生遗著的哲学教授王宏维颇有心得,她说,在遗稿整理过程中我“渐渐对韦先生研究康德哲学的情况有所了解,不仅从中加深了自己对康德哲学的理解,也为韦先生的治学精神和态度引发许多感慨”。整理遗著过程,也就是与先贤心灵对话的过程、接受灵魂洗礼的过程。

每至夜阑人静之时,面对案头上那些因年长日久而发黄发脆的稿纸——字迹清晰、端正,很少圈划涂改之处,且阐述论证精辟、深刻,广征博引,而又娓娓道来,深入浅出。一位饱经沧桑、历经世态炎凉的哲学老人的形象似乎不再是那么遥远,那么陌生了。经他的介绍,那些常常被哲学系的学生视作“畏途”的康德“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三部著作),也似乎生出些许亲切感。……在闭关锁国、政治风云迭起的环境下,一位哲学老人曾是那样艰难而执着地钻研着康德哲学,难道不使后人感慨万千么!

记得王先霈老师说过,即便是挨批斗时的韦先生,目光中仍然有一种超然和“坚毅”。那大概也是一种定力,包括心理定力。韦先生能够被“废物利用”,还多亏了50年代反右时期的“漏网之鱼”——陶军教务长。是他,帮助把韦先生安排到外语系担任具体工作;还是他,帮忙找自己在晋察冀边区时的老领导、时任北京市委管文教的邓拓书记,联系大牌的商务印书馆,使得韦先生多种译著有机会出版(署名“卓然”)。当然,后来“文革”爆发,陶军这次再没能躲过劫难。

经过几代学人的共同努力,韦卓民先生的全集2016年由华师出版社正式推出,总计11卷,720多万字。章开沅先生称“这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又一壮举,也是这位前辈大家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学术文化遗产”。2020年7月,第四届湖北出版政府奖公布,《韦卓民全集》榜上有名。此前,该书还曾获得湖北省十大年度精品图书的荣誉。

最后说说徐勇教授。以“三农研究”著称且不断开拓新领域的我校政治学教授徐勇,1955年出生,与1888年出生的哲学家韦卓民、1911年出生的史学家张舜徽不仅隔了代,而且隔了两三代,学科与专业方向也完全不同。但他们三位都是百年华师历史上的杰出学者、代表性专家,韦卓民、张舜徽堪称大师,徐勇老师也已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认可,且未来可期。选取他来写,一是想要说明百年华师有优良的治学传统和学术精神的传承,薪火相传,绵延不绝。二是可以证明,真正杰出的学者其成长是有内在规律可循的。好学者、大学者、一流学者,在治学为人、科学研究方面必有某些相似、相近乃至相同的东西。

在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前后,徐勇老师出版了两册《关系中的国家》,其中第一卷《血缘——地域关系中的王制国家》2019年10月刊行,第二卷《地域——血缘关系中的帝制国家》2020年5月问世。两本书加起来60多万字,第二卷出版时间正是在新冠疫情期间。这套五卷本的原创性个人专著,我估计写完当在150万字以上。作者说该书第三卷已经杀青,第四卷的写作也属于“现在进行时”了。这很有点把“战时当作平时看”的味道。徐老师在第二卷“后记”中阐发自己的研究缘起及目的:

我的学术生涯开始于殿堂,紧接着从殿堂走向田野,着重于叙事。后来开始有了理论自觉,关注事物背后的道理,用概念概括所调查的事实,一事亦一理。只是到了近些年,才从田野返回殿堂,关注于“万事皆一理”。“理”便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那人”,也即作为本书核心理论和方法的“关系叠加”说。有了这个“理”,便可以将大量看似不相干的碎片化的事实整合为一体,寻求其内在的规律和逻辑。

按作者自己的发现,从人类社会关系叠加式变迁的角度,可对中国的国家和国家治理进行长时段透视,发掘其背后的多重支配关系和内在逻辑,力图揭示中国的国家治理是一个逐渐改进、曲折发展、内生演化的过程,由此构成国家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根基和路径。这无疑是一部视角独特、思想深邃、自成一体、原创性强的重量级政治学著作。该书第三卷将要探讨的是帝制中国是如何由多个原生族群联结为一体,并形成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国族共同体。第四、五两卷要探讨的是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古老中国所遭遇的危机、挑战、应对和崛起。徐勇教授这样阐述其核心观点:

国家是在人类社会关系中生长、发展和演化的。随着人类社会关系的不断扩展丰富,形塑和改变着国家和国家治理;在中国的文明进程中,依次出现的社会关系不是简单地断裂和重建,而是长期延续、不断扩展和互相叠加,由此造成制度的重叠式变迁和政治现象的反复性出现,并通过国家和治理体系的改进而不断生产出新的关系模式。简言之:关系构造国家,国家再造关系。

我们期待着已是成竹在胸的徐勇教授这部五卷本原创性理论著作早日出齐。他在《关系中的国家》第一卷“后记”里这样表达自己的心态:“过了六旬之后,学术上有了积累,是真正出思想的时候,但身体状态与思想状态成反差,写作本书时,是以与生命赛跑的心态来进行的。本书计划是多卷本,但不知时间老人是否恩赐。所以我尽可能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可能来不及精雕细琢,希望批评指正。”跟当年韦卓民、张舜徽先生落难时相比,他依旧还算年轻,学术环境也更好一些,而新的更高的学术山峰还等着他攀登呢!

从韦卓民先生、张舜徽先生、徐勇教授几代学人的治学之路和写作经验我们看到,好学者都是“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敬畏学术,把握方向,保持定力,才有可能成就大学问、大事业、高境界。他们的学术活动与现实相关、与社会相连,但绝不趋炎附势,也绝不急功近利。正所谓“千淘万滤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做人文学术,搞基础研究,无用之用乃为大用。

2020年7月15日

注释:

[1] 马敏、周洪宇、方燕主编:《跨越中西文化的巨人——韦卓民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2] 王余光:《张舜徽先生的心理定力》,《中华读书报》2011年6月1日。

[3] 章开沅口述,彭剑整理:《章开沅口述自传》,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4] 李良明:《韦卓民传》,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5] 徐勇:《关系中的国家》(第一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

[6] 徐勇:《关系中的国家》(第二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

[7] 蔡鹏:《砥砺前行扛使命 学术战“疫”显担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徐勇定力学者
何为定力?
研究生科研自主发展能力培养的分析与探讨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最硬核“创新之城”在疫情应对中彰显定力与温度
学者介绍
学者风采: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徐勇
基建的“定力”与“发力”
冬·发心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