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伦理意蕴及其构建
2021-01-12刘艳萍
刘艳萍
(长春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130022)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然改变,美好生活成了人们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美好生活的内容涵盖广泛,“它包含美好的物质生活,美好的经济生活,美好的政治生活,美好的文化生活,美好的生态生活等等”,[1](p194)如何实现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面对时代之问,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作为一门立足人类之实然,引导人类追求其应然的学问,必然也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从伦理的视角回答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生活,如何构建美好生活。
一、美好生活的伦理审视
世间万物,除人类以外,所有生物的生命存在形式只是生存,而唯有人是生活。生存与生活的根本区别在于:生存是生物无意识适应世界的活动,而生活则是人有意识改造世界的活动,即人通过实践活动使得客观世界“人化”,将客观世界变成“属人的世界”,与此同时改造人类自身,使得人自身“文化”,成为“文化”的存在,“文化对于人来说带有本体论的意义”。[2](p150)既然人作为文化的存在承载着文化,那么人必然要探寻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对于生活意义与合理生活方式的探索便成了“生活”一词中的应有之义。在探索生活意义和合理生活方式的过程中,人们必然会形成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生活观,并且通过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方式这样的具体形式呈现出来,而这些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方式便是生活伦理。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这里的审视,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哲学的反思,一种伦理的追问。基于人类实践的超越性,自古人们就不甘于“现实的生活”,而始终要追求一种更理想更美好的生活。在西方,从苏格拉底的“至善的生活”到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生活再到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提出的“好生活”;在东方,从《诗经》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到《礼记·礼运》对大同社会的描绘,无不内在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诉求。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美好生活”,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视角看,有何全新意涵呢?
(一)美好生活需要伴随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而来。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3](p286)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3](p514)但是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要并不是抽象的存在,其形成和实现都依赖于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产过程。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过去面对落后的社会生产,满足温饱进而实现小康就是对生活的全部期盼;而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4]已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的社会现实条件下,“人民不再只是满足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而是有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5](p39)于是,这才有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出场具有历史必然性,其植根于中国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这一现实基础,植根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阶段性转变这一现实国情,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变迁的深刻统一。
(二)美好生活的出场契合了新时代人民生活需要提升的现实。
需要构成人的本性,而人的本性和人的生活需要都是在社会历史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正如马克思所言:“所谓必不可少的需要的范围,和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一样,本身是历史的产物。”[6](p198)人作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统一体,其生活需要包含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精神性需要等内容;而从需要的层次看,人的生活需要又可以分为生存性需要、享受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三个层级。美好生活在新时代的出场标志着在以往社会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人民的生存性需要已得到较好的满足,享受性和发展性需要正在成为人民的普遍需要,人民生活需要的层次实现了较大跃升;而从需要的内容与范围来看,除了经济生活的美好富足之外,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7](p70)社会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进一步凸显。这表明,人民的生活需要正从单一向多元转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肯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并郑重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8](p3)这充分展现出党对于新时代人民生活需要提升与发展的重视。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进步,而社会的进步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为了使“人的本质得到新的充实”,[9](p223)从而更好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总而言之,在新时代,我国所追求的社会全面进步与我国人民的全面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二者统一于着力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长期实践中,统一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前进道路上。”[10](p12)
二、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伦理意蕴
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美好生活成为国人追求的最大公约数。通过对“美好生活”的伦理审视我们能够发现,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是奠基在中国昔日社会发展成就基础之上的一种内涵更为丰富且水平更为高级的生活,内在彰显着中国人民在现阶段对实现自身更大发展的诉求。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角度来看,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应具备如下内在规定性:
(一)优渥的物质条件。
无论社会怎样发展,物质条件在人类生活中的基础性地位都是无法撼动的,人们要想过上美好生活,实现更大的发展,就必须以充裕的物质条件为依托。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1](p78-79)当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已大幅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也在相应地改变和提高,即逐渐从追求量向追求质转变,个性化消费的特征日益明显。因此,只有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出更为优渥的物质资料,同时积极改变消费结构,努力提升消费品质,让人们更充分地占有物但又不沉沦于物,才能更好地帮助人们实现美好生活。
(二)丰富的精神世界。
经济的飞速发展虽然为我们带来了充裕的物质生活,但却未能同时带来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解放。传统的精神价值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被极大地消解,物质的享乐越来越主宰人的生活内容,人的精神世界也随之变得越来越空虚。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人们迷失了生活的方向与人性的本真需要,甚至有人发出了“我是谁”的疑问。新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丰富的精神世界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丰富的精神世界可以为人们指明美好生活的方向,使人从单纯的物的世界中解放出来,走向更为丰富多元的世界;另一方面,丰富的精神世界可以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提供精神力量,使人们坚定实现美好生活的理想信念。所以,丰富的精神世界是美好生活的必备条件,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是建构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在生活中会遇见各式各样的人,也必然会形成相应的人际关系,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利益的驱动下积极投身市场经济建设,整个社会依靠利益原则实现了飞速发展,但由此也导致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披上了浓厚的功利色彩,利益成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主要纽带,这种现实使人们觉得人性的温暖正在从生活中逐渐逝去,而人际关系的张力持续提升也进一步导致个体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于是,人们开始对以往过于物质化的人际关系进行反思。人们希望在美好生活中,在人与人的关系当中,除了物质联系以外,能够增加更多彰显“人性”的元素,如团结、友爱、互助等等。只有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中,人们才能拥有更为充实的生活幸福感。
(四)公正的社会秩序。
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在本质上是人的组织化,人的生活必须以社会为载体,而人的利益也必然要在社会交互活动中才能实现。在新时代,经济生活主导着社会生活,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复杂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同时人们对自我利益的重视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在此情形之下,人的非理性一面会更容易暴露出来,从而出现因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这严重地影响到了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的可能性。因此,人民越来越渴望一个公正的社会秩序。通过构建公正的社会秩序,有力地规制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促使个体在不损害他人合理正当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个人利益,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社会成员之间公平竞争,从而使得每个人都具有平等地追求美好生活的机会。
(五)良好的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4]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是人赖以生存的家园。近代以来,随着人类主体力量的强大,人们开始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看待自然,肆意地向自然界索取生产原料与排放污染。这样发展了几十年之后,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此种问题,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同样存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既影响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于是,人们渐渐开始反思自身对大自然的态度以及自身的生活方式,并开始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资源与优质的生活空间,推动人类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且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从而更好地感悟生活、享受生活。当下,“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12](p26-27)因此,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
三、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伦理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连接理论与现实的桥梁,是主观转化为客观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同理,国人所期许的美好生活当然也要靠全体人民共同实践奋斗。而人的实践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是在人的思想观念指引下所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启示我们应积极构建新时代的伦理规范,给人们的实践奋斗提供更加明确的价值导向与方向指引,推动人们早日实现美好生活这一愿景。
(一)通过构建简约适度的消费伦理推动美好生活的实现。
市场经济下,人民群众要想实现美好生活,一定离不开对商品的占有,正如马克思所说:“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极微小的一部分可以靠观念上的权利来满足,绝大部分要靠物质的手段来实现。”[13](p293)而要实现对商品的占有则离不开消费。新时代是一个消费剧增的时代,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消费可以为人们带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与内心世界的满足,但“消费行为在给人们带来幸福体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内生于其自身的幸福悖论”,[14](p8)即当人们过度追求物时反而会变得不幸福。当今社会,消费主义思潮泛滥,它将美好生活与无节制的消费紧密勾连在一起,这使得人们陷入了对“物”的狂热追求中,并催生出了“冲动性消费”“奢侈性消费”“炫耀性消费”等非人类本真所必需的消费,在这样的异化消费中,人们很容易迷失生活的意义。比如一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采取分期付款的模式进行超出自身经济水平的消费,导致自己的生活必需都得不到保证,从而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沦为“物”的奴隶。因此,人们要想重拾生活的意义,实现美好生活,必然要摒弃“消费至上”的理念,用一种符合人性本真需要的消费观念来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笔者认为,这种观念就是以“简约适度”为核心的消费伦理。
“简约适度”的消费伦理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首先,“适度”是指以满足自己的现实需要为限度进行消费,既不压抑消费,也不过度消费。消费是社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是社会生产的推动力量。消费使商品价值得以实现并能够激发出新的需要,这既保障了社会生产的可持续性,又促进了经济的不断进步。因此,强调“适度”并不是一味去排斥消费,人的真正消费需要应该得到鼓励。真正的消费需要是指能够满足人类的生存,并推动人类朝着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的需要,是人们实现美好生活必备的要素,其中包括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物质消费与文化、学习、休闲等精神性消费。过度消费则应该予以排斥,因为它在本质上是虚假需要,即“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是使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15](p25)比如,当下形形色色的商业广告竭力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人的物质需要被无限放大,消费远远超出了自身的需要,这既造成了人们物质生活的扭曲,也阻碍了人们精神生活的独立。其次,“简约”是指要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商品进行消费,并且能够做到“少而精”。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产品的供给已经非常丰富,面对眼花缭乱的商品,人们应该对其有独立的价值判断,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商品进行消费,在消费过程中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坚决抵制符号性消费、冲动性消费、攀比性消费。这样既能满足人的合理需求,又兼顾了对生产商品的社会财富和资源的保护。最后,“简约适度”的理念内在包含了对消费品质的注重,提倡加强满足自身精神需求的消费,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加强学习消费来提升自我的科学文化素养,加强文化消费来提升自我的人文道德修养,加强艺术消费来提升自我的审美情趣等。总而言之,“简约适度”的理念就是把握好消费的度,努力提升消费的质,以消费促进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从而助力人们实现美好生活。
(二)通过构建追慕境界的德性伦理推动美好生活的实现。
当下是一个物质丰盈的时代,物质的丰盈极大地刺激了人的感性欲望,人们对物展开了狂热的追求,物质生活得到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人的精神世界也在被物欲不断吞噬,属人的崇高性不复存在。人的生活世界是由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共同组成的,物质世界饱满但精神世界干瘪的人就好比是只有一条腿的瘸子,是无法行稳致远的。在新时代,要达至美好生活的状态,就必须更多地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德性伦理正是面向人的精神世界,“是思考与实践一种朝向人真实的需要的完善与充实的生活的伦理学”,[16](p77)其研究的核心议题是人该秉持何等精神状态去生活。过去的德性伦理过于强调义利的对立,以此区分君子与小人,并要求追求高尚德性的人要耻于逐利。而对于现实的民众来说,“人们奋斗的一切都与利益有关”,[9](p286)所以这种德性伦理在现实中必定曲高和寡,难以与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深度契合。面对当下人们对精神复归的期盼,笔者认为,需要一种以“追慕境界”为核心的德性伦理来润泽人心。
中国古典名著《左传》中提出了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是创立制度法规,广泛推行以救助大众;立功就是解救困苦排除危难,功绩足可救世;立言就是言论可以抓住要点,道理充分足以传世。“三不朽”作为封建时代的产物,其中虽然夹杂着封建糟粕(在此笔者不做古义考辨),但其对于现代人精神世界的塑造依然具有适用性,只不过需对其做出现代性的阐释。在当下,追慕境界就是要走出一条新的“立德、立功、立言”之路。立德,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加强公德。人身处社会共同体之中,道德的域自然也要拓展至社会。在公共生活中,人们要增强向善的信念与履善的能力,通过促进社会完善来升华自我的存在价值。这需要人们自觉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德性熔铸于社会生活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促使社会形成优良的道德风尚。其二,完善私德。相较于培养公德,完善私德更强调个体的内在约束与自我修养。在私人生活中,人们要善于自省,努力克服自身不良的品性,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锲而不舍地追求真善美,使道德本身成为自我存在的意义。立功,即为国家与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立功要求人们的视域超越狭隘的个人享乐,将个人活动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在追求个人幸福生活的同时,能够矢志不渝地奉献社会造福他人。质言之,立功就是在充分尊重个体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实现小我与大我的统一。需要说明的是,立功不是社会精英们的专利,它属于所有人。因为社会既需要精英人士的杰出贡献,也需要普通大众的平凡付出。新时代的立功就是要积极投身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为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立言,即探寻真理著书立说。相较于立德与立功,立言的难度显然更大,但仍不失为人们努力的目标。对于学者而言,要深入社会生活展开实践,立足现实发展进行反思,从而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观点学说,以启民智、促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所说:“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17]立言不仅属于学者,也属于普通大众。对普通人来说,虽然难以像学者那样提出立意高远的理论学说,但是普通人可以通过挖掘自己身边存在的社会问题,积极地为社会发展献言献策。总言之,追慕境界就是要人们以“三不朽”这样一种入世有为的进取精神为引领,在奋斗中确证自我存在的意义,在完善自我中创造美好生活。
(三)通过构建和谐有序的角色伦理推动美好生活的实现。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既然会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那人们必然也会取得相应的社会角色。因为社会角色的获得和扮演都是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实现的,并且“每个角色都有一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体系”,[18](p63)所以社会角色与人际关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每个人角色扮演的好坏直接关乎人际关系的和谐。而角色伦理对于每个人的角色扮演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角色伦理对于角色个体具有价值导向的作用,它明确了角色的社会意义,有助于引导角色个体的伦理认知,从而有助于其培养理想人格,这是角色个体扮演好自身角色的关键;另一方面,角色伦理对于角色个体具有行为规范的作用,它明确了角色的社会行为模式,有助于约束角色个体的社会交互活动,从而推动“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19](p23-24)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一些领域出现了人际关系紧张的困局,如师生关系的失序、干群关系的失调、医患关系的失信等等,这些困局的产生固然有制度层面的原因,但是社会角色缺乏角色伦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面对新时代人们对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呼唤,笔者认为必须确立并践行以“和谐有序”为核心的角色伦理。关于“和谐有序”,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解释。一方面,社会角色的自我和谐。角色的自我和谐就是指个体能够协调好自己所扮演的多重角色,达成身心和谐的状态。这就要求人们对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拥有充分的认知,并自觉地以相应的角色伦理来塑造自我人格,不断地将外在的伦理规范转化为内心的信念,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角色责任。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可能会面临自我角色的冲突,这就需要人们考虑清楚主次矛盾,即把自己最重要角色放在优先地位进行考量,同时切实兼顾好自身的次要角色。比如在现实生活中,老师恪守教书育人的职责,医生牢记救死扶伤的使命,公务员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与此同时,他们也要努力地去做一个好丈夫、好母亲、好儿女等等。另一方面,社会角色之间的和谐。角色间的和谐是指不同社会角色在自我和谐的基础之上,能够达成彼此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状态。由于社会角色之间存在不小的差异,所以我们对于他人的角色难以做到充分了解,这很容易导致个体间产生矛盾,比如极为典型的暴力伤医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对医生这一角色缺乏信任与理解造成的。因此,新时代需要用角色伦理来规范角色的行为,促进人际间的相互尊重,实现以理性平和的心态与人相处;推动人际间的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培养人际间的感恩之心,实现“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最终在全社会形成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良好氛围。
(四)通过构建公平正义的发展伦理推动美好生活的实现。
我国在飞速发展,社会的整体利益得到了大幅提升,但这种提升并不是社会发展的绝对目标,而仅仅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过去,我国的发展讲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随着发展的深入,不公平的问题愈发凸显。一部分人采取不正当手段,攫取了大大超出自身贡献的发展成果,这就挤占了他人的正当利益,同时也严重侵犯了他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而社会发展是广大群众推动的,是靠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实现的。因此,只有少数人从中获益的发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从属于美好生活的,是全体人民能够各得其所的共享式发展。发展伦理作为系统研究发展道德的学科,对个人与社会间的关系起着价值导向作用。因此,要实现全民发展,离不开发展伦理的引领,而其价值核心则需要由过去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为追求“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具有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起点的公平正义。它强调全体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能够享有平等的权利与参与机会。第二个维度是过程的公平正义。“它与法的普遍性原则相联系”,[20](p269)强调所有人在竞争过程中能够平等地适用制度与规则。第三个维度是结果的公平正义。它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正当需求为目标,强调对不同群体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措施,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发展。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结果的公平正义并不排斥结果存在差异性,而是强调这种差异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样既维护了社会的和谐又不至于损害人民的积极性。公平正义的三个维度是辩证统一的,起点与过程的公正是结果公正的前提条件,没有公正的起点与过程就不会催生出公正的结果;结果的公正是起点与过程公正的必然要求,起点与过程公正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结果的公正,如果缺乏公正的结果,公正的起点与过程就可能助长人类达尔文主义,从而引发社会冲突。因此,社会发展必须秉持“公平正义”这一伦理价值。
在新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差距过大已成为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要破除这种不平衡,就必须在发展中充实“公平正义”的伦理精神。因此,需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21]来保障起点与过程的公正。“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中最主要的规范价值就是对人的平等尊重和对待。”[22](p22)我们要建构的权利公平就是要实现公民身份的平等,赋予公民平等的基本权利,这是实现发展公平正义的逻辑起点;机会公平就是要让每位公民能够平等地参与各项社会活动,进行平等的竞争,这是实现发展公平正义的基本条件;规则公平就是规则本身要具备正义性,并且能够对所有人严格执行,这是实现发展公平正义的必要保障。而要实现结果的公正,则需要分配公平的助力。分配公平是实现发展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具体而言,分配公平是指个体间的收入分配要做到合理化,即初次分配时按照个体贡献的大小进行分配,再次分配时应向弱势群体倾斜,最终实现全体人民都具有充分的获得感。
(五)通过构建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推动美好生活的实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与此同时,由于长期走粗放型发展道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比如,全国多地雾霾天气频发,长江流域鱼类资源大幅减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严重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3]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民生福祉,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明显短板。要补齐生态这块短板,就必须要使人们在生态观念上做出转变,进而才能转变人们对大自然的行为。而要实现这样的转变,笔者认为需要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生态伦理来引领。
“绿色发展”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价值取向。人与自然是无法分割的统一整体,但在过去的发展中人们奉行“人类中心主义”,将自身利益凌驾于自然之上,导致了人与自然间的激烈冲突。要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藩篱,就应当对自然采取尊重之、顺应之、保护之的态度。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顺应自然就是让自然按其本性发展,保护自然就是维护生态平衡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是用之不觉,失之不存的,应当倍加珍惜。”[24](p19)
“绿色发展”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共赢”为基本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5](p393)很显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并非相互对立,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能够使自然界为经济发展持续提供所需的原料,有利于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可以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因此,要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26](p236)
“绿色发展”以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主要手段。绿色的发展方式是指在维护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去,我国实行粗放型发展方式,存在高污染、高耗能的弊端,导致我国在生态环境领域欠账过多。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去的发展方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25](p395)在发展经济时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力,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共享经济,从而为未来的发展留下足够的战略纵深。绿色的生活方式则要求人们在生活中自觉遵循节能环保的行为准则。要实现绿色发展,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推行绿色的生活方式就是要培育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引导公众在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崇尚绿色的社会风尚,如公共交通出行、拒绝食用野味、垃圾分类等等,最终实现公众的生态自觉。
结语
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有着热切的期盼,学者们从发展物质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等诸多方面对实现美好生活的现实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然而生活到底美好不美好,归根结底取决于人们的内心感受与评价,取决于人们对内在“理想生活之尺”与外在“现实生活之实”的比照与衡量。这种理想生活之尺就是伦理对生活的审视与提升。人的生活离不开伦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更要自觉履行指导与引领生活的使命。伴随时代的发展,美好生活的伦理意蕴会更加丰富,需要我们构建的伦理规范也会更加全面,只有实现伦理与生活更加深刻的互动,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才会在“美好生活”的根基上真正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