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传统山水文化元素

2021-01-12柯进华

湖北社会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山水同志文明

柯进华

(浙江树人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中国传统山水文化是人文化的山水,是在中国独特地理环境和人文传统中孕育出来的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与自然长期进行的物质和精神交互的结晶,主要包含以山水为文化载体的宗教、哲学、美学和艺术等领域;它是中华民族绵延了几千年的文化血脉,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基因,是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承载和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生态审美观和生态思维方式等,与当前的生态文明理念有着深度契合。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对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020 年11 月14 日,习近平同志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1]其中明确提到了传承“山水文化”来守护万里长江的千年文脉。通过梳理和概括习近平同志的演讲、讲话和论著等,我们能够发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含对传统山水文化中的生态思想的重要传承与创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其“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根源之一就在于对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传统山水文化中的有机整体论自然观与习近平“生命共同体论”

在汉语中,“山水”常用来指代“自然”,相对于当今一定程度上被西化、实体化、对象化和抽象化的“自然”概念,“山水”概念更具象、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山水”能形象描述中国基本地貌和地理条件。我国地形西高东低,名山大川广布,国人自古多用“山峙川流”来描述我国的地貌景观。时至今日,当我们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时也常以“山水”来表达,如浙江是“七山一水两分田”;福建、贵州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等。我国还非常独特地以江山、山河来指称祖国。“山水”既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着中国人的精神特质。

中国传统山水文化承载和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的有机整体性与和谐共生关系。狭义的“山水”是具有典型地貌特征,生态环境优良,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的风景名胜区;广义的“山水”象征着自然,是中国自然观的具象。“山水”概念通常强调自然界的万物以及人与自然的有机整体性:山连着山、水连着水,山水相依,人与山水相依。宋人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就论述道:“山以水为血脉”“故山得水而活”“水以山为面”“故水得山而媚”。中国传统山水艺术中的“山水”既包括了自然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雨露云雾以及各种动物等,也包括人,如农人、隐士、渔夫、樵夫、僧人、采药人等也常常出现在古人的山水诗画中,成为山水意象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主导倾向。古代的诗与画描绘或构建了一个内涵丰富的“荒山野水”意象;中国的能工巧匠通过园林艺术和景观艺术等将人居环境与山水相融合,实现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和谐发展;田园主义将农耕生活与山水融为一体,实现文明与自然和谐共存。中国人的心中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有不同形式的山水意象,如家乡的山水、画中的山水、诗歌和传统经典里描述和阐释的山水。

中国传统山水文化中的有机整体论自然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山水文化体现出的一种主导的积极的精神就是:天人合一,也就是从人出发,重视人与自然山水的和谐与协调。”[2](p70)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强调要传承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智慧,坚持人与自然的有机整体性和和谐共生理念。这突出体现在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生命共同体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3](p50)“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4](p173)习近平同志对“生命共同体论”的论述经历了从“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到“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再到“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5]三个阶段,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其中,2021年3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内蒙古代表团谈生态治理时提出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尤其值得关注,它是对“生命共同体论”的重大发展和完善。生态治理加上“沙”这一生态要素,大大拓展了生命共同体的外延,既强调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复杂多样性,又突出了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了通过系统论思想指导生态综合治理的科学性;深化了对人与自然有机整体性的理解。

习近平同志的“生命共同体论”是对传统山水文化中有机整体论自然观的传承与创新。尽管传统山水文化中的有机整体论自然观是一种宝贵的生态智慧,但客观来说,它主要源于人们的感性直观和经验猜想,表述上多采用比兴、拟人、象征等手法,论述也较为笼统和零散,具有前科学性和含混性,主要原因在于古人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循环流动以及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以及人与非人类世界之间复杂的相互联系和互动关系缺乏清醒认识。从哲学思维层面来说,它更多地处于张世英教授所说的“前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①张世英教授将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缺乏主客二分的“天人合一”称为“前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主张通过整合西方的“主—客”二分式思维方式,加强对对象化自然的客观认知,进入“后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状态,以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参见张世英,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求是》2007年第7期。状态,人客观认识自然进而在遵循自然的基础上去利用自然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彰显,因此人难以摆脱自然对人的奴役状态,“前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无法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可行路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传承传统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论自然观的基础上,巧妙运用“生命共同体论”来深入浅出地阐释当代生态科学的系统论思想,并基于生态系统论思想强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推进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建立和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更突出了人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建设性意义。“生命共同体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哲学基础,它“既是习近平的生态世界观,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习近平的生态方法论、生态价值论、生态发展观和生态治理论的基本特征与内容”。[6](p1)“生命共同体论”采用中国人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传统山水文化元素来表述,既生动形象又符合当代科学,且突出了人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建设性意义,有助于指导推进我国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传统山水艺术与习近平的理想人居环境建设理念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人普遍热爱山水。中国传统山水艺术是通过艺术手法观照自然山水来创造美的意境,表达对自然、宇宙、生命和人生等的感知、体悟和欣赏等。中国传统山水艺术中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园林艺术等形式最能体现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自古以来,我国无数文人墨客通过诗词、绘画和游记等描画山水之美,抒发“山水之乐”,表达天人冥合、情景相生、尊道贵生和乐生达生等审美境界和人生境界等,留下无数美不胜收的名篇佳作。《全唐诗》就有“十诗九山水”的说法。中国传统绘画自唐代以来就以山水画为主流,山水画及画论对山水的雄、伟、奇、险、秀、丽、幽、旷、灵、逸等有十分独特的呈现和论述。园林艺术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美的理念对自然物和人工物进行改造和创造,通过对自然美景的再现和再创造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中国园林艺术是将多种艺术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其中造景艺术几乎离不开山水文化元素,它与中国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其他山水艺术有着共通的审美情趣,因此,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园林通常具有“可观、可赏、可游、可居”等特征,代表着中国人的理想人居环境。

习近平同志多次运用传统山水文化元素来描画理想生态环境以及表达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阐释其建设理想人居环境的理念。习近平同志曾用唐代诗人张说《下江南向夔州》中的诗句“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来生动描写浙江的生态之美。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大理州考察时做出重要指示:“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7]。“绿水青山”是习近平同志用来指代优美自然环境和表达其生态文明思想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词之一,“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成为习近平同志描述美丽中国愿景的典型表述。

习近平同志的理想人居环境建设理念主要体现在其生态乡村建设理念和生态城市建设理念两个方面。据福建省将乐县高唐镇常口联村党委书记、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张林顺同志回忆,习总书记1997年4月10日在常口村考察时就强调:“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8]这可能是习近平同志明确使用“青山绿水”“山水画”来描述和指代良好生态环境和优美自然风光的最早时间。2006年,习近平同志对浙江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期望是:“体现江南鱼米之乡、山水浙江的风采特色,体现丰厚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的农村新社区水准,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整治美村、富民强村的路子。”[9](p221)

中国是人口大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非常迅猛。城市是人口密集、生产生活集中的区域,一些城市“摊大饼”式的无序扩张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建设生态城市是当前我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关键领域之一。生态城市的目标是使城市与生态、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和谐发展,为城市居民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

习近平多次运用传统山水文化元素来提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要求和目标。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自然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10](p74-75)2015年12月20日,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山水林田湖是城市生命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随意侵占和破坏。这个道理,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古人就认识到了。《管子》中说:‘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事实上,我们现在一些人与自然和谐、风景如画的美丽城市就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逐步建成的。”[11](p66-67)“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避免使城市成为一块密不透气的‘水泥板’。”[11](p67)2020 年11 月14 日,习近平同志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1]

习近平同志的生态城市理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既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以保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科学性和重要性;又注重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对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还特别强调城市建设应以增进民生福祉为价值导向:“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11](p8)“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10](p74)这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人民观、科学发展观和执政理念的创造性综合和转化,既彰显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特色,又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优越性。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山水城市”的理念,认为中国未来的城市建设应具有中国山水文化特色和社会主义性质,实现人文性、生态性、科学性、现代性和人民性的统一。[12]习近平同志的生态城市理念与钱学森的“山水城市”理念深度契合。

三、传统山水文化中的资源保护思想与习近平“两山”理念

我国先民很早就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主张保护自然,珍爱生命,崇尚节俭,对自然取之以时、取之有度,避免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并制定和实施了一定的保护措施。《礼记·月令》《逸周书》《管子》《吕氏春秋》《荀子·王制》等都有关于林木、动物保护的理论性规范,“至少从周代以来,政府就设有山川管理的官员,如‘野虞’(掌管关于鸟兽的禁令)、‘山虞’(执掌山林政令,为之守禁,保护林木不被砍伐)、‘林衡’(看管平原地区的林木)、‘川衡’(掌握山川的远近和物产)、‘泽虞’(掌管湖泽的大小及物产)、‘水虞’(掌管川泽禁令)等,这些官吏都负有自然保护的职责。”“秦汉以后,自然保护的规范进一步演变为法律、法令。”[13](p17-18)

习近平同志在论述其生态文明思想时多次引用传统文化中这方面的内容。如在崇尚节俭、避免浪费方面,习近平同志引述《朱子家训·全文》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10](p122);荀子的“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9](p250),白居易的诗句“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11](p13)等;在保护自然资源方面,习近平同志引述孔子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荀子的“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吕氏春秋》中的“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11](p11-12)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大部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原因是来自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型使用……必须从资源使用这个源头抓起。”[11](p44-45)“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11](p9)。

当今时代,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发展是第一要务,有效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关键。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既要传承更要创新传统生态智慧,使传统生态智慧在当代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习近平同志在继承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保护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提出了“德法兼治的生态治理观”:一方面强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特别是生态法律法规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另一方面加强生态文化和生态价值观建设,注重对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加强外在的制度约束和内在的道德自觉两方面来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和保护力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传统山水文化中的自然保护思想的创新突出体现在他的“两山”理念。事实上,传统农耕文明从未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传统农耕社会人与自然的总体和谐建立在人口较少、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基础之上,是带有消极被动性的和谐,人们物质生活普遍匮乏,即使是名士鸿儒也有不免于饥寒之时;并且,我国几千年的环境史清晰地揭示了我国农耕社会的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一系列重大破坏,同时也有力证明,在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无法实现有效的自然保护,这正是我国尽管有着爱恋自然、保护自然的丰富传统思想文化,却未能有效阻止历史上的环境破坏和生态退化的根本原因之一。①中国历史上人为原因导致的生态退化和环境破坏问题,可参见:[美]马立博著,《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关永强、高丽洁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英]伊懋可著,《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梅雪芹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与传统农耕社会低下的物质生活水平不同,习近平同志的“两山”理念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辩证统一起来,“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11](p19)

“两山”理念的核心是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三期叠加期”:“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14]这是习近平同志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阶段的科学把握。在这样的国情背景下,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和多次强调生态优先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摆上优先地位……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11](p70)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三个决不”: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决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为代价换取当代人的所谓富足。在局部地区和一定时期内出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不可兼顾时,“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11](p23)“绿水青山”既是生态经济,同时也代表民众“美好生活”;“两山”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其实质是坚持走生态为民、生态利民和生态富民的道路,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习近平同志的“两山”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放在首要位置,其本质是突出生态效益、生态绩效、生态民生的优先性,以破解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瓶颈,提升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因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符合我国国情和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反之,任何违背生态优先原则,以破坏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的、局部的经济发展的行为都是违背“两山”理念的,是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倒退。

习近平同志的“两山”理念有效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为我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指明了科学道路,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科学道路。在“两山”理念的引领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实践成果。以浙江为例,“两山”理念诞生地浙江安吉成为我国首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县;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浙江通过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验收,成为中国首个生态省。

“两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其表述方式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特色;以“两山”理念为代表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典型国际表达,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赞赏。2013年2月,在内罗毕召开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7 次理事会会议通过了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这标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支持。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又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2017年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演讲时引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描绘其心中的理想图景。“两山”理念体现了中国特色的文化和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中国正日益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变成引领者,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价值。

四、结语

中国传统山水文化主要产生于前现代的农耕文明,总体上,中国古代社会幅员辽阔、地广人稀,人地矛盾并不突出。传统山水文化尽管包含丰富的生态思想,但其主流是一种审美文化,生态意识并不凸显,更不占主流地位。更重要的是,传统山水文化尽管蕴含亲近自然、爱护自然的丰富思想文化,但由于无法科学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因此无法有效阻止历史上的生态环境污染破坏问题。当今时代,科技力量迅猛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影响前所未有;全球性生态危机持续恶化;生态文明成为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传统山水文化中的生态思想需要提升其系统性、科学性、实践性和人民性等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着鲜明的中国传统山水文化底蕴,是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典范。尽管习近平同志对“山水文化”的直接表述不多,通过系统梳理习近平同志的演讲、讲话和论著等,我们能够发现习近平同志深受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影响,有着深厚的山水情怀。他多次引述相关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巧妙运用中国传统山水文化元素来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民生的深切关怀,提出和阐释其生态文明思想,彰显和弘扬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特色和智慧。习近平同志山水情怀的实质是对优美生态环境和美好自然风光的热爱;是对以山水文化为代表的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科学发展和中国国情,从生态文明的视野和高度对中国传统山水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具有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特色的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生命共同体论”使传统山水文化中蕴含的有机整体论自然观更具科学性;习近平的理想人居环境建设理念将传统山水艺术的审美情趣与当代的城乡建设相结合,突出理想人居环境对人文性、生态性、科学性和人民性等的统一;习近平“两山”理念破解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为生产、生活与生态“三生”融合的实现指明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道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传统与现代、人文与科学、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使传统山水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更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十四五”规划提出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六大主要目标之一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当前,阐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传统山水文化元素,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典范,进一步自觉发掘、传承和创新传统生态文化,特别是传统山水文化,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化,发挥我国的生态文化优势,将有力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猜你喜欢

山水同志文明
《山水间》
同志
请文明演绎
爱在一湖山水间
『大元帅』与『小同志』
山水之间
漫说文明
一处山水一首诗
FOR YOU, O DEMOCRACY
同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