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1-01-12宁亚芹杨铭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7期
关键词:膀胱经夹脊督脉

宁亚芹,杨铭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000; 2.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300000)

0 引言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i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累及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脑干和小脑、脊髓,容易反复发作。目前MS 没有明确病因,大多数认为和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环境、遗传有关,根据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本病可属于中医“痿证”、“痹症”、“风痱”、“青盲”、“眩晕”等范畴。后世医家应用针灸或针药并用的方法对症治疗,疗效显著,现将近10 年针灸治疗MS情况整理如下:

1 对多发性硬化的认识

根据MS 的临床表现不同,各家对于其病因病机,观点不尽相同。

秦亮甫教授认为MS 与“骨痿”相似,“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素问·痿论篇四十四》)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复感外邪,导致体内痰瘀互结,发病部位在脑髓和脊髓[1];石学敏院士认为MS 的病机为肝肾亏虚,气血亏虚,其病位在脑[2];杨佃会教授认为MS 属 “痱证”的范畴,以本虚标实,脾肾阳虚,痰湿阻络为病机[3];张震中等认为MS 属痿证范畴,发病之本为肾精不足、髓海失养,其病位在督脉[4];周星娅认为MS 为督脉失约,奇经八脉受损所致,临床常见为痿痉合病或痿痉痹合病[5]。其他学者认为MS 相关视神经炎属“目系暴盲”范畴,其病因为暴怒、肝阳上亢、气滞血瘀、肝气横逆犯脾等[6]。MS 神经源性膀胱属于中医“癃闭”的范畴,是由于肾气受损,阳气虚衰,阳不化阴,膀胱气化无力导致的;MS 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是由于宗气不足、大肠传导无力导致的,病位在大肠[7]。

2 对MS 的治疗

2.1 痿证

2.1.1 从督脉论治

《难经·二十八难》记载:“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素问·骨空论》:记载督脉分支“上额交巅上,入络脑”。督脉和脑关系密切,又夹脊穴夹督脉伴太阳经而行,故不少医家应用督脉穴位、夹脊穴及膀胱经穴治疗MS。

秦老认为“督有总督、统率之意,有统领制约和影响全身的阳脉及阴脉的功能,督脉如十二经之纲领及动力,为阳脉及全身经脉之海,主阳气,调节阴阳”[8]。崔花顺以秦氏“头八针”——百会、印堂、风池、率谷、头临泣,督脉拔罐、艾灸结合中药为主,共奏补肾填髓、健脑通络之效,治疗MS 患者20 例,总有效率为80%。武良群和史珊怡[9]用秦氏“头八针”及后背督脉推拿治疗MS 患者51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

石学敏院士治疗MS 患者以补肝肾以益脑神、醒脑神以通经络、通经络以行气血为治疗大法,取穴以醒脑开窍针法取穴——人中、内关、尺泽、三阴交、极泉、委中和夹脊穴为主。汪节[10]应用此法治疗MS 患者两例,疗效满意。许军峰[11]、寇鹏[12]等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的针药结合原则治疗 MS 患者,疗效显著。

匡尧[13]认为督脉及膀胱与MS 关系密切,故以以针刺和推拿督脉穴和膀胱经穴为主治疗RRMS 患者28 例,总有效率为89.03%。

申尧[14]用针刺取夹脊穴配合口服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MS患者10 例,总有效率93.75%。

杨洁等[15]用夹脊平衡刺法即左右交叉取穴联合长蛇灸法取大椎穴至腰俞穴行间接灸治疗MS 患者20 例,疗效良好。

李呈新[16]认为MS 之本为肝肾不足,和肾的关系最密切,又五脏之气通过五脏背俞穴输注于背腰部,故以五脏之背俞穴为主穴用以调五脏气机,脏腑气机条达则气血正常运行,气血畅通则症状自除。

2.1.2 从“治痿独取阳明”论治

《素问·痰论》云:“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痰不用也”。“治痿独取阳明”是《内经》的治痰选穴原则。

王佐彬等[17]根据“治痿独取阳明”的选穴原则,治疗四肢麻木、无力MS 患者1 例。取手、足阳明经穴排刺,同时取内关、极泉、阳陵泉、委中、三阴交奏健脾益胃,疏通经络,调养气血之效,进而濡养经筋,达强筋壮骨之目的,治疗2 个月后症状消失。

汪瑛等[18]用“独取阳明”针刺法联合激素治疗MS 神经功能障碍20 例,疗效显著。“独取阳明”针刺法以上肢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足三里、丰隆、解溪、内庭为主穴,刺之使气血生化有源,那么筋脉得养,从而关节得利、活动自如。

甄焕和王重新[19]以阳明排刺配以三棱针点刺治疗气虚络瘀型MS 患者1 例,4 周后患者诉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均明显好转。

孔祥飞[20]针刺阳明经穴为主,并取同侧的足三里和曲池注射人胎盘组织液治疗MS 患者7 例,疗效显著。

2.1.3 从督脉和“独取阳明”一并论治

张智龙教授治疗四肢乏力伴感觉异常MS 患者1 例,认为“治痿首取督脉,辅以华佗夹脊穴,佐以五腧加膈腧,佐以膀胱经穴和胆经之穴,治痿不忘阳明”[21]。“痿证”之本为阴气不足,故“治痿首取阳明”;夹脊穴位于脊柱两侧,与督脉经气相通,刺之以扶持督脉之阳,辅以电针以增强疏导阳气之力;依证选五脏俞穴以调节五脏功能,使督脉有阳可统;阳气不足,阴血亦不运,虚可致瘀,故刺“血会”以疏通气血;膀胱经穴善治筋病,胆经穴善治骨病,取两经穴以扫涤筋骨病。五法并用,重阳气之功,疗痿症之疾,2 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隋瑞峤等[22]在“治痿独取阳明”理论指导下,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四肢阳经取穴治疗缓解期MS 患者 24 例,疗效显著总有效率为91.7%。

冉玲丽等[23]用温针结合梅花针治疗MS 患者27 例,总有效率92.6%。主取膀胱经、督脉穴、阳明经穴及夹脊穴,用梅花针敲击督脉及膀胱经第一侧线和第二侧线,并在百会、足三里、三阴交处施温针灸,全方共奏通调脏腑、化生气血、润宗筋、利机关之效。

王春琛等[24]用金针王乐亭经验方“手足十二针”、“老十针”和“督脉十三针”为主,治疗缓解期复发缓解MS 患者8 例,效果明显。“督脉十三针”用之补益脑髓、强筋通阳;“老十针”用之调理脾胃,行气和血;“手足十二针”用之行气和血、调和阴阳、通经活络。合方共奏调理脏腑、调和气血、阳生阴长、阴平阳秘之效。

以上可以看出,从“督脉”和“独取阳明”论治MS 的医家,辨证以“虚”为主,或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由于后天失养,复感外邪,发为此病,临床选穴及手法操作均以“补”为主,同时辨证兼取通经络、调气血之效。

2.2 风痱

杨佃会教授应用温补脾肾,祛湿化痰之法治疗MS 患者 ( 痰湿阻络型痱证),针刺以肝经、肾经、胃经、脾经穴为主,加用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改善大脑皮质功能,诸穴合用,疗效显著[3]。

王建文等[25]治疗复发-缓解MS 患者(痰瘀痹阻型风痱),使用用温通针刺疗法,以化痰祛瘀、行气解郁为总则,以病位体表投射部位(头针和夹脊穴)局部取穴和特定腧穴为主,取穴为百会、水沟、神门、内关、合谷、丰隆、血海、太冲等。38 例患者抑郁、焦虑状态有明显改善。

两位医家认为MS 发病与痰湿有关,取头针和体针相结合,补泻兼施,盖本病病位在脑,以头针改善大脑皮质功能,“脾为生痰之源”,所以取足太阴脾和足阳明胃经穴调理脾胃,祛湿化痰。

2.3 目系暴盲

苏莉等[6]治疗MS 相关视神经炎患者10 例(12 眼),视力恢复良好。取光明、睛明、风池、球后、膈俞、承泣、翳明、太冲、行间。局部取穴和远端取穴同时使用,局部穴位均为治疗目系疾病常用穴,用以改善局部循环,又“肝开窍于目”远端取穴以疏肝气、养肝血,全方共达肝血足、肝气和、目系养之疗效。

2.4 癃闭

郑燕芳等[7]从肺、脾、肾考虑,治疗MS 神经源性膀胱和MS肠功能障碍患者,均以局部取穴为主,使膀胱开阖有度,大肠腑气畅通,传送有力。

庞蕾蕾[26]用艾灸疗法治疗排尿困难MS 患者1 例,在任脉神阙至曲骨间、膀胱经肾俞至白环俞及下髎穴的位置施以温和灸,7 次治疗后患者排尿基本正常。

中医认为“肾司二便”,MS 相关排便困难均与肾气不足,阳气虚弱有关,故以局部取穴为主,针刺和艾灸直接作用于肾和膀胱,以奏启闭通便之效。

3 针刺机制研究

辛随成等[27]应用针刺百会与华佗夹脊穴为主的方法,治疗MS 患者 38 例,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神经功能体征、肌电图等的变化,发现针刺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状态,促进周围神经修复。

李康宁等[28]通过对21 例MS 患者针刺足三里、三阴交、百会治疗,发现针刺可能通过降低IL-6 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

目前,针灸治疗MS 机制的临床研究较少。实验研究表明,EAE 模型动物的免疫炎症反应、减轻神经髓鞘损伤和促进神经修复来缓解EAE 模型的临床症状[29]。

4 讨论

目前,治疗MS 国内主要外采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疗法,早期用药常常可以达到短期缓解的效果。但是药物的毒副反应多,而且减量用药或停药病情下易复发或者加重。中医治疗MS 多从“痿证”、“痹症”、“风痱”、“青盲”、“眩晕”等病考虑,根据不同临床表现,针灸治疗MS 选穴多种,总体以补髓益脑,补益肝肾,化痰祛瘀,通经活络为主,再配合提插捻转等手法往往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针刺结合艾灸、药物、电针或穴位注射等治疗均能共奏其效,优于单一的药物治疗,临床具有推广意义。但是,总结近十年的文献发现,目前文献中MS 样本量较少,治疗周期较长,随访时间较短,今后应进一步研究探索,以达到进一步提高MS 患者的生存质量的目标。

猜你喜欢

膀胱经夹脊督脉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龙氏手法结合头颈部督脉电针治疗落枕的临床观察
从督脉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理论探讨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只要3个动作,解决身体90%的疾病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颈夹脊”源流考略
肾经、膀胱经开合时间与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