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2021-01-12李彦静
李彦静
(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530000)
传统概念里,把农村贫困地区的劳动人口离乡劳务,将其子女留在家中的现象称之为“留守现象”。事实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留守儿童不再是只存在于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在许多经济发达的城市中也出现了“留守儿童”—“城市隐性留守儿童”。这些儿童相比较农村的留守儿童,有着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跟父母不存在地域上的遥远距离,但由于父母工作的忙碌以及长期因公出差,疏于对孩子的陪伴,使得孩子很多心里话留在心里,无从对父母倾诉,从而形成了“心理留守”的现象。无论是农村的“地域留守”,还是城市的“心理留守”,两者从本质上都给不了孩子足够的成长陪伴。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留下的“时代胎记”,四十年的时光流转,曾经在家中盼望父母早日归来的小小少年,如今长大成人、为人父母,“留守二代”的出现让人们意识到,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留守一代”与“留守二代”二者虽然在时代遭遇、经济环境上存在差异,但本质上都有着留守经历。吴霓等人在调研时发现,留守儿童因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其心理、性格等方面产生不良变化[1]。周宗奎等人在对多所农村中小学进行调研时发现,一些缺少父母监护的留守儿童,容易表现出上课开小差,学习不认真、学习成绩差等缺点[2]。于慎鸿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留守儿童的实地实时观察发现,处于道德教育“真空”状态的留守儿童在行为表现和思想认识上会产生偏颇[3]。田录梅等对吉林省珲春市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进行了比较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幸福感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在自我评价方面也低于非留守儿童,而在身心负担方面高于非留守儿童[4]。在对广西几所农村中学进行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留守儿童内向、胆怯、不愿意跟人沟通等现象居多,半数以上的留守儿童表示与父母沟通较少,只是偶尔会通电话,在询问班主任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时,发现成绩居后的占大多数。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留守儿童数量达到了2443万,2005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推算全国留守儿童数量达到了5861万[5],五年的时间增长了3418万人,增幅为139.91%。据2010年开展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留守儿童数量增长到6102.55万[1],相比2005年增长了4.12%。2016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统计数据为902万人[6],截至2018年8月底,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7],相比2016年的数据下降了22.7%。随着2020年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顺利开展,2020年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即将揭开谜底。从近20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前期过程中,留守儿童的数量处于迅猛增加的态势,但随着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问题,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做出了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支持,解决留守儿童的进度不断加快推进。但在部分劳务输出较多的省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依然是块“硬骨头”,而这些儿童的心理问题也成了工作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只有通过“切脉把脉”,明确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真正做到药到病除。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亲子分离状态,弱化了家长对留守儿童心理的教育影响力
由于地域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留守家庭的大团圆往往只能在春节才能上演。长期聚少离多、两地分离的家庭状况,无形之中增加了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距离感与不熟悉感。父母在外工作无法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无法给与孩子有质量的家庭教育,无法给与孩子足够的亲情陪伴,使得留守儿童在原有的经济贫困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份心理贫困。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父母的“离场”让他们失去了建构良性亲子关系的天然优势,“离场”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还会在儿童心里留下一生的遗憾符号,这种遗憾一旦留痕,往往是任何经济补偿都消除不了的。
(二)隔代抚养存在“重养轻教”的现象,“隔辈亲”容易成为教育“杀手”
留守儿童一般是由家中的老人抚养长大,老一辈人的教育观念已经与时代脱节,他们对孩子的抚养观念还停留在吃饱穿暖这些基本的生活需求上,根本不会关注儿童的心理感受与需求,因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常常沦为家中“摆设”。在一些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老一辈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老人们对男孩的过度溺爱会导致其出现放纵任性等不良心理特点,对女孩的冷淡态度会导致其出现自卑沮丧等不良心理特点,这些都会影响留守儿童心理的良性建构。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受天性的驱使,常常沉浸在童年游戏带来的乐趣里,再加上儿童自身还未形成足够的自我约束能力,久而久之便出现了贪玩厌学的现象,家中老人不以为然的态度使得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这种不科学、不规范的教养方式无论对孩子的学业成绩还是道德教育,亦或是对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三)学校教育人文关怀不足,没有建立起针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关怀体系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最好的合作伙伴,我们常常提到要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如果说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那么教师就是孩子的“第二父母”。留守儿童因缺少陪伴、内心敏感脆弱等特点,很容易出现寡言、内向、自卑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现象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加以关注、疏导,及时纠正其不良的心理倾向。但由于我国城乡教育资源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还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一身兼数科的现象,导致老师没有多余的时间甚至没有主观意识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其次,在老师的岗位安排上,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没有配备专门的具有心理学知识的老师,导致学校方面不能够及时发现、监测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更谈不上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人文关怀。留守儿童自身的特殊性使其得不到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及陪伴,老师作为留守儿童的“第二父母”,倘若不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母爱”关怀,学校方面倘若不摒弃只有高度没有温度的“寒性教育”,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就缺少了保障。
三、针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一)“离场”不离爱,用爱架起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教育桥梁
父母在儿童成长期间的“离场”,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教育遗憾。但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留守儿童的家庭因为经济水平较差,父母外出打工是他们在现实面前作出的无奈妥协。虽然父母不能陪在孩子的身边,但是无论面对多远的距离,无论面对多久的分离,骨肉亲情永远是抵御时间和距离的最好药方。在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父母可以借助网络和自己的孩子搭建起一座“亲情彩虹桥”,跟孩子约定通话时间,每周定时定点、保质保量的与孩子进行交流。在交谈的过程中,父母要化身孩子的“小伙伴”,放下家长的架子,以一种更为亲和的方式与孩子进行对话,在化解距离感的同时,及时询问孩子的情况,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护与牵挂,引导孩子以一种积极的心态看待父母的这种暂时“离场”。在亲情的润色下,留守儿童必然会在这架教育桥梁上走出灿烂人生。
(二)放宽留守儿童异地入学的条件,为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搭建绿色通道
每一位儿童都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相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异地求学、异地落户、异地高考等民生问题,最大限度的简化、放宽异地求学的流程和条件,让儿童无论身居何处,都可以不受限制的享受国家的教育资源,共享国家前沿的教学技术与科研成果。其次,要充分发挥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开展系统的调研,了解留守儿童内心的真实诉求,为留守儿童多做一些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实事,同时为留守儿童开通绿色通道,让家长不用东奔西跑就可以为孩子办理入学手续。此外,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规划建设,在外出打工集中的省市为留守儿童建立专门学校,解决入学升学问题,为留守儿童早日在异地实现全家团圆贡献力量。
(三)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做到有的放矢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中共中央历年颁布的第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文件,党和国家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自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面貌大有改观,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成效明显,而这些地区过去往往是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在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要根据这些地区的实际情况巩固精准脱贫的成果。从发展经济的角度上,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大力引导相关企业在这些地方建厂,增加就业岗位,使得青壮劳动力得以回归故土,获得就业机会,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从发展教育的角度上,经济落后地区的师资数量和质量与城市还有一定差距,可以采用定向培养、公费培养师范生等相关政策,统筹协调师资分配不均的问题。从人才流动的角度上,可以积极引导大学生毕业后扎根基层,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增加农村一线教师的幸福感与荣誉感。
(四)鼓励用工单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留守儿童家庭给予人文关怀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主体,在享受社会为企业提供的稳定的经济环境以及种种利好政策时,也要积极的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企业因为用工需要,到偏远地区招工。在吸引了外地的务工者前来就业后,公司人事部门要积极了解员工的家庭情况,对家中还有留守儿童的员工加以关照,为其制定特殊的福利制度,例如为员工安排探亲假、补贴探亲车费、发放慰问金等一系列举措,做一个有温度、有担当、有情怀的企业,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企业的力量。
四、结语
家庭教育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任何一种形式的教育都取代不了家庭教育的作用。缺位的家庭教育或多或少的会给留守儿童的心灵带来创伤,严重的还会出现一些性质恶劣的行为。一部分人会觉得留守儿童“缺少管教”,从而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甚至把他们当作“问题少年”,但是,绝大多数留守儿童都不是骨子里的“坏”,他们所表现出的放纵任性等不良心理现象,只是他们对缺少陪伴、想要引起他人关注的一种情感宣泄。留守儿童问题不是单单依靠一方力量就可以解决的,需要依靠社会各方的力量来合力解决。只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问题,对留守儿童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关爱、让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被抛弃、引导他们积极乐观的思考问题,用真情驱散他们内心的阴霾,就可以帮助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心理品格。
留守儿童的家庭模式和生活条件虽然不是理想状态,但这也不代表着在这种状态下一定会产生不利影响。只要我们对留守儿童的身心成长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为留守儿童建立起完备的成长关怀体系,加强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各方的能动性,身体力行地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对留守儿童发展的保护性力量,必定会帮助留守儿童摆脱心理贫困,让每一位儿童都可以在同一片的天空下,在同一片大地上,一同成长为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