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针对性急救护理的应用①
2021-01-12连巧来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开封475000
连巧来,张 宏(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0)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器质性疾病或代谢性疾病,是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39℃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发生强制性抽搐或阵挛性抽搐,伴随双眼球凝视、发直及意识丧失等[1]。通常高热惊厥预后不良,极有可能诱发惊厥性颅脑损伤、智力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癫痫等并发症[2]。因此对高热惊厥患儿,尽量优先予以高效、合理的急救处理及护理干预,以此提高治疗效果,控制惊厥发作。本文对高热惊厥患儿采取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17-01~2019-03收治的84例高热惊厥患儿,入组患儿伴不同程度的四肢肌群强制性抽搐或阵挛性抽搐、意识丧失、呼吸节律不整等就诊;患儿家长或法定监护人知情研究内容,且签订了知情书;体温≥39℃;符合《儿科急诊医学》[3]中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2.05±0.63)岁;惊厥持续时间15s~8min,平均(3.05±0.71)min。对照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6个月~6岁,平均(2.10±0.65)岁;惊厥持续时间15s~8min,平均(3.10±0.72)min。两组基线资料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在院接受常规急救护理,入院后遵医嘱准确用药,退热、止惊、控制感染、吸氧;对患儿进行健康宣教,物理降温,积极处理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避免窒息。
观察组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联合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护理支持:根据患儿治疗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循证支持,掌握高热惊厥复发病理类型、应急处理方案、病情控制手段;开放静脉通道,留置穿刺针,便于各种药物的使用。若短期内抽搐反复发作,可遵医嘱静脉滴注20%甘露醇1~2g/kg,以此降低颅内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了解有无家族病史、首次惊厥时间、高热惊厥持续时间等。(2)症状处理:按时巡视病房,密切监测体温、神志、血压、呼吸、瞳孔等体征变化,认真记录惊厥发作时间、次数以及伴随症状,随时通知医生。物理降温:冰袋冷敷头部,以35%乙醇擦拭肘窝、腋窝、腹股沟、四肢等部位,避免擦拭腹部、胸部;必要时使用药物降温。皮肤护理:出汗者需及时更换舒适、绵柔、透气衣物,保持床单平整、整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棉球浸润盐水擦拭嘴唇,去除口腔分泌物。(3)日常起居护理:清醒后及时补充高热量、丰富维生素、高蛋白、易吸收的流质食物或半流质食物;重视母乳喂养,淡盐水清洁口腔,涂抹石蜡油。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辅科学合运动。(4)认知行为干预:通过发放健康手册、集体讲座,建立惊厥控制微信群,详细说明高热惊厥发病原因、危险因素,介绍治疗措施及必要性,消除治疗期间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患儿需做到按时作息,日常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认真解释高热、惊厥相关知识,仔细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准确识别临床表现及体征;在家配备体温计、棉球、乙醇等物品,做好高热惊厥复发控制因素。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退热时间、惊厥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2)统计两组治疗期间复发间隔时间及复发次数。(3)统计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率,对本次护理质量、护理沟通、护理服务进行评估,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各症状指标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具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惊厥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期间惊厥复发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复发次数低于对照组,具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复发间隔时间及复发次数比较
2.3 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5.24%(40/42),满意18例,基本满意22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护理满意率71.43%(30/42),满意9例,基本满意21例,不满意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2,P=0.007)。
3 讨论
高热惊厥占儿科疾病的15%~20.0%,起病于感染,常伴生化指标改变及电解质紊乱,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4]。高热惊厥多见体质较弱的小儿,抵抗力差、生理反应敏感,在发病后短时间内体温急剧上升、伴四肢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在临床中容易反复发作,甚至损伤患儿大脑,影响未来生长发育、学习能力及认知能力。因此对高热惊厥患儿,需在短期内控制体温、镇静止惊,保持病房环境的安全,避免刺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症状变化,防治脑损伤。
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中,传统护理仅是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缺乏主动性及针对性,难以发挥急救护理效果。高热惊厥患儿针对性护理中,予以针对性护理支持,分析护理期间存在的问题,依据文献及专家经验,采取高效、个性化护理[5]。以呼吸道护理、退热护理为核心,辅以皮肤清洁护理、日常生活干预及认知行为干预;以此维持患儿呼吸道通畅,以免呼吸道梗阻而窒息;监测体温变化,进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以免持续高热损害机体各脏器功能,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功能,短期内控制体温,预防癫痫发作;同时注重构建和谐、紧密的护患关系,缓解患儿家长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退热时间、惊厥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复发次数低于对照组,具显著性差异(P<0.05)。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采用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能够在短时间内退热,控制抽搐、痉挛症状,减少惊厥症状发作次数。其原因在于高热惊厥患儿接受针对性护理,强化患儿降温护理、呼吸道护理,准确用药,密切监测体征变化,掌握高热惊厥应急处理方案,以此进一步提高高热惊厥的控制效果,促使患儿尽快恢复。在护理质量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5.24%高于对照组满意率71.43%,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可提高高热惊厥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率。其原因是医护人员给予患儿专业、科学、合理的急救护理时,加强家长的健康教育,综合健康手册、沟通交流以及微信信息传播等,使家长掌握高热惊厥的预防措施,准确认识疾病,进而能提高家长的护理满意率。
综上所述,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采用针对性急救护理干预,可减少高热惊厥复发次数,短期内控制发热,提高家长护理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