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开展人文关怀护理的价值分析
2021-01-12陈新
陈新
(东莞光华医院,广东 东莞)
0 引言
随着影像技术不断完善,CT增强扫描于临床影像应用中取得较好的应用反馈,于临床多种疾病中推广应用,可借助高清成像,有效规避传统CT检查误诊及漏诊情况,扩大临床检查范围,提高临床疾病诊断精准性,可为疾病早期诊疗提供客观参照,为临床医疗事业发展重要课题[1]。随着临床医疗事业快速发展,临床护理改革的推进,临床学者于CT增强扫描中发现,因检查设备、医务人员、原发疾病等相关因素影响,CT增强扫描患者继发不良情绪较多,易导致焦虑、恐惧等情况,不利于护患沟通,易导致不良医患纠纷情况发生,于CT增强扫描期间开展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可显著降低对比剂不良反应情况,提高CT增强检查时效性[2]。现研究笔者为提高本院影像科临床检验开展有效性及安全性,特于CT增强扫描期间引入人文关怀护理理念,旨在帮助患者顺利实施影像学检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影像科收治行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为探查对象,病例筛选时间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共160例,采用蓝红双色数列区分小组,参照组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26-69(42.63±1.64)岁;优质组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28-68(42.71±1.65)岁;统计比对两组CT增强扫描患者基线资料,可比性满足比对需求(P>0.05)。
1.2 方法
所选患者均由相同影像小组实施CT增强扫描,评估患者身体现状并进行检查前相关注意事项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完成相关配合,协助患者取舒适正确体位,告知患者检查中的注意事项,检查后指导患者留观0.5h并进行检查后注意事项的健康宣教,待无异常后返回各科室。参照组患者于CT增强扫描开展期间辅以传统护理干预对策,予以患者体位指导,针对探查情况,对患者进行讲解,告知影像结果、拿取时间,观察是否继发对比剂不良反应;优质组患者于CT增强扫描开展期间,辅以人文关怀护理理念;(1)健康教育:于CT增强扫描开展前,需针对患者机体状况进行客观评估,了解患者是否伴有对比剂过敏史,针对患者机体状况、临床开展CT增强检查注意事项等相关情况对患者进行讲解,告知CT增强扫描、临床开展应用价值等,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于CT对比剂使用时,根据患者自身血管情况及检查需要留置合适型号的静脉留置针,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要求直径粗、弹性较好,能满足高压注射要求且便于固定的静脉进行穿刺,需避开静脉瓣,建议以桡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浅静脉为首选,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在穿刺时要求快、准,避免反复穿刺而损伤血管内壁导致对比剂外渗,增加患者机体创伤,以免导致患者继发不良心理,检查过程中注意观察对比剂注射,及时发现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检查后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现肿胀、疼痛等情况,以便及时进行应对护理[3,4];(2)心理护理指导:因部分患者受原发疾病或CT增强扫描等相关因素影响,于CT增强扫描期间,易导致恐惧、焦虑等情况发生,作为机体主观情绪,恐惧、焦虑易导致机体应急反应,导致血压、心率指标升高,影响其临床检验;护理人员需坚持人文关怀理念,于CT增强扫描之前,了解患者受教育程度及自我管理能力,针对CT增强扫描临床开展重要性、必要性、临床优势等相关情况对患者进行讲解,告知患者不要惶恐,态度亲和,给予患者疑惑问题解答,告知临床成功治疗案例,以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辅助患者进行体位更换,避免因医务人员因素加重患者不良情绪发生,与患者构建良好的护患沟通,以便提高患者检验依从性[5,6];(3)环境管理:为患者CT增强扫描提供一个舒适、温馨、安全的环境,于CT增强扫描之前,可借助紫外线,对其室内的空气进行消毒灭菌,加强安全管理,为避免交叉感染情况发生,准备一致性用品,告知用品使用情况。确保室内干净整洁,于CT增强检查时,需加强患者隐私防护,避免皮肤组织暴露,恒温调控室内的温度及湿度,温度设置22℃-24℃之间,湿度设置65%左右[7];(4)预见性护理对策,加强对比剂不良反应管理,询问患者穿刺点是否伴有疼痛、肿胀情况,观察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如果发现不良反应后,需立即停止注射及检查,给予患者不良反应应对处理。
1.3 评价标准
依据门诊护理满意度,针对CT诊断中检查流程、护理态度、护患关系等维度进行满意评估;统计比对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心律失常、血压异常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优质组患者于检查流程、护理态度、护患关系等维度满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s,分)
组别 n 检验流程 护理态度 护患关系参照组 80 72.03±5.17 71.82±5.28 73.61±5.22优质组 80 89.68±6.38 90.43±6.75 91.28±7.19 t 10.052 8.869 9.172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CT增强扫描不良反应比较
参照组不良反发生率为8.75%,优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两组CT增强扫描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随着医疗事业快速发展,影像学技术不断完善,CT增强扫描技术为临床病例诊断提供客观参照,于临床疾病诊断中得以推广实施,受到临床学者及患者高度关注[8]。CT增强扫描主要针对CT平扫下疑是病灶,借助对比剂,以清晰反馈病灶情况,为疾病病理诊断提供客观参照;但于临床应用中发现,增强扫描期间易出现对比剂不良反应,影响CT增强检查有效性,于CT增强扫描期间开展有效的护理管理对策,为近年护理改革热点课题[9]。
人文关怀理念作为临床护理改革重要衍生模式,其开展坚持以患者为服务中心,以患者服务感受为宗旨,于医疗服务期间,使患者感受到关爱,明确患者机体状况,针对CT增强扫描患者机体护理需求及心理护理需求给予针对性满足,通过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借助资深专业知识及职业道德,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管理,可有效帮助CT增强扫描患者,改善内心恐惧、焦虑等情况,提高患者对CT增强扫描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检验依从性,促使患者主动配合临床检查,提高临床检查时效性,符合CT增强扫描工作开展需求,可于临床推广实施[10]。
综上,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开展,可为CT增强扫描检查提供医疗服务,确保CT增强检查开展的安全性,患者满意认可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