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检验运用于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价

2021-01-12郭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00期
关键词:缺铁性红细胞贫血

郭磊

(朝阳眼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朝阳)

0 引言

贫血是指人体内血红细胞容量显著减少且低于正常范围内的一种临床症状,主要由遗传、营养不良以及微量元素导致,根据发病机制分为缺铁性贫血、感染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三种,以乏力、头晕、心悸、食欲不振为典型临床症状,不仅对青少年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严重者还会导致患者休克和死亡。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鉴别手段,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查明贫血原因,并及早进行治疗,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1]。基于此,本文将血液检验作为贫血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检验方式,现将取得的具体检测结果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分别为贫血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其中缺铁性贫血者共计60例,年龄构成为14-66岁,年龄均值为(39.4±9.7)岁;其中包括20例男性患者和40例女性患者。海洋性贫血患者共计60例,年龄构成为12-68岁,年龄均值为(39.6±9.9)岁;其中包括22例男性和38例女性患者;健康体检组共计60人,年龄构成为12-69岁,年龄均值为(39.8±9.6)岁;其中包括23例男性和37例女性,年龄均值为(39.7±9.8)岁。三组一般资料对比,结果显示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满足深入研究的条件。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各项检查被确诊贫血患者;患者均未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所有患者均具有正常的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所有患者均已知晓本次研究内容,且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配合度较高;能够依照医生嘱托进行自我控制和管理。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其他精神类疾病患者;排除依从性较差患者;排除不配合临床治疗患者。

1.2 方法

所有参与本次研究者均接受血液检验,于清晨空腹状态下进行采集,采集量为2ml,采集后将标本用专用管保存,并添加适量抗凝剂避免血液凝结;然后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样本进行分析和检验,检验试剂为配套试剂,检测期间需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的红细胞总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MVCV、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经比较,RBC、Hb两项指标在缺铁性贫血组与海洋性贫血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研究对象在血液检验各项指标上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海洋性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在RDW、MCH、MVCV、MCV等相关指标之间对比,结果显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三组研究对象各项血液指标比较(±s)

表1 三组研究对象各项血液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MVCV(g/L) MCV(fl) MCH(pg) RDW(%) RBC(×109) Hb(g/L)缺铁性贫血组 60 323.6±5.8 61.5±7.9 19.5±3.2 22.3±1.5 3.3±0.7 84.4±10.7海洋性贫血组 60 272.7±5.7 68.7±7.3 23.7±3.7 19.7±1.6 2.7±0.9 99.6±11.3正常组 60 339.6±6.6 94.2±12.3 38.3±4.3 15.2±2.3 4.4±0.9 126.6±11.7

3 讨论

贫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在所有血液系统疾病中居首位,是营养不良的重要表现,其血红蛋白水平、单位体积内红细胞均显著低于正常值水平,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起的综合病症,具有病症隐蔽和特异性等特征,与红细胞包膜基因、红细胞胞酶、血红蛋白基因缺陷有着密切联系,病理机制较为复杂,患者合成血红蛋白内株蛋白肤链类型较为多样,所以患者在患病期间多会出现溶血性贫血和代谢异常等症状;虽然此症状不会对患者造成致命性伤害,但是会影响其他系统,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2-5]。

贫血分为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三种,其中地中海贫血又称作海洋性贫血,以红细胞利用铁时出现障碍为典型临床表现,会导致患者机体珠蛋白缺乏或者不足,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状态或者贫血症状,属于一种不完全遗传性疾病,主要利用甲磺酸去铁胺去铁酮片治疗。而缺铁性贫血则是由珠蛋白、铁、卟啉等合成铁元素的原料缺乏导致,会使血液中血红蛋白不断减少,最终形成缺铁性贫血;一旦患者出现此疾病,体内铁元素将会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致使红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出现红细胞大小不同现象。两者疾病较为相似,均多伴有红细胞中小细胞色素降低等症状,因此经常被误诊,所以为实现贫血病理类型的有效诊断,必须选择一种科学的诊断方式,来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6-8]。

目前,针对贫血疾病主要采集基因检测和血液检测。基因检测是一种诊断较为精准的检验方式,能够对贫血类型进行有效确定,但是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检测人员具备高超的检测技术,且医疗设备也较为昂贵,临床应用有一定限制。而血液检验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检测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经济实惠等优势,通过对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的观察,实现贫血患者的初步筛查,检测效果较好,可帮助医生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实现疾病的准确判断,同时也可降低患者盲从性,避免患者到外地就医,以节省其经济成本。

本次研究表明,三组研究对象血液检验指标对比结果显示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利用血液检验,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对病理类型进行有效判断,是一种诊断准确率较高的检验方式。

综上,将血液检验作为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方式,在诊断贫血疾病的同时还能对贫血类型进行有效判断,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与可行性,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缺铁性红细胞贫血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血常规检测结果对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价值观察
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终末期库存悬浮红细胞引起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你对贫血知多少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缺铁性贫血病因探讨(饮食治疗)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