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1-12张文武范玉敏
张文武,范玉敏
(吉林省梨树县小城子镇中心卫生院,吉林 梨树)
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简称慢阻肺,为临床呼吸内科常见疾病,以中老年患者为高危人群,严重影响老年患者呼吸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考虑慢阻肺呈慢性进展型,临床诱发因素较多,与环境因素、机体免疫机制、精神状况具有直接关联性,疾病起病较为急促,患者伴有明显呼吸困难症状,对临床治疗时效性要求较高,探究适配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课题研究价值[1]。临床学者针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临床病理表现及治疗需求,多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干预,有效缓解气管痉挛情况,改善症状及体征,于临床应用中发现,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具有一定局限性,症状缓解较为缓慢,治疗周期较长,于急性加重期无显著应用疗效,开展联合治疗尤为重要[2,3];本研究笔者基于临床文献检索及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采用糖皮质激素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方式,现特针对联合治疗有效性进行平行比对,以单独糖皮质激素治疗为参照,如下开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呼吸内科收治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为观察对象,共112例,病例入组时间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采用1-66数列分布抓阄分组法划分小组,参照 组66例,男35例,女31例,年龄 范围41-68岁,均值(58.52±0.72)岁,急性加重期病程1-7(2.81±0.22)天;联合组66例,男37例,女29例,年龄范围43-70岁,均值(58.49±0.69)岁,急性加重期病程1-5(2.79±0.24)天;两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基线资料做统计学分析,差异满足比对需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100μg丙酸氟替卡松吸入,1次/d;联合组联合特布他林治疗,25mg特布他林混合5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2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
1.3 评价标准
统计比对咳嗽消退用时、喘息平息用时、呼吸困难改善用时;于治疗前后评估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VE1)及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观察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假设校验,计数资料分布用(n,%)表达,χ2假设校验,计量资料分布用(±s)表达,t样本假设校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转归用时
联合组咳嗽消退用时、喘息平息用时、呼吸困难改善用时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转归用时(±s,d)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转归用时(±s,d)
组别 n 咳嗽消退用时 喘息平息用时 呼吸困难改善用时参照组 66 7.95±0.57 5.94±0.34 5.82±0.41联合组 66 4.02±0.41 2.14±0.23 2.01±0.27 t 8.416 7.263 8.519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通换气指标分析
护理前两组患者FEV1、FVC指标具有一致性,护理后,两组患者FEV1、FVC指标较比治疗前升高,联合组FEV1、FVC指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通换气指标分析(±s)
表2 两组患者通换气指标分析(±s)
组别 时间 FEV1 FVC参照组 治疗前 1.18±0.08 2.16±0.17治疗后 1.35±0.08 2.25±0.21联合组 治疗前 1.19±0.11 2.18±0.16治疗后 1.92±0.16 2.95±0.34
2.3 两组用药不良反应统计
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12%,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用药不良反应统计(n,%)
3 讨论
近年,随着空气恶化不断加重,临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病理表现,对患者肺功能具有严重影响,随着疾病慢性进展,极易导致肺功能不可逆性损伤,危害患者生命安全[4]。慢阻肺疾病主要是指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主导的呼吸障碍,患者发病后伴有明显通换气障碍、呼吸困难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机体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对临床治疗时效性要求较高,考虑疾病发作急促,急性加重期病情危重,极易导致不良预后发生,开展有效的治疗对策具有临床意义[5,6]。
随着临床药学不断发展,可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药物不断增多,因疾病发病与细菌侵袭具有直接关联,多采用抗生素治疗,于疾病主要期间极易导致细菌耐药,临床疗效不佳,逐渐被临床所替代。糖皮质激素作为呼吸系统疾病常用治疗药物,可有效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进而缓解支气管痉挛情况,可有效改善肺部感染症状,为支气管哮喘首选治疗药物。特布他林作为β2受体激动剂,为支气管平滑肌常用的治疗药物,可有效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纤毛活动,有效加速痰液的排泄,改善支气管经挛症状,进而有效控制,肺部炎性反应,促使肺部功能转归[7];经临床西医药理分析显示,糖皮质激素与特布他林无交叉耐药情况,可联合使用,有效提高炎症抑制作用效果,促使炎症反应转归;同时针对急性加重期患者体内溶酶体中酶因子释放机制进行抑制,可有效提高机体缺氧耐受力,可有效改善通换气障碍及呼吸困难等症状,降低心肌耗氧量,可有效改善肺部功能损伤;同时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支气管解痉挛作用效果,改善肺部通气功能,平滑肌松解症状,改善气体交换情况,可于短时间内促使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症状转归[8]。
本研究表明,联合组咳嗽消退用时、喘息平息用时、呼吸困难改善用时均短于参照组,联合药物治疗起效更快;通过分析两组患者呼吸指标,护理前两组患者FEV1、FVC指标具有一致性,护理后,两组患者FEV1、FVC指标较比治疗前升高,联合组FEV1、FVC指标高于参照组;通过分析药物联合使用安全性,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12%,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2%;数据可证实,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治疗采用糖皮质激素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恢复通换气功能,临床应用兼具安全、高效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