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2021-01-12张海英
张海英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无锡)
0 引言
高血压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且近年来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机体血压常年过高且得不到有效降低,会诱发体内循环紊乱、动脉粥样硬化现象,并继发冠心病[1]。由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疾病的病死率较高,需接受有效治疗措施来对血压进行控制。为了找寻高效的治疗措施,本文主要研究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11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片治疗与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并对其治疗结果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10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随机将入选的患者分成两组,即参照组(55例)、观察组(55例)。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诊断标准[2];②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研究委员会审批;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缺少临床资料者;②患有精神类疾病或不能进行正常交流,无法顺利进行研究工作者;③伴有严重心、肾等器质性疾病者。
对比两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基本资料,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行硝苯地平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5020782,生产单位:国药控股星鲨制药(厦门)有限公司]治疗,用药方法:口服;用药剂量:3片/次,1次/d。观察组患者予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注册证号:H20130046,分装企业:Pfizer Pharmaceuticals LLC)治疗,用药方法:口服;用药剂量:10mg/次,1次/d。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临床疗效评判标准[3]:显效:治疗结束后,患者血压正常,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好转: 治疗结束后,患者血压明显下降,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效:治疗结束后,患者血压为下降及临床症状未减轻。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22.0软件统计处理文中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若P<0.05,则代表两组患者在以上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5%(52/55),高于参照组总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2.2 两组血压水平、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经治疗后,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频率均较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血压水平、心绞痛发作情况对比(±s)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3%,低于参照组发生率,P<0.05。如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高血压、冠心病均为慢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高血压与冠心病常合并发生,对患者心血管损伤较大[4]。机体长期受到外界刺激,可使得血压发生持续升高现象,而心血管事件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5]。机体血压持续处于升高状态同时对靶器官造成伤害。目前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疾病的常用药物为降压利尿、扩张血管、钙拮抗剂类药物,合并冠心病后,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会大大升高,因此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兼具氨氯地平以及阿托伐他汀钙这两种药的疗效,不仅对血液循环起到促进作用,心肌耗氧量同时可得到降低,对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6]。氨氯地平降血压效果良好,属于钙离子长效拮抗剂,该药物半衰期长,药效平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同时对血管平滑肌具有松弛效果,外周动脉得以扩张,使得心肌血供、冠状动脉血流量均得到改善。阿托伐他汀钙可与酶活性结合,进而对胆固醇的结合起到抑制作用,达到降低血脂的目的[7]。
4 体会
本文主要对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观察,研究证实此种方法可使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得到有效降低,提高临床疗效,缩短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取得的结果较为满意。
本文研究得出,经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5%(52/55),高于参照组总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频率均较参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3%,低于参照组发生率,P<0.05。
综上所述,将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用于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缩短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临床效率得到提高,且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性高,对稳定患者的病情具有积极作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