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臂丛肌间沟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1-12田静

医药前沿 2020年27期
关键词:肌间臂丛锁骨

田静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53)

锁骨是组成人体的重要部分之一,若是骨折后采用保守治疗法,患者会因各种因素无法接受,所以临床一般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因人体锁骨附近的皮肤与肌肉,不只是由颈从神经或是臂丛神经进行单一支配,所以在进行锁骨手术的治疗中,为避免神经阻滞不全的情况,会对其采用不同方式的神经阻滞对手术麻醉进行处理[1]。因此,本文主要将2018 年1 月—2020年1 月在我院进行锁骨手术的45 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臂丛肌间沟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进行锁骨手术后,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在我院进行锁骨手术的45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n=23)与实验组(n=22),参照组臂丛肌间沟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锁骨手术,其中男性患者有14 例,女性患者有9 例,年龄24 ~72 岁,平均年龄(52.54±5.65)岁;实验组给予超声引导臂丛肌间沟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锁骨手术,男性患者有12 例,女性患者有10 例,年龄23 ~73 岁,平均年龄(52.69±4.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2)院理论委员会完全知情并批准;(3)不伴有严重内科疾病者;(4)无精神疾病者;(5)无凝血功能障碍者。

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者;(2)伴有肝肾功能衰竭者;(3)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女性;(4)伴有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1)两组患者麻醉前;①需先进行常规的手术部位备皮;②将静脉通道开放,备好阿托品、肾上腺素;③同时用浓度为1.0%的盐酸罗哌卡因+2.0%的盐酸利多卡因混合注射液,稀释至0.33%,配置剂量为30mL 备用。

(2)参照组采用臂丛肌间沟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进行锁骨手术:①告知患者采取仰卧体位,靠近躯干摆放双臂,头部偏向双侧,并将薄枕垫于肩部,使患者的整个颈部能够充分的暴露出来;②对手术部位进行常规消毒,根据解剖进行定位,肌间沟的解剖定位为锁骨上2 ~3cm 前中斜角肌之间,颈浅丛定位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③当穿刺针有突破感或病人出现异感后,再对其进行回抽检查,观察脑脊液、血液是否存在;④将0.33%的混合注射液20mL 及10mL 分别注入肌间沟神经干周围及颈浅丛各支[2];

(3)实验组采用超声引导臂丛肌间沟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进行锁骨手术:①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后,再由超声引导,对患者进行臂丛肌沟加颈浅从神经阻滞麻醉;②实验组患者的采取的手术体位、药物浓度、用量及给药方式与参照组相同;③在超声引导下,间沟臂丛上、中、下显像在超声引导下得到后,穿刺进针根据引导线的方向开始进行;当针尖成像在臂丛神经干的位置出现后,再对其进行回抽检查,观察脑脊液、血液是否存在;将0.33% 的混合注射液20m L 注入神经干周围,④在超声引导下对患者再进行颈浅丛神经阻滞,以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作为穿刺点;阔肌筋膜被穿刺针头穿过后,可采用水分离形式,来检查穿刺针头是否存在肌肉间;将0.33% 混合注射液10m L注入患者的肌肉间[3]。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15min、麻醉30min 后的HR、MAP、SpO2等情况,并记录。

(2)VAS 评分:0 分为无痛,轻微疼痛小于3 分,中度疼痛4 至6 分,重度疼痛7 ~10 分,满分10 分。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麻醉前HR、MAP、SpO2指标无显著差异(P >0.05);麻醉15min、30min 后,HR、MAP 指标实验组显著低于参照组,SpO2指标显著高于参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

2.2 两组VAS 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参照组VAS 评分为(6.58±3.65)分,实验组为(3.67±2.24)分,参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VAS 评分比较(±s,分)

3.讨论

以往有大量的相关文献报道提出,臂丛神经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可以为进行锁骨手术的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但是,传统的异感法主要依赖于解剖定位与大剂量的药物扩散,若是出现解剖异常或是药物扩散不佳的情况,则很可能会降低麻醉的效果;要是在手术中操作不当,很可能患者会出现穿刺机械损伤、神经缺血以及药物毒性等,从而对患者的神经或是自身造成永久性的损伤[3-7]。此外,因人体锁骨附近的皮肤、肌肉并不是由单一的臂丛神经或颈丛神经所支配,而是由两者共同支配。所以,若是只对单一的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进行锁骨手术,则无法避免神经阻滞出现不全的情况。

超声引导臂丛肌间沟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进行锁骨手术,在利用超声可视化定位技术优势的同时,麻醉师在进行神经阻滞的时候,还能在超声引导下,实时知晓穿刺的具体位置,从而可以最佳穿刺部位注射局麻药时,更加精确的进行神经阻滞;不仅缩短了神经阻滞的时间,还能够满足锁骨手术中基本麻醉要求,减少局麻药浪费的现象,降低患者因局麻药药液容量过多,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发生率[8-11]。从以上可以看出,实验组应用超声引导臂丛肌间沟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后,患者麻醉15min、30min 后,HR、MAP 指标实验组显著低于参照组,SpO2指标显著高于参照组(P <0.05);参照组VAS 评分显著高于实验组(P <0.05)。

综上所述,采用超声引导臂丛肌间沟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进行锁骨手术,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有利于保障患者在手术期间的安全,值得在临床锁骨手术中应用。

猜你喜欢

肌间臂丛锁骨
世界首例无肌间刺鲫鱼问世
鱼身体里的“小刺”
右侧锁骨下动脉迷走并起始部闭塞致锁骨下动脉盗血1例
草鱼肌间骨形态学观察与分析研究
可调节式肩外展支架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臂丛神经丛内神经移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肌肉肌腱转位术用于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
锁骨滋养孔解剖学研究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