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学习指导的优化策略
2021-01-11苏志斌
苏志斌
【摘要】随着中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中国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与原先的传统物理教学课堂相比,有了较大程度上的改变。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只是向学生教授一些简单的物理教材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而是要关注学生物理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物理学习指导的优化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指导;优化策略
引言
当前教育改革工作正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当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已经逐渐暴露,所以,为了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有必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创新,予以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充分的重视,探究切实可行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
一、初中物理学习指导的现状
(一)学生自主性不足
长期以来,讲解式教学方式始终都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这既是学生人数过多这一客观条件和限制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也是教师长期以来习惯这一主导化、简单化教学模式的体现。不少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形成了思维惯性,并没有意识到讲解式教学在对学生主体性重视不足、教学过程单调、机械化和重复化过于严重、实际效果较差、不利于素养培育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与不足。与此同时,不少教师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缺乏正确认知与必要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不愿意也不能有效使用这些技术,无法借助先进技术实现教学方式的全面创新和优化。总体而言,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主体性,导致学生难以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自主性,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物理兴趣,也会对学生课程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造成不小影响。
(二)教学方法与现实脱钩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主体地位展开教学,是目前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并不是一个教师带一个班级。部分学校都是一个物理教师带两个甚至更多的班级,在这种情况下,物理教师就不能做到更加地了解班级内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从而影响物理教师的因材施教。既增加了物理教师的教学压力,也会使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教学时间来进行备课。所以即使对一些学习情况不同的学生,仍然采取统一式的物理教学方法教学,使得一些物理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很难在课堂上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降低了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动力。
二、初中物理学习指导的优化策略
(一)挖掘生活物理资源,调动课堂氛围
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将生活中的物理资源引入课堂中,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调动初中物理课堂氛围,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实验。当初中生通过努力成功解决物理问题后,他们会发现这些问题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物理实验需要生活化。很多物理实验都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思考实验结果是否相同,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物理作业也需要生活化。以前,物理教师布置的作业都是一成不变的,没有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设置分层次的作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而生活化的作业给了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进行物理知识的拓展,学生不仅完成理论方面的作业,还可以自主制作物理学具,真正实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目标。
(二)多样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生的创造性要不断的被激发,创造的思维多种多样,不过都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有的学生的创造思维来自于自己的瞬间灵感,心血来潮就有了创造的物理灵感,有的学生在一起讨论物理知识的时候产生一些创造性思维,都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因此,教师要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视学生学习场景的互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发问、不要局限于课本中传统的、经典的解决思路,教师还要多多鼓励学生全面的分析和观察问题,试图去寻找和发现更多的解决办法和解决思路。例如在区分水和盐水的物理实验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尝试:在相同体积下比较质量;在相同质量下比较体积;在相同深度下比较压强等各种方法,从而从一个小实验中,让学生讨论思考出不同的物理知识,教师还应该不断地引导初中学生对所使用的物理实验方法进行全面、正确的分析和评价。这样学生们在对比不同的实验方法以后,会更加的拓宽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以后的物理学习更加感兴趣,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进行物理教学时,教师应对相应的情境进行设置,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思考。從事实上来看,物理学科属于一门知识性较强的学科,对物理知识进行获取的主要途径,即为进行科学的探究及验证,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具有科学引导,其学习和探究难以具有良好的效果。虽然在进行物理学习时,教师应给予学生相应的自主探究空间,但是教师需要注意对自身的主导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以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及时的帮助。当前诸多学校已经组织开展了创意比赛等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培养的活动,其中部分参赛作品即涉及到了物理知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一类型的活动,以帮助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趣味性及实用性进行更加深刻的感受,并促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对物理知识进行更加深刻的感受。
结束语
综上可知,初中物理教学必须与核心素养培育相融合,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前景,有效培养在各方面均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必须对核心素养有全面而正确的认知,同时积极了解和掌握相应的培育方法,在教学中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核心素养培育方法,打造高质量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1]王新群.浅析科学指导学生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3):76-77.
[2]魏臣君.初中学生物理学习困难成因及解决办法探讨[J].新课程,2020(19):28-29.
[3]宋鹏.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方法指导的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9(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