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2021-01-11卢波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

卢波

【摘要】本文论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策略:提出问题,引发证据需求;搜集史料,多渠道寻找证据;解决问题,形成证据意识。

【关键词】初中 历史 证据意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7-0118-02

史料是进行历史教学、历史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史料实证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史料实证素养的获得离不开证据意识的培养。但史料不等于“历史”,也不能直接用作证据,史料要经过筛选、提炼才能成为证据。在历史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形成探究思维,注重以真实严谨的历史证据来解释历史,实事求是、科学辩证地学习历史。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若干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策略。

一、提出问题,引发证据需求

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驱使学生主动思考并寻找有助于解决问题的证据。另外,现存的史料浩如烟海,唯有围绕具体问题来收集史料,才能在史料和证据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使史料转变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证据。因此,在历史课堂上,教师需要善于提问,激发学生主动寻求满足解答要求的史料作为证据,认识历史证据对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性,为学生形成证据意识奠定基础。

例如,统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课文中提到的“甲午中日战争”距离现在年代比较久远,文中对战争的描述比较笼统,只有一个关于时间、地点的大概框架,这样的内容很难引起学生深入思考。为了让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这场战争,笔者提出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1)曾有日本史学家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偶然因素引发的,你是否赞同这样的说法?(2)《马关条约》的签订、台湾省的割让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3)你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我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以问题链的方式呈现,目的是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循着“是由什么人记录?”“什么时候记录的?”“能够用作问题的证据吗?”“能够用来支持我的观点吗?”的逻辑关系形成筛选链条,找到能够解答问题、支持自身观点、批驳不同观点的史料作为证据,思考史料与证据之间的关系,理解证据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形成“以证据说话”的严谨历史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又如,在教学统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第4课《三大改造》时,学生对改造的概念、形式理解不足,于是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国家在三大改造中将同仁堂等私营企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将原先的私有制转变成公有制,而现在国家又允许和鼓励私营企业的开办和发展,这两者是否存在矛盾?为什么?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找到支撑问题答案的观点,初步形成历史学科的证据意识。

二、搜集史料,多渠道寻找证据

初中生接触史料的渠道比较单一,史料实证思维较弱,于他们而言,搜集史料的过程就是搜集证据的过程。一般而言,史料可以简单地分为文字、实物、图像和口述资料等几种类型。由于初中生对史料的阅读、分析和收集能力有限,历史课本中编入的史料是学生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证据来源。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教科书中的史料,将其整理、提炼为解答问题的证据。当学生充分了解课本中的历史证据后,再适当拓宽证据搜集渠道,指导学生将目光延伸到课本之外,以寻找到更详实、更全面的历史证据。

例如,《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课,课本对“黄海大战”激战过程有这样一段描述,“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也展开激战。北洋舰队将士在战斗中奋勇杀敌,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名将士壮烈殉国”。这些史料均可作为学生了解“黄海大战”这一历史事件的证据。此外,图示也是可靠的历史证据之一,课文中涉及的“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可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战争的过程。

课文的知识容量有限,提供的史料相对较少,不利于学习了解更多的史实细节和更详实的历史发展情况。于是,当学生学习了《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课,笔者向他们推荐一些相关的读物,拓展史料搜集渠道。如日本学者宗泽亚所著的《清日战争》,书中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呈现中日双方的军、政、经、民等方面因素,力图站在中间立场分析战争的胜败得失,帮助学生了解中日双方的战斗力量和军事水平,更深入認识当时双方的政治经济状况及战争的背景,并客观思考战争胜负的原因,及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除了书籍,一些纪录片、影视剧也是搜集史料、寻得证据的重要渠道。引导学生多读历史著作,或者观看影视剧,有利于他们在搜集史料的过程中认识史料和证据在解答问题、理解历史事件时的重要意义。同时,多渠道地搜集史料、发现证据,能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历史问题,为形成科学的历史证据意识打实基础。

三、解决问题,形成证据意识

围绕问题收集史料,将在史料中提炼出来的证据运用于解答问题,正是学生证据意识形成的过程,也是学生真正理解历史事件、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运用证据解答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言之有据的思维习惯;从多渠道搜集证据,则能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研究中“孤证不立”的研究理念,形成“论从史出”的科学观念与证据意识。

例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课时,笔者提出一个问题:“曾有日本史学家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偶然因素引发的,你是否赞同这样的说法?”学生阅读课文后,发现文中有“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一语,遂提出“甲午战争不是由偶然因素引发,而是日本蓄意挑起”的观点。为了巩固这个观点,笔者引导学生多渠道搜集相关的史料,发现早在1855年日本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阴就提出,日本暂时不能与英法德俄等西方列强抗衡,而应该把朝鲜和中国作为征服对象。这一提法奠定了日本“大陆政策”这一对外扩张政策。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继《与清国斗争方案》之后,又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这两份均是日本最高层次的官方文件,具有毋庸置疑的权威性和纲领性,在文件中提出“乘彼尚幼稚”,以武力分割中国,“断其四肢,伤其身体,使之不能活动”的方案,要求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准备,进攻方向包括朝鲜、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等。在方案提出后7年,日本按照这个时间表和线路图发动了甲午战争,而且几乎达到全部预期目的。这些资料都是在官方网站搜集的,是比较权威的观点,因此可以作为证实日本蓄意侵略中国的确凿证据,并且资料相互佐证甲午战争绝非偶然事件,而是日本处心积虑、不断完善成熟的国家意志。

又如,面对“你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我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学生给出的答案是“清政府腐败无能”。这只是原因之一,回答并不全面,于是笔者启发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思考原因。如果政治、经济、文化都是影响战争的因素,那么有什么证据支撑这些观点呢?通过查阅大量的史料,学生发现在姚锡光在《东方兵事纪略》中记载有“琅威理去,操练尽弛,自左右翼总兵以下,争挈眷陆居,军士去船以嬉”,说明当时清政府海军缺乏操练、治军不严、军心涣散,可作为军事因素的证据之一;政治方面,学生在史料找到一些相关的描述,其中《藏园群书题记》中提到“甲午孝钦皇太后(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七百万两……铺张扬厉,备极一时之盛”,这从侧面反映了清政府腐朽昏庸,罔顾国家安危,一味奢侈腐败;在文化方面,姚锡光在《东瀛学校举概》中称“中国无小学、中学之培植而言练陆军,习专门,是无山林渊获而求渔猎也”,朱绶在《东游纪程》中对比了中日两国在教育方面的不同,“学校之名中东皆同,而实迥乎不同,中国之学校专为文教而设(各郡县儒学亦兼管武生名籍,然只如赘疣尔),东国则推以教水陆之战阵”,这些记载证明清政府缺少军事和体育等方面的教育。学生结合这三方面的证据,便能全面地了解我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大致可以归为统治阶层腐败奢侈、军队战斗力低下和文化教育落后等三个方面。

证据意识是历史学科史料实证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之一,因此,培养证据意识是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提出问题、多渠道搜索史料、运用证据解决问题等三个环节,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卢 波(1979— ),男,汉族,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玉林市福绵区福绵镇第二初级中学,研究方向为初中历史教学。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
新历史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