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测阅读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11黎江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阅读策略预测阅读教学

黎江

【摘要】本文以具体的课文为例,提出让学生借助旁批、故事情节、课文留白、联系原著等进行预测的教学建议,从而达到利用预测阅读策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统编语文 阅读教学 预测 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7-0084-02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语中提到“猜测与推想,使我们的阅读之旅充满了乐趣”。在这个单元中,教材主要通过语文学习要素、课后练习、交流平台板块等对预测阅读的方法进行了梳理。那么,是否意味着只有在这个单元中需要运用预测阅读策略呢?答案是否定的,教材只是个例子,也就是说让学生在习得预测阅读策略的基础上,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自觉运用预测的阅读策略,以提升阅读能力,并且享受到预测阅读带来的乐趣。

一、通过批注进行预测

边阅读边批注是预测阅读策略的一种。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阅读旁批的范例。教学该课时,教师应该通过旁批的范例引导学生仿照该课的形式把自己对课文的预测写下来,并且让学生掌握一边阅读一边预测的阅读方法。这样对学生进行预测阅读指导,可以促使学生在今后有意识地运用预测策略开展阅读。

比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中学习过的在课文旁边做批注的方法进行预测阅读,边阅读边预测。这样做,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故事中人物的认识,又使学生的预测、批注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在教师的引领下,有学生在课文题目旁边这样批注:“我从题目预测慢性子裁缝干活非常慢,急性子顾客干什么都很快,都是风风火火的。”有学生读到顾客“噌”地一下子跳起来这句话时,在旁边写道:“果然跟我预测的一样,干什么都很急。”有学生读了“顾客满意地走了……”这句话就在旁边写道:“我预测他过不了两天还会再来,果然在第三天他又来了。”有学生在慢性子裁缝说“……我还没开始裁料呢”这句话旁边写道:“果然是奇慢无比,慢性子裁缝真是名副其实啊!”由此可见,在教师的提示和指导下,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边阅读边预测的方法,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真正静下来阅读课文中的每一句,并就自己对故事的预测进行了批注。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他们时而忧,时而喜,时而乐,收获了语文学习的无限快乐。

二、借助情节进行预测

统编语文教材在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预测阅读单元导读中提出了“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关注文本情节进行预测是预测阅读的好方法。情节预测的方法适用于一些故事类文本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入手对故事的经过和结果进行预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在阅读文本内容的过程中提升预测阅读的能力。因此,在故事类课文教学中,遇到有情节变化、转折的内容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预测,以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这篇课文时,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对于海力布是否得到宝石、得到宝石之后他的生活有什么改变等问题,已经成为故事发展的关键内容,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放慢阅读的脚步,先停下来,根据自己对文本内容的了解进行预测,再读课文后面的情节来印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当学生读了海力布把自己听到的消息告诉村里的老百姓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预测海力布的结局。这样从故事的开端到故事高潮、结局,学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预测,不仅真正走进文本内心,想主人公之所想,急主人公之所急,而且可以在“预测—猜想—印证”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又如,在教学《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时,由于其是一则民间故事,教师同样可以让学生从故事情节入手,预测牛郎织女成亲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当织女被王母娘娘带走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样,学生一边读民间故事一边对故事的后续进行预测,就会不由自主地心系课文,关注牛郎织女的命运,进而对故事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三、利用留白进行预测

统编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常常会有作者的有意留白,教师鼓励学生就这些留白处进行猜想、预测与补充,不仅可以丰富文本内容,而且可以使学生的预测阅读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空白展开预测,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以及从整体上提升预测阅读能力。

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对学生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預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故事内容与自己预测的是否一样。在读到课文的留白部分:“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这一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课文的留白处进行预测,预测在盘古倒下之后他身体的其他部分又会变成什么。通过想象和预测,有的学生预测盘古长长的头发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他的鼻子变成了高耸的山崖,他的鼻孔变成了山谷里的隧道,他脸上的皱纹变成了黄土高原,他头上的旋变成了龙卷风和台风……在学生的预测中,盘古死后身体化成了大地上的一切。这样对课文的留白处进行补白,既激活了课堂,又提升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预测阅读能力。再如,四年级语文上册《普罗米修斯》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可怕的山头上。”在这许多年里,普罗米修斯被锁在山头上又会发生哪些事情课文中并没有交代,这就是作者有意的留白。读到这个留白处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预测普罗米修斯在这许多年中又会遭受些什么。在学生的预测中,春寒料峭,普罗米修斯睁开双眼,看了看锁住他的铁链,冷哼一声;炎炎夏日,普罗米修斯虽然被晒得浑身滚烫,可他还是眉头都没有皱一下;秋雨绵绵,他身上的伤口被雨水一浸,更疼了,可是他还是紧咬牙关;寒风呼啸,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普罗米修斯仍然没有屈服……从学生的预测中可以发现,学生凭借着自己的想象使文本内容得到了丰富,而且想象能力和预测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四、联系原著进行预测

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属于节选文,在教学这些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按照自己的理解对课文进行预测,再把原著中的内容展示给学生看,使学生得以印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好奇心,享受预测阅读带给自己的快乐,进而激发其阅读原著的兴趣,促进其主动去阅读原著,最终达到拓宽阅读视野、提升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的时候,教师同样可以把预测阅读策略运用于教学中。如当诸葛亮立了三天完成十万之箭的任务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预测诸葛亮是否能够完成任务。在读了课文最后周瑜说的“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这句话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预测从此之后周瑜是否还会为难诸葛亮,他们今后是否还会发生较量,结果又会如何。在学生预测之后,教师再把原著《三国演义》中周瑜与诸葛亮之间发生的事情展示给学生看。学生为了印证自己的预测,会不由自主地产生阅读兴趣。课后,很多学生都主动找原著来阅读,可见,这样的预测阅读策略用得非常恰当。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采用预测阅读策略,这就要求教师研读教材,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合理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预测阅读策略真正丰富学生的阅读过程,使学生在预测阅读过程中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进而提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栾华.借助预测策略深化阅读效果[N].江苏教育报,2021-05-21.

[2]张贻秀.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方法摭谈[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1(5).

[3]刘新红.让学生做一个积极的阅读者[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0(10).

[4]顾晓梅.提升学生预测能力的有效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20(26).

[5]利宏光,朱优德.“预测”,让阅读妙不可言[J].新课程,2020(34).

【作者简介】黎 江(1977— ),男,汉族,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玉林市福绵区新桥镇下山小学,研究方向为班主任工作、农村家庭教育现状。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阅读策略预测阅读教学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不必预测未来,只需把握现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