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业驱动教学模式中新检测试题设计与应用探究
2021-01-11叶杨
叶杨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小学数学新作业驱动教学模式,阐述新作业驱动教学模式中新检测试题的设计与应用方法,要求检测时间短而省、内容少而精、讲评活而动,以“风筝式”的讲评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从而使随堂检测节省时间、内容精当、讲评得当,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新作业驱动模式 新检测 短而省 少而精 活而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7-0041-03
小学数学新作业驱动教学模式是特级教师刘凡兴提出的一种减负教学模式,它以“新作业、新导学、新检测”三部曲付之于课堂教学之中。其中新检测是三部曲的最后一个环节,和我们习惯认知的测验、检测不同,新检测有以下的新颖之处。
一、时间——短而省
以往的检测是在学完一个单元或者一个知识后采用一张双面8K的试卷对学生进行检测,分值一般是100分。检测的时间点一般在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检测的内容在时间跨度上是一到两周,甚至有可能是几周,检测的时间限度一般为一节课或者60分钟。这种方式,对于学困生来说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对于教师来说则是马不停蹄赶进度、改作业和试卷。这样的检测让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畏惧的心理,也加重教师批改的负担,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新检测的时间灵活,在教学新课后马上进行检测,也就是每节课教学后都进行一个小的检测,检测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具体的时间不做硬性限制,以全班大部分同学做完为截止时间,但是把握在不超过10分钟为上限。比如,三年级上册有9个单元,按照以往惯例要进行单元检测9次,每次老师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测验,合计就是360分钟。检测后教师还要批改、讲评,耗时不少。新检测则是每节课都可以进行的随堂检测。看起来新检测检测次数、频率虽然比以往的要多,但是时间限度比以往的要短。心理学理论中的“艾宾浩斯曲线”显示,一节课学习了20分钟后不复习,就会遗忘40%以上的知识,因此在后面的20分钟用新检测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检测、复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符合心理学的学习特征。新检测的时间短,把检测的时间分散到每一节课,疏散了学生紧张的心理,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有力的巩固,达到精学的目的。学生也容易适应短而精的新检测,也不会产生抵触和惧怕检测的心理。
二、内容——少而精
以往的检测一般是从进校书刊的配套试题中找到对应的单元测试,测试的题目是课本的题型的变式题型,类型涵盖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应用等基本题型,学生在做检测的时候是回忆一个单元的知识答题,题量较大。新检测因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因此题型比以往的检测要少,一般只有3~4题,排版以一面A4纸为上限。新检测的题型紧紧围绕本节课的知识点。和以往的课堂练习一样,新检测题型也采用分层设计,分为基础题检测、巩固题检测、拓展题检测。重点放在巩固基础知识上。新检测题目精选自课本基础练习题,但并不是课本所有的练习都照搬下来编辑,而是按照学生的学情,把课本的练习从顺序上、题量上重新进行选择、设计,同属课本同一题中代表性的基础练习题只检测1~2题,其余重复性的练习则不选用;如有比基础练习题难的题目则编入下一题的检测题目中。提高思维的拓展题则放在最后一题,作为课堂调控时间的手段。
(一)精选课本习题
课本每一个新课学习都有配套的习题,按照常规的课堂教学,新授课选择《做一做》的题目,再加上后面的1~2题练习,剩余的练习安排在下一节练习课完成。新检测的题目绝大部分来源于课本,但不是照搬下来检测学生,而是保留最基本的1~2题习题,对学生已经学会的则不继续进行重复练习,检测题少而精,具有有代表性。
比如,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做一做》练习属于基础练习,以往的课堂在练习环节一般全部采用。笔者研读教材,发现《做一做》第1题是数形结合题,让学生通过图加深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因此笔者把《做一做》第一题作为新检测的第一题。《做一做》第2题是口算题,共8个小题,题型分为4题加法和4题减法,题型分布如下:
从表上可以看出,运用本节课知识直接计算出结果的有两题,加减法练习题的结果需要约分成最简分数的有3题。整数加减真分数、结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并化成整数1的这两个知识点,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难点。而约分属于重复的知识点,势必要花费学生较多的时间。因此笔者选择了加法计算,保留了结果不用约分的第1小题;第2小题结果是分子分母相同,可化成整数1;第3小题是减法练习,选择一题和整数减法同算理的题目;第4小题是需要约分的减法题。这样整合设计的新检测的题目如下:
(二)延续例题情境创新设计检测题
课本例题的学习是从创设一定的情境中开始学习的,例题学习后开始练习。如果延续例题情境,那么既是对前面例题学习的呼应,有始有终,又是为例题的学习画上完美的句号。延续例题情境创新设计的测试题难度系数比例题高一些,可以为下一节课或者今后的学习做铺垫,也可以是本节课要突破的教学难点。还是以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例,在新检测中,笔者延续课本例题的分饼问题的情境,设计了继续解决分饼问题的情境:“一块饼平均分成9份,爸爸吃了这张饼的[39],姐姐吃了这张饼的[29],弟弟吃了这张饼的[49],妈妈回家还能吃上饼吗?”这个问题既是例题情境的延续,又是巩固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突破了分子和分母相同可以化成整数1的教学难点。
(三)设计动手实践的检测题
“学习记忆金字塔”理论研究表明,学习的知识经过实践应用两周后学生还能记住75%。实践应用是学习知识的更高层次,也是数学思维训练的一种方式。设计动手实践的检测题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巩固学习的知识。实践应用检测题目一般设计一题,安排在最后一道题。
比如,三年級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新检测试题只设计了三题,第一题利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第二题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计算长方形花坛占地的面积;第三题是在方格纸上画几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其中,第一、二题选用课本练习十五第1题的前两个小题,分别计算给出图形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第二题计算花坛占地的面积选自课本练习十五第7题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计算周长的问题没有编入新检测;第三题是动手操作题,答案不唯一,主要让学生感悟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形状也不一样。这三题新检测题型不重复,层次逐渐拔高,学生能够在10分钟内完成。
(四)依据生活情境设计新检测试题
教材的例题和练习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开展学习,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因此我们在设计新检测试题的时候也要设计符合小学生的生活情境,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新检测。
以一年级的学生为例,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还不能马上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新检测试题需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图为主,尽量避免出现太多的文字,让学生看图列式,看算式画图等。如一年级上册《用数学》的新检测设计了两题检测题:第一题是看题列式(如下图);第二题是看“1+5=□”和“3+4=□”这两个算式画图。
三、讲评——活而动,采用“风筝式”的讲评方式,体现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
以往的检测试卷讲评以老师组织为主,用时一般是一节课。有的教师整节课讲评都是自己包干,不停地讲学生错哪里,该怎么做,可是事与愿违,自己讲得嗓子哑,学生听得打瞌睡,第二次还是有学生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测试讲评效率不高。新检测的讲评和以往的讲评最大的不同是学生是讲评的组织者。新检测的讲评则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讲评自己做的练习,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具体的操作是先让学生自己完成新检测的检测题,然后指名学生上台当小老师投影自己的检测卷,下面的同学跟着小老师批改自己的测试题。
(一)小老师讲评——测试讲评主体权归还学生
“学习记忆金字塔”理论的研究表明,教授他人学习平均留存率达到90%,因此让学生做小老师去教其他同学远比教师整节课包干讲评要有效。新检测是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计题目的,让学生讲解自己完成的测试题,就能较好地把主动权归还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讲评的时候每一题选一个小老师上台锻炼讲评,小老师可以是教师随机指定,可以是学生毛遂自荐,还可以是值日生轮换。总之,让学生上台讲评的目的是使学生得到锻炼,让学生用刚学会的知识去教授其他同学,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以每个新检测有三道检测题计算,一天就可以有三个小老师得到锻炼,一个月下来几乎全班大部分的同学都有做小老师的机会,班级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二)三个问题为小老师“保驾护航”
老师之所以不敢放手给学生讲评,主要是担心学生不会说,怕学生说错,其实不然,我们可以让学生用三个环节串起新检测讲评任务。这三个环节是:“请大家听我说。”“你们同意我的观点(看法)吗?”“还有什么问题不懂的?”第一个环节是让小老师在组织讲评前强调课堂纪律。教师不敢让小老师上台讲评很大的原因是担心下面的同学不听课,课堂纪律乱。在讲评前小老师喊出“请大家听我说”,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小老师身上,这样的组织课堂纪律方法方便小老师接下来的讲评。在小老师讲评完答案后要咨询听课的同学:“你们同意我的观点(看法)吗?”这既是生生间学习的互动,又是全班参与集体讲评的方式之一。如果有学生不同意小老师的观点,那么可以大胆质疑,说明自己的观点。这时候下面的同学就是小老师,一起来判断两个小老师观点的正确与否。当小老师的观点出现偏颇,作为“旁听生”的教师可以及时纠正。这样就能保证小老师讲评知识的正确方向。在小老师全部讲评完后,小老师还要询问下面的同学:“还有什么问题不懂的?”这鼓励了同学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小老師讲解有疑惑或者觉得还有不明白的问题的同学可以提问,小老师或者同学们一起来解答,老师只做补充或者纠正。
整个讲评的过程教师就在旁边听,像放风筝一样,当方向偏差时拉一拉线,调控课堂,整个讲评大都由学生组织。
(三)物尽其用最大化
小老师讲评的形式多样,时间也不固定。如有的采用开火车、抢答等形式,同学们在融洽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课的最后,教师可以采用举手统计数据的方式初步了解全班同学掌握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课后收齐“新检测”再次看阅,使新检测物尽其用,以助教学反思,以及总结本节课学生知识掌握较好的地方,找出学生知识的薄弱点,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小学数学新作业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较好的与减负政策相符合的教学方式,其中的新检测和我们习惯认知的测验、检测不同,它新颖之处表现在时间新、题型新、讲评方式新,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凡兴.小学数学新作业驱动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的思考[J].中小学教育,2021(7).
(责编 李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