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生理论视域下产业学院共生发展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2021-01-11宋瑾瑜张元宝

教育与职业(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共生理论产业学院发展路径

宋瑾瑜 张元宝

[摘要]全面产教融合背景下,发展产业学院既是拓展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重要探索,也是全面深化高职院校办学内涵的重要实践。文章基于共生理论及其分析框架,从共生要素、共生基础、共生动力机制三个维度,分析了产业学院共生系统。针对产业学院多元主体间资源供需匹配度不高、共生模式低效以及外部政策环境支持不足等发展困境,提出构建基于质参量兼容的资源供需匹配机制、基于“一体化—对称性互惠”的合作模式、基于“双向激励”的产教融合政策环境。

[关键词]共生理论;产业学院;高职院校;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宋瑾瑜(1984- ),女,江苏常熟人,常熟理工学院,讲师;张元宝(1983- ),男,安徽六安人,常熟理工学院,副研究员,博士。(江苏  苏州  21550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23-0058-06

共生(Symbiosis)源于生物界不同属种间所特有的生活现象,原意为两种及以上生物在生理上因相互依存而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引申为协同发展与命运共同体构筑。共生关系实际上是不同属种间基于资源依赖或功能互补而结成的协作关系,本质上是多元主体基于有效分工而形成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共生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特别是对社会组织中合作主体间的竞合关系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文章针对当前我国产业学院多元主体积极性不高、合作动力不足、运行机制不畅等发展困境,从共生的角度剖析高职院校、行业协会、企业以及地方政府在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相互作用关系与内在作用机理,以期为高职院校深化产业学院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一、产业学院的内涵与运行模式

(一)产业学院的内涵

2020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指出:“经过四年左右时间,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重点是应用型高校,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产业学院作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新型组织形态,它是以高校、政府、行业以及企业资源为载体,以提升高校服务特定产业能力为目标,依托高校而建立的集“政、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实体性办学机构。产业学院起源于21世纪初英国职业教育领域开放式远程教育组织——产业大学,即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与网络,向社会提供开放式的课程学习与服务,以帮助求职者及企业员工不断提升知识与技能,而建立的具有中介性质的教育机构。作为本土化概念,产业学院通常具有三层内涵:一是服务特定产业的定向性,即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知识创新以及由此衍生的社会服务,具有鲜明的产业服务面向;二是利益诉求的多样性,即产业学院既要满足教育本身和教育内部需求,又要对教育外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做出理性回应;三是治理体系的协同性,即产业学院既要寻求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平衡点,又要明确各参与主体在协同治理过程中的权责边界。

(二)产业学院的运行模式

21世纪以来,为全面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破解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率先引入产业学院办学模式,先后成立了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产业学院、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中南学院以及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灯饰学院、电梯学院、雅乐居学院等多所产业学院。从运行模式来看,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产业学院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资源共享型,即合作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而开展的各类产学研合作;二是共同发展型,即在资源共享基础上兼顾合作主体间的协同发展和竞争力培育;三是产业引领型,即基于行业标准,并引领产业发展的战略层面上的深度融合。产业学院的运行模式由其发展定位决定,三种运行模式实质上是产业学院由1.0迈向2.0的逐级演进过程。在这一演进过程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互利共赢是其发展目标,创造“合作红利”并持续满足合作主体利益诉求是其运行的必要条件,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及由此产生的共生效应是其运行的关键路径。

二、产业学院共生体系的构建

(一)产业学院共生基本要素

共生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共生系统通常包括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个基本要素。共生单元是共生系统能量生成与交换的基本单位,是共生关系形成的物质条件。按照美国学者米切尔三个维度划分法,高职院校、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构成了产业学院“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可视为产业学院共生系统中的四个主要共生单元。共生模式是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包括行为模式和组织模式。行为模式包括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组织模式包括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产业学院共生行为模式反映的是合作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方式,共生组织模式反映的是合作主体间资源供需匹配程度及方式。共生环境是共生单元之外的一切影响因素,积极的外部环境能促进产业学院共生关系的形成,反之则会抑制合作主体的共生发展。产业学院共生系统本质上是在一定外部环境作用下,高职院校、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四者之间通过资源要素转化、嫁接、拼凑以及整合,实现资源的放大效应与品牌延伸。

(二)产业学院共生基础

目标与利益诉求耦合是产业学院合作主体实现共生的基础。如果目标与利益诉求进行不同组合,产业学院理论上存在四类互动关系,即“目标协同—利益耦合”“目标分离—利益耦合”“目标协同—利益冲突”“目标分离—利益冲突”。作为产教融合的新型载体,产业学院具有典型的跨界融合特征,“目标分离—利益耦合”是产业学院运行的一种常见关系形态。具体而言,高职院校旨在通过资源整合,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与知识创新水平;地方政府旨在通过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行业协会旨在推动行业发展,实现协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企业旨在获得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因此,四者在产业学院中的目标并不一致,但四者在利益诉求及其实现方式上存在一定的耦合性。地方政府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基础性支撑,也离不开区域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环境营造;企业转型升级需要人才、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持续注入,高职院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引领产业发展,也为其获取办学社会资源提供了现实基础。此外,在我国“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产教模式下,当合作主体因多边博弈而出现利益冲突时,政府还可以通过政策工具予以协调。可见,产业学院中多元主体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利益耦合关系,这种耦合关系反过来又会牵引四者在目标及其行为方式上的協同与互补,这些都为产业学院多元主体共生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三)产业学院共生机制

共生环境、共生模式以及共生单元之间的利益耦合,为产业学院多元主体合作共生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但这样并不一定能够形成共生关系,高职院校、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四者共生关系的形成还有赖于产业学院共生发生机制,具体包括:一是质参量兼容机制。所谓质参量兼容是指共生单元之间的质参量可以相互表达,亦即共生单元之间在物质、信息、能量供需方面存在某种对应关系。换言之,产业学院共生关系的形成,必然要求合作主体在人才、知识、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供需方面存在某种依赖关系。二是共生能量生成机制。所谓共生能量是指共生单元在共生过程中为共生系统带来的能量。也就是说,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产业学院的总产出应大于其总投入,否则产业学院将面临资源衰竭。三是共生系统进化机制。共生理论认为,“一体化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是共生系统最稳定且最有效的共生方式,是共生系统进化的一致方向。换言之,实现产业学院由1.0向2.0迈进,既需要构建共生主体间的一体化合作机制,也需要构建共生主体间基于“帕累托最优”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产业学院共生发展的困境

(一)资源供需匹配度不高

办学资源是高校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高校战略发展的基本保障和关键要素。现代高校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消耗型社会组织,高校的办学水平越高,所需要的办学资源也越多。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一种新型教育载体,打破了高职院校“点对点”校企合作模式,是传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以及技术咨询服务的升级版。换言之,随着产教融合广度与深度的不断拓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知识生产方式转变对产业学院办学资源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必然牵引高职院校对传统办学社会资源内涵及其获取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但由于产业学院办学模式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还是新生事物,多数产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还依然沿袭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这与产业学院的实际需求已然产生了供需结构性矛盾,并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共享企业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参与产业学院建设的很多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学生实习、实训等“硬性”教育资源支持层面上,缺乏前沿技术、产品工艺以及高层次人才等“软性”教育资源的实质性支持,难以满足产业学院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二是共享行业协会信息资源滞后。作为产业学院治理的协作主体,行业协会在人力资本预测、行业发展规划、行业标准制定、职业资格认定以及校企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缺位与失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供需结构性矛盾,极大地制约了产业学院合作主体的共生效应。三是共享地方政府政策红利不足。无论是自上而下的产教融合政策落实,还是自下而上的资源配置,地方政府更加愿意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向更高层次的学校倾斜。在这些综合因素作用下,产业学院发展从产教“松散型”向产教“紧密型”转变,依然任重道远。

(二)产业学院共生模式低效

作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新载体,产业学院旨在通过专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产业集群有机衔接,促进合作主体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进而形成产教一体化发展格局。共生模式反映的是共生单元之间相互结合形式和作用方式,它是产业学院合作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强度、资源交换以及知识、技术、信息交流关系的综合体现。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运行模式主要存在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高校主导型、行业协会主导型四种基本类型。从合作主体结合方式来看,这些合作模式的共同特征是“一元主导、多元参与”,共生基础与稳定性比较脆弱。换言之,产业学院的参与主体并不是基于内在需求与命运共同体基础上的合作共建,而是一种以利益为纽带而结成的非对等性合作关系。从合作主体的作用方式来看,高等教育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往往容易导致产业学院教育资源供给陷入“囚徒困境”,即合作主体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导致产业学院整体利益受损,最终也损害了合作主体自身的利益;此外,合作主体因资源投入或能力差异必然会对产业学院形成不同的贡献度,而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与知识创新都具有明显的“正外部”特征,势必会造成合作主体的“搭便车”行为,最终导致产业学院资源共建走向枯竭。在这些综合因素作用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从“非一体化合作”到“一体化合作”,从“非对称性互惠”到“对称性互惠”,仍需一个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

(三)产业学院外部政策环境支持不足

产业学院作为高职院校提质增效的自觉实践,是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全面深化校企合作的必然产物。影响产业学院发展的外部环境既包括宏观层面上的产教融合政策方针,也包括中观层面上的区域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整体水平,还包括微观层面上高职院校的发展理念、办学定位以及办学目标等。其中,政策环境对产业学院的影响往往更为直接,这是因为政策的激励或规制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合作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交易成本,进而促进互利行为产生。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外部政策环境支持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策设计层面的衔接问题。“教育政策是政策制定者对教育领域中的价值控制,这种控制是一种与人们获取知识和职业技能有关的政策话语过程。”产业学院政策反映的是政策制定者对职业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价值引领和控制。近年来,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支持性政策,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引导职业教育资源向产业和人口聚集区集中,深化校企合作,设立产业学院。”但从政策的落实成效来看,由于这些政策多为宏观层面上的纲领性文件,缺少微观层面上的刚性规定,致使各地政策落实的标准不一,甚至陷入多边博弈的困境。二是政策执行层面的协同问题。产业学院建设是一个跨界融合过程,其政策执行同样是一个涉及多主体的协商与合作过程。就政策执行而言,政府部门之间必要的沟通与协调不够,致使政策执行效率不高,阻碍了政策执行合力作用的发挥。三是政策运行层面的配套问题。产业学院建设不是就职业教育本身或职业教育内部推进就能取得理想成效的,还需要行业、产业、财政等多部门予以相应的政策配套。而反观现实,产业学院支持性政策还处于职业教育内部的自力更生阶段,外部配套政策似乎依然难觅其踪,這也是产业学院难以达到预期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四、共生理论视域下产业学院共生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构建基于质参量兼容的资源供需匹配机制

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新型载体,本质上是通过推动多元主体合作共生,促进资源要素嫁接以形成资源放大效应,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知识创新以及社会服务的一体化演进。共生理论认为,不是所有存在潜在共生关系的共生单元之间都能够产生共生效应,也不是所有的质参量单要素简单叠加就能实现共生的最佳边际效应,共生效应取决于共生单元基于质参量兼容的全要素匹配度。

第一,提升产业学院多元合作主体间的质参量兼容水平。质参量是决定共生单元内部性质与内在关系特征的一组参量因素,质参量兼容表明共生主体之间在资源供需关系上存在某种对应关系。为此,高职院校应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通过构建面向区域产业的学科链、专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强化服务特定产业的针对性;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信息平台作用,通过构建面向本行业的行业规范、行业标准、行业规划以及职业资格,提升服务产业学院发展的信息匹配度;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通过政策工具不断优化共生介质、减少共生阻力,拓展产业学院共生界面;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法律层面、道德层面、慈善层面所赋予企业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必尽、应尽和愿尽社会责任。

第二,提升产业学院资源要素间的匹配度。“匹配”一词源于种群生态学理论研究领域,它是指不同事物之间以及事物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依赖或相互关联的关系。不同事物或要素之间的依赖程度或关联程度越高,则说明相互之间的匹配度就越高。产业学院资源要素的匹配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资源嫁接过程,即通过资源要素的移植与再造,实现资源的聚集与品牌效应。为此,一方面,产业学院应积极培育优质的“种子”资源,如学科、专业以及各类学术平台等,提升驾驭外部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应积极培育多元主体间的资源“共生点”,如“名师+平台”“名校+名企”等,实现资源的放大效应和品牌延伸。

(二)构建产业学院“一体化—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

共生理論认为,共生系统正向进化是源于高效的共生模式,而一体化共生与对称性互惠共生是形成高效共生模式的前提条件。所谓一体化共生,是指共生主体基于稳定的共生界面与支配介质,形成了具有独立性质和功能的共生系统。产业学院一体化共生通常表现为合作主体在“政、产、学、研、用”方面形成了一种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知识、技术、信息、资本等资源要素高度耦合。现阶段,构建产业学院一体化共生重点是不断推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最终实现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知识创新以及社会服务的一体化发展。

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下共生系统物质、信息、能量生成与分配呈现一体化演进。产业学院对称性互惠共生通常表现为多元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分配趋向于“帕累托最优”。为此,产业学院应建立一种以契约关系治理为主导,以激励机制为补充的治理体系。所谓契约关系治理,是指按照一定的制度结构对多元主体在合作过程中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规定,以降低交易成本和共建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如各类协议等。激励机制是指在明确的契约关系之外,依据产业学院合作主体的贡献度进行差异化利益补偿。众所周知,产业学院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夹杂着各类利益博弈以及“搭便车”行为,契约关系治理不可能解决产业学院共建过程中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当多元主体陷入多边博弈困境时,这就需要在契约关系治理的基础上赋予弹性的激励机制,共同推进高职院校、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向对称性互惠方向发展。

(三)构建基于“双向激励”的产教融合政策环境

产业学院多元主体间的知识、信息、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的流动、转化以及整合,总是离不开一定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对产业学院共生系统的影响又是外在的,且难以抗拒。积极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推动共生系统向更高级别进化,反过来共生系统的正向进化又会加速良性外部环境的生成,进而形成环境与共生系统的协同发展。

当前,影响我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共生发展的外部环境主要来自产教融合政策环境。因此,推动产业学院共生发展重点是建立完善的产教融合政策支持体系。一是加强产教融合政策体系的有效衔接。我国政府实行的是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体制,产教融合政策执行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在产教融合政策细化与落地上做到紧密衔接与标准统一,避免因政策碎片化而损害产教融合政策的统一性。二是加强产教融合政策执行层面上的协同性。产教融合政策执行主体既包括纵向上的各级政府,也包括横向上的不同权力部门。政策执行主体的多元化不可避免地衍生权力向度的多元化,必然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执行协同机制,统筹政策执行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制衡,进而形成纵横交错的协同治理网络。 三是加强产教融合政策运行层面上的内外配套。产业学院建设不仅需要职业教育内部予以政策支持,还需要职业教育外部的协同配合,特别是产业、行业、财政等主管部门的政策配套尤为重要。例如,产教融合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产业扶植政策、教育附加税减免政策等,这些政策对激发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建设具有重要的规范和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安宇宏.帕累托改进与帕累托最优[J].宏观经济管理,2013(3):76.

[2](美)奥利弗·威廉姆森.治理机制[M].王健,方世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别敦荣.论我国大学治理[J].山东高等教育,2016,4(2):1-7.

[4]陈新民,高飞.我国高校行业学院:逻辑起点、演进路径与发展趋势[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8):31-38.

[5]胡正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独特性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5(5):91-94.

[6]刘锦峰,贺鑫.产业学院: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新途径——以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9(3):96-104.

[7]毛才盛,田原.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共生理论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7):7-12.

[8]邵庆祥.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学院办学模式理论及实践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4):44-47.

[9]涂端午,魏巍.什么是好的教育政策[J].教育研究,2014,35(1):47-53+59.

[10]萬伟平.现行机理下产业学院的运行困境及其突破[J].教育学术月刊,2020(3):82-87.

[11]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我国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2]詹也,吴晓波.企业联盟组合配置战略与组织创新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30(3):467-473.

[13]张维迎.博弈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4]周进,吴文刚.高等学校资源转化:内涵、意义与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5(8):45-49.

[15]朱为鸿,彭云飞.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2):30-37.

[16]AHMADJIAN V.Symbiosis:An 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Association[M].England: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1986.

[17]RONALD K,BRADLEY R,DONNA J.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 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7(4):853-886.

[18]SCOTT G.Plant Symbiosis in Attitude of Biology[M].London:Edward Arnold,1969.

猜你喜欢

共生理论产业学院发展路径
产业学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思考
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互动机理探究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基于共生视角的财务战略拓展及实践路径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共生理论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产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