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策略探究

2021-01-11曹军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养成策略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曹军

【摘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是此次新课改提出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今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努力的方向。语文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重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双向把握,在教学中既传播知识又培养情感,二者不可偏废其一。小学时期是学生奠基语文大厦基石的黄金时期,在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大语文”教学的高度去把握语文教学的方向,既要考虑小学生的实际学情也要关心他们未来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制定教学方法,不断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养成策略;

引言

语文素养是在阅读教学中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文学修养、语言表达和人文情怀等方面。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积累与基本技能。小学阶段作为人一生发展最关键的一步,对其进行语文素养培养,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以及提升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并提高自我价值。

一、在阅读教学中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

阅读的理想境界是读者能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这就需要情感介质的促进和帮助。没有感情的阅读学生会变成读书的机器。然而,语文的学习不仅要学习基础知识,更要实现情感的丰富和升华。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内在情感的激发,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情感去读课文,去理解课文,努力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资源。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地讲解课文,而要运用情境创设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思维去解读作者的生活体验、情感思维,这样才能与作者产生心灵的沟通,情感的共鸣,才能真正理解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课堂管理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书本上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还要将课本和现实生活相融合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理论修养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要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身的综合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课堂氛围和谐融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引导他们养成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知识与做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将课本内容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加强课堂管理。

三、进行问题驱动引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充分尊重和发挥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围绕小学生真正需求进行教学设計,问题设计要符合语文教学内容和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行探究,高效完成驱动性任务,充分展示主动学习的积极意义。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重视自主学习意识的构建,从而引导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语文学科综合素养,问题设计要从小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实现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的共同提升。问题是语文探究教学的关键,有利于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教师解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符合核心素养教学要求,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可以把思维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引导,使得学生深入思考设置综合素养。比如小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乌鸦喝水》教学中,针对聪明的乌鸦叼石子喝水,要求学生思考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互动探讨得到普遍的共识;再比如在小学语文《桂林山水》教学中请同学们思考作者如何把桂林山“高”“奇”的特点描绘出来,把桂林水“清澈”“碧绿”特征表现出来的,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同时还要布置写作训练任务,使得学生巩固课堂所得,培养写作能力。

四、在作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小孩子所处的世界是纯真浪漫、五彩斑斓的,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善于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将自己头脑中想象的世界展示出来,从而让他们更有创造性地去学习。作文是学生放飞想象力的天堂,他们可以把自己想象到的世界用语言去进行建造和描绘,为自己的心灵找到一片栖息地。但是,要想实现这一点,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启发和鼓励,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的留白开展遣词造句训练,让学生通过写比喻句、拟人句和童话体作文等,来不断拓展自己的想象空间,从而将思维的线拉得越来越长。

五、活跃小学语文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需要老师营造良好活跃的氛围。比如,课前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上课过程中播放一些与课程标准相联系的话题来引起学生对主题概念和含义等话题的讨论等。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对学习语文学科知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引导者,教师要用轻松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小学生学习语文,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从而使自己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下主动思考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全面提升的基本理念。语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统筹协调各种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并细化成具体的教学方法真正落实到每节语文课上。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入手,积极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并巧妙运用生活教学、情境教学、读写结合等多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积极情感,帮助学生逐渐获得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并把情感教育渗透其中,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内心情感能够变得越来越丰富,最终实现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成功培养。

参考文献

[1]王福俭.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策略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27):57-58.

[2]高文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J].新课程,2021(30):174.

[3]胡敏.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2):28-29.

猜你喜欢

养成策略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优化幼儿午睡管理的实践研究
阅读视角下理工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策略
探讨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生卫生习惯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