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胞物与”对大学生生态伦理观塑造的启示
2021-01-11白盈盈郭晓蓓
白盈盈 郭晓蓓
摘要:宋代学者张载“民胞物与”的思想讲究人与人、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对待万事万物都应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现在,生态问题日益凸显,要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可以从“民胞物与”的思想中得到启发。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建设者,需要进行生态伦理观的塑造,从而成为生态保护中的中坚力量,成为“民胞物与”思想的践行者。
关键词:民胞物与; 生态伦理; 大学生
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深入推广的今天,塑造大学生的生态伦理观非常重要,在此,可以借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相关的思想进行指导,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便是其中一个鲜明的代表。
一、“民胞物与”思想的背景及内涵
张载生活在积贫积弱的北宋,政权重文轻武,造成了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他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下了《西铭》,而“民胞物与”的思想是张载《西铭》中的一篇文章。“民胞物与”的思想与儒学有着深远的思想渊源。《论语》中指出“泛爱众,而亲人”。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万物”。儒家贤者的这些思想,其实已经体现了“民胞物与”的思想。而《礼记·礼运篇》中也提出了“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这样的理想社会。到张载提出“民胞物与”的思想,它适用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博爱。“民胞物与”出自《西铭》原文:“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民,吾同胞”。它的意思说的是:天为父,地为母。万事万物都是由天地孕育出来的,而我只是其中的一员且如此渺小。这样来看,充满了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就构成了我的身体:而统领统帅天地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就组成了我的天然本性。既然我们都处在一个天地之中,那么,所有的人就是我的兄弟姊妹,而万物便是我的同类。这一思想是从本体论的观点出发,将人与万物纳入统一体系中,人与万物共生共存的思想,反映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平等、博愛的精神。“民胞物与”中“民”是指人民。“吾”是指我的。“同胞”是指同父同母的兄弟姊妹。“物”是指万物,指除了人类以外的其他一切。“与”是指同类。从“胞”和“与”可以看出爱是有差别的,也就可以说明“民胞物与”是博爱,而不是泛爱,也不是兼爱。
二、大学生生态伦理观塑造的必要性及伦理困境
生态伦理观是运用生态学和伦理学的综合知识,研究生态的伦理价值和人类对待生态的行为规范的一种价值取向,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内容。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建设者,要塑造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正确认识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大学生进行生态伦理观的塑造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推动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促进其全面发展。大学生群体的生态伦理意识是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对于生态道德的规范以及评价标准。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和利益的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塑造生态伦理存在以下困境:从利益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群体仍然存在“利己主义”思想。伦理学家将利己主义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心理利己主义,另一种则是伦理利己主义。心理利己主义是指人们的行为是有利己动机的。伦理利己主义是指人们应当去做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他们将个人利益作为道德行为选择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伦理归根结底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正是由于人没有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利益平衡关系,才会造成资源的掠夺,从而产生生态危机。
从道德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群体仍然存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人类中心主义”是作为一种价值评判来使用的,它不认可除人类以外自然存在物的内在价值,它将人类的利益作为道德评判的标准,认为人类是评判的主体。“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过度强调人类的主体地位,从而忽视自然的客体地位,认为人类高于自然,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后,高校对生态伦理教育的方法单一,只重视理论性的教导,而忽视了实践性的活动。
三、“民胞物与”助力大学生生态伦理观塑造的有效措施
从“民胞”的角度看,大学生应该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破除“利己主义”。“利己主义”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往往不考虑自然环境,只关注自身利益。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纠纷,找到人与人之间道德的平衡点,就可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民胞”的精神不仅仅包括同代人之间的关系,还应该包括代与代之间的关系。地球资源是全人类共同享有的,这里全人类既包括我们的上一代和这一代,而且还应包括以后的子孙万代,他们都是我们的同胞。我们不但不能透支子孙后代的自然资源,反而还要为子孙后代的自然资源提供各种积极的保护措施,这也是我们本着“民胞物与”的精神应该尽的责任。
从“物与”的角度看,大学生应该树立公共性的道德价值观,破除“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是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作为道德批判的基准,任何事情都处在生存与发展之下。出现这种观念都是将人看做世界主体,物为客体。认为万物都是为人类服务的。张载认为人与万物都是由天地孕育而生,都同样有生存发展的权利,不存在等级的划分。万物一体。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总是想要征服自然,却忘记我们是依靠大自然生存的,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共处。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人可以认识自然,从而改造自然。
小结:
自工业革命以来,环境问题就一直存在,人们一直在寻求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生态伦理也就应运而生,他们致力于研究人类处理自然环境以及在处理与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大学生作为21世纪建设的强大后备力量,他们的生态伦理观念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生态伦理建设。大学时期是三观养成的关键时期,三观教育不仅仅是专业理论教育,还应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其中,使大学生的目光不仅仅只聚焦在自己,还应聚焦在自己与他人、自己与万物的关系中,知道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刘学智.民胞物与[N].光明日报,2018-01-11(02).
[2]王玉雪.当代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
[3]李航.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1-3.
作者简介:
1.白盈盈(2000.09-),女,汉族,陕西省延安市人,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2019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郭晓蓓(1984.01-),女,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