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预备技师课程体系及教材开发研究

2021-01-11周庆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7期
关键词:教材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周庆

摘要:如何培养预备技师,达到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高技能人才重任,必须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和办学模式,我们在预备技师课程体系开发和教材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预备技师;课程体系;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开发

1.预备技师课程体系建设

1.1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課程是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的载体,是教育活动的核心,课程集中反映着教育的特性和功能,要实现预备技师的培养目标,就需要建设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预备技师课程体系的设计总体原则是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根本,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依据技师的职业标准,结合职业教育规律,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上能够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技师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设计应以满足相应产业(行业)的要求为宗旨,以技师的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构建系统化的课程,它们涵盖了技术技能、理论知识、从业素质等从业需要的全部能力,课程体系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总体特征

预备技师课程设置时必须以工作过程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与生产实际相吻合,将课程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地结合,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选择与培养职业能力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性教学,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设计是指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综合考虑人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系统化地构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课程体系。

(2)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

预备技师的专业设置必须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面向行业企业需求,为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人才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特别是设置为打造先进制造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的技能型紧缺人才的专业。这是紧贴社会需求的最直接方式,只有这样教育质量才可能得到提高,毕业生的高就业率也能实现。

(3)“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教学设计

预备技师的培养必须以职业岗位(岗位群)的要求和技师职业资格标准为出发点安排课程,以达到培养预备技师成为职业岗位技术能手的目的。专业课程方案要从企业岗位调研和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入手,明确各专业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然后对专业教学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4)课程设置具有动态性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高新技术将更多地应用于经济建设。作为与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其课程设置应该和经济技术的发展同步。这要求我们在设置课程时,预测本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对高科技发展趋势,强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内容,使其不断更新,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形成一种动态的融合。将那些课程中过时的、陈旧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剔除,补充、更新相关的学科知识。只有如此,才能使培养的学生,未来的高技能人才,学会掌握和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2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设计方法

(1)开展社会调研社会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情况;②工作岗位及其工作过程;③岗位职责、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情况。最终的工作结果要形成企业、毕业生调研报告、职业岗位(群)描述表和职业能力项目表。

(2)工作任务分析

工作任务分析是由聘请的实践专家、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学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参与,对某一职业岗位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对象、工具、方法与工作的组织等内容。工作任务分析所获得的数据在教学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用途,它是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基础。

工作任务分析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的核心依据,工作任务分析的质量直接影响课程体系开发的成败。

(3)归纳职业岗位行动领域

依托行业和企业,根据专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进行的工作任务分析,再依据工作任务的学习难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并结合国家相关的职业标准,形成职业岗位行动领域。

(4)专业学习领域确定

在进行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的要求,将企业中实际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做”合一的学习型工作任务,并构建出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主学习中获得工作经验,并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树立自信心。

(5)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已确定的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顺序和职业岗位行动领域,要按照典型职业工作任务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在纵向上按照职业工作过程以及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安排课程内容,在横向上依据学生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设置课程进度和连接关系,配置转换成学习领域的课程,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的开发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排序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即从新手到熟手(合格)、熟手到能手、能手到骨干以至到专家的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其内容从基本能力、单一能力到岗位能力、综合能力梯度设计;同时还要符合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知学习规律排序。

2.1基于工作过程教材开发的原则

(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是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实施。

(2)教材以完成项目为手段,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着项目展开,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加工场地和实际生产指导,构建与项目相关的理论,在实训基地逐步完成项目。使学生在解决一个又一个实际出现的问题中得到了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这种各种过程系统化的教材,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行为导向教学,并通过教师引导解决各种具体问题,便于让学生了解制造过程的全部思路与方法,明确这个过程中各科的知识,目的性非常强,教师组织教学时也易于找到教学重点,理清教学思路,将相关知识合理连接。

(3)教材中的标题术语能明确表达学习目标。每一个项目和每一个任务的标题能直接解读其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教师和学生能准确测评每一项任务完成的学习效果。

(4)教材内容为完成工作过程应的任务编排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为主,适当阐述技术原理和依据,兼顾稳定性与超前性。

(5)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组稿时要求编者将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有机融合,即要求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高新技术和基本技能,满足劳动部门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的要求。

2.2教材编写程序

主要程序如下:邀请企业专家与主参编教师座谈,共同分析研究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研讨教材编写思路;主编教师按教育规律、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对知识、技能排序,设计学习情境,提出编写大纲,经企业专家与主参编教师、主审讨论后确定;主参编教师和主审到企业调研、搜集资料;主参编教师执笔写作,对部分内容进行教学实践检验;编写完工后,请企业专家试听汇报课,并对教材审查定稿。

参考文献:

[1]陈本锋.“3+4”预备技师技能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衔接研究.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9(1)

[2]王进军.高职院校“大专+预备技师”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职业技术[J],2013(9)

[3]夏喜英,邢玉林.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职业技术[J],2009(7)

[4]孙永华,李绍华.高职院校预备技师培养探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07(24)

猜你喜欢

教材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茶艺课程开发与设计
焊接机器人系列教材开发与应用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课程开发初探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重构与课程设计
从“旅游英语网络一体化教材开发”探究数字化教材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