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逻辑主线研究
2021-01-11王宝珠马艳
王宝珠 马艳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逻辑主线 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1)12-0001-07
逻辑主线的确立是任一理论学理化、系统化研究的关键所在。自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以来,①国内诸多学者对其逻辑体系、内容架构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关于逻辑主线的探讨依然存在诸多争议并未能达成共识,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现代化发展”逻辑主线论、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逻辑主线论、③“需要价值及其运动转化的范畴体系”逻辑主线论、④“共享发展”逻辑主线论⑤等。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两条道路”得来的洞见,本文在确立判定逻辑主线的方法和原则的基础上,辨析学术界关于这一方面研究的代表性观点,立足新时代经济建设实践,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作为逻辑主线的主张并进行论证。
逻辑主线是任何理论体系的基础性问题,正确认识和理解某一学科或者某一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十分必要且重要。那么,如何探求某一学科或者某一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呢?我们必须了解逻辑主线的一般性规定、理论特性以及确立原则。
1.逻辑主线的一般性理论规定
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论述了政治经济学方法的“两条道路”,关于这“两条道路”的精辟阐释与辨证分析为如何确立逻辑主线提供了思路。
第一条道路,即“从实在和具体开始,从现实的前提开始”,②③④⑤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00、700、700、701、701、701页。马克思认为这条道路“是错误的” 。②因为单纯将未经处理的具体或是现实作为展开逻辑体系的线索,最终只能得到“关于整体的一个混沌的表象”。③这一条道路恰恰就是经济学在它产生时期所经历过的道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仅仅通过对现实的简单抽象,最后获得了越来越简单的概念,“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④最终,他们只是在反复表述各种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而绝非透彻把握各种关系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这就告诉我们,科学抽象应当是根据表象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的抽象,不能简单理解为表象的学术化表达。
第二条道路,马克思认为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⑤因为“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⑥即从繁杂的现实表象中梳理、抽剥并提炼出逻辑架构,以此为基重新对现实进行抽象的规定与表述,进而以一定的逻辑体系有条理地展现具体。基于这一方法,马克思得以正确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关于政治经济学方法的“第二条道路”实际上是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研究路径,这不仅建构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也同时为一般理论体系逻辑主线的确立提供了具有普遍性的方法。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获得逻辑主线的两点一般性认识:
第一,逻辑主线不是一个表象的简单抽象,它首先是一个范畴,并且是核心范畴。范畴是指“区分过程中的梯级,即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的梯级,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現象之网的网上纽结。”具体请参见[苏联]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8页。核心范畴,就是一系列范畴(“小纽结”)的中心纽结,相当于“总枢纽”,任何理论体系的建构必须围绕这一核心范畴展开形成系列范畴。所以,逻辑主线首先是一个范畴,这个范畴是理论延伸或是思维演进的准则,从这个范畴出发,能够发散出或者推演出与之具有逻辑一致、内在关联的系列中间范畴,进而构筑理论体系。
第二,确立逻辑主线的一般性方法是,对具体(现实)进行科学抽象,进一步在思维行程中实现具体(现实)的再现。首先,从经济运行的典型事实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规定,提炼出“小纽结”即经济范畴;其次,分析各个经济范畴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探寻占据支配地位并对其他经济范畴具有规定性作用的核心范畴;最后,基于实践展开具体理论,检验其是否反映核心范畴的本质规定性。
2.逻辑主线的理论特性及其确立原则
张薰华曾在《〈资本论〉脉络》一书中以“人体”作为比喻,剖析了《资本论》三卷的叙述逻辑,“第1卷叙述了它的‘骨骼系统’,第2卷进一步叙述了‘包含着骨骼的肌肉系统’,第3卷则是叙述‘包含着骨头和肉的表皮系统’”。张薰华:《〈资本论〉脉络》(第2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序言”,第7页。依此逻辑,“剩余价值”作为贯穿《资本论》三卷的核心范畴,就是“它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逻辑主线。基于马克思确立“剩余价值”逻辑主线的洞见,本文试图凝练逻辑主线的理论特性并总结确立逻辑主线的基础原则。
第一,主题性。基于典型的研究主体,反映理论体系所处特定发展阶段的时代及实践主题,这是逻辑主线的首要原则。脱离实际的逻辑主线是主观的臆断,孙迎联、李炳炎:《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当代经济研究》2020年第1期。逻辑主线的首要原则就应当反映历史进程或者说是实践的主题。但于此之前,应当首先明确研究主体。《资本论》的研究主体就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②《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序言”,第10、8页。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呢?这首先就需要选择资本主义经济实践的典型主体进行研究,厘清其实践主题。当时,“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②其他选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之所以不能够作为典型例证,是因为英国相比于其他国家发展充分,所能够研究的材料充足,能够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研究提供一幅典型且全面的标准图景,以供提炼若干典型特征事实。马克思清晰地告诉我们,理论架构必须联系实际,而实际样本的选取必须具有典型性。在对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实践深入解剖的过程中,他探寻到了资本主义经济实践的主题就是如何生产并获取剩余价值。
第二,本质性。从繁杂的表象中剥离出最为深刻的、具有本质性的核心范畴,区别于其他理论体系,这是逻辑主线应当具有的本质性特征,进而分析某一范畴的本质性也成为确立逻辑主线的主要原则之一。剩余价值之所以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范畴,正是因为它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具体中凸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体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与其他经济关系相区别的特性。
第三,链接性。任何独立完整且成熟的理论体系都是由最简单的逻辑起点逐步上升到具体的终点,在起点与终点之间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这些中间环节并非毫无关联的中间范畴,而是由逻辑主线这一“总枢纽”链接形成的相互联系的逻辑自洽的网络体系。因而,一个范畴能成为逻辑主线的一个重要确立准则就是链接性。马克思将“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以此为出发点,在对劳动价值、货币等一系列中间范畴的构筑中,发现了剩余价值这一核心范畴。以剩余价值为逻辑主线,形成了“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年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积累过程—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等各种剩余价值分配”这样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链条,资本主义运行规律经过科学抽象得以完整再现。
基于逻辑主线的特性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逻辑主线的确立原则,即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必须能够体现实践的主题,反映理论的本质,承当内容的链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探讨逻辑主线还必须具备一个前提,即研究对象已经是一个理论体系。对于习近平经济思想,尽管其仍在演进丰富之中,但是它已经具备一个独立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所应具备的“全面而非局部、严密而非疏漏、自然而非勉强”的逻辑特征,王立胜:《论习近平经济思想理论体系的伟大创新》,《东岳论丛》2017年第2期。具有内在统一性和逻辑关联性,可被视为经济理论体系。因而,其具备探究逻辑主线的前提条件。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问题导向方式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罗列,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罗列为:“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大局,把握规律;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开准药方,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具体参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光明日报》2017年12月21日,第1版。但并未展示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联,因而学术界对此展开了诸多逻辑体系方面的学理性探究,其中,关于逻辑主线的研判,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也有学者将此表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因而在文献梳理时,本文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囊括在内。学界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既有其理论之依据,同时也存在商榷之空间。本文并未穷尽关于这一研究的全部主张,主要对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进行梳理和辨析。
第一,“现代化发展”逻辑主线论。任保平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是现代化发展。其基于党的十九大对中国发展历程新的政治判断,指出新时代是指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时代。按照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现代化发展作为逻辑主线具备合理性。任保平:《理解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然而,以逻辑主线的三大特性为考量,我们发现将“现代化发展”作为逻辑主线过于宽泛。一方面,“现代化发展”并不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本质,因为其他学科体系中对“现代化发展”也有细究,只不过不同学科体系对“谁来现代化发展、如何现代化发展、为谁现代化发展”等本质问题有所区别,所以直接将“现代化发展”作为逻辑主线尽管能够体现出中国不同阶段的具体實践主题,但无法在横向学科比较中直接突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还应该立足于经济发展,“现代化发展”还囊括政治、文化、军事等诸多其他方面,涉猎内容甚广,因而无法聚焦于经济理论探索。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逻辑主线论。该观点强调,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以人民为中心,即最大限度满足人的需要,但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的目的是剩余价值,因而,须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逻辑主线。胡钧:《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政治经济学评论》2017年第3期。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因为这是一种思想观,不是一个范畴,而任何学科的逻辑主线应当是蕴藏思想体系演进或者思维行程的核心范畴。
第三,“需要价值及其运动转化的范畴体系”的逻辑主线论。有学者认为,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标和特征,需要价值范畴不仅能够反映其最终方向,而且贯穿于其全过程和全方面。需要价值是指社会主义劳动者创造的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以需要价值为核心范畴,其运动转化后形成系列中间范畴,进而可以作为逻辑主线构筑系统化、体系化的理论体系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问题。孙迎联、李炳炎:《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当代经济研究》2020年第1期。然而,一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会存在广泛的商品经济,对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区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很必要;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本质在于全体人民如何分享剩余产品。王朝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思想战线》2018年第2期。因而,将需要价值及其运动转化的范畴体系作为逻辑主线有待商榷。
第四,“共享发展”逻辑主线论。该观点认为,从主体维度来看,全民共享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从内容维度来看,全面共享展现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内容指向;从动力维度来看,共建共享突显了“发展依靠人民”的动力要求;从过程维度来看,渐进共享揭示了“立足国情、循序推进”的过程思维,因而共享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沈佩翔、蒋锦洪:《共享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然而,新发展理念囊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进而成为逻辑框架。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五个维度缺一不可。仅强调逻辑框架内容之一的共享发展,并将其确立为逻辑主线,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逻辑主线是立足于经济实践所抽剥凝练出的核心范畴。以之发散出的系列中间范畴,构筑成具有严密内在联系并逻辑自洽的范畴系统,进而全面揭示新时代经济运行规律。基于此,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逻辑主线应当契合新时代经济实践的鲜明主题,反映其理论本质,承担其主要内容的链接。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两条道路”的启示,这一逻辑主线可以确立为“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也彰显了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的统一。基于上述理论规定,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作为逻辑主线,主要有以下三点依据:
第一,“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作为逻辑主线契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主题。即其是来源于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历史和现实过程,是对这一过程中的特征事实进行梳理、总结、凝练的抽象表达,能够突出新时代经济实践的主旋律。
“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然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难以完全做到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的生产关系层面,在阶级斗争和“一大二公”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中未能够给予生产力发展足够的重视。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将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事实证明,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里取得了举世矚目的成就,生产力的迅速增加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贫富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也接踵而至,对新的民生问题的破解成为新阶段的重要任务。社会主要矛盾对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目标、方向和任务具有着主要规定性。新时代,转化后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与“破解新的民生问题”一脉相承,“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被表达为新时代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略之一。换句话说,新时代经济实践的主题就是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发挥二者的互促作用,推动发展迈向更高质量更高层次,这即可被表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
第二,“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作为逻辑主线能够反映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本质内核。即能够表现这一理论体系与其他理论体系的本质区别,或者说能够突出我国新时代经济关系的独特性。
马克思主义强调“发展”,且这种发展应该是坚持和维护劳动人民利益,谋求人民福祉的共同发展。毛泽东在探究社会主义建设中也曾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是为人民服务的经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323页。邓小平也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0~111页。发展生产力是必须的,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生产力的发展是为了所有人民的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将人民的迫切需要、美好向往作为我国经济实践的终点,这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行动指引。习近平强调,“我们党执政,就是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这就点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0页。这个核心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的逻辑主线。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也明确指出,坚持人民至上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的十大宝贵经验之一。“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在习近平经济思想语境中的创新表达,其作为逻辑主线既抓住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硬核要旨,也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本质。
第三,“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作为逻辑主线可以承当习近平经济思想中不同内容的关键链接。即从横向维度来看,可以作为其各部分各领域内容的关键关联点;从纵向上来讲,可以被视为承接和延续的链接,能够将所有内容从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循序渐进地展开。
习近平经济思想内容丰富,但仔细研读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概括,我们不妨围绕“如何一以贯之‘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这一问题,按照“原则—框架—路径—政策”的逻辑链条对其思想体系进行总结: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原则,即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内在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基本原理,如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等方面;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框架,即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构,如新发展理念等方面;三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路径,如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四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政策,即行动方案、规范、方针等,主要包括更好地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清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具体包括乡村振兴战略、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政策体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等等),还有新型城镇化、食品安全、精准扶贫、金融安全、住房制度、产权保护等方面,这里不逐一列举。不难发现,这四个层次都是将“中国经济发展”和“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相结合,实质上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也就是说,“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不仅可以将其主要内容以“原则—框架—路径—政策”的逻辑链条串联完整,而且可以凸显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中纵向不同层次、横向不同部分内容之间的关联性,进而成为逻辑主线。
尽管习近平经济思想仍处于动态演进、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过程之中,但它已经逐渐形成一个由逻辑起点、逻辑主线、逻辑终点和逻辑保障等各个逻辑要素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有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的逻辑主线,才能确立“新发展理念”的逻辑框架,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通往“美好生活”的逻辑终点,从而构建完整的逻辑体系。
第一,唯有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确立为逻辑主线,才能确立“新发展理念”的逻辑框架。逻辑框架是逻辑主线由纵向维度向横向维度的展开,是一个理论体系的“骨架”,所以其应当具有内容的勾勒性、问题的导向性以及实践的一致性。简单来说,逻辑框架必须聚焦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短板,直击经济发展中的症结,进而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等目标提供框架设计。进入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最大特征,这又主要表现于经济发展中的动力问题、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内外联动问题以及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则是经济对外往来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主体性原则贯穿始终,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这一逻辑主线具体展开,直面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进而成为逻辑框架。
第二,唯有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确立为逻辑主线,才能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路径,是指由起点通往终点的具体路由。如前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是高度抽象的核心范畴,要将这一高度抽象的理念真正作用于经济实践,则需要将满足我国人民的迫切需要放在首要位置,找准其具体且关键的物质载体和实践路由。进入新时代,人民的迫切需要表现为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满足這一需要,成为我国在新阶段经济发展的目标。美好生活,涉猎物质、政治、精神、生态等多维向度,但从经济角度来看,它的本质是要求社会产品由数量增加转为质量提升,社会产品结构由低端种类少转为高端多样化。经济高质量发展实际上是以内涵式增长为特征的强调质量提升、倡导从低端产业结构转向高端产业结构的一种生产方式,其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作为逻辑主线落地于实际的具体路径。因而,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为逻辑主线,并将其集中体现于新时代经济实践,才能导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最终推进全面现代化建设,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第三,唯有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确立为逻辑主线,才能通往人民“美好生活”的逻辑终点。所谓逻辑终点,是指由逻辑起点通过中介逐层、逐步展开最终所达到的目标。这个中介就是逻辑主线,如果中介找错了,则难以达至逻辑终点。旧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一方面意味着生产力发生了跃迁,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人的需要发生了升级,新的社会生产与新的需要之间有了新的矛盾。如何化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从理论上讲化解社会主要矛盾应该包括两种路径:其一是降低人的需要层次,其二是提升社会生产。很明显,人的需要随着人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不断升级,降低人的需要层次这一途径并不可取,所以化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方法只能是不断提升社会生产水平,促使发展走向平衡和充分的状态。这就需要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起点和归宿,确立经济发展的主题和重点,即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因而,明晰以“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作为逻辑主线,可以从人的需要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作为出发点,确立更加具体、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最终走向美好生活的逻辑终点。
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两条道路”的洞见,逻辑主线不是一个表象的简单抽象,它是一个核心范畴,是理论延伸或是思维演进的准则,从这个范畴出发,能够推演出与之具有逻辑一致、内在关联的系列中间范畴,形成范畴系统。对于逻辑主线的确立,应当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方法,探寻能够体现实践主题、反映理论本质、承当内容链接的核心范畴。本文对逻辑主线研究的几种代表性观点进行了梳理和辨析,发现这些主张仍存在商榷空间。
习近平经济思想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联、严密逻辑架构的理论体系,符合确立逻辑主线的前提条件。“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作为一个具有抽象性和具体性双重规定的范畴,能够作为其逻辑主线,主要依据有三:一是可以契合新时代经济实践的主题;二是能够反映理论本质;三是可以承当主要内容的链接。进一步而言,只有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这一逻辑主线,才能确立“新发展理念”的逻辑框架,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通往“美好生活”的逻辑终点。
马克思确立“剩余价值”作为其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使《资本论》成为“艺术的整体”,正是因为选择资本主义社会发育较为成熟的英国作为典型例证,才在大量典型事实的系统分析中科学地回答了众多理论体系中的基础问题。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可以参照的范本,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的。因而,基于经济实践的主观抽象还比较有限,学术界对其诸多基础理论问题的探究还未能形成一致的认识。基于“两条道路”的启示,笔者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作为逻辑主线也是试图清晰呈现新时代经济实践的概貌,展现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脉络,这其中也肯定存在值得进一步讨论的空间,只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丰富这方面的研究做出些许增量贡献。
作者单位:王宝珠,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艳,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韩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