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疗效观察
2021-01-11杨梓林罗莎
杨梓林 罗莎
摘要:关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论述最早出自《伤寒论》,文中说盖肺中之邪,非麻黄、杏仁不能发而寒郁之热,非石膏不能除,甘草不特救肺气之困,抑以缓石膏之悍也。麻黄杏仁石膏汤虽其方搭配簡单,但用于治肺热咳喘证疗效可彰。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 肺热咳喘证 内热壅盛
【正文】
一.麻杏石甘汤出处及相关条文分析
【方药】麻黄(四两,9g,去节) 杏仁(五十个,9g,去皮尖) 甘草(二两,6g,炙) 石膏(半斤,碎,18g,绵裹,)
【煎服】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柸。
【原文】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63)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甘草石膏汤。(162)
【解析】太阳病,汗下后,若表证未去,宜再用桂枝汤解表。然62,162条开宗明义指出汗下后,不可再用桂枝汤,究其原因,则在下文“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句。盖肺主气而司呼吸,邪热壅肺,宣降失司故见喘逆;肺合皮毛,热壅于肺,热迫津泻,则有汗出。其“无大热者”,是为表无大热,而里热壅盛,并非热势不甚。此证尚可伴有咳嗽,口渴,脉数等。麻黄汤证与本证皆有喘,麻黄汤证病之重点在表,因皮毛为肺之合,伤寒表实而致肺气上逆,故无汗而喘;本证重点在肺,肺热壅盛,则蒸迫津液而外泄,故汗出而喘。因本证病不在太阳之表,而是汗下后外邪入里化热,热壅于肺,故治当清宣肺热,用麻杏石甘汤。
1.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最早出自《伤寒论》,方中麻黄宣肺解表,合杏仁二者宣降肺气以平喘,石膏清肺解肌,佐以炙甘草调和药性,又顾护胃气,防石膏过于寒凉。方中麻黄石膏为君,杏仁为臣。功效清凉疏表,宣肺平喘,用于外感风寒,邪热壅肺之症。钱潢曰: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者,所以解肺家之热,非所以发太阳之汗也。李时珍亦云:麻黄虽为太阳发汗之重剂,实发散肺经大热之药也。
2.尤在泾在《伤塞贯珠集》提出: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其邪不在肌腠,而入于肺中,缘邪气外闭之时,肺中已自蕴热,发汗之后,其邪不从汗而出之表者,必从内而并于肺耳,故以麻黄、杏仁之辛而人肺者,利肺气,散邪气,甘草之日平,石膏之日辛而寒者,益肺气,除热气,而桂枝不可更行矣。盖肺中之邪,非麻黄、杏仁不能发而寒郁之热,非石膏不能除,甘草不特救肺气之困,抑以缓石膏之悍也。
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剂分析
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药与药之间的关系,方剂的总体关系来分析,麻杏甘石汤为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是变辛温发表之法,而为辛凉宜散之法。方中麻黄辛温宣肺定喘,石膏辛寒清热。麻黄配石膏,清宣肺中郁热而定喘逆,而且石膏用量倍重于麻黄,故可借石膏辛凉之性,以制麻黄辛温发散之力,又能外透肌表,使邪无复留。杏仁宣肺降气而治咳喘,协同麻黄更增平喘之效。甘草扶正,调和诸药。四药相伍.宣肺清热、降逆平喘。
三、病例分析
病例1
张锡纯验案:北平大陆银行理事林农孙,年近五旬,因受风温,虽经医治愈,而肺中余热未清,致肺阴铄耗,酿成肺病,屡经医治无效,其脉一息五至,浮沉皆有力,自言喉连肺际,若觉痒则咳嗽顿发,剧时连嗽数十声,周身汗出,必吐出若干稠痰其嗽始止。问其心中常觉发热,大便燥甚,四五日一行,因悟其肺际作痒,即顿发咳嗽者,必其从前病时风邪由皮毛袭入肺中者,至今犹未尽除也。因其肺中风热相助为虐,宜以麻黄祛其风,石膏清其热,遂为开麻杏甘石汤方,麻黄用钱半,生石膏用两半,杏仁三钱,甘草二钱,煎服一剂,咳嗽顿愈。诊其脉仍有力,又为开善后之方,用生山药一两,北沙参、天花粉、天冬各五钱,川贝、射干、苏子、甘草各二钱,嘱其多服数剂,肺病可从此除根。后阅旬日,愚又赴北平,林农孙又求诊视,言先生去后,余服所开善后方,肺痒咳嗽仍然反复,遂仍服第一次方,至今已连服十剂,心中热已退,仍分毫不觉药凉,肺痒咳嗽皆愈,且饮食增加,大便亦不甚干燥。闻其所言,诚出愚意料之外也。再诊其脉已不数,仍似有力,遂将方中麻黄改用一钱,石膏改用一两,杏仁改用二钱,又加生怀山药六钱,俾煎汤接续服之,若服之稍觉凉时,即速停止。后连服七八剂似稍觉凉,遂停服,肺病从此竟愈。
按:治肺劳投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且用至二十余剂,竟将肺劳治愈,未免令阅者生疑,然此中固有精细之理由在也。盖肺病之所以难愈者,为治之者但治其目前所现之证,而不深究其病因也。如此证原以外感受风成肺劳,且其肺中作痒,犹有风邪存留肺中,且为日既久则为锢闭难出之风邪,非麻黄不能开发其锢闭之深,惟其性偏于热,于肺中蕴有实热者不宜,而重用生石膏以辅弼之,既可解麻黄之热,更可清肺中久蕴之热,以治肺热有风劳嗽者,原为正治之方,故服之立时见功。至于此药,必久服始能拔除病根,且久服麻黄、石膏而无流弊者,此中又有理由在。盖深入久锢之风邪,非屡次发之不能透,而伍以多量之石膏以为之反佐,俾麻黄之力惟旋转于肺脏之中,不至直达于表而为汗,此麻黄久服无弊之原因也。至石膏性虽寒凉,然其质重气轻,煎入汤剂毫无汁浆(无汁浆即是无汁),其轻而且凉之气,尽随麻黄发表之力外出,不复留中而伤脾胃,此石膏久服无弊之原因也。所遇之证,非如此治法不愈,用药即不得不如此也。
病例2
魏长春医案:曹某,女,62岁。形寒潮热,体温38.5C,咳嗽,气急,大便闭结,面色萎黄,舌红苔黄,脉数。诊断:此乃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治方:麻杏石甘汤加味,以清肺透热达邪:生麻黄1.5g,苦杏仁9g,生石膏12g,生甘草3g,大豆卷、空沙参各9g,前胡3g,金银花、竹茹各9g。一诊:咳嗽气促,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宗前法,清肺达邪:生麻黄1.5g,生石膏24g,苦杏仁、冬瓜仁、桑白皮、知母、地骨皮、玄参各9g,生甘草3g,鲜芦根、白茅根各30g,服1剂。三诊:精神好转,气促稍瘥,大便已解,舌色红润苔薄黄,脉滑,改用养阴清肺,上方去麻黄、石膏、甘草,加桑叶、枇杷叶、浙贝母各9g四诊:汗出热退,体温36.9C ,咳嗽痰多色白不豁,脉数,舌红根苔腻,病象大势已平,清肃肺胃余邪:白茅根30g,苦杏仁、冬瓜仁、桑白皮浙贝母、空沙参,西党参桑叶枇杷叶各9g,服3剂。效颇佳。
病例3:朱杰在麻杏石甘汤临床用验:夏某,男,7岁。2017年2月17日初诊。咳喘3天。患兒有哮喘史3年,此次受凉后鼻塞喷嚏,流清涕,旋即咳嗽痰多,夜间喘息不能平卧,无发热,大便干,2日1行。查体:呼吸35次/分,心跳100次/分,体温37°C,呼气延长、三凹征阳性,咽红,双肺闻及哮鸣音,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以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处方:麻黄6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苍耳草10克,生甘草5克。5剂后咳减喘平,喉间仍有痰,上方去石膏、苍耳草,加葶苈子6克,苏子10克,再服药7剂后,基本痊愈,唯活动后偶咳、汗多非遂续予玉屏风散合苏杏二陈汤调治。哮喘为外邪引动伏痰而诱发。小儿体禀纯阳,六淫皆从火化,外感风热或风寒入里化热,而致痰热阻滞气机,升降不利哮鸣。
四、现代研究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普通的汤剂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故而现代国内王晗等人研发制作了更加方便携带、服用快捷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片。此药对于肺部疾病、耳鼻喉疾病和皮肤疾病都有一定的作用,有许多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增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片对于疾病的康复有着良好的作用,能够提升病人满意度,对并且能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从药理作用的角度来说,麻黄杏仁甘草石膏片不仅以镇咳、祛痰、平喘为主要,另外还有良好的解热、抗炎、增强免疫功能、抗变态反应、抗病原微生物以及改善血液循环等等作用。不同的药理作用相互配合,从整体上来改善麻杏甘石片的相关疾病,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符合中医整体观。
五、结论
喘病是因久患肺系疾病或它脏病变影响,致肺气上逆,肃降无权,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唇甲青紫为特征的病证。而麻杏石甘汤是治疗当中一个表寒肺热的用方,临床表现:喘逆上气,息粗鼻扇,胸胀或痛;咳而不爽,吐痰稠黏,伴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舌苔薄白或罩黄,舌边红,脉浮数或滑。《伤寒论》之中: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麻杏石甘汤病证不在太阳之表,而是汗下后外邪入里化热,热壅于肺,
本证重点在肺,肺热壅盛,则蒸迫津液而外泄,故汗出而喘。麻杏甘石汤为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是变辛温发表之法,而为辛凉宣散之法。较为适合用来治疗肺热喘咳证——内热壅盛。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之中,自然环境的改变与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也有不同的影响,大多数人们忙于自身生存而缺少适当的身体锻炼、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自身情志调节,故而易受外感之邪,不能及时的诊治或者诊治不当,有喘证基础疾病的人则发病从太阳之表发展至此。但所幸《伤寒论》对于此肺热喘咳证——内热壅盛有清宣发热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愈合。在古今医案之中,肺热咳喘证患者的康复更是对其治疗有效的强有力证明。
参考文献:
【1】王真.魏长春用《伤寒论》方治疗肺系疾病经验[J].中医药学刊2006,246).994.)
【2】朱杰.麻杏石甘汤临床用验[N].中国中医药报,2017-10-11(005).
【3】王晗,杨希凡,张志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片药理的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3):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