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茂名红色资源融入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的探讨

2021-01-11吴泽波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7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思政教育

摘要:红色资源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与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主旨在内涵要求与价值导向上相符,将红色资源融入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极强的可行性。茂名红色资源丰富,将其融入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可从红色元素嵌入思政教学、红色主题深入思政活动、红色资源引入校园建设三个方面来实现。

關键词:茂名红色资源;技工院校;思政教育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随着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推进,技工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将红色资源融入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的模式得到广泛应用,且成效明显。红色资源是革命先烈通过革命实践积累的伟大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对于技工院校思政育人具有重要的作用。茂名地处粤西,背山面海,有500多处珍贵的革命遗址、有4800多个革命老区,1800多名革命烈士,其丰富的红色资源对于技工院校红色基因的传承发挥重要作用。但结合现状分析,目前茂名地方红色资源融入技工院校思政教育仍存在不足,因此如何将茂名红色资源有效融入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值得探讨。

1.茂名红色资源融入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1.1强化技工院校立德树人的成效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技工院校是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技术技能人才的场所,承担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技工院校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关键时期。但当前技工院校存在重专业技能教育而轻思想政治教育状况。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将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思政教育是技工院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主要途径,其育人成效需要借助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形式完成。而红色资源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态,与思政课堂关系密切。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传承文化、认知历史、了解国情、陶冶情操、养成美好品德的过程。因此,将红色资源融入技工院校思政教育,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均为学校积极开展立德树人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载体,夯实精神内涵基础[1]。茂名红色资源分布范围广,如信宜有怀乡起义指挥部旧址、高州有南路农民运动指挥中心、电白有南路农民协会旧址、化州有(柑村)南路革命历史教育基地、茂南有朱也赤纪念馆等,不同的红色资源是革命传统资源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具有茂名地方特点的红色资源融入技工院校思政课,既可通过“身边人讲好身边事”,容易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也有助于强化学生政治认同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进一步增强技工院校思政教育效果。

1.2 丰富思政教育的内涵与活力

思政教育是融入红色资源的主要教育途径,红色资源具备独特的优势,能够为思政教学资源提供补充,使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涵得到延伸。红色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其中前者主要指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纪念馆及党史文物等,后者主要指物质资源所承载的奋斗精神、民族精神等内涵。红色资源承载的精神内涵在新时代背景下被赋予特定的时代意义与德育价值[2]。茂名作为南路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从曾作为南路革命运动指挥中心的中共南路特委化州驻地,到隐蔽的革命堡垒电白坡心高圳车革命据点;从全村群众参加和支持革命的化州柑村,到打响电白抗日武装起义第一枪的电白华楼堡;从点燃革命斗争燎原烈火的茂南山阁烧酒乡起义,到以为革命英勇牺牲的信宜四烈士命名的4个乡村,每一处红色资源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是一本生动鲜活的教科书。技工院校应发挥这些红色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因地制宜打造“红色学堂”,让旧址遗址成为思政教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思政教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思政教育“教师”,将学习、体验、领悟融为一体,使思政教育“动起来”,“活起来”,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做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1.3 提高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传统模式下技工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方法为讲授法,同时因为学习内容过于单调,教学组织形式较为单一,因此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思政教育实效不佳。为有效改善此问题,避免传统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需要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思政理论教学是红色资源融入的主要窗口,红色资源也是教学资源的有效补充,是思政教育需要充分利用的教材内容,蕴含丰富的精神内涵,具有直观生动、感染性强、趣味性强等优势,涵盖红色教育载体形态与精神内涵的方方面面[3]。红色资源类型丰富,如红色影视、红色歌曲、红色故事、党史馆、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教育基地等。例如,革命历史故事改编的文学作品等红色资源,是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的有效传承。在思政教育实践中,可结茂名红色资源实际,进一步发扬朱也赤、叶致英、李卡等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将茂名红色文化资源串珠成链,组织师生开展“追寻红色足迹,牢记初心使命”主题红色游学活动,通过红色革命基地展出的视频、图片等,引导师生重温红色历史,提升精神高度和历史胸襟,让师生真实地感受到艰苦奋斗、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红色精神,体会到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激励他们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茂名红色资源融入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思政教育方式相对滞后

当前,技工院校开展思政教育主要方式偏重理论,虽然红色资源融入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得到了学校及教师重视,虽然思政教师能够根据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讲解红色资源相关知识,但是对于茂名地方红色资源蕴含的精神内涵未能精心挖掘,讲解不够深入,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教学方式过于枯燥、乏味,难以发挥红色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育人功能与育人价值[4]。技工院校虽偶尔能够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但是规模性不够,参观的针对性、目的性不强,学生未能掌握参观地的红色资源精神实质,难以上升至理性层面,无法激发学生对国家、对党热爱的坚定情感。

2.2 对红色资源教学价值的理解存在不足

部分技工院校思政教育人员缺乏对红色资源教学价值的认知,进而对技工院校思政教育水平造成影响。但是结合现状分析,技工院校思政工作的任务停滞在信息的传递上,并未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满足学生需求。部分技工院校缺乏现代化思政教育意识,因此导致红色资源难以充分发挥育人价值。

2.3 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不足

主要是技工院校红色校园文化氛围薄弱,许多技工院校的宣传栏、校园标识、校园建筑中的红色资源内容匮乏。技工院校对红色资源的宣传力度不足,缺乏专门的机构或组织对红色资源进行全面宣传。另外,开展红色校园文化学习活动较少,对茂名红色资源未展开全方位深入研究,导致学生关注红色文化不多,对红色资源融入思政教育造成不良影响[5]。

3.茂名红色资源融入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实施途径

3.1 从“纯理论”到“体验式”,将红色元素嵌入思政教学

首先,巧用红色资源,活化教学内容。茂名各地每一处红色资源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是一本生动鲜活的教科书。技工院校应将这些资源加以收集、挖掘和整合,并将其巧妙地“嵌入”教材的相关章节进行课程思政,或通过红色资源网站不断活化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实现思政理论与红色资源有效融合。另外可以收集茂名红色资源相关图片、视频等,将其应用于思政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个人英雄事迹以及历史事件,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6]。

其次,参观红色基地,对接教育内容。红色资源是鲜活的历史,也是思政教育最生动的教材。技工院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前往茂南鳌头革命史迹展览馆、电白高圳车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信宜市怀乡起义指挥部旧址、高州南皋学舍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让学生直观感受红色资源带来的视觉冲击,在真实的场景下引发共鸣,深化对思政知识内容的理解,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有效融合,强化教学有效性。

最后,讲好红色故事,提升教学效果。红色故事是实现红色资源与思政教育融合的主要途径。茂名丰富的红色资源中每一处革命遗址、每一件红色文物,都承载着一段感人至深的厚重历史,都是一部蕴含共产党人精神特质的生动教材。如化州市笪桥镇柑村是南路革命堡垒村,从1937年到1949年,先后有38人加入共产党,200多人参加武装斗争队伍,500多人参加农会,1000多人参加革命活动,26人献身革命,是茂名地区参加革命人数最多、革命烈士最多的红色村庄。技工院校的思政教师要善于把这些“家门口”的红色资源转化为生动形象的人物故事,通过为学生讲解真实的革命事迹,加深学生印象,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加强对学生情感引导,引导学生抒发自身对革命先辈的感情,使学生直观感受茂名人民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革命斗争历史[7]。

3.2 从“有意义”到“有意思”,将红色主题渗入文化活动

首先,通过党团活动,让红色主题“立”起来。为实现红色资源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技工院校要积极开展红色思政讲堂、举行红歌比赛、组织参观茂名红色教育基地等主题明确的红色党团活动,并积极把红色主题渗入校园文化建设,从而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从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目前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在技工院校得到广泛开展,呈现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学生对党团活动有较高的关注度与参与度[8]。

其次,通过红色资源信息建设,让红色文化“亮”起来。目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在此“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技工院校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平台和符合学生特点的表现形式将红色资源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同时要充分利用媒介传播工具,如广播台、學校管网、微信公众平台展开红色资源教育,健全完善红资源信息渠道,打造校园红色文化亮丽名片。

最后,通过红色资源研究,让档案史料“活”起来。结合现状分析,技工院校对茂名红色资源的研究力度存在不足,因此需要加大研究力度,以红色资源为纽带充实思政教育载体,通过生动的档案史料强化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9]。技工院校对将茂名红色资源如何融入思政教育要深入调研、精心挖掘、科学整理、规划使用。例如高州城区的南皋书院是南路农民运动指挥中心和茂名县革命指挥中心具有大量的档案史料,可引导学生参考学习,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3.3 从“独奏曲”到“协奏曲”,将红色资源引入校园建设

首先,共建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红色基地实践育人共同体,将红色资源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多种实践形式使学生理解红色资源内涵,达到寓教于行的目的。技工院校应加强与红色教育基地的合作,建立实践育人协同机制,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与人才优势,推动地校合作,建立志愿服务、社区帮扶等多种形式的育人协调机制,使学生在体验中知行合一[10]。如茂名市高级技工学校与茂南鳌头革命史迹展览馆共建思政教学实践基地,经常组织师生到基地参观学习,把红色资源作为思政教学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在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次次洗礼中,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崇高风范、伟大人格和高尚情操,更加自觉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技能报国。

其次,共享红色教育课程。技工院校要认真梳理地方红色资源,纳入教学计划,开展课程重构与教学研究,并积极与其他院校联合开展红色课程主题研讨活动,实现优势资源共享,交流办学经验,积极促进红色资源与思政教学的融合[11]。

最后,共研红色文化课题。技工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若一味“高标准”地讲思政课,往往达不到教育效果,要结合生源特点开展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育课题研究,深入挖掘茂名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校本教材,真真切切通过身边革命故事、革命人物追求革命真理不悔今生的讲解,让学生深入了解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以促进学生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行动自觉。

参考文献:

[1]姚春梅.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1):49-51.

[2]李健芸.当代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探索——基于粤北地区红色资源融入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9(3):101-104.

[3]吴心羽,黄垚.地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探析——以徐州地区为例[J].科教文汇,2021(26):59-61.

[4]白莎.技工院校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时代报告,2021(3):8-9.

[5]邓莉莎.浅谈技工院校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合理运用研究[J].科学咨询,2020(14):73.

[6]孙世浩.关于吉林省红色资源对技工院校思政教育作用的思考[J].文存阅刊,2020(2):35.

[7]阚红.利用红色资源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基于艺术类院校学生特点[J].人文之友,2020(3):140-141.

[8]张蕾.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成效模式探讨[J].神州,2020(10):151.

[9]左露琼,张季.信息时代桂林红色资源融入技工院校思政教育路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9(3):106-108.

[10]夏梦,管建莉.江苏红色资源融入思政教育教学研究——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71-72.

[11]廖仲萍.赣南技工院校如何利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J].文存阅刊,2020(17):144.

2021年度茂名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项目编号:2021YB19

【作者简介】吴泽波(1972~),男,汉族,在职研究生,广东省茂名市高级技工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思政教育
基于朋辈教学法的技工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学探析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