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准则下企业金融资产管理的挑战和建议

2021-01-11朱茂丽

中国商论 2021年1期
关键词:新准则金融资产企业管理

朱茂丽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盘活基础资产、多元化资产组合以及提高收益和资金使用效率的金融资产,不断进行多元化的创新和发展,这无疑对会计监管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相关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颁布,使得企业在处理金融資产时会遇到诸如权益工具的分类困难、金融工具的减值等难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引入信息系统,加强企业内控和资产战略布局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金融资产;新准则;企业管理;挑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1(a)--02

本文将对金融资产相关准则作简要介绍,同时分析新准则对企业金融资产管理的挑战,并提出相应建议。

1 金融资产准则变化简介

1.1 新准则出台的背景

金融工具多样化、创新化的发展及其高风险的特征,驱动会计监管方式进步[1]。国际金融会计准则于2014年出台了《IFRS9——金融工具》,我国财政部接轨国际于2017年3月31日修订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23号、24号。新准则更好地体现实际经济业务,分类更易操作,更客观,意在解决原准则下按管理层持有意图分类的主观性、分类复杂性和金融资产价值顺周期的风险[2]。

1.2 新旧准则分类概述

金融资产的分类依据从按照多维的判断标准和识别特征到只以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划分,从原来的四分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到现在的三分类: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和以公允价值的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1.3 新减值模型概述

从原来需要证据或客观事实表明金融资产已发生损失,需要考虑和识别减值损失触发事项,到新准则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在报告日更新预期损失金额用以反映信用风险变化。如金融资产信用风险从初始确认后若无显著增加,只需确认未来12月的预期信用减值损失并计提减值准备。当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有显著增加或恶化,需对金融资产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确认减值准备。

2 新准则对企业金融资产管理的影响

2.1 新准则下金额资产账户处理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购入时,以公允价值计债券投资,并分成债券投资—成本和债券投资—利息调整两个账户,其中债券投资—成本是面值,通过债券投资—利息调整折价或溢价发行的债券,使得债券投资账户值为实际收到的公允价值。期间,未支付本金的兹息会按期计入应收利息,在实际利率法下,未偿还本金与实际利率乘积计提入当期投资收益,票面利息与实际利息的差额乘以未偿还本金将计入债券投资—利息调整中,用以按期冲减购入时债券投资—利息调整中的余额,直至到期冲减完毕。到期收到的金额是债券票面值。减值时,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并用债券投资减值准备冲减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且其变动计入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购入时,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一并计入资产成本。期间,宣告股利计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发生变动,计其他综合收益,并对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出售时,冲减资产成本、未发放的应计利息、公允价值变动等,冲减清空资产的账户,并将实际价款与账户的差额计入到投资收益。减值,计提信用价值损失,并冲减其他综合收益,并不影响此类资产的账面价值。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当购入时,相关税金、手续费抵减投资收益,已宣未发现金股利作应收股利,其余对价计入成本。持有期间的利息、股利计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产账面并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出售时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累计计入综合收益,出售时与前一次公允价值的差额直接计入综合收益。

2.2 企业面临的挑战

企业,特别是金融资产占比大的投资主导型企业,或投资主导型和经营型并重的企业,金融资产价值变动对其财报信息影响较大。没有做好适当管理,会使报表资产质量下降,反映企业效益下降,波动性大。

(1)权益工具投资分类的困难。因为新准则下以摊余成本法计量的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需要满足持有目的和合同现金流量测试,使得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将接受更多未满足条件的金融资产。例如,可供出售金融工具、衍生工具、权益工具因为不能通过现金流量测试,只能进入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者计入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且其变动计入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中去,且一经选择不得改变,使得权益工具的分类存在选择困难。

(2)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通常采用市价法、类似项目法和股价技术法来计量,主观性和应用难度依次增加。公允价值具有可比性,但其需要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估值技术、估值费用,会受顺经济周期影响。新准则下,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波动不予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会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化计提其他综合收益并调整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其他综合收益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只影响资产负债表,影响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结构、资产规模,影响投资决策者对企业战略的理解。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产账面并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损益类科目,影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影响资产的结构和规模,利润表体现企业短期获利能力,影响投资决策者预期,尤其对于小企业,利润表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3)金融资产的减值。由于新准则对存续期的减值阶段划分来确认减值损失,所以阶段的划分就极为重要。当确认金融资产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或恶化时,第一次计提减值损失,对当年的损益影响较大,后期的风险波动在这个基准水平上下,对顺经济周期波动有缓冲的作用,但是首次计提时间的确定和计提水平的差异对平滑风险波动也有不同的影响[3]。同时因为新准则不需要客观证据确认减值损失,使得判断标准的主观色彩比较重,对专业判断的依赖大,对信用资产显风险“显著恶化”中的“显著”并没有明确的定量,使得企业有了更多的盈余管理的空间[4]。新准则下,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通过账面和未来现值比较,确定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一般性持有金额较高的金融资产一经减值不得转回,而持有金额较小的可以通过信用风险特征进行减值测试,确认是否可以转回相应的价值。企业通过以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的减值转回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受限。

(4)出售。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没有出售目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在出售时,清空资产账户,并将实际获得的对价与账户余额的差值计入投资收益,对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额影响只有实际对价和原账户余额的差值,但影响资产结构和资产质量。投资收益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会影响企业利润表现。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出售,将实际对价超过此类资产的账面计入投资收益,其中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再转入投资收益科目,同时影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对企业资产结构、资产规模和获利表现都有影响。同时,关联方之间的出售交易,为企业盈余管理留下空间,使得会计信息的质量下降。

(5)重分类。原准则对金融资产重分类界定严格,只允许将“持有至到期”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新准则下只要业务模式发生改变,金融资产必须进行重分类,并允许三种金融资产相互重分类。

其中权益工具和衍生工具不得重分类,防止持有权益工具价格上升时,将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使得利润增高。权益工具价格下降时,将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且其变动计入综合收益”,通过使公允价值的下降和利润脱节,操纵利润。衍生工具持有目的固定,不可能从短期交易目的改为收取合同现金。债券类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定在下一个会计期间第一天,有效避免操纵利润。所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转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操纵利润的可操作性最大。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涨时,通过转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让企业利润表现更可观,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3 对企业管理的建议

3.1 引入信息系统,量化风险

引入信息系统,量化企业信用风险。如风险参数、违约损失率、风险敞口,债项回收率等优化减值模型使新减值政策更好地运行。新减值模型:第一阶段——当风险未显著增加,计提12个月内的减值,第二阶段——风险显著增加,计提整个存续期间的减值损失。通过量化风险并根据风险大小更准确地区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以及对减值损失的量化,尤其处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对整个存续期间的减值进行估计,主观性和不准确性更强。信息系统的运用有助于减少对会计人员专业判断的依赖和主观色彩,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运行新准则[5]。

3.2 加强企业内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新准则的主观性强,可操作的空间大,会计信息质量受到影响。金融资产的新分类对资产公允价值的估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公允价值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另一方面公允价值的计量存在主观性强、依赖专业判断等会影响金融资产核算的精准性。加强内控,通过设计和制定更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资产减值的核销与审批,同时注重内部财会人员的素质培养,提高公允价值评估能力,提高金融资产核算的精确性,从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6]。

3.3 合理配置资产,符合战略需求

新政策仍保留有盈余管理的空间,企业可以通过金融资产的减值及转回、公允价值的变动、金融资产的重分类以及关联方交易等对报表进行操纵,从而模糊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对投资主导性和经营和投资并重性的企业,由于金融资产的配置占比较大,资金管理更为重要。企业需要提高资产配置水平,配置不同风险的金融资产,使得风险错配,避免相同风险源引起的风险水平变动对资产价值的冲击。同时资产配置的规模和比例需满足企业的战略需求,同时也要考虑资金的占用期和机会成本,和企业战略目的的吻合程度。

参考文献

王茜,刘娅,赵淑鹏.金融资产减值准则改革对银行业影响研究[J].财会通讯,2018(31):3-6+129.

张海梅.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9(23):186-188.

趙宇.金融资产减值新规解读及建议[J].国际金融,2018(04):77-80.

田嫒.金融资产减值问题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9(25):104-105.

韩春春.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分析及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9(22):229.

张海梅.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9(23):186-188.

猜你喜欢

新准则金融资产企业管理
金融资产的分类
新会计准则下发电厂会计成本核算对策
和而不同:职工薪酬新准则的财税差异透视
浅谈《职工薪酬》准则的变化
浅议新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