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那碗腊八粥
2021-01-11赵永生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1年1期
天气越来越冷,腊八越来越近。我们这里有“腊七腊八,出门冻煞”之说,可见腊八的严寒。然而,在严寒的腊八里,让我最感温暖的莫过于母亲熬制的腊八粥。
其实,腊月初七母亲就已经开始忙活了,她把生产队秋天分给的谷子筛驳干净后,拿到村里的磨坊碾成新米。黄灿灿的新米被母亲淘洗干净,再配以花生、豇豆、大枣、芝麻、蔓菁等一起下锅,到次日拂晓,喷香喷香的腊八粥,在火炉上的鐵锅里就熬好了。粥在锅里飘着袅袅香气,我一骨碌起床,洗漱后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粥。
腊八的清晨,窗外是冰天雪地,室内一家人围拢在一起,喝着热气腾腾的粥,那是多么温馨的场面。
我上高中的时候,常常在学校里喝粥,喝的是能照见人影的玉米粥,全然没有孙犁先生写的《吃粥有感》那么有趣。那时只不过是填饱肚子而已。唯有母亲的腊八粥,才让我体会到如孙犁先生所说喝粥“是人生一大享受”。
国人喜欢喝粥由来已久。我国最早的文字史料《周书》中就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记载。粥作为中国人的传统食物,为药食同源之品。司马迁的《史记》曾经记述了西汉名医淳于意“以火齐粥且饮”为齐王治疗疾病的案例。到了唐朝,著名食医孟诜曾在其《食疗本草》中有“茗粥、柿粥、秦椒粥、蜀椒粥”四个粥方。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也有“食治粥”的记载,如温补阳气的羊骨粥等。宋朝爱国诗人陆游《食粥》诗曰:“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陆游在中年时曾患胃病,经人指点,最后坚持食粥而病愈。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列有数十款粥,他评价喝粥说:“每日起,食粥一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良。”
(赵永生/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