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调任督法针刺治疗颈性眩晕60例

2021-01-11许延林杜冬菊林海波余伯亮

广西中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颈性督脉椎动脉

许延林,杜冬菊,林海波,余伯亮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广东 江门 529000)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的肌肉、骨质等异常刺激颈部交感神经,或压迫椎动脉,椎动脉收缩致后循环系统供血不足,最终导致前庭迷路缺血而引起眩晕的病症[1]。颈性眩晕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发病人群日益年轻化,成年患病率可达10%[2],具有突发性、高复发性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3]。笔者在临床中治疗颈性眩晕注重任督,应用通调任督针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针灸科、康复科门诊的颈性眩晕患者60例,其中男性28 例,女性32 例;年龄21~69(52.32±8.10)岁;病程1~36(21.54±4.60)个月。

1.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第三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颈性眩晕诊断标准修订意见[4]。①眩晕呈发作性,头颈部体位改变可诱发或加重,可伴有头疼、耳鸣、颈肩痛或上肢症状;②旋颈试验阳性;③颈部触诊可发现颈椎部分节段错位,相应的横突或后关节囊压痛;④颈椎X 线片显示颈椎退变或节段性失稳等改变;⑤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异常。

1.3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急性起病,或慢性起病逐渐加重、反复发作,头晕目眩,轻者闭目可减轻,重者视物旋转,甚至跌倒;可伴恶心呕吐、汗出面白、耳鸣耳聋等。

1.4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18~70 岁;③1 个月内未接受其他与颈性眩晕有关的治疗;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5排除标准 ①颈椎有骨折、脱位、结核、肿瘤、感染或诊断不明确的脊柱损伤伴脊髓损伤症状者;②心脑血管病、五官病、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导致眩晕者;③出血倾向、施术处皮肤感染等。

1.6治疗方法 予“通调任督”针法治疗。

第一组:穴取百会、风府、风池、天柱、大椎、心俞,穴位有双侧者双侧取穴;患者取俯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0.3 mm×25 mm毫针捻转刺入百会、风府、天柱、大椎、心俞0.5~0.8 寸,百会沿皮刺,百会、大椎施以捻转补法,风府先捻转泻法再行捻转补法,天柱、心俞用导气法,风池予0.3 mm×40 mm 毫针刺入约1.2寸,采用透刺法(风池透风池),采用捻转泻法,得气后留针20 min,隔10 min行针1次。

第二组:穴取神庭、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内关,穴位有双侧者双侧取穴;患者取平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0.3 mm×25 mm毫针捻转刺入神庭、内关0.5寸,用导气法,用0.3 mm×40 mm 毫针捻转刺入余穴1寸,用捻转补法,得气后留针20 min,隔10 min行针1次。

两组交替治疗,每日治疗1 次,10 次为1 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7观察指标

1.7.1症状与功能评分 参照文献[6]制定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症状与功能评分。量表项目包括眩晕、头痛、肩颈痛、日常工作及生活、心理及社会适应5 大项。每大项分为5 个等级,全表30 分为满分。

1.7.2TCD 检测指标 采用德国DWL DOP-X2 型彩色经颅多普勒诊断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左右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

1.8疗效标准 依据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拟定疗效标准。痊愈:眩晕完全消失,伴随症状及体征消失,能正常进行生活和工作;显效:眩晕基本消失,偶因劳累有轻度不适,日常生活及工作基本不受影响;有效:眩晕部分缓解,伴随症状及体征减轻,日常生活和工作受一定的影响,尚能工作;无效:眩晕、伴随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日常生活及工作受影响程度同治疗前。

1.9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釆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与功能评分比较 60 例颈性眩晕患者治疗后总积分、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等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与功能评分比较 (分,±s)

表1 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与功能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

时间治疗前治疗后眩晕9.80±1.42 15.44±1.48①颈肩痛2.20±0.68 3.88±0.54①头痛1.10±0.44 1.91±0.31①日常生活及工作2.05±0.33 3.85±0.34①心理及社会适应2.10±0.43 3.50±0.45①总积分9.12±3.24 27.84±2.90①

2.2患者治疗前后TCD 检测指标比较 60 例颈性眩晕患者治疗后VA、BA 的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见表2。

2.3临床疗效 60例颈性眩晕患者中,痊愈35例,显效16 例,有效7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6.7%,愈显率为85.0%。

表2 颈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TCD检测指标比较 (cm/s,±s)

表2 颈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TCD检测指标比较 (cm/s,±s)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

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LVA 22.30±3.65 33.15±3.54①RVA 23.55±2.56 36.50±3.12①BA 30.53±3.01 37.45±3.51①

3 讨 论

颈性眩晕是因颈部神经异常活动传入而导致的以眩晕和平衡失调为临床特征,且伴有颈部疼痛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以椎动脉机械压迫及椎动脉交感神经受刺激所致的血管痉挛为较公认的致病因素[7]。现代医学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疗效,但也有可能带来药物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临床研究[8-10]显示中医治疗颈性眩晕具有肯定疗效,且简便廉验、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小。

颈性眩晕属于中医“眩晕”范畴,《灵枢》明确提出“上气不足……髓海不足”,提示其病位在脑髓清窍,且病性为本虚标实,同时“督脉者……上额交巅上,入络脑。任脉者……上咽,循承浆与手足阳明、督脉会”,说明任、督二脉与脑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笔者认为,颈性眩晕乃阴阳气血失调所致,虚实夹杂,且虚者居多,督脉总司一身之阳,为“阳脉之海”,任脉总司一身之阴,为“阴脉之海”,阴阳失衡则百病乃生,阴平阳秘则百病消,正因为任督二脉在经络中的重要地位,故治以“通调任督”针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调节任督二脉来激发十二经及奇经八脉经气,使得经络通,脏腑阴阳、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百会穴是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为三阳五会,穴居颠顶,其深处即为脑之所在,根据“气街四海”理论,“头气有街”,“脑为髓海”,百脉之宗,贯达全身,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风府是督脉、阳维脉交会穴,风池是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有散风熄风、通关开窍之功。天柱是足太阳经穴位,大椎是督脉、手足三阳经交会穴,可调节头颈部经气。心俞为足太阳经穴、心的背俞穴,内关是手厥阴经穴、络穴及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心主血脉,心气足则血行畅,气血上行清窍得养。神庭是督脉、足太阳、足阳明经交会穴,有安神定志之功。中脘是任脉、手太阳经、足阳明经交会穴,亦为胃募穴、腑会,对胸腹体表气血有着总提纲的作用。气海为肓之原穴,关元是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为小肠募穴,具有培元固本之功。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扶正祛邪的作用。诸穴合用,施以不同的补泻手法,可起到培补气血、熄风化湿、疏通经络、助阳养阴之效,阴平阳秘则百病消,眩晕自止。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总积分及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等项目评分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椎-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总有效率、愈显率分别为96.7%、85.0%。结果提示通调任督针法能有效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眩晕、头痛、肩颈痛症状,提高生活和工作质量,可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疗效显著,但该疗法的远期疗效尚未随访,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猜你喜欢

颈性督脉椎动脉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中蒙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近况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