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条山林区松阿扁叶蜂防治对策及建议

2021-01-11

山西林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叶蜂中条山华山松

王 鹏

(山西省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侯马 043000)

松阿扁叶蜂属于膜翅目扁叶蜂科昆虫,多年来在中条山区发生为害。山西省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所属林场(保护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监测研究和防治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笔者查阅了该局防治松阿扁叶蜂的有关档案资料,并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现提出防治对策建议。

1 松阿扁叶蜂发生、防治历史回顾

1.1 发生为害

1989 年,横河林场阳城县鳌背山林区突发华山松食叶害虫为害。技术人员采集幼虫、成虫标本送往中国林科院,经萧刚柔教授鉴定为松阿扁叶蜂。这是中条山林区首次发现松阿扁叶蜂为害华山松林分,且受害面积近万亩。

30 多年来,该虫由中条山脉东段发生发展到西段,涉及该局下属11 个国有林场(保护区)所在地的7 个县,既为害华山松林又为害油松林。1993 年,历山保护区云蒙山林区(阳城县)发现为害华山松林分,受害面积达266.67hm2。2000 年以来,先后在北坛林场(沁水县)、十河林场(翼城县)、南樊林场(绛县)、涑水河自然保护区(绛县)、石门林场(闻喜县)、同善林场(垣曲县)、皋落林场(垣曲县)、太宽河自然保护区(夏县)、祁家河林场(夏县)发生为害油松林,面积达4 666.67hm2。

松阿扁叶蜂在阳城县熬背山区1 年发生1 代,以老熟幼虫入土越夏越冬。翌年3 月下旬开始化蛹,4 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成虫羽化始见于4 月中旬,4 月底至5 月初为羽化盛期;4 月中旬开始产卵,5 月上旬为产卵盛期;5 月中旬幼虫开始孵化,下旬为孵化盛期;6 月中旬为为害盛期,并且幼虫开始下树;7月上旬全部下树入土越夏越冬。食叶期集中在5 月中旬至6 月中旬,严重发生时,将整树针叶全部吃光,被害林分枯黄一片如火烧状,影响树木的生长量和林分的景观效果。

1.2 防治成效

1.2.1 化学防治

在最早发生为害的鳌背山、云蒙山林区,采用666 粉烟剂和741 烟剂进行了防治,防治时间为6 月中旬,每公顷用烟剂5.0kg~10kg,放烟1 次。这种方法药剂残留多,危害大,现在已经不再使用。

1.2.2 无公害药剂防治

目前防治用药为森得宝(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灭幼脲、苦参碱等,森得宝用得最多;阿维菌素、灭幼脲因为喷雾用水,山高坡陡运输困难,只用在交通方便的路边松林;苦参碱喷烟只有早晚可以使用。这4 种药都是无公害农药,杀虫效果均在95%以上。

1.2.3 物理防治

根据老龄幼虫于落叶层下越冬的习性,通过刨树盘,破坏栖息场所,将幼虫翻出地面杀死。时间在晚秋或早春进行,以晚秋效果较好,树盘大小依树冠大小决定,深度要达到20cm 以上。这种方法杀虫效果较好,但相对费时费工,仅作为补充方法使用。

1.2.4 生物防治

该虫以老龄幼虫于落叶层下越夏越冬,野猪和家猪有翻拱林地,取食幼虫的习性。多年来,一直在泗交林场瞭望塔周围的近万亩油松林中放养家猪,效果明显。目前,最先发生松阿扁叶蜂为害的鳌背山、云蒙山华山松林分防治成效显著,已多年“有虫不成灾”。发生松阿扁叶蜂为害的北坛等林场(保护区)的油松林分,防治成效明显,危害程度大大降低,危害面积逐年减少。截至2020 年底,中条山林区已经没有松阿扁叶蜂为害华山松林分的现象发生,为害油松林分近6 666.67hm2。

2 松阿扁叶蜂防治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2.1 食性

据王天录先生在鳌背山林区观察,自然条件下,松阿扁叶蜂仅食华山松针叶,而不食油松针叶。这说明,在鳌背山、云蒙山林区松阿扁叶蜂喜食华山松针叶,但在华山松针叶短缺的情况下亦食油松针叶。

1989 年萧刚柔教授鉴定虫种时曾提出,成虫头部花纹与松阿扁叶蜂不同,有望定为地理小种。因此,在林区档案中以“食华山松的松阿扁叶蜂”和“食油松的松阿扁叶蜂”区别,有必要再做进一步鉴定。

2.2 滞育性

滞育性是指同一年落地入土的松阿扁叶蜂幼虫越夏越冬,第2 年以成虫出土一部分,第3 年以成虫出土一部分,第4 年以成虫出土一部分……直到羽化完毕。据1994 年,在鳌背山华山松林中试验,共设立3 块1.0m2的样地,捡净其中的松阿扁叶蜂幼虫。每一块样地均匀放入1994 年落地入土的幼虫各100头,然后覆盖细纱窗,压实边界,以防幼虫出入;再同样设置一块不放幼虫的对照样地。1995 年4 月下旬至6 月上旬观察,平均每块样地出土成虫28 头,对照样地0 头;1996 年4 月下旬至6 月上旬观察,平均每块样地出土成虫34 头,对照样地0 头;1997 年观察时样地遭到破坏,实验终止。可以得出结论,大约28%的幼虫在地下滞育1 年,34%的幼虫在地下滞育2 年,38%的幼虫(其中一部分会因天敌或病毒细菌染病而死亡,或被野猪拱食,或被鸟类刨食等)在地下滞育3 年以上。

另外,1992 年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在同一块林地里随机布设3 块1.0m2的样方观察(样方里是多年越夏越冬的幼虫),平均滞育率50.17%。

2.3 天敌

工作中发现,有野猪、家猪、鸟类刨食幼虫现象。据史荣耀等先生2004 年观察,喜鹊、红嘴山鸦、大嘴乌鸦等鸦科鸟类啄食松阿扁叶蜂的越冬幼虫,啄食后,大大降低了虫口密度。

2.4 幼虫历期

松阿扁叶蜂幼虫期为Ⅴ~Ⅵ龄,历期24d~55d。Ⅰ龄幼虫3.0d~13d,Ⅱ龄幼虫2.0d~18d,Ⅲ龄幼虫3.0d~11d,Ⅳ龄幼虫3.0d~6d,Ⅴ龄幼虫3.0d~8d,Ⅵ龄幼虫5.0d~9.0d。

3 对松阿扁叶蜂防治的建议

3.1 加强森林经营管理,营造混交林

据调查,凡是松阿扁叶蜂大发生的林分,都是华山松、油松纯林,因此,营造针、阔叶混交林对抑制松阿扁叶蜂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经营管理,合理抚育,增强森林抗性,可以达到有虫不成灾,因此营林措施应成为今后松阿扁叶蜂防治工作的基础。

3.2 保护利用天敌

松阿扁叶蜂的天敌主要有大黑蚂蚁、寄生蜂类、山猪、鸟类等。保护天敌,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可以达到持续控制松阿扁叶蜂为害的目的。

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采取营造混交林、抚育管理等措施,可以改善松阿扁叶蜂天敌的栖息环境,增加天敌种群数量。

3.3 无公害药剂防治

建议喷施森得宝(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灭幼脲、苦参碱等进行防治。同时,采用“年内连续防治”和“跨年连续防治”的方法防治。2013 年和2014 年在太宽河自然保护区河东岭400hm2受害油松林进行防治,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

第1 年,2013 年5 月10 日、20 日、30 日,分3 次对太宽河自然保护区河东岭400hm2受害油松林喷施森得宝粉剂,7 月没有出现针叶被害枯黄的现象。

第2 年,2014 年5 月10 日、20 日、30 日,分3 次对太宽河自然保护区河东岭400hm2受害油松林喷施森得宝粉剂,7 月也没有出现针叶被害枯黄现象。

第3 年,2015 年5 月没有对太宽河自然保护区河东岭400hm2受害油松林进行防治,7 月则出现了针叶被害枯黄现象。

2013 年和2014 年,在同一片林分连续3 次进行防治,被叫做“年内连续防治”;2013 年和2014 年乃至2015 年、2016 年,每年进行防治,则被称为“跨年连续防治”。

“年内连续防治”需要注意,第1 次防治幼虫不得大于Ⅲ龄,以后每次间隔以幼虫Ⅲ龄最短历期8.0d 为宜,最大不得大于Ⅳ龄最短历期11d。原因是Ⅲ龄以前,幼虫营群居生活,食量小,为害轻;耐药性差,用药少,防治效果好。反之,则用药量大,效果差,林分也会受害。

松阿扁叶蜂幼虫滞育性年数尚待研究,连续防治3 年后,第4 年则要在3 月认真调查地下幼虫密度,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跨年连续防治”。

猜你喜欢

叶蜂中条山华山松
关于华山松栽培技术要点的探讨
华山松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探究
浙江深碟钩瓣叶蜂种团一新记录种
——侧斑钩瓣叶蜂
小陇山林区华山松大小蠹防治方法
中条山栎类林分经营措施建议
落叶松叶蜂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分析
麦叶蜂的破绽
《四库全书总目》《虎钤经》提要许洞入中条山本事考
长白山林区叶蜂区系研究
惨烈的中条山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