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常见寄生虫病防治
2021-01-11彭彬
彭彬
(四川省平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平昌 636400)
1 常见寄生虫病
1.1 螨虫病
1.1.1 病原 主要为疥螨属的疥螨和痒螨属的痒螨。
螨虫各品种和年龄的牛羊四季均可感染,患病动物是主要传染源。该病致死率不高,但是病程长,不易治愈。
1.1.2 临床症状 疥螨多在牛羊眼、鼻周围,耳根部,腹部及腋下等毛少且柔软的部位寄生。痒螨多在牛羊背、臀等毛发浓密的部位寄生。患病牛羊出现脱毛、皮炎、剧痒等症状,有时病情累及全身。
本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虫体刮片检查可基本确诊。
1.1.3 治疗 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口服或注射,每千克体重0.2~0.3 mg,严重病畜间隔7~10 d重复用药一次。
局部用药可使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浇泼剂,喷涂前用肥皂水洗刷患部,并清除硬痂和污物。可用每千克体重50 mg的溴氰菊酯喷洒2次,间隔10 d或用每千克体重750 mg的二嗪农乳液喷淋2次,间隔7~10 d。感染率超过10%以上时,可用溴氰菊酯或二嗪农药浴,药液温度维持在36~38 ℃,时间保持在1 min左右,注意浸泡患畜头部,同时加强浴后护理观察。
1.1.4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干燥、清洁,勤换垫草。可用10%~20%的石灰乳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新购畜要隔离观察,无异常后方可混群饲养。
1.2 巴贝斯虫病
1.2.1 病原 巴贝斯属梨形虫。该病也称红尿热、血红蛋白尿热、蜱热、焦虫病等。梨形虫虫体微小,仅寄生于宿主的红细胞内。
巴贝斯虫病通过硬蜱传播,流行于南方各省及四川、青海、西藏等地。
1.2.2 临床症状 患牛体温可升高到40~42 ℃,呈稽留热型,迅速消瘦,贫血,黏膜苍白和黄染,出现血红蛋白尿,尿色由淡红变为棕红乃至黑红。重症如治疗不及时可在4~8 d死亡。
本病根据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调查,结合血检虫体或免疫学诊断可确诊。
1.2.3 治疗 三氮脒(贝尼尔、血虫净)配成5%~7%溶液深部肌肉分点注射,水牛剂量为1 mg/kg,乳牛剂量为2~5 mg/kg,黄牛剂量为3~7 mg/kg。水牛仅能用药一次,其他牛可根据具体情况连续使用3次,每次间隔24 h。
咪唑苯脲(双咪苯脲、咪唑啉卡普)配成10%溶液肌肉或皮下注射,剂量为1~3 mg/kg,该药物乳牛慎用。
硫酸喹啉脲(阿卡普林、抗焦虫素)配成5%溶液肌注或皮下注射,剂量为0.6~1 mg/kg,48 h后再注射一次效果更好。
1.2.4 预防 消灭蜱虫。加强检疫、隔离,选择无蜱活动的季节调运牛羊。发病季节可用预防药物注射。
1.3 片形吸虫病
1.3.1 病原 主要为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肝片吸虫分布广,主要寄生于牛、羊、骆驼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
本病多发生于低洼地、沼泽地或有河流和湖泊的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多发于春末夏秋季节。
1.3.2 临床症状 患畜出现营养障碍,其贫血和消瘦。急性病例多见于夏末、秋季及初冬季节,发病急,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贫血,肝区压痛明显,严重者几天内死亡。
寄生虫幼虫向胆管移行过程中可机械性损伤和破坏宿主肠壁、肝包膜、肝实质和微血管,导致急性肝炎、腹腔炎和内出血等而引起急性死亡。慢性病例多见于冬末初春,其逐渐消瘦,贫血,眼睑、颌下和胸腹下部水肿,有腹水。绵羊对片形吸虫敏感,感染死亡率高,牛感染后多呈慢性经过。
本病根据粪便检查、病理剖检及流行病学调查可确诊。
1.3.3 治疗 驱虫,体弱的重症患畜还要进行对症治疗。
三氯苯唑对成虫和童虫有效,一次口服剂量牛为每千克体重6~12mg,羊每千克体重5~10mg,急性病例5周后重复用药一次。该药物泌乳期及1周内临产的母畜禁用。
阿苯达唑(丙硫咪唑、抗蠕敏)为广谱驱虫药,一次口服剂量牛为每千克体重10~20 mg,羊为每千克体重5~15 mg。本品有致畸作用,妊娠动物慎用。
溴酚磷(蛭得净)对成虫和移行于肝实质内的童虫有效,可用于急性病例治疗。一次口服剂量牛为每千克体重12 mg,羊每千克体重12~16 mg。妊娠牛应减量用药,预产期前2周禁用该药物。忌过量使用本品,有中毒症状时,可用阿托品解救。
1.3.4 预防 定期驱虫,驱虫后的牛羊粪便堆积发酵杀灭虫卵。牛羊在高燥地区放牧,最好饮自来水、井水或流动的河水。
1.4 毛圆科线虫病
1.4.1 病原 主要为毛圆科,血矛属、毛圆属、古柏属等各属虫体。毛圆科线虫病是发生于牛、羊、骆驼等反刍畜的常见、危害严重的寄生性线虫病。以捻转血矛线虫危害最为严重,其多与其他毛圆科线虫混合感染。
毛圆科线虫主要寄生于反刍畜的胃肠道内,雌虫产卵后,卵随粪便排出宿主体外,经孵化,逐渐发育为感染性幼虫,其经口感染易感动物,达到寄生部位后发育为成虫。
1.4.2 临床症状 急性型高度贫血,可视黏膜苍白,短期内大批死亡。亚急性型黏膜苍白,下颌间、下腹部及四肢水肿,下痢、便秘交替。慢性型病程长,表现为发育不良,渐进性消瘦。
毛圆科线虫虫卵特征性不强,鉴别需做幼虫培养,对第3期幼虫进行鉴定。病死动物剖检后,可根据病变部位和虫体特点进行鉴别。
1.4.3 治疗 阿苯达唑,牛羊每千克体重10~15 mg,一次口服。左旋咪唑,每千克体重6~8 mg,一次口服。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2 mg,一次口服或皮下注射。甲苯咪唑,每千克体重10~15 mg,一次口服。
1.4.4 预防 定期驱虫,春秋季各驱虫一次。夏秋季节避免反刍家畜吃露水草,不在低湿地带放牧,草场轮牧。加强饲养管理,牛羊粪便发酵处理。
1.5 消化道绦虫病
1.5.1 病原 为裸头科的莫尼茨属、曲子宫属及无卵黄腺属的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无卵黄腺绦虫等。
各属绦虫形态上有所差异,生活史等大致相同。绦虫病呈全球性分布,各地均有发生。
1.5.2 临床症状 感染畜发育不良,虫体寄生数量多时,可引起肠堵塞、肠套叠、肠扭转和肠破裂。成年病畜症状不明显,幼龄患畜表现为精神不振,离群,粪便变软,后腹泻,进而衰弱,贫血,有的有神经症状,可出现死亡。
镜检新鲜粪便,若见绦虫孕卵节片或虫卵,结合临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可确诊。
1.5.3 治疗 吡喹酮,每千克体重10~15 mg,一次口服。氯硝柳胺,每千克体重60~70 mg,配成10%水悬液灌服,给药前应隔夜禁食。甲苯咪唑,牛每千克体重10mg,羊每千克体重15mg,一次口服。
1.5.4 预防 早春放牧4~5周时牛羊驱虫一次,2~3周后再驱虫一次。
驱虫畜转移到干净的牧场放牧,并避免在低湿地及清晨、黄昏和雨后放牧,以减少感染。
2 综合防治
2.1 加强饲养管理 供给牛羊优质卫生的草料,科学调配饲料。保持圈舍卫生、整洁,加强环境控制。新购牛羊严格隔离观察,隔离期间做好免疫工作,隔离期满,无异常的方可混群饲养。
2.2 及时驱虫 避开中间宿主或寄生虫的活跃期进行驱虫,提高驱虫效果和降低重复感染机率。可按冬季驱虫、转场前驱虫、舍饲前驱虫和治疗性驱虫方法进行驱虫。
2.3 无病预防 寄生虫病通常从低感染率向高感染率发展,从小范围感染到大面积感染发展。因此,寄生虫病未发生前或发生初期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可降低寄生虫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