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DNA检测在鼻咽癌IMRT疗效分析中的价值
2021-01-11李赓高健全
李赓,高健全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放疗三区,广西梧州543000
前言
鼻咽癌是咽与鼻腔之间发生的一种恶性肿瘤,好发于我国华南地区[1]。由于鼻咽癌患者在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且发病位置较为隐蔽,常导致误诊甚至漏诊[2]。EB病毒是一种在人体主要以潜伏感染存在的疱疹病毒,有研究表明它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3]。通过EB病毒DNA的检测可对鼻咽癌进行早期筛查以及对其治疗疗效分析[4]。本研究通过检测EB病毒DNA的变化监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IMRT)前、中、后及其近期疗效与远期生存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肿瘤科放疗三区接受治疗的50 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 例、女22 例,平均年龄(56.32±25.63)岁,临床I期4 例、Ⅱ期15 例、Ⅲ期18 例、Ⅳa 期13 例。纳入标准[5]:(1)经鼻咽镜活检及病理检查确诊为鼻咽癌;(2)初治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3)有随诊条件。排除标准[6]:(1)入院治疗前有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治疗史;(2)自身免疫性疾病;(3)合并其他无法接受放疗的疾病。
1.2 方法
对入组的50例鼻咽癌患者予IMRT放疗:在放疗基础上加用同期化疗或诱导化疗。放射治疗靶区确定及放射方法按我院方法进行。鼻咽剂量68~70 Gy、颈治疗剂量68~70 Gy、亚临床病灶60 Gy、预防剂量54 Gy,分32~33 次进行。诱导化疗选择顺铂(DDP)加吉西他滨(GEM)方案,在放疗前治疗2 个疗程;同期化疗选择DDP,第1周与第4周进行。
1.3 评价指标
(1)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患者放疗前、中、结束后即刻以及放疗后第6、9、12、18月复查外周血标本的EB 病毒DNA,结果以EBV DNA>500 copy/mL 为阳性。(2)根据WHO疗效评价标准,评价治疗疗效[7]。①完全缓解(CR):所有肿瘤完全消失持续至少1 个月,对于颅底有破坏患者,软组织影消失可以判定为CR。②部分缓解(PR):肿瘤至少缩小一半以上。③稳定(SD/NR):肿瘤缩小25%~50%,或肿瘤大小无变化。④疾病进展(PD):出现新病灶,或肿瘤继续长大。(3)对患者生存期评价[8]:①总生存率(OS):自确诊至患者死亡或末次随访的时间。②无进展生存率(PFS):自患者确诊至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或末次随访的时间。③无病生存率(DFS):从随机化开始至疾病复发或(因任何原因)死亡之间的时间。④无复发生存率(RFS):根治性治疗(手术、放化疗达CR)至复发的生存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EB病毒DNA水平与放疗敏感性
通过荧光定量PCR 法分别对50 例患者放疗前、中、结束后即刻以及放疗后第6、9、12、18月外周血中EB 病毒DNA 进行了检测,在放疗前EB 病毒DNA 阳性率为63.2%,放疗中EB病毒DNA 阳性率为30.1%,放疗后即刻检测EB 病毒DNA 阳性率为10.6%,放疗后第6、9、12、18月复查时阳性率分别为8.56%、7.32%、6.58%、5.35%,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放疗后外周血中EB 病毒DNA 阳性率与放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肿瘤消退度评价
自患者放疗后6个月随访开始对肿瘤消退程度进行评估,通过数据分析每位患者的鼻咽原发灶CR、PR、SD、PD,患者放疗后大体恢复情况较好,且时间越久近期疗效越好(表1),与EB病毒DNA表达量变化一致。与放疗后6个月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治疗后原发灶消退情况(%)Tab.1 The regression of primary tumor after treatment(%)
2.3 治疗12、18个月EBV DNA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依据治疗后12、18 个月临床转归情况,将50 例入选患者分为缓解组(CR、PR、SD)和进展组(PD),其中缓解组分别占97.3%、97.5%,进展组分别占2.7%、2.5%。缓解组治疗后12、18 个月EBV DNA 阳性率(6.47%、5.32%)比治疗前(63.2%)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治疗后12、18 个月EBV DNA阳性率(53.7%、57.6%)比治疗前(63.2%)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生存情况
随访截止至2020年3月,中位随访时间14 个月(3~18 个月)。所有50 例入选患者,其中45 例预后良好,4例死亡,1例失访,失访率为2.00%。患者放疗后12、18 个月时的OS、PFS、DFS、RFS 数据见表2,这与EB病毒DNA表达量变化结果相一致。
2.5 疗效
50例患者均接受全部治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评价,43 例患者肿瘤全部消退,7 例存在残留肿瘤,其中4 例患者肿瘤在随访期间逐渐消退,2 例仍有残留,2 例发生远处转移,转移患者EB 病毒DNA 水平均高于正常值。分析每位患者的DNA结果,与疾病的恢复情况相一致。
表2 放疗后生存情况分析(%)Tab.2 Analysis of survival after radiotherapy(%)
3 讨论
鼻咽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EB病毒感染等相关,我国华南地区是其高发病区,且我国的发病率占全世界的70%[9-10]。放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单一放疗对于治疗效果不够理想,由于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其5年生存率仅为50%~60%。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将放疗与化疗相结合治疗鼻咽癌降低了复发率,提高了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11-13]。EB病毒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霍奇金淋巴瘤等多种疾病相关,属于一类致癌物质,它与鼻咽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4-15]。
目前,影像学是鼻咽癌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的主要手段,然而影像学检查存在对于微小病灶和隐蔽部位容易漏诊、费用高等问题[16-17]。有研究表明在鼻咽癌患者的血浆中可以检测到EB 病毒中的DNA,并且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EB 病毒DNA 表达量与病情相关,其浓度反映了肿瘤的分期与预后,病情严重、有远处转移的患者被检测到的DNA 的拷贝数越高[18-19]。EB 病毒DNA 表达量能够很好地反映患者体内负荷的肿瘤[20]。
本研究对入组的50例鼻咽癌患者予IMRT,并分别在放疗前、中、结束后即刻以及放疗后第6、9、12、18月复查时采取外周血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其EB病毒DNA浓度,分析其与鼻咽癌近期疗效以及OS、PFS、DFS、RFS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患者接受IMRT至随访结束,DNA阳性率随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而这一结果与它的近期疗效评价及生存分析中OS、PFS、DFS、RFS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可以通过检测EB病毒DNA对鼻咽癌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以及在治疗期间的疗效评估,在保证肿瘤清除效果的同时,给予患者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与影像学相比更为简便、准确且为患者减轻一定的经济压力。将EB 病毒DNA 检测用于鼻咽癌IMRT疗效分析具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