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剂量三维适形放疗对Ⅲ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2021-01-11张翠翠卢晓军赵静
张翠翠,卢晓军,赵静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710032
前言
食管癌是一种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常见肿瘤,其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亚硝胺慢性刺激、遗传、炎症、微量元素等有关[1]。放射治疗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也是食管癌的重要治疗选择之一,常规二维放疗效果较差,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少[2]。三维适形放疗(3D-CRT)是一种高精度的放疗方法,指根据CT重建的三维图像在不同方向设置一系列不同的照射野,并采用与病灶形状一致的适形挡铅,让高剂量区的分布形状在三维方向(前后、左右、上下)上与靶区形状尽量一致,从而提高放射精度,减少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在食管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3]。食管癌的放疗剂量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国外推荐采用50~54 Gy,而国内临床常采用60~70 Gy,放疗剂量与疗效、安全性的相关性仍有争议,尚无国内外公认统一的标准剂量[4]。本研究前瞻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9例Ⅲ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的3D-CRT治疗,比较3种放疗剂量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9例Ⅲ期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胃镜下活检标本病理确诊为食管鳞癌;(2)临床分期为Ⅲ期,已无手术机会,拟行3D-CRT放疗+铂类药物化疗;(3)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70分;(4)无放化疗禁忌证。排除标准:(1)入组前已有肿瘤远处转移证据;(2)合并心、肺、肝、肾等脏器的严重疾病或其他恶性肿瘤;(3)既往已接受过放疗、化疗等抗肿瘤治疗;(4)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各33例。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长度等治疗前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3组患者治疗前的基线资料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of the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6 MV X 射线行常规3D-CRT 治疗,单次剂量1.8~2.0 Gy,1 次/d,5 d/周。放疗科医生在胃镜、食管造影等检查的参考下在CT 三维图像上勾画靶区,首先确定肿瘤原发灶,即食管壁厚度超过5 mm或不含气食管直径超过10 mm、食管壁局限性或全周性增厚,以此作为大体肿瘤体积(GTV);临床靶体积(CTV)范围是GTV 前后左右向外延伸5 mm,头脚向外延伸20 mm;计划靶体积(PTV)范围是CTV前后左右向外延伸5 mm,头脚向外延伸10 mm。淋巴结方面,区域转移淋巴结的勾画标准为短径超过10 mm,食管旁、气管食管沟、心膈角等特殊部位淋巴结GTV的标准为短径超过5 mm。将低、中、高剂量组患者的放疗处方剂量分别设为54、62、68 Gy,要求超过95% PTV 接受处方剂量照射,使双肺接受30、20、5 Gy 剂量的体积分别为≤18%、≤27%、≤55%,心脏接受40 Gy 剂量的体积≤45%,脊髓照射的最大剂量<45 Gy。放疗过程中同时行2个周期的静脉化疗,方案为TP(紫杉醇+顺铂)或FP(氟尿嘧啶+顺铂)。同步放化疗期间每周查1次血常规与肝肾功能,酌情给予抗过敏、抗炎、升白、止痛、营养支持等常规处理。
1.3 观察指标
1.3.1 近期临床疗效全部患者均在放疗结束后2 个月复查电子胃镜、食管造影、胸部和上腹部的增强CT检查评估近期临床疗效,按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 版[5]进行疗效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与进展(PD),比较3组的客观缓解率(ORR)=(CR 例数+PR 例数)÷总例数×100%,以及疾病控制率(DCR)=(CR 例数+PR 例数+SD例数)÷总例数×100%。
1.3.2 远期生存状况采用电话、微信、门诊等进行定期随访,治疗后2年内每隔3~6 个月复查1 次,第3~5年每6~12 个月复查1 次,以后视情况每年复查1 次。复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血生化、电子胃镜、CT 等。以患者死亡为随访终点,截止时间为2020年5月,统计并比较3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
1.3.3 安全性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制定的通用毒性标准(CTC)4.0 版[6]进行安全性评价,评估患者有无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然后两两比较采用SNK 法。计数资料以例数与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比较
结果(表2)表明,全部患者放疗2 个月后无1 例出现PD,DCR 达到100%。低剂量组的ORR 显著低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3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例(%)]Tab.2 Comparison of the short-term efficacy in the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case(%)]
2.2 3组患者远期生存状况比较
全部患者均进行定期随访,以患者死亡为随访终点。截止至2020年5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0.5 个月(2.5~49.5 个月),随访期间共有53 例患者死亡,死因包括50 例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2 例死于心肌梗死,1 例死于脑卒中。低、中、高剂量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15.16个月(95%CI:8.33~22.89)、28.06个月(95% CI:13.98~42.09)、23.33 个月(95% CI:10.06~36.80),中剂量组的中位OS 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安全性方面,全部患者均未出现食管穿孔、放射性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3 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最为常见,以白细胞减少为主。低剂量组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目前国内外均已肯定了放化疗综合治疗在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价值,以铂类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逐渐成为此类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得到了广泛的推荐和认可,但关于放疗剂量仍存在一定争议[7]。2016年食管癌NCCN 治疗指南推荐同步放化疗的放疗剂量为50.4~54.0 Gy,而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常采用60~66 Gy[8]。理论上增加放疗剂量可能改善肿瘤的局部控制状况,从而延长生存时间,疗效更加满意,但也可能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Gemici等[9]的一项纳入74 例食管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表明,放疗剂量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但是也有研究表明高剂量(64.8 Gy)与标准照射剂量(50.4 Gy)的放疗联合FP(氟尿嘧啶+顺铂)化疗对食管癌的疗效接近,两者的中位OR、2年生存率、局部治疗失败率等均无差异[10]。一项Meta 分析表明食管癌>60 Gy 的放疗剂量对于亚洲人群可能有更好的局部控制与远期生存,而大剂量对对西方国家的人群能否获益仍有争议[11]。各研究报道的结果不一致,可能与病人分期、肿瘤部位、放化疗的具体方案、种族等因素有关[12]。在国内,目前关于不同放疗剂量对食管癌预后的影响研究较少,缺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临床上放疗剂量也缺乏统一标准,实际剂量为50~70 Gy不等[13-14]。国内有学者同样推荐食管癌实施60 Gy放疗剂量的同步放化疗[15]。根据我院的临床经验及既往研究报道,笔者认为食管癌的放疗不应追求高剂量,若剂量超过70 Gy,肺、食管等放射损伤将明显增加,尤其是放射性食管炎。徐志渊等[16]研究表明>64 Gy 的高剂量放疗可能增加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却不能改善低放射敏感性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包括3D-CRT、呼吸门控技术、调强放疗技术、固定铅门技术、智能放疗云平台等应用能进一步减少对患者正常组织的放疗剂量,提高放疗的安全性[17-18]。总之,本研究在严格控制心、肺、骨髓等正常器官或组织受照射剂量基础上采用3 种剂量放疗治疗Ⅲ期食管癌,结果显示62 Gy 放疗剂量的3D-CRT 综合效果最优,近期疗效与远期生存时间比较满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本研究也有不足之处,其为单中心的前瞻性研究,纳入例数较少,且预后影响因素众多,有待进一步的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进行验证。
表3 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Tab.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