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1-01-11焦凌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4期
关键词:护理学专业课程教学效果

焦凌梅

(海南医学院国际护理学院,海南 海口)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课程建设则是立德树人的主要载体,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即是立德树人的有效支撑点[1]。社区护理学是公共卫生学与护理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类课程[3],肩负着培养具有奉献意识、成才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合格护理人才重大任务[2]。因此将“课程思政”与社区护理学有效融合,探讨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则应是专业课程教学发展的要求。为此,我教研组通过集体备课,组织教学,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以期为全国医学院校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整群抽取本校本学期(2020 年3 月-5 月)开设社区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5 个班级156 名全日制大学生,排除休学和退学者。

1.2 方法

在所选班级中进行社区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具体过程如下。

1.2.1 社区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意识培养

教研组通过集体备课,加强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将育人思政教学融入每一节课堂设计中。上课时通过线上教学实时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2 社区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方案

教材选用李春玉、姜丽萍主编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社区护理学》,共10 章[3]。本教材把社区护理基本知识与能力提高作为主要教学重点,体现出社区护理实践性的特点。每个章节前都有社区护理的实际问题相应的导入案例与思考,章节后均有“护理学而思”版块检验学习效果。本教研组根据护理专业社区护理人才培养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整体优化,将教学内容整合为三个模块,分别是社区护理概论、社区护理工作方法、社区护理实践,针对相应的模块,有明确的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本着“立德树人”的教学思政要求,深入挖掘和利用现有资源如:学习强国APP、抗“疫”典型案例以及新闻频道社区护理相关知识点的案例等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英雄主义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职业教育作为课程思政的重点内容[6]。

表1 社区护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

1.3 效果评价

教研组依据《基于学生评教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估与诊断》[4]这篇文章,针对学生评教方面编写了《社区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学生评教表》,该问卷设置了四个维度,十五个问题。从教师基本素养(2 个问题)、教学内容(3个问题)、教学组织与方法(5 个问题)、教学效果(5 个问题)方面调查学生对社区护理学课程教学的情况。

维度条目平均得分情况,每个条目按“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分为五级,赋值分为“5、4、3、2、1”分。

维度平均得分=[条目数之和(优秀人数×5+良好人数×4+一般人数×3+较差人数×2+差人数×1)/总人数]/条目数。

优良率=(优秀人数+良好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输入SPSS 22.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56 名全程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通过问卷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回收156 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156 份,有效率为100%。

由表2 可以看出,调查问卷四个模块中“教学内容”维度平均分最高(3.68±0.73),而“教学效果”维度平均分则最低(3.31±0.71),四个维度条目平均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522,P=0.000)。两两比较的结果显示“教师素养”与“教学组织与方法”、“教学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0.006,P2=0.001);“教师素养”与“教学内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8);“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与方法”、“教学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0.000,P2=0.000);“教学组织与方法”与“教学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4)。

优良率方面,“教学内容”中“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实用性”和“教学组织与方法”中“运用案例教学加强专业思政教育”优良率最高(71.15%和61.54%),但“教学组织和方法”中“密切关注学生听课反应,有效利用学生反馈信息”和“教学效果”中”学生学习方法、实践能力提升“优良率最低(17.95%和32.69%)。

表2 社区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学生评教结果(N,±s)

表2 社区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学生评教结果(N,±s)

项目内容 优秀5 分良好4 分一般3 分较差2 分差1 分 优良率教师基本素养 3.59±0.68(1)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身份吻合;言行一致,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11 65 75 5 0 48.72%(2) 备课充分,讲课热情,教学特色,学科知识素养深厚 17 75 56 8 0 58.97%教学内容 3.68±0.37(3) 教学目标明确,满足教学大纲要求,内容具有逻辑性与系统性 20 58 68 10 0 50.00%(4) 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实用性 27 84 40 5 0 71.15%(5) 学科知识具有前沿性与创新型 18 75 52 11 0 59.62%教学组织与方法 3.35±0.76(6) 语言规范,课件清晰,教态自然 15 64 68 9 0 50.64%(7) 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12 59 78 8 0 45.51%(8) 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形式丰富多样 10 55 79 12 0 41.67%(9) 密切关注学生听课反应,有效利用学生反馈信息 3 25 83 27 18 17.94%(10) 运用案例教学加强专业思政教育 21 75 30 28 2 61.54%教学效果 3.31±0.71(11) 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 3 77 52 21 3 51.28%(12) 学生学习方法、实践能力提升 2 49 73 17 5 32.69%(13)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 4 61 58 28 5 41.67%(14) 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科认同感 13 69 65 9 0 52.56%(15)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1 65 75 5 0 48.72%

3 讨论

3.1 社区护理学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可行性

2020 年,在这次全国疫情防控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和先进典型的事件,将这些作为鲜活教材,引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中,用于引领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激发大学的爱党爱国激情,具有积极推动作用[6]。本文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学生对引入疫情案例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较满意,对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授课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可行性是认可的,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课堂是可行的;但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的组织和方法方面需要加强,在教学中对密切关注学生听课反应,有效利用学生反馈信息以及在提高学习方法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

3.2 护理专业课程思政开展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该教学效果的认可度教低,教学组织与方法认可度也不高,且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教学内容、教师素养两个方面认可度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专业课堂引入课程思政教学,受专业课程内容以及教学计划限制,思政内容的开展也会受到限制;且专业课程教师在课程开展中对思政案例资源的挖掘也不一定能准确到位;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仍需进一步完善[5]。

4 建议

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需要进一步研究,需从专业课程的教师培养出发,加强思政教育,提高专业教师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再次要从专业课程类别出发,构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合作团队,加强二者互助协作关系,合力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7],才能更好的开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组织与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发挥协同优势实现协同育人。

猜你喜欢

护理学专业课程教学效果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护理学报》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9版)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