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微创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1-01-11林媛媛
林媛媛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 贵港)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都出现了不同的转变,现代化社会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趋势呈低龄化方向发展,成为了影响年轻群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微创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问题也开始采用脊柱微创技术进行处理,以降低医源性损伤对患者的影响,在疾病治疗中取得了明显疗效[2]。与此同时,护理模式的内容也在逐渐更新,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的康复护理模式,也被广泛应用到各种疾病护理中[3]。在此,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脊柱微创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微创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收治的120 例脊柱微创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 例,其中对照组共男37 例,女23 例,平均(54.1±6.3)岁;实验组男40 例,女20 例,平均(53.4±6.7)岁。经过筛选抽取出的所有患者都已基本了解了本次研究的所需的各项内容、指标以及研究目的,本次选取的患者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能够接受脊椎微创手术治疗的方案。抽取的研究对象当中,排除了脊柱不稳合并狭窄及滑脱患者、具有其他严重的功能疾病的患者、视听说能力障碍者、过往病史中曾有精神病史的患者以及智力缺陷无法独立完成问卷填写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中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模式,包括患者检查、制定康复计划、指导相关注意事项要求等。
1.2.2 实验组
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术前护理。①康复练习。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合适型号的腰围,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佩戴腰围的方法,告知佩戴腰围后起身、坐立的方式和发力情况;指导患者掌握床上翻身、移动的正确方法,并让患者学习腹肌、腰背肌锻炼的内容;②疼痛护理。针对因病情引起疼痛的部分患者,护理人员应在术前予以针对性疼痛护理,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根据医嘱要求予以药物治疗;同时指导患者掌握深呼吸的要领,也可以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减轻术前疼痛。
术后护理。①早期活动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在术后6h 内可以在佩戴腰围后指导患者排尿,但在过程中需要注意做好脊柱防护,同时应积极预防体位低血压;②疼痛护理。针对术后疼痛,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疼痛可能出现的原因,并适当采用镇痛护理,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应按照医嘱用量,并优先选择口服类镇痛药物,如塞来昔布;③输液护理。在术后为患者输液的过程中,应控制好输液量,不超过1000mL 为宜;待留置针移除完成后,2d 内不宜再进行输液;④睡眠干预。在患者康复期间,护理人员应控制好病房内的人员流动数量,保持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睡眠环境;⑤饮食护理。在术后6h,可适当为患者恢复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病情尚未康复期间,指导患者相关饮食注意事项,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及生冷类食物。
出院指导。①在出院后,护理人员应予以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告知患者坚持治疗、定期复诊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掌握居家期间的康复要求,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康复治疗;②出院1 个月内,应叮嘱患者下床活动时均应佩戴腰围,并且严格控制每日的活动量,特别是在半个月内,起立活动的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并根据自身的疼痛、疲累等主观感受调整活动量;③出院1 个月后,患者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但应叮嘱患者注意劳逸结合,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适当延长工作时间,仍需注意避免久坐。
1.3 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模式支持下的手术前后疼痛情况、脊髓受损程度、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①疼痛情况:采用VAS 评分法评价,分值越高,疼痛越明显,满分为10 分;②脊髓受损程度:采用FMA 量表测定,分数越高,脊髓受损程度越轻;③生活质量:采用Barthel 量表评价,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评价越好;④护理满意度:满意度评价为自制调查问卷,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VAS 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VAS 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VAS 评分均下降,但实验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VAS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VA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60 6.45±0.67 5.33±0.35实验组 60 6.52±0.59 3.28±0.16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脊髓受损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后,实验组脊髓受损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FMA、Barthel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FMA、Barthel 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FMA Barthel对照组 60 52.12±5.07 81.26±5.74实验组 60 63.97±5.52 93.15±6.01
2.3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
护理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一般的未纳入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在临床上,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护理模式的应用中,旨在将疼痛控制、康复治疗、健康宣教应用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以降低患者手术应急反应,促进早期康复为目的[4]。虽然脊柱微创手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疼痛轻等优点,但是围术期护理较为复杂,若是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并发症状,不利于患者康复,因此在脊柱微创手术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在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VAS 评分均下降,但实验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脊髓受损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提示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根据脊柱微创手术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综合性的围术期护理方案,从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三大方面作出有效护理,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脊髓受损程度,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5]。
在术前护理中,指导患者进行康复练习可以为后续的早期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积极防止术前患者病情恶化,出现脊柱扭曲、转动等不良现象;而针对性予以疼痛护理,可以让患者了解疼痛转移的方法,对术后疼痛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提高疼痛耐受性。在术后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认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及时帮助患者恢复肠胃蠕动功能、改善体循环情况、提高心肺活动功能,降低术后精神静脉血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强调护理人员在术后尽早为患者予以早期活动护理指导;针对可能出现的术后疼痛问题,护理人员应提前做好超前镇痛处理,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出现术后疼痛,而口服塞来昔布安全性能高,镇痛效果显著,减轻疼痛对中枢神经或外周神经的刺激;输液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减少患者体液输入量,降低并发症状的发生率;在快速康复理念中,术后患者应尽早恢复正常饮食,而饮食护理可以避免患者出现呕吐的不良反应,还可以达到恢复早期肠胃蠕动功能的目的[6]。在出院指导中,通过健康宣教来叮嘱患者康复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可以提高患者并发症出现的预防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重视,根据医嘱积极进行康复治疗、定期复诊,有利于患者疾病转归,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微创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能够降低手术患者的脊髓受损程度,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在临床治疗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