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2021-01-11崔欣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4期
关键词:胺碘酮心衰注射液

崔欣

(河北邢台宁晋县医院,河北 邢台)

0 引言

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等方面的特点,病情相对凶险,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心房受累和侧心室受累是发病的最主要原因。患者在发生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问题之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咳嗽、咳痰、水肿、呼吸困难、腹胀等,与此同时,患者的心脏节律、激动顺序、起始部位、冲动频率、传导速度等也都会出现异常,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问题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也相对较高,一旦患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出现器质性心动过速的问题,患者的生命安全就会直接受到威胁。由于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疾病具有病情凶险的特点,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十分有必要。文章就针对胺碘酮治疗此类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具体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50 例患者,男性28 例,女性22 例,患者年龄35岁至80 岁,平均(63.7±4.1)岁;观察组50 例患者,男性26 例,女性24 例,患者年龄34 岁至79 岁,平均为(64.2±3.6)岁。

1.2 方法

本次参与研究的两组患者在正式开始接受治疗之前均需要先接受抗感染治疗、利尿治疗、强心治疗、身体酸碱失衡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治疗。在上述治疗手段的基础之上,观察组患者需要同时接受胺碘酮给注射液治疗,患者首次使用胺碘酮注射液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用药剂量,避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通常情况下依据患者的体重,用药量为2.5mg/kg,在正式对患者进行用药之前,需要先在50mL 的胺碘酮注射液中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采用静脉推注的方式对患者用药,静脉推注的相关操作需要在15min 之内完成,之后,转为静脉滴注的方式对患者用药,速度为1mg/min,患者结束6h 的静脉滴注治疗之后,静脉滴注的速度降至0.5mg/min,在治疗期间,用药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实时进行调整[1]。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药物主要为盐酸普罗帕酮片,口服:治疗量,一日300~900mg(6~18 片),一日4~6 次。维持量一日300~600mg(6~12 片),一日分2~4次服用,治疗时间持续一周。

2 结果

表1 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n(%)]

表2 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n(%)]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心电图相关指标情况(ms)

3 讨论

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是临床上高发的一种疾病,以往,此类疾病的发病群体以老年人为主,最近几年,伴随着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生活方式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青年人也有发生此类疾病的案例[2]。伴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疾病的发病也呈现出了逐年增加的趋势。此类疾病相比于普通心脏病来说凶险程度更高,患者一旦被确诊即需要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治疗,国外相关研究显示,及时地治疗对于提升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能有效改善患者后期的康复治疗效果。现阶段临床上在针对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药物治疗依然是最常用的手段,以往,多数情况下采用的都是常规干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这种干预方式对患者心衰方面临床症状的缓解虽然具有较好的效果,对于患者心率失常方面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却十分有限,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不佳。本次研究中,主要选择了我院2018 年7 月至2020 年7 月接诊的100 例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整体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问题的发生率整体低于对照组患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临床上在治疗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过程中的临床疗效,说明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保证治疗效果,同时是一种具有较高安全性的治疗方法[3]。

从临床的角度来讲,在针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胺碘酮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药物,其电生理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患者在用药之后,心肌组织的有效不应期能够得到有效延长,与此同时,患者的动作电位时程也能得到有效延长,传导率会得到有效降低,进而使患者的折返激动能够得到有效抑制。其次,胺碘酮药物能够对患者的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进行有效抑制,对于患者心律失常的问题能够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此外,胺碘酮药物的使用能够使患者的窦房结自律性得到有效降低[4]。而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其自身的静息膜电位高度以及动作电位高度则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在实际使用此类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用药的方法,若使用短时静脉注射的方法对患者用药,胺碘酮药物在延长复极方面的作用就无法得到充分体现。部分患者在接受静脉注射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轻度的负性肌力症状,但是,不会抑制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正常发挥。以往,临床上在针对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多会使用胺碘酮药物,其主要原因在于胺碘酮药物自身具有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血管以及附近血管的作用,能够使患者冠状动脉内的血流得到有效加大,起到降低患者心肌耗氧量的目的。但是,实际用药的过程中会影响患者的甲状腺素代谢,这也是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胺碘酮药物自身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因此,由于其自身具有较大的治疗指数,治疗过程中不需要频繁给药,在缓解患者心律失常临床症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次研究结果也间接验证了上述结论,即在使用胺碘酮注射液对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能够收到较好的疗效,但是,在治疗安全性方面,虽然相比于常规的治疗方法来说其安全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医护人员依然不能忽视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问题,一旦发现患者用药后出现异常情况,则需要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指标变化情况,发现患者的血压指标出现异常波动,则需要对给药的速度进行调节,在患者不良反应问题相对严重的情况下,给予患者适量的多巴胺药物进行治疗,以此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除此之外,患者在使用胺碘酮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其外周血管内的阻力也能得到有效降低,同时对患者的心肌电生理进行有效干预,对患者的β 受体以及α 受体进行有效抑制,临床研究显示,通过使用胺碘酮注射液对急性心衰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QT 间期,与此同时,有效解决患者的心动过速问题,另外,临床上在针对患者的室上性心律失常问题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胺碘酮药物也有着很好的效果。但是,从药理学以及药效学的角度来讲,胺碘酮药物有着较高的复杂性,因此,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问题不可忽视,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问题之后,原则上通过调整用药量的方式进行解决,若患者的不良反应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则需要停止用药[5]。尤其是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胺碘酮药物的使用需要保证时效性,越早对患者用药,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问题的概率就越低,能够在保证患者健康的基础上,提升抢救的成功率,对于患者生命质量的提升以及生命安全的维护都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临床上在针对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相比于常规采用盐酸普罗帕酮片药物的治疗方法来说,胺碘酮注射液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问题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电图相关指标。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之上,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对患者产生的影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胺碘酮注射液的使用虽然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问题的发生概率,医护人员在日常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依然不能忽视此类问题,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异常,是否有发生不良反应问题的迹象,并针对患者的异常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避免患者的不良反应问题进一步扩大化,影响后续治疗工作的正常展开,给患者的后期康复带来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以往在针对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盐酸普罗帕酮片是一种十分常用的药物,但是这种药无论是在治疗的有效性方面,还是在治疗的安全性方面都有待提升,而胺碘酮注射液则多用于针对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经过研究,我院医护人员创造性地将其应用到了急性心衰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的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胺碘酮心衰注射液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盐酸胺碘酮辅助治疗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鱼腥草注射液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