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天企业集团的标准竞争力指数研究*

2021-01-11张嵩杨晓明陈敏

航天标准化 2020年3期
关键词:矩阵竞争力标准化

张嵩 杨晓明 陈敏

(中国航天标准化与产品保证研究院, 北京, 100071)

文 摘: 通过对航天领域各级标准属性的分析归纳, 提出包含3 个层级21 项底层指标的标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各层级矩阵模型并计算体系内各指标的相对权重,综合评价航天领域各企业标准竞争力情况, 可指导后续航天标准的制定工作以及标准体系的运行。

随着信息化的推进, 数据信息高效利用与多维度表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将大数据与航天标准化服务相结合, 充分挖掘数据信息, 以客观真实的数据为基础开展标准现状分析工作, 将使得标准化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型, 由平面式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型。

竞争力指数是指通过选取与竞争层面相关的指标来形成完整、 立体式的评价体系, 对评价对象的综合竞争能力进行科学、 权威的衡量。 竞争力, 是指参与者双方或多方的一种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是一种必须通过竞争才能表现出来的相对指标。 George M.C.Fish 认为[1]竞争力是企业较其竞争对手有更多创造、 获取、 应用知识的能力, 即比对手具有更大的市场吸引力。Michael Porter 认为[2]企业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其所在产业的长期赢利潜力和其在产业中的市场地位。 指数评价方法则是指运用多个指标, 从多方面对一个参评单位进行评价的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多方面, 选择多个指标, 并根据各个指标的不同权重, 进行综合评价。

从目前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 尚无文献提到标准竞争力的说法。 在标准化领域, 主要开展的是标准贡献力指数研究, 如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开展了标准研制贡献指数 (SDCI) 研究[3], 以此衡量研制主体在标准研制中的贡献大小;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开展了电力行业标准研制贡献大数据分析[4], 以承担标准研制的单位为分析对象,通过分析单位承研标准的数量和该单位在标准起草单位中的排名, 综合核定贡献指数, 从领域、地域等多维度分析标准趋势。

2 竞争力指数评价模型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用来描述标准的属性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固有型属性和特征型属性。 固有型属性表征标准自身的特点, 自标准发布之日起就固有存在, 如标准分类号、 标准级别、 标准编号、 标准版本号、 标准主编单位、 标准参编单位、 标准提出单位、 标准归口单位、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发布单位、 标准状态等; 特征型属性用来描述标准特征, 多与标准应用相关, 包含从多个角度展开的对标准的评价 (如标准类型、 标准应用的研制阶段、 军民通用属性、 商业航天属性、 是否由外标转化、 被引用情况等)。

标准属性项可达数10 项之多, 以其中任一属性作为切入点展开分析均可得到在此维度下标准信息分布情况, 然而诸如标准编号等属性项只能客观地反映标准信息, 并不具备评价标准竞争力的能力。 因此, 笔者尽力合理选取多维度的评价指标, 并以此构建标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体系以 “总目标指数—准则层指数—指标层指数” 的三级分层模式[5], 设计共包括总目标指数1 项,准则层指数5 项, 指标层指数21 项, 见表1。

表1 标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准则层指数包括总体贡献指数、 支撑企业标准体系贡献指数、 领域主导指数、 应用效力指数、 品牌提升指数5 方面。

a) 总体贡献指数

总体贡献指数反映各企业对集团公司标准化贡献程度, 重点体现在制定各级标准的绝对数量上,主要包括各企业制定的国家标准数量、 国家军用标准数量、 行业标准数量、 集团标准数量、 二级/三级企业标准数量以及团体标准数量。 标准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企业的规模、 企业内标准完善覆盖等情况, 可以作为竞争力评价的重要指标。

b) 支撑企业标准体系贡献指数

支撑企业标准体系贡献指数反映各企业对集团公司标准体系建设的贡献程度, 主要包括参与标准化组织情况以及参与制定不同类型标准情况。 根据企业在标准化组织中参与情况, 可分为担任标准化组织一级管理者、 二级管理者、 成员等3 类角色, 以专业权威性评价各企业支撑标准体系贡献指数; 参与制定不同类型标准情况可分为3 类, 分别为参与制定集团内部共同遵循的通用要求和面向组织的管理要求类标准、 参与制定面向产品和专业类标准、 参与制定结合具体型号特点的补充细化类标准。

c) 领域主导指数

领域主导指数用于评价专业领域内部标准竞争力情况。 同一专业领域内, 在国家层面是否可以起到引领的作用、 在行业层面是否具有足够的权威性、 在集团内部各二级/三级企业之间是否有主导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企业在某专业领域内的主导情况。

d) 应用效力指数

应用效力指数主要借助于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 适应互联网信息化技术, 将静态的标准用“活”, 让标准变得 “易用” “好用”。 主要包括标准在集团内部平台的点击量、 下载量、 好评率等数据信息, 从实用的角度评价标准应用效力指数。

e) 品牌提升指数

品牌提升指数用来评价高质量标准的情况,主要包括各企业所编写标准的获奖情况以及国际标准制定情况。 高质量标准编写具有很大的挑战, 经过国际上、 国家级、 省部级以及集团各级组织认可的标准不仅证明了标准质量之高, 同时也可作为企业的一张名片, 提升品牌影响力。

2.2 评价指标权重确立

2.2.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6](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 法, 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 其本质是将复杂系统分解成各个组成要素, 并根据要素的类别与支配关系将其划分为阶梯状层次结构, 同一层级的因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级因素起支配作用。 同时, 本层的元素又受到上一层级元素的支配。 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步。

a) 建立层次矩阵模型

同一层级中各元素根据其对上一层级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 以表示元素i 相比元素j 的重要性程度。 比例尺度的选取范围为1 至9, 其中1 为同等重要, 9 为极其重要, 重要性随数字增加而增大, 重要性程度赋值如图1 所示。 建立层次矩阵模型, 见公式 (1)。

图1 重要性程度赋值图

b) 计算矩阵特征向量与最大特征值

首先, 计算矩阵每行元素的几何平均值ωi,见公式 (2)。

其次, 计算矩阵最大特征值λmax, 见公式(4)。

c) 一致性检验

进行一致性检验, 计算检验系数CR=CR /RI, 其中, CI= (λmax-n) / (n-1), RI 可以通过查询平均一致性指标表得到。 如果CR<0.10, 则通过一致性检验, 否则调整矩阵重新计算。

2.2.2 指标权重计算

通过前面的研究, 已经建立起一个比较科学且全面的反映航天标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按2.2.1 节中的方法, 根据各指标相对重要程度建立各级判断矩阵如图2~图7 所示。

图2 B1—C1:C6 总体贡献指数矩阵

图3 B2—C7:C12 支撑企业标准体系贡献指数矩阵

图4 B3—C13:C15 领域主导指数矩阵

图5 B4—C16:C19 应用效力指数矩阵

图6 B5—C20:C21 品牌提升指数矩阵

图7 A—B1:B5 标准竞争力指数矩阵

经过对各级矩阵求解, 得到最大特征值与一致性检验系数分布, 见表2。

表2 中计算结果全部满足CR<0.10, 即满足一致性检验判据。 在此基础上, 计算体系表中各指标的相对权重系数并作归一化处理, 最终得到权重分布见表3。

表2 最大特征值与一致性检验系数分布表

表3 标准竞争力综合评价各级指标权重

2.3 竞争力指数计算

各准则层指数分别代表了各单位在相应领域内的竞争能力, 总指数由各子指数加权计算而得, 反映一个单位标准综合竞争力。 以A 满分100 为基准, 分别确定各子指标相应权重值所对应的分值, 并以此为该项指标评判上限结合各单位与该指标对应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评, 最终加和得到总体评价得分并作归一化处理。

以表3 中C1 为例, C1 项指标权重总占比为20%, 在满分为100 分的评价体系中得到20 分的权重, 根据各单位实际制定国家标准数量情况进行考核, 将获得0 至20 分不等的分值作为该单位在此项指标上的最终得分, 以此类推,最终计算得到竞争力指数A 的总得分并作归一化处理。

3 算例

X、 Y、 Z 三家均为某专业领域内的科研生产单位, 经过对其内部各级标准数量进行统计, 分别得到各单位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C21)、 国家标准数量 (C1)、 国家军用标准数量 (C2)、 行业标准数量 (C3)、 集团标准数量 (C4)、 二级/三级企业标准数量 (C5)、 团体标准数量(C6)的具体情况, 见表4。

表4 某专业各单位参与编制标准数量分布

各单位担任标准化组织一级管理者 (C7)、二级管理者 (C8)、 成员 (C9) 情况, 参与制定通用类标准 (C10)、 专业类标准 (C11)、 补充细化类标准 (C12) 情况, 在国家层面 (C13)、行业层面 (C14)、 集团层面 (C15) 起到引领作用的专业领域覆盖等情况, 见表5。

表5 某专业各单位支撑企业标准体系贡献与领域主导情况

各单位主编标准获奖情况 (C20)、 主编标准标龄情况 (C19)、 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上点击量(C16)、 下载量 (C17)、 好评率 (C18) 等情况见表6。

表6 制导导航与控制专业某单位应用效力情况分布

以表3 中各项指标在评价体系中占比情况确定各指标项占比分值, 结合表4 至表6 中拟定的各项参数值进行综合评价。 各企业得分的情况见表7, 标准竞争力指数排名情况如图8 所示。

表7 各单位竞争力评价指标分值分布

图8 标准竞争力指数排名图

4 结论

标准竞争力指数的研究, 对推动航天企业的标准化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管理层的角度, 一方面可以通过标准竞争力指数及时掌握标准化工作的全局情况、 整体情况、 动态情况, 并通过客观真实的数据, 为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另一方面, 以标准竞争力指数为基础, 可以有效推动标准开放竞争模式的运行。

从用户使用角度, 可以从多维度 (或任意维度) 了解本单位的标准情况, 从横向和纵向看出在全局中的地位, 为后续制定标准提供依据。

从标准化服务提供者的角度, 一方面可以结合竞争力指数情况为相关单位提供更为精准的定制化服务。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竞争力指数发现体系运行的问题, 实现标准体系更加高效运行。

猜你喜欢

矩阵竞争力标准化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吃肉频率能体现乡村治理水平? 走形的标准化徒增负担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苏州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第二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战略应对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矩阵
矩阵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